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论文_第1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论文_第2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论文_第3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论文_第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对来自安徽省共149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从而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和小学生同伴关系及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做出回归预测模型。以期为改善小学生同伴关系与社交焦虑提出理论指导,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同伴关系量表及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为测量工具。 关键词: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

一、引言

当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儿童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对于陌生的同伴则很难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儿童的原生家庭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和社交焦虑的影响。Kagan等提出行为抑制的概念,行为抑制是一种行为倾向,是持久的,社交焦虑是对陌生事物的行为抑制的一个重要因素[4]。根据先前研究,深入探究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交焦虑和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预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是否会对小学生的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产生显著作用,阐明了家庭教养方式中那些维度会对小学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一、 调研方法与实施

1.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假设了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社交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和忽略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各维度也与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和忽略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负向教养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效果较大。父亲负向教养方式会使小学生产生过高的社交焦虑。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负向养育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预测效果较大。2.研究方法和对象

(1)问卷调查法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瑞典心理学家Perris等人编制的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本文采用由岳冬梅等人修订的中文版量表。该量表共包含66道题目,采用4点计分方式,由受测者分别评定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AnxietyScaleforChildren,SASC)采用LaGreca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症状的筛查表,本量表为10个条目版本,采用3级评分。 同伴关系问卷来源于邹泓的同伴关系量表修订版。该问卷包括同伴交往中受欢迎分量表、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分量表和同伴交往中被忽略分量表(2)问卷信度《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同伴关系量表》问卷每个维度克伦巴赫α系数。各维度信度克伦巴赫α系数均在0.8以上,信度良好。(3)调研对象150人参加本次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1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有效率为99%。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1.3岁(6-14岁)。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表1(除去缺失值)。表1研究对象具体信息ChartTitle12080

40

0男性别女是独生子女否城镇居住地农村父母同住在家居住情况祖父母同住父母、祖父母同住人数有效百分比二、研究结果与讨论1.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基本情况(1)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基本情况

表2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个维度描述性统计结果ChartTitle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母亲偏爱母亲拒绝否认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得分的总体情况(表2)可知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倾向于积极乐观的方向。(2)小学生同伴关系基本情况

表3小学生同伴关系各个维度描述性统计结果ChartTitle30

25

20

15

10

5

0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同伴交往受欢迎同伴交往被拒绝同伴交往中被忽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小学生同伴关系各个维度得分的总体情况(表3)可知,同伴交往受欢迎得分较高,同伴交往被拒绝和被忽视得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总的来说,小学生在同伴关系中对自身受欢迎感觉良好,同伴关系发展总体表现出一个较好的状态。(3)小学生社交焦虑基本情况表4小学生社交焦虑各个维度描述性统计结果ChartTitle35

30

25

20

15

10

5

0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社交焦虑总分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小学生社交焦虑各个维度得分的总体情况(表4)可知,小学生社交焦虑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也有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处于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这部分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学校和家庭更多的予以关注。 2.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的差异分析

性别对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的差异影响,结果见下表5。表5不同性别之间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的差异分析[5]ChartTitle6050

40

30

20

10

0-10男生女生tp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量表各维度得分进行男女性别差异检验。从表中能够得出小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同伴关系各维度得分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的差异影响,结果见下表表6。表6是否为独生子女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的差异分析量表维度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tpMSDMSD家庭教养方式父亲情感温暖理解46.1812.2145.1010.67.573.568父亲惩罚严厉21.408.5019.277.391.623.107父亲过分干涉21.275.7120.025.261.368.173父亲偏爱12.033.908.713.055.830.000父亲拒绝否认11.224.7610.063.801.648.101父亲过度保护10.503.3710.102.70.800.42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49.4212.9348.4211.84.488.627母亲惩罚严厉15.576.6713.845.451.728.086母亲过分干涉35.488.9033.138.021.677.096母亲偏爱12.233.859.063.205.470.000母亲拒绝否认14.656.1313.495.081.253.212社交焦虑18.374.9518.204.68.205.838害怕否定评价11.133.2411.123.12.018.985社交回避及苦恼7.232.047.081.93.470.639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受欢迎10.183.739.343.02-.118.906同伴交往被拒绝9.152.877.882.291.525.129同伴交往中被忽略18.374.9518.204.683.000.003在父亲偏爱维度(t=5.83,p<0.01)和母亲偏爱维度(t=5.47,p<0.01),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表明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获得父母更多的偏爱。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更多的体验到被忽视(t=3.00,p=0.003)。这可能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同伴交往中感到不被同伴关注,体验到忽略的感觉。 3.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各维度相关分析

