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1页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2页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3页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4页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Summary]目的:探究对癫痫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明确其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癫痫患者,共70例,采用电脑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置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确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推荐患者使用。Keys:程序化护理干预;癫痫;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功能失常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对癫痫患者无特效治疗方案,彻底治愈的可能性比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癫痫发作,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常规护理措施单一,护理效果不理想[2]。程序化护理干预是一种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癫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选取患者70例,采用电脑抽签方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1-75岁,平均(44.35±8.43)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2-77岁,平均(44.26±8.74)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平均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实证可比较。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按照一般模式对患者实施对症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如下:(1)评估。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2)诊断。根据患者评估结果,一对一明确患者疾病发作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窒息风险、误吸风险、摔伤风险等。另外,还需要明确患者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不按照医嘱用药、心理因素等。(3)计划。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4)具体措施。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其次,教授患者规避风险因素,嘱咐患者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远离噪音环境等。另外,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私自更改。最后,针对常见风险,积极进行预防。关于窒息风险,在患者发作时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解开领口,摘掉义齿,保持呼吸通畅,并积极预防舌后坠。关于误吸风险,护士要定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并定时翻山扣背。关于摔伤风险,疾病即将发作时,保持平卧位,避免强制按压患者肢体,保证周围环境空旷安全。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临床控制是指癫痫停止发作;显效是指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改善是指发作次数减少50%~75%;无效是指发作次数减少<50%或增多。(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变化情况。SAS评分:分数降低表示焦虑改善;SDS评分:分数降低表示抑郁改善。(3)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每个方面5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2结果2.1临床效果比较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n,%)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改善无效有效率对照组3581010780.00%(28/35)观察组3514118294.29%(33/35)X27.413P<0.052.2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3557.55±5.2350.47±3.3258.42±4.2149.14±3.21观察组3557.25±5.2240.72±3.1258.23±4.5639.23±3.33t0.2258.2330.1358.432P>0.05<0.05>0.05<0.052.3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观察组各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3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对照组3563.56±8.4563.74±8.1370.66±7.5173.65±7.41观察组3585.43±9.5481.73±9.1487.75±9.5488.67±9.61t8.6798.4497.5327.332P<0.05<0.05<0.05<0.053讨论癫痫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脑部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神经元过度放电,发作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全身强直性阵挛[4],部分患者表现出呆滞、流涎、做咀嚼动作等,一般仅持续数秒或几分钟,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不利的影响[5]。由于该疾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式,并且发病具有突然性,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产生自卑心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不良的心理情绪,又会导致患者发病次数增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一定要积极加强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常规护理措施单一,对患者心理层面的涉及比较少,护理效果不理想[6]。程序化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干预模式,其护理服务更加符合患者的病情,并且更加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因此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癫痫发作[7]。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对癫痫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是有效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的优良方案。综上所述,对癫痫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效果好,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患者使用。Reference:[1]张明.程序化全程护理对门诊癫痫患者的应用研究及对认知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733-1734.[2]齐媛,白莹莹,祁明丽.程序化护理对癫痫患者自我效能及家属照护行为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2):1526-1528.[3]黄春笑.程序化护理对社会福利机构癫痫儿童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27):132-133,136.[4]黄坤莲,郑纯金,陈秋萍.程序化全程护理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20,15(3):367-369.[5]徐俊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