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和考点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和考点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和考点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和考点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和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一、知识点总结

书、医家、整体观、辨证论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

《难经》: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晋、隋、唐时期

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宋、金、元时期

宋代陈无择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

张从正

李杲(东垣)

朱震亨(丹溪)

(3)明、清时期

命门学说

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

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辨证?

论治?

“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

(2)气: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气机:指气的运动。异常可出现气陷、气逆、气滞、气脱等。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二、阴阳学说

(1)概念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3)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4)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交感互藏

4)消长

5)相互转化

6)平衡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对人体组织、结构(部位、脏腑、经络)的认识

对人体病理的认识:偏盛、偏衰、互损

对药物四气五味的认识

三、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生长、柔和、曲直

2)火的特性;温热、上升

3)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沉降、肃杀、收敛

5)水的特性: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3)事物的五行归类

1)归类的方法:

a.取象比类法:找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然后进行比较,将相互类似

的事物归成一类。如;东方与木:日出东方,东方乃太阳升起的地方,木有升发

特性。故东方归属木。

b.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事物的特性(或五行归属),推测联系与已知事物

有较为密切的事物,然后归纳在一起。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

爪,开窍与目。因此胆、筋、爪、目皆属于木。

2)常见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b.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

c.相生之间的关系一一母子关系

2)五行的相克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顺序:木(克)土(克)一水(克)一火(克)一金

c.相克之间的关系一一“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

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a.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b.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4)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某些病理现象

a.五行的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母子相及: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对人体生理、病理、治疗(根据相生、相克制定的治疗原则方法)的指导

意义。

第三章藏象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的基本概念

1.藏

有隐藏、贮藏之义;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

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

2.象

有形象,征象、现象和比象三种意思、。其涵义有三:一是指内脏的外现形象;

二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

统和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3.藏象

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以及内脏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

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五体官窍及自然

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

1.概念

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

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

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2.共同生理特点

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脏腑精气阴阳是脏腑生理机能的解释性模型。

脏腑之精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70页。

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脏腑之阳气各自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81

页。

第二节五脏

一、心

(-)主要生理机能

1.心主血脉

(1)概念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

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

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

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①心行血

②心生血

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

(2)心行血的原理

①心和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

②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是血行的基本动力。

③心行血的功能是心、血、脉三者共同协作,以心为主导来完成的。血液

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

充沛位居主导地位。

(3)征象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而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胸部舒畅、无不适感。

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有多种病理类型,外在征象各有不同。如心血亏虚,

可见面色与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等;如心脉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

舌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或疼痛等。

2.心藏神

(1)人体之神的概念

①广义之神②狭义之神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

等狭义之神。

(2)心藏神的概念

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

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3)心藏神的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①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②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4)心藏神的征象

①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情绪

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

②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

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

3.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的关系

密切相关,互相影响。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

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

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

(1)原理

(2)意义

2.心主通明

(1)涵义

(2)原理

(3)病理征象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与夏气相通应

二、肺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

①概念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主管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

表现。

②生理作用

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③征象

a.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b.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都可出现呼吸异常的表现:如肺气失宣,多见胸

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肺气失降,多见喘咳气逆等。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二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②生理作用

a.主宗气的生成;

b.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③病理征象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到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气虚病

变,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3)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

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机能。

2.主行水

(1)概念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2)内涵

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各自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过程。

(3)病理征象

外邪犯肺或内伤及肺,使肺失宣降,就会导致肺的行水功能失常,出现汗、

尿排泄障碍,表现为无汗、小便不利;而且体内水液停聚,发生痰饮或水肿等病

变。开上源以利下流、提壶揭盖、贮痰之器

3.肺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

肺朝卷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

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

全身。

②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肺气助心行血。

其原理有二:一是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二是肺

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

③病理征象

肺气虚弱或肺气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

滞,出现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

(2)肺主治节

①概念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②生理作用

a.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b.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c.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d.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3.肺气宣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3.在志为忧(悲)

