园林植物学考研课件分析_第1页
园林植物学考研课件分析_第2页
园林植物学考研课件分析_第3页
园林植物学考研课件分析_第4页
园林植物学考研课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植物学考研课件分析第一页,共31页。(一)《园林树木学》共八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第三章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第五章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第六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第七章园林树木的配植第八章园林树木各论第二页,共31页。(二)《园林花卉学》共十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园林花卉分类第三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四章园林花卉栽培设施及设备第五章园林花卉繁殖第六章园林花卉的花期控制第七章一、二年园林生花卉第八章宿根花卉第三页,共31页。第九章球根花卉第十章水生花卉第十一章室内花卉第十二章专类花卉-兰科花卉第十三章专类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第十四章专类花卉-蕨类植物、食虫植物第十五章园林草坪和地被植物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园林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常用园林植物种类,掌握其原产地、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及园林用途;掌握植物群落知识;考生应具备完整的园林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培育、繁殖、栽培园林植物等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应用园林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并绘图表达;具备利用园林植物学的知识解决环境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页,共31页。试卷结构:(一)园林植物拉丁名10%(二)填空题20%(三)简答题30%(四)问答题20%(五)综合论述题20%考试时间及方式: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第五页,共31页。园林树木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第六页,共31页。绪论一、几个基本概念1.园林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2.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第七页,共31页。二、园林树木在城市中的作用(一)美化环境(二)改善生态(三)生产功能第八页,共31页。三、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及存在问题(一)资源的特点是世界园林植物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植物种类位居世界第三。种子植物超过25000种,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多种,很多著名的园林植物以我国为分布中心,公认的“花卉王国”“世界园林之母”,“没有中国的植物便不能成为花园”。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特点突出4、丰富多彩第九页,共31页。(二)中国园林树木对世界园林的贡献1、对世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影响公元300年,桃花传到伊朗,以后传到欧洲飞过。山茶花于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然后从日本又传入欧洲和美国。福琼曾在从1839年到1890年四次来华考察收集花卉种子、球根、插穗、植株等,将中国大量的植物引种到英国。如:秋牡丹、桔梗、金钟花、枸骨、石岩杜鹃、柏木、阔叶十大功劳、榆叶梅、榕树、溲疏、12-13个牡丹栽培品种、2种小菊变种和云锦杜鹃。2种小菊变种后来成为英国杂种满天星菊花的亲本。云锦杜鹃在英国近代杂种杜鹃中起了重要作用。亨利威尔逊从1899年至1911年四次到中国,采集湖北四川的植物的种子,球根、插穗及苗木共达3500号、1000余种、70,000份植物标本。首次来华引种珙桐。其中有著名的巴山冷杉、血皮槭、猕猴桃、醉鱼草、小木通、铁线莲、矮生栒子、山玉兰、湖北海棠、金老梅等。第十页,共31页。2、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对世界植物育种及其产业的贡献现代月季是世界花卉育种史上的奇迹,20000多个品种。亲本大约由15个原种组成,其中来源于中国的原种有10个。欧洲人进行了几百年的月季蔷薇的育种,但在1800年以前仍然是只培养了一季花或一季半开花的品种,花色花型单调。1791年、1789、1809年和1824年,中国的“月月红”、“月月粉”、“彩晕香水月季”、“淡黄香水月季”世界月季育种专家们承认,没有中国的月季就没有世界的现代月季,“现代月季品种的血管里流着中国月季的血”。第十一页,共31页。(二)存在的问题“拿着金饭碗讨饭”(陈俊愉)1.良种失传,濒于灭绝2.对于现有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利用,科研相对滞后。