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13页第=PAGE2*24页第=PAGE1*2-11页第=PAGE1*22页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每小题1分)①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④《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⑥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niànɡ)贮蓄(zhù)粗犷(kuànɡ)花团锦簇B.嘹亮(liáo)应和(yìnɡ)黄晕(yùn)混为一谈C.看护(kàn)抖擞(sǒu)卖弄(nònɡ)人迹罕至D.朗润(rùn)婉转(zhuǎn)静谧(mì)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B.这一天,青海省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C.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D.人民公园的郁金香,花枝招展,引来游客们的一片赞叹。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B.通过长妈妈讲述的赤练蛇的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之险——陌生声音叫你的名字,万不可答应他。C.谢道韫“咏絮之才”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被后来的文人墨客所称道。D.中国传统哲学学者中的“大家”之最者,秦前不过孔子、老子二人而已。5.综合性学习(5分)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任选一句谈谈你的感悟。(3分)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二、名著及现代文阅读(30分)(一)名著探究,完成6——8题。(8分)班级开展“读书会友——《朝花夕拾》专题探究”活动,你和小隐、小萌同学合作完成了下面几项任务。6、小隐探究了“鲁迅的活动轨迹”,他用以下三幅地图呈现了自己的探究成果,请你帮他把备选文章篇目一一对应地填写到地图下方的括号里。(备选文章:《琐记》《藤野先生》《无常》)(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萌和你围绕“鲁迅和他的朋友圈”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2分)你根据书中内容判断出了以下两位留言人的真实姓名。①留言:老迅,什么时候回绍兴我们继续喝酒去。②留言:读书须读正经书,做学问才是头等大事。8、小萌公布了鲁迅好友名单,你认为有一个人最不应出现在名单上,并结合书中内容简要说明了理由。(好友名单:阿长、远房叔祖、寿镜吾、藤野先生、范爱农、陈莲河)(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9-11题(10分)鲁迅与他的老师们(选文一)第一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我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眼。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批注1:神态描写,写先生对“我”的奇怪问题不予回答,甚至生气,看出他的古板与严肃。)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A)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朝花夕拾》节选(选文二)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批注2:语言描写,先生亲切询问,态度和蔼,表现出对我学业的关心。)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B)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朝花夕拾》节选(选文三)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对前两位老师复杂一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革命,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他1906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佩他的革命精神。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打扮成“钝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C)一陈水忠《章太炎与近代学人》9.小文认为阅读时需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她已经做了两条批注,请你在(A)(B)(C)三处中任选两处,补写批注。(4分)10.选段中,鲁迅的老师有三位:一位是【选文一】中的墪师_________;一位是【选文二】中的日本老师_________:还有一位是【选文三】中的_________。(3分)11.下面对三位老师在鲁迅的生命中的影响,分析不正确在一项是()(3分)A.从选文一的“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可以概括出,在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学习,整日读书,生活枯燥乏味,我对他的教育方式充满畏惧,认为他束缚了我在成长。B.从选文二的“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和“然而,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可以概括出,在仙台,我跟随藤野先生学医,给我修订讲义,告诉我对待科学的态度,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精神。C.从选文三的“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佩他的革命精神”可以概括出,鲁迅先生不仅从章太炎先生那里学到了知识,更学习到了先生的革命精神。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12——15题。(12分)乡村的声音丁纯①早年,乡村是安静的。②潺潺的流水声,唧唧的虫鸣,还有那四季的风声、雨声……这些声音自然天成,不加任何修饰,是天籁,沉积在人的内心深处。深秋,夜阑时独坐院内,听蟋蟀一展嘹亮的歌喉,听秋风掠过枝头,油然生出“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的人生况味。每次读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总让我回忆起故乡初秋时那缱绻的意绪。③当然,除了天籁还有人籁。④安谧的乡村也会有偶尔的热闹。农闲唱大戏。村口不知何时搭起了戏台子。演出的节目是泗州戏抑或黄梅戏的传统曲目。戏班子大概只是临时搭起的草台班子,几个人随便拾掇起来的琵琶、二胡、笛子、三弦组成的乐队,演出曲目就那几个,《二小赶脚》《喝面叶》《女驸马》《天仙配》等。若在寒冷的冬夜,演不成戏了,几个人喝完几杯白干酒,凑在了一起,摆弄着音乐,自娱自乐——短笛的_________,琵琶的_________,二胡的_________。⑤其实,乡村白昼的安静是这些声音衬托的。村民最熟悉的声音,是村口吊在白杨树上的大喇叭发出的,它将世界消息搬到了村口。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大喇叭将最新资讯带给乡亲。还有省电台的名牌栏目“听众点播的歌曲”,《军港之夜》《游子吟》《故乡情》等,都在这只大喇叭唱出。后来,电视进村了,大喇叭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后来,村里通了网络,人们又开始怀念那只大喇叭。⑥直到今天,我还沉迷乡村一些市井声音。收破烂的、卖豆腐的、推货郎车的……这些声音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⑦“梆、梆、梆……”卖油郎敲打梆子铿锵有力,一点点把清晨还在沉睡的乡村唤醒。有人将簸好的芝麻拎出来,交给卖油郎换取香油。在乡村,香油可是稀罕物,滴滴难舍那。卖油梆子是用凿空枣木做成,黑中发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听着“梆、梆、梆”的响声,心里特踏实。⑧这些年,离家远了,但是一直惦念着宁寂的村庄。诗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子,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村庄的声音啊,永远在我的梦里响起……12.把下列词语填入第④段的横线处,正确的顺序是()(3分)短笛的_________,琵琶的_________,二胡的_________。A.清越悠扬铿锵有力愁肠寸断 B.清越悠扬愁肠寸断铿锵有力C.愁肠寸断清越悠扬铿锵有力 D.铿锵有力铿锵有力清越悠扬13.阅读文章③一⑦自然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乡村的“人籁”的?请加以概括。(3分)1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深秋,夜潮时独坐院内,听蟋蟀一展嘹亮的歌喉……15.阅读全文,结合具体句子说一说“乡村的声音”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6——18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明日会③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④风而罢⑤虞人。(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②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吏。③会:恰巧,正好。④犯:冒着。⑤罢:取消。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____________(4)遂自驱车往________________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B.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C.陈太丘与友期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下车引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2)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19.【甲文】选自《方正》篇,方正,指为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元方的“方正”体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