4.在液为涕

5.与秋气相通应

三、脾

(-)主要生理机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

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食物

①概念

脾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即谷精)的

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

b.脾气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

c.脾气转输水谷精微。

③病理征象

脾失健运,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澹、食欲

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液

①概念

脾运化水液,是指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并转输水精,以调节水液代

谢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

b.脾气转输水精;

c.脾气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

③病理征象

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

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生痰之源

(3)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4)脾为“后天之本”

2.主统血

(1)概念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

能。

(2)原理

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

(3)生理、病理征象

①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

而不逸出脉外,这种生理状态称作“脾能统血”。

②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则血液失去统摄

而导致出血。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所以习惯上多以脾气虚,不能摄血,导

致的肌蚓,以及下部出血,称作“脾不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肝

(-)主要生理机能

1.主疏泄

(])概念

肝主疏.,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

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2)生理作用

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维持全身脏腑、经络、

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稳定有序。

(3)病理表现

(4)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

(1)概念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2)生理意义

①涵养肝气;

②调节血量;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为经血之源;血海四海

⑤防止出血。

(3)病理表现

①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出现机体许多部分血液濡养不足的症状。

②肝不藏血,可致各种出血。

(-)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2.肝气升发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罢极之本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五、肾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肾藏精的概念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藏精的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亦称“封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其中,最主要是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化生肾气,

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于肾中而不会妄泄,以保证肾精能充分发挥其各种生理效

应。

(2)精的概念

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

五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3)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a.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

及肾气的盛衰;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也

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b.“天癸”及肾为“先天之本”的涵义。

2.主水

(1)概念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2)主要病理表现

3.主纳气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

(1)概念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

呼吸表浅的作用。

(2)主要病理表现

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或者肺气久虚,久病及肾,使肾气虚衰,都可以导

致肾气的封藏、摄纳无力,使肺吸入的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形成肾不纳气的病变,

从而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

(-)生理特性

1.主蛰

2.守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与冬气相通应

第三节六腑

一、胆

(-)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

(1)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

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

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

(2)主要病理表现

二、胃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

1.主受纳水谷

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

2.主腐熟水谷

即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

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三)生理特性

1.胃气通降

概念,主要体现及主要病理表现。

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脾气升举

与胃气通降相互为用,不但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

而且成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2.喜润恶燥

三、小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

1.主受盛化物

概念。

由于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参与了人体的水液

代谢,所以有“小肠主液”的说法。

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果小肠泌

别清浊的机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下,水液在

粪便内大量排出,出现便滤泄泻、小便短少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临床上常采

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并将此治法称为“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又称作“利前

阴而实后阴二

四、大肠

(-)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

主传化糟粕

五、膀胱

(-)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

贮存和排泄尿液。

(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

(2)主要病理表现。

八、二焦

(-)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生理功能、生理特点、孤府

(三)辨证之三焦

第四节奇恒之腑

一、脑(古人对脑的认识逐渐深入)

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

主要生理机能

1.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司精神活动

(1)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

(2)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

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如果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

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3.主司感觉和运动

(1)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脑主元神,神能驭气,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令之运动,故脑能统领肢

体运动。

(2)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

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如果脑髓不足,或者脑部的其它病

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

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二、女子胞

(一)位置及形态

(-)主要生理机能

1.主持月经

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的产生,

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形态与机能正常与否直接

影响着月经的来潮。

2.孕育胎儿

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

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分娩。

(三)与之关系密切的脏腑、经络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吐纳,

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能够辅助心气推动血行。肺朝

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肺两脏相互协调,保证了气血

的正常运行,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2.病理上

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使血行不畅,可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

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也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容

易导致心血瘀阻,出现心胸闷痛、唇舌青紫、心悸等症状。

(二)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在血液生成方面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供养脾脏,脾得滋养则能健运,化生血液的

