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10%B.20%C.30%D.40%

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

4.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5.鹿群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鹿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上升B.日照时间加长C.光照强度增强D.食物质量提高

6.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B.草→兔子→鹰C.牛粪→蚯蚓→鸡D.秸秆→蘑菇→人

7.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8.土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

9.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10.()气体不是温室气体。A.COB.CO2

C.CH4

D.N2O

11.下列有关水生植物特点中,正确的是()。①发达的通气系统②叶片极厚③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④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正确

12.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间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间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13.鱼类的集群是一种()集群。

A.暂时性B.季节性C.稳定性D.经常性

14.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K=N(T-T0)叙述正确的是()

A.K是变量

B.K只随N的变化而变化

C.K是常数

D.K与N、T、T0无关

15.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同哪个选项相当

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群落生态学D.生态系统生态学

16.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17.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18.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19.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20.生态位包括()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以上三者都是

21.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2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C.生态学研究层次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

23.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

2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A.逐级递减B.逐级增加C.保持不变D.先增后减

25.有效积温公式中的温度C(有的以T。表示)是表示()

A.发育起点或生物学零度B.0℃C.目标温度D.最低温度

26.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组分包括()

A.生产者B.大型消费者C.分解者(小型消费者)D.以上三大功能类群

27.将蜜蜂引入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所增加的环节是()

A.一般生产环B.增益环C.高效生产环D.减耗环

28.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29.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气相型的是()

A.磷B.钙C.氮D.铁

30.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因素是()。

A.生物的繁殖能力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生物的生产量D.生物的散布能力

二、填空题(20题)31.水生生物群落,根据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海洋生物群落和______。

32.植物根和芽、叶、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______。

33.根据人口增长公式,如果B—D是正值,人口数量就会不断______。

34.群落的演替是从______开始。

35.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_____。

36.群落演替过程中,在物种选择方向上,前期为______选择,占优势的是一些体型小、比表面积大的物种。

37.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______。

38.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39.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______。

40.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41.高原上的太阳直接辐射相对较强,天空散射辐射相对较弱,紫外线辐射较强,可以______微生物的活动和树木的生长高度。

42.实验室研究分为原地实验和______实验。

43.生态金字塔包括生物量金字塔、______、和数量金字塔。

4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______。

45.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______。

46.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的关系是______。

47.物种通过______扩散到新的定居地的过程称为入侵。

48.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叫______。

49.浮游生物的爆发,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即赤潮,又称红潮。是由于水中______等营养物质过多形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这些浮游生物骤然增殖造成的。

50.根据生境类型,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______四类。

三、判断题(10题)51.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52.现代生态学以人为研究中心,更加注重实践研究。()

A.正确B.错误

53.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A.正确B.错误

54.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季相不分明。()

A.正确B.错误

55.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6.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以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A.正确B.错误

57.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58.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成。[]

A.正确B.错误

59.与北方针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组成通常较简单。()

A.否B.是

60.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62.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6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64.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65.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转化遵循的定律。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67.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68.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69.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70.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六、单选题(0题)71.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C

6.B

7.C

8.B

9.A

10.A解析:温室气体首先应是温室植物释放出来的,由此排队CO,故选A。

11.C水生植物的特点是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叶片常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植物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淡水植物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

12.D

13.B解析:鱼类因为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性,在同一季节中出现集群,因而是一种季节性集群。

14.C

15.A

16.C

17.A

18.D

19.C

20.D

21.A

22.D

23.C

24.A

25.A

26.D

27.C

28.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29.C

30.D

31.淡水生物群落

32.他感作用(异株克生)

33.上升

34.生物定居

35.黏土

36.

37.正二项分布

38.减慢

39.信息流

40.定居

41.抑制

42.受控

43.能量金宇塔能量金宇塔

44.还原功能还原功能

45.群落演替群落演替

46.共生(或互利共生)共生(或互利共生)

47.繁殖体繁殖体

4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9.氮、磷

50.岛屿生态学

51.N

52.A

53.B

54.A

55.N

56.A

57.N

58.A

59.N

60.A

61.(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

(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

(3)遗传特征。

62.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63.(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4)有动态特征;(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4.(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常绿阔叶林为世界面积最广大、最典型的地带。(2)生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的干燥季节。(3)群落特征: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板根、茎花等现象少见,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无明显季相变化。

6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严格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其含义是: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它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换、流动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要从浓缩的有效形态变为可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切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要失去做功能力而使能质(能的质量)下降。

66.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

67.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而保持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即使在上述影响改变后也会回到它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②要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水平上。③各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68.(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3分)(2)主要影响因素:①分解者种类和数量;(2分)②待分解物质性质(或资源质量);(2分)③理化环境。(2分)(3)生态学意义:①分解作用使得物质得以再循环;(3分)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3分)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分)④净化生态环境。(2分)

评分说明:生态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