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6期答案(视频版)_第1页
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6期答案(视频版)_第2页
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6期答案(视频版)_第3页
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6期答案(视频版)_第4页
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6期答案(视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6期答案(视频版)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B。我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素养中的文化常识。

选项A,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通委内瑞拉,东南通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与巴拿马为邻。

选项B,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选项C,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大部分属于高原地区。北靠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西面与安哥拉相邻。

选项D,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题干中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故本题选B。

2.【答案】B。我解析:本题考查李大钊。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进程。李大钊成为中国接受并大力宣扬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是第一位较系统、精确     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见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A选项,1915年陈独秀创办并主编《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先后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C选项,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挺身而出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同时,他也是放眼看天下、主见对外开放的先驱者。

D选项,李鸿章,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提倡者,采纳西方新式枪炮操练办团练,镇压太平军,乐观筹划洋务运动,并参加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综上所述,ACD选项均不是中国宣扬马克思第一人,本题答案为B选项。

3.【答案】B。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热岛效应的理解。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温度明显高于周边乡村的现象。城市热岛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城市区域工业集中,人口密度大,大量人为热量的释放;建筑物高大集中,使近地层风速小且通风不良;混凝土、柏油路面、楼房等人工构筑物导热率高,热容量小,升温速度快;地面干燥,蒸发耗热少;城市建筑物的峡谷形式造成多重反射和多重汲取,增大了受热面积。在近地面,城区温度高于周边乡村温度,在城乡接合部温度递减速率最快。因此正确答案为B。

选项A,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汲取,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选项C,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用焦耳定律可以来计算通电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的时间成正比,即Q=I2Rt。

选项D,多普勒效应,由于观看者相对于媒质运动,而使得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抢救车、警车驶过的警笛声,这些警笛声的声调总会先渐渐上升,然后渐渐降低。警笛声的频率没有变,但人耳听到的声音凹凸却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当抢救车向你开来时,警笛的声波使耳膜每秒振动的次数增多,听到的声调就不断提高;当抢救车开走时,耳膜每秒振动的次数削减,听到的声调就变低了。

综上所述,ABD选项均不是符合题干的物理效应,故本题选B。

4.【答案】A。我解析:本题考查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月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依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B选项,《翻身的日子》是由闻名作曲家朱践耳于1952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原是大型纪录《宏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大胆汲取中国地方音乐的素材,将陕北民歌和山东吕剧的音乐素材糅合在一起使用,吼格对比鲜亮,令人耳目一新,并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的技法对音乐进行进展,最终创作出炙人口、形象鲜亮的音乐佳作。

C选项,《十面潜伏》是中国古代琵琶曲,不详。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描写了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最终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潜伏的阵法击败楚军,最终迫使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汉军大获全胜。

D选项,《夕阳箫鼓》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闻名的琵琶曲,意境深远。1925年,此曲被改编为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后广为流传。《夕阳箫鼓》通过动听的旋律,多变的节奏,淋漓尽致地把江南水乡中的月色流转,波光缓动的动人风韵描绘了出来。

综上所述,BCD选项均不是二胡曲,本题答案为A选项。

科目二(5-10)

5.【答案】A。我解析:课外辅导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做好同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关心同学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方案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好学习困难同学的关心工作。三是为有学科爱好的同学供应课外讨论和关心,指导同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活动等。故本题选A。

6.【答案】C。我解析:争论法是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猎取学问的一种方法。争论法有利于同学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理解。

7.【答案】B。我解析:地理教学中适用地球仪作教详细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8.【答案】D。我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听从班集体的正确打算和担当责任的前提下参加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D严禁同学自由组合小群体忽视了同学的主体性,因此本题选的是D。

9.【答案】A。我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群体影响的内容。群体影响包括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惰化、社会标准化倾向、从众、听从等。

选项A社会抑制,是指假如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活动效率或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干扰或社会抑制。

选项B社会惰化,是指很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乐观性的现象。即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选项C和选项D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是指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

从题干信息可知小渔看到其他同学都写出来了,自己反而不知道怎么写。正是他人在场导致自己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是社会抑制。故本题选A。

10.【参考答案】

我国中学校常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