功能也就旺盛;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为血。

所以脾气健运,则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

(2)病理上

心和脾的病变,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脾两虚之证。

2.在血液的运行方面

(1)生理上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瘀滞,

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保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

(2)病理上

或见气虚血瘀的证候,或见气虚出血的证候。

(三)心与肝

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和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1.在血液运行方面

(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有度,

能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运行。

(2)病理上

心血虚和肝血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肝血虚之证;

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2.在精神调节方面

(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而肝气疏泄有度,情志

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所以,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

(2)病理上

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和肝火亢逆,可相互影响、同时并存,形成

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上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其机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1)水火既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

心火不亢。通过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

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

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系阳气之根,为神明

之基础。心阳与肾阳可相互资助。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2.病理上

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①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

②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③肾精不足与心

神失调相互影响的精亏神逸。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在气的生成方面

(1)生理上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

气。

脾所化生的谷精、谷气与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而输布全身。而肺维持

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

(2)病理上

肺气虚和脾气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肺脾气虚证。

2.在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上

肺气宣降以行水,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而脾气运化水液,散精于肺,

又是肺主行水的前提。所以,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

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

(2)病理上

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而生痰成饮,影响及肺,可致肺失宣降;肺失宣降,

行水功能失常,又可导致水湿困脾。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常,又有利于

肝气的升发。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两者协调平衡,对全身气

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

2.病理上

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火犯肺证等。

(七)肺与肾

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在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上

肺气宣肃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

的水液,也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

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

(2)病理上

肺气失于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可影响肾主水之功能;而肾气主司和调节水

液代谢的功能失常,水液内停,又可上泛射肺,使肺气失于宣降。

2.在呼吸运动方面

(1)生理上

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精肾气充足,摄纳有

力,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2)病理上

肺气虚与肾气虚往往相互影响,出现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3.在阴阳互资方面

(1)生理上

肺肾阴阳相互资生。

(2)病理上

形成肺肾阴虚、肺肾阳虚之证。

(八)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饮食物消化)、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

调(血液运行)。

1.在饮食物消化方面

(1)生理上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过协调脾胃升降和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能够助

脾运化。脾胃的升降为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而且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生充足,

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

(2)病理上

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和之证。

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2.在血液运行方面

(1)生理上

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而能正常调节血量;肝血充足,

藏泻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使脾的生理活动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养,则血液

生化有源、统血有权。所以,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病理上

脾气虚弱,可致肝血不足。

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也可以同时并见。

(九)肝与肾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三个方面。

1.在精血同源方面

(1)生理上

肾精和肝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且精和血皆由水谷之

精化生和充养,故称之为“精血同源互化”。

(2)病理上

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

2.在藏泄互用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与肾气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

子的排精功能。

(2)病理上

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

男子可见阳萎、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状。

3.在阴阳互滋互制方面

(1)生理上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

脉,可防止肝脉寒滞。

(2)病理上

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阳虚,肝脉寒滞之证。

正因为肝和肾之间存在着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密切关

系,所以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的说法。

(十)脾与肾

主要体现在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及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方面

(1)生理上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才能健旺,即所

谓“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也有赖于脾气运

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才能充盛,即所谓“后天补充、

培育先天”。

(2)病理上

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匮

乏与肾阴衰少,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2.在协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方面

(1)生理上

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依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

持。肾气主司水液代谢,又必须依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

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2)病理上

形成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具体内容。

一脏一腑组成表里配合关系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经脉络属②生理配

合③病理相关

(一)心与小肠

(-)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因为它与生俱来,故谓

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

谷之精”。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

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

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从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

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

第二节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

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

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相关脏腑功能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

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

机调畅”。

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

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1)五脏: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

(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2)六腑:以降为顺。总体是降,降中寓升。

(3)脏腑之间的关系:①肺主出气、肾主纳气;②肝主升发、肺主肃降;

