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无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无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无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无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无答案)(密

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4分)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篷勃的青春民族,在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yìlì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薄力量!(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源远流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ìlì(____________)(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2分)A.这个商业步行街将现代元素和中世纪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释放出独特的魅力,B.在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的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核酸检测拥堵现象戛然而止,C.自从那次在数学竞赛中一举夺魁之后,这位被誉为“天才”的人物便销声匿迹了,D.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精妙的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_____)(2分)A.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入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B.樊锦诗与丈夫牢记前辈学者的嘱托,坚守大漠四十余载,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奉献了他们的青春,C.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应对粮食危机的重大技术突破,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D.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历史名人故里”的争夺,成为是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经济热度的重要途径,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2分)“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何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吟咏习近平引用过的诗词,可以感悟中国文化的源远博大,可以感悟他治国理政的情怀与智慧,②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文化成就之辉煌,在世界之林中独领风骚,③首先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④这份自信,更源于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价值,A.③②①④____________B.③①②④____________C.①③②④____________D.③②④①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2分)A.社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呐喊,“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B.陶渊明,名潜,我国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散文家,其自号“五柳先生”,C.事理说明文中往往蕴含着科学精神,如恐龙无处不有,作者能在阐明地质之理时,表现出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D.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用“拙见”,请教他人时常用“赐教”,6.默写,(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2)黄发垂髫,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3)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网络流行语遇上古诗文,我们可以跨越古今,找寻情感的相通之处,“emo”指情绪低落抑郁,关雎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相思的“emo”,“YYDS”是“永远的神”的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以马儿悲鸣承载自己的离愁,才思如李白,才是我们心中的“YYDS”,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5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2分)A.诗歌每章的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索凄迷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怅惘的心情,B.“宛”是“好像”的意思,它将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创设了如梦如幻的境界,C.诗中的“伊人”难寻,体现了一种人生意义,即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难即的,D.诗歌采用正面描写手法,塑造了“伊人”形象,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蒹葭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你能否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作品的美并选择其中一种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翊日,饭于林虑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131—

【注释】①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9.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2分)

A.“水尤清冽”中的“清冽”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B.“斗折蛇行”中的“斗”“蛇”指像北斗星、像蛇那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

C.“明灭可见”中的“明灭”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

D.“坐石弄泉”中的“弄”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10.把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

11.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12.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3分)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途

经槐林,在③____________小憩,傍晚到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6题,(13分)

【材料一】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形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

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

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____________(摘编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

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

【材料三】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

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

13.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2分)

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

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千米,历时数月,引人注目,

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

14.材料一第1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析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15.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4分)

16.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9分)

社火①色色

马未都

①社火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对生死、对许多自然现象不解,于是祭祀祈福盛行,以求解脱,这就是社火形成的初因,

②“社”为土神,“稷”为谷神,二者合一,尊为“社稷”,历代

—132—

君主帝王都亲祭“社稷”,后“社稷”一词借指国家,自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来,江山社稷的兴替成了中国历史的幻灯片,秦亡汉兴,唐消宋长,元去明来……王朝迎来送往,百

姓却要照常生活,生活就需要社火,需要风调雨顺,需要国泰民安,

③“社火”一词肇始于宋代,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南宋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都提及了社火,显然,宋时南北社火已经普及,按孟元老的话说即是: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

④农耕民族靠天吃饭,靠地生存,春种秋收,所以在一年之终、来年之始“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社火不仅驱恶辟邪,还能祈福消灾,千百年来,社火在黄河流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仅给百姓带来欢乐,更多的是给百姓带来希望,

⑤我们民族文化的强大首先在于象形的文字,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表达意义的能力非凡,哪怕几千年前遗存下来的甲骨文字,今人绝大部分都能够顺利解码,从而达成与古人的促膝对谈,其次在于直观的表演,社火是其代表,凡面具之凶神恶煞乃驱除疫鬼,凡器具之敲打撞击乃祓除灾邪,中国古人无论在天灾还是人祸面前都能保持这样一种心境,仰仗其原始力量让自己在苦难中寻找到幸福,

⑥闹社火是一种幸福,红红火火,一个“闹”字无法替代,北宋诗人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千年以来为文人盛赞,不闹不能将春意和盘托出,不闹不知春天有情有义,闹社火亦如此,不闹不足以铭记悠久的历史,不闹不足以彰显灿烂的文化,不闹不足以承载复兴的梦想,每年闹社火的强烈展现,让我们的民族既知过去,也知自己,更知未来,

⑦民国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变化最快的一百年,过去习以为常的许多东西正在一天天地减少,忽然有一天茫然四顾,我们才知道传统文化也同许多美好的事物一样,你不关心它,它就会离你远去,社火也是这样,百年来一天天地黯淡了,幸亏我们中间还有不少有识之士,利用最新的记录手段,将瞬间定格于永恒,将过往保留在面前,

⑧今天,当我们看见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片,那个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手手相续的关中社火已成了一份宝贵的资产,这份资产属全民族共有,让人感动之余,更让人深思,

⑨愿我们的文化永远灿烂,愿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

【注释】①社火:我国民间过春节时的一种庆典活动,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活动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17.我国黄河流域为什么普遍流行“闹社火”的风俗习惯(2分)

18.细读第⑤段,请简要回答“我们民族文化的强大”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19.请你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说说为什么“闹社火的强烈展现,让我们的民族既知过去,也知自己,更知未来”,(3分)

20.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两篇文章中曾提到过的“迎神赛会”,其实就是类似于“闹社火”的浙东风俗,请写出这两篇文章的题目,(2分)

三、名著阅读。(4分)

2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4分)

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的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

(1)以上这段话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三礼第五,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朱自清在讲述这段话时没有拘泥于古籍,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特点,(2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22.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8分)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中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

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

【材料二】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