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乙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乙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输过程中乙炔泄漏工艺艺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闻到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危害1.引起人员中毒和窒息,甚至死亡;2.污染大气;3.水体中浓度较高时,对水生生物有害。1.进入事故现场及可能中毒区域必须佩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其它附近区域根据情况佩戴好过滤式防毒面具。2.人员疏散应根据风向标的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3.防止气体进入限制性空间,车辆必须打开窗户,保证通风。4.现场必须使用防爆通信设备,此时吸烟的人以及持有传呼机、手机、对讲机照相机的人严禁靠近。5.车辆必须熄火,严禁电打火。处置程序发现异常在运输途中因为空气流速较大,坐在驾驶室的驾驶员和押运员很难发现乙炔气体是否泄漏。现场人员发现有异味应立即下车检查,进行现场确认。驾驶员、押运员现场确认、报告现场人员佩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鞋面有钢板的绝缘鞋,进入现场初步判断车辆及气瓶损伤程度,并根据情况,自行救援或告知应急救援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伤害情况、车内装有哪些气体等。驾驶员、押运员启动应急程序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并迅速集合赶至事故现场,按照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小组现场处理1.发生泄漏后,条件允许时,迅速将车驶离水源、城镇、村庄和城市人员、建筑密集区域,或就近将车停于空旷、低洼处实施封堵,严防乙炔污染河、海、水源、农田和人口密集区等。2.驾驶员迅速将车停在停车带内,不能停到停车带内时,要迅速将安全警示墩置于来车方向150米处,引导并指挥来往车辆远离事故车辆。在城市、乡村等人员聚集区要告诫围观的群众严禁烟火。切断车辆电源开关、监视安全情况,布置好安全警戒3.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使用防止产生火花的工具。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以下部位泄漏押运人员可自行堵漏:(1)瓶阀与减压器或减压器与阻火器之间漏气,首先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而后缓慢拧紧连接接头,或更换接头上的密封垫。(2)瓶阀开启后发现阀杆处漏气,首先关闭瓶阀,缓慢拧紧填料六角帽。如仍不能阻止漏气,则关闭瓶阀停止使用,用彩色粉笔在瓶体上简要注明漏气部位,而后退还充装或销售单位处理。(3)对瓶阀装有膜片(爆破片)式泄压装置的乙炔瓶,发现其泄压帽漏气,应缓慢拧紧泄压帽。如仍不能阻止漏气,立即将乙炔瓶移到远离火源的地方。吸烟的人以及持有传呼机、手机、对讲机、照相机的人严禁靠近。漏气声没有了,确认气体已泄尽,用粉笔在瓶体上注明漏气部位另行存放。这只乙炔瓶在泄漏气体过程中,只要无火接近是没有危险的。要尽早同充装或销售单位联系取回气瓶。(4)瓶阀关闭后,若发现出气口漏气,这可能是阀芯与阀芯座封闭面存在颗粒杂物,把瓶阀启闭数次将其吹出。如仍不能阻止漏气,则说明阀芯封闭面或阀芯座封闭面磨损,立即按上述(3)进行处理。(5)若瓶肩易熔合金塞与塞座连接处漏气,则缓慢拧紧易熔合金塞。如仍不能阻止漏气,则按上述(3)进行处理。5.乙炔瓶膜片式泄压装置内件、易熔合金塞、阀芯、瓶阀与阀座连接处、焊缝或其它部位漏气,应由充装或销售单位止漏。对漏气的乙炔气瓶,用户需要作好下列处理工作。(1)发现有泄漏的乙炔气瓶,首先应用可燃气体检测器或肥皂水涂液法检查泄漏的部位。漏气部位确定后,将乙炔瓶转移到机、对讲机、照相机的人严禁靠近。(2)如果与充装或销售单位联系不上或需要很长时间,在确认周围无任何火源情况下,稍微开启瓶阀缓慢地放出气体,同时向乙炔瓶上浇水,以防产生静电着火。(3)泄露气体激烈喷出时,有可能因静电引燃泄露的气体,处理人员的动作要缓慢,严防撞击产生火花。6.合理通风,加速乙炔扩散。7.如果多个气瓶泄漏且泄漏量大,危险度高,则现场人员需请示企业厂长后,向附近消防队、环境监察、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社会应急救援系统求援。洗消处理1.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消防水;防止污染外环境。2.事后要将消防水事后及时收集,请有资质的单位处理。3.如果有土壤被污染,要进行土壤置换,将被污染的土壤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4.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5.洗消的对象:轻度中毒的人员,重度中毒的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现场医务人员,消防和其他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抢救或染毒器具。6.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收集,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7.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车内外、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气(液)。驾驶员、押运员、 应急救援小组向区域消防队报警。驾驶员、押运员、应急救援小人员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的人员疏散至紧急集合点。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通知周边企业,采取措施,进行人员疏散。范围不明时,初始隔离至少1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随时调整隔离、疏散距离。小组应急监测如果泄漏量大,请区环境监察中心负责事件现场监测,及时测定环境中污染物乙炔的程度;对可能受到较大和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小组警戒根据现场情况或者监测结果划定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危险区域内,设立警戒标志,并有专人警戒,现场严禁携带传呼机、手机、对讲机、照相机已经严禁吸烟,切断一切火源,停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活动。并且通知公安交通部门,封闭事故发生地的交通道路,防止各种车辆和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保证人员的安全。小组现场急救与逃生1.救援人员佩戴好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中毒者移至上风口,如呼吸困难,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