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④心肾相交。

(4)某一脏腑:其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分

清别浊等等。

总之,脏腑之气的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

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

其相互转化(包括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举例。

四、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体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1)基本含义

《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

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生成与分布

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3)生理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

官窍的生理活动。五迟、五软

(4)征象

元气旺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正常,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协

调,身体健康、活力旺盛,延年益寿;元气衰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

低下,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减弱或失调,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甚至夭折。

2.宗气

(1)基本含义

又名“大气”、“动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

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

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止匕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

再下行于足。

(3)生理功能

a.行呼吸;b.行血气;c.资先天。

(4)征象

宗气旺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心搏、脉搏徐缓有力、

节律一致;若宗气衰少,可见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声音微弱,心搏、脉搏

躁急,节律不齐或微弱无力等症状。

3.营气

(1)基本含义

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3)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

4.卫气

(1)基本含义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票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3)生理功能

a.防御外邪;b.温养全身;c.调控媵理。汗

5.营气与卫气的区别及联系

(1)区别

①营气性质精纯;卫气性质檄疾滑利。②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③

营气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的功能是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膜

理。④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2)联系

两者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

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营卫失和,

就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

感冒等。

第三节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

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

理调配。

2.心肺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

3.肾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三、血的运行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

2.肺朝百脉。

3.肝主疏泄。

4.脾主统血外。

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

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

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血的功能

(-)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

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

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的区别与联系(成分、性质、作用)

四、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

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第五节神

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

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二、神的作用

(-)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

(举例)。

2.气能行血

(1)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

(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

(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

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

3.气能摄血

(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

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2)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

(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

2.血能载气

(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

而运行全身。

(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

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

为气之母”。

二、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精血同源

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

之精。

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

(二)津血同源

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

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

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

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

(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

(二)精、气与神的关系

1.精、气化神

2.神驭精、气

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

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

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

第五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

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1.正经

2.经别

3.奇经

(二)络脉

1.别络

2.孙络

3.浮络

(三)连属部分

经络在体内连属于脏腑,在体表连属于筋肉、关节、皮肤。

1.经筋

2.皮部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

足走腹至胸。

(二)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足阴经和手阴经在胸部内脏交接。

(三)分布规律(8胸腹)、流注次序、表里关系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四、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

(一)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二)与脏腑无直接的属、络联系

(三)相互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

(四)除督脉、任脉外,均无本经腌穴

(五)上肢无奇经分布;奇经中除带脉的循行横绕腹、腰一周,冲脉有一分

支向下行走以外,其余的均是自下而上行;每一条奇经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

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督脉、任脉、带脉都只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

外,也是单行的)

三、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了十二经脉

之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

分类组合的作用。举例。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奇经八脉对于十二经脉气血进行涵蓄和溢出式的双向调节。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

密切的联系。举例。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一)督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阳脉之海”,调节阳经气血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任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

(2)任主胞胎

(三)冲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

(2)冲为“血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此外,冲脉与男子的性、生殖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四)带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约束纵行诸经

(2)主司妇女带下

(3)维络腰腹,提系胞胎、固护胎儿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离入出和

15或16络

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1.经络的生理机能失常与发病有关

2.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3.经络是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4.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3.经络学说还是络脉诊察(如望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的理论基础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2.指导药物治疗

第六章体质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

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

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二、体质的概念、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及体质的特点

(­)体质的构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三)体质状况的评价

四)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

2.差异多样性

3.形神一体性

4.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概说:

1.体质差异的种类

(1)群体差异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

2.体质分类的目的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及理论基础

(二)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三)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正常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

其中,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质

(二)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各自的总体特征、具体特征(包括体表

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和发病倾向性)以及发展演变趋势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差异

(-)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与个体体质密

切相关

(四)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和发病情况

(五)体质因素决定着病机的从化

(六)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传变

二、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证候类型的倾向性。

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

内在基础。

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