3.缺乏管理制度。第十二页,共31页。四、学习内容与方法内容:绪论-总论-各论特点:1)学科的交叉2)实践性强3)应用为目的方法:1.种类是前提2.习性是基础3.繁殖、栽培是中心4.应用是目的第十三页,共31页。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一、植物分类系统地球上的植物约有50万种,原产我国的高等植物有35万种。(木本植物有近8000种)低等植物菌类植物界藻类地衣类高等植物苔藓蕨类(一种木本的木桫椤种子植物)第十四页,共31页。自然分类系统与人为分类系统自然的分类系统根据植物进化系统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的分类方法。反应植物的自然历史发展规律,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人为分类系统如:时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1892种植物,将植物分为木部、果部、草部、谷菽部和蔬菜部5部共30类。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专草、水草等11类:木本分乔、灌木等6类。如清代吴其睿《植物名图实考》,收录植物1714种,分为谷、蔬、山草、湿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12类。每种附有插图,为我国植物图谱之始。第十五页,共31页。二、自然分类系统(1)恩格勒系统德国,1892年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合瓣花第十六页,共31页。特点:1.认为单子叶植物原始,双子叶植物进化2.离瓣花原始,合瓣花进化3.认为离瓣花中,由无被(柔荑花序)——单被——双倍逐渐进化4.由子房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下位逐步进化5.目与科的范围较大1964年,本系统根据多数植物学家的研究(弟子麦尔乔),将错误的部分更正,即认为单子叶植物较高级,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后,目、科的范围亦有些调整。第十七页,共31页。(2)哈钦松系统英国,1925、1934年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草本群(毛茛目)木本群(木兰目)第十八页,共31页。特点:1.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进化,双子叶植物原始2.在双子叶植物中,将木本和草本分开,并认为乔木为原始性状,草本为进化性状;木本群起点是木兰目,草本群起点是毛茛目3.两性花原始,单性花进化;雄蕊离生原始,合生进化4.单叶原始,复叶进化;互生原始,对生进化。(3)塔赫他间系统前苏联,1954年在分类等级上增设“超目”一级分类单元将原毛茛科的芍药属独立成芍药科(4)克朗奎斯特系统美国,1968年把被子植物门分成木兰纲和百合纲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科的划分少于塔赫他间系统第十九页,共31页。三、人为分类法1、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2、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3、按园林用途分类第二十页,共31页。1、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常绿落叶针叶树类白皮松、油松、侧柏落叶松、池杉、水杉阔叶乔木类女贞、广玉兰、石楠毛白杨、悬铃木、柳阔叶灌木类黄杨、月桂、假连翘山桃、榆叶梅、迎春藤木类常春藤、络实紫藤、地锦竹类旱园竹、黄槽竹、佛肚竹第二十一页,共31页。2.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1)观花类:花色、花香、花型2)观叶类:叶型、叶色3)观姿类:雪松、老的白皮松、棕榈类4)观果类:果色、果型(腊肠树、秤砣树、佛手)5)观干类:红瑞木、白桦6)观根类:板根、气生根第二十二页,共31页。3.按园林用途分类1)园景树:(独赏树)金钱松、鹅掌楸、雪松、南洋杉、龙爪槐、银杏五大公园树种: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2)庭荫树:冠大荫浓者、观花观果观姿态者。如七叶树、悬铃木、榕树、樟树、银杏3)行道树:乔木树种为主。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行道树要求北京:洋槐、银杏广州:榕树、羊蹄甲南宁:果树行道树(榴莲、芒果、扁桃)欧洲五大行道树:银杏、悬铃木属、鹅掌楸属、椴树属、七叶树属第二十三页,共31页。4)花果树:点缀美化环境如山桃、榆叶梅、迎春、玉兰、金银木、山楂等。5)垂直绿化树:特点:占地少,绿化面积大,在增加环境绿量,提高绿化指数,改善生态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以藤本为主。如紫藤、凌霄、地锦、常春藤、金银花等。6)绿篱树:要求:耐修剪,分枝多、生长缓慢、紧凑规则式自然式花篱(连翘)果篱彩篱(洒金榕)刺篱(枸骨)高篱(屏障视线150~200cm)中篱(介于二者之间)矮篱(分割空间50~80cm)第二十四页,共31页。四、其它分类方法如: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类按热量因子:分为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和寒带树种按水分因子:分为耐旱、耐湿树种按光照因子:分为喜阳、喜阴、中性树种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