如表7所示,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除父亲偏爱,母亲温暖理解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社交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和忽略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6]。社交焦虑各维度也与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和忽略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关系和社交焦虑存在相关关系,小学生同伴关系与社交焦虑也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表7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各维度的相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父亲情感温暖理解11111111111111111父亲惩罚严厉.166*父亲过分干涉.419**.789**父亲偏爱.564**.340**.427**父亲拒绝否认.172*.864**.715**.344**父亲过度保护.395**.721**.809**.390**.689**母亲情感温暖理解.897**.069.367**.438**.085.327**母亲惩罚严厉.166*.875**.651**.334**.792**.639**.058母亲过分干涉.450**.689**.811**.412**.683**.795**.427**.738**母亲偏爱.509**.366**.404**.891**.406**.393**.470**.415**.505**母亲拒绝否认.188*.784**.635**.341**.862**.669**.082.882**.757**.414**社交焦虑.199*.361**.311**.157.437**.471**.160.363**.397**.172*.430**害怕否定评价.174*.361**.298**.114.436**.469**.140.346**.403**.136.431**.959**社交回避及苦恼.204*.298**.277**.197*.362**.391**.163*.327**.317**.201*.352**.890**.723**同伴交往受欢迎.371**.074.251**.079.078.152.390**.073.243**.105.114.104.115.067同伴交往被拒绝.200*.624**.480**.391**.613**.508**.093.655**.482**.360**.637**.404**.363**.399**-.051同伴交往中被忽略.232**.494**.405**.410**.517**.453**.148.505**.432**.380**.489**.359**.299**.392**-.024.779****.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4.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同伴关系、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1)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回归预测相关分析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将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小学生社交焦虑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以期得出最优的预测模型[10]。回归方程为:Y=11.97+0.533X1+0.318X2-0.347X3R2=0.282),其中,X1为父亲过度保护维度,X2为父亲拒绝、否认维度,X3为父亲过分干涉维度。由此可见,父亲过度保护维度,父亲拒绝、否认维度,父亲过分干涉维度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效果较大。父亲负向教养方式会使小学生产生过高的社交焦虑。(2)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回归预测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将同伴关系中被忽视和拒绝维度合并为同伴关系忽视拒绝进行回归分析。将家庭家养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小学生同伴关系忽视拒绝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以期得出最优的预测模型。回归方程为:Y=6.728+0.383X1+0.455X2+0.258X3-0.279X4R2=0.479),其中,X1为母亲惩罚严厉维度,X2为父亲偏爱维度,X3为父亲拒绝、否认维度,X4为母亲偏爱维度。由此可见,父亲偏爱维度,父亲拒绝、否认维度,母亲惩罚严厉维度,母亲偏爱维度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预测效果较大。5.讨论(1)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社交焦虑基本情况分析对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进行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发现在性别方面,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男生和女生之间在受到家庭教养态度和行为方面不存在差异。与以往重男轻女等传统观点不同,当下父母更能够平等对待男女生。不存在对男生的关注和期望高于女生的现象。在是否为独生子方面,统计显示父亲偏爱和母亲偏爱在独生子女家庭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表明父母对只有一个孩子表现出更多的爱。这可能与独生子女处于家庭中的核心位置[3],能够获得来自父母更多的宠爱。在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四二一”家庭,孩子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还能同时获得来自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爱。在现实中这种关爱,往往变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孩子不能适应家庭以外的学习和生活。小学生在社交焦虑方面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存在部分小学生处于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在本研究中,也存在女生的社交焦虑总分高于男生,但这种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对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解释,可能与当代社会更多的提倡男女平等,男女生参加的社交活动和交友机会是均等的,因此可能导致男女生在社交焦虑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一般认为母亲对子女在社交焦虑中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维度的作用最大。如果母亲受过较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那么母亲会对自己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此时当子女面临的社交压力较大时,就有可能对社交活动产生的念头,伴随着感到苦恼,导致其社交焦虑处于较高水平。小学生同伴关系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男女生之间差异。表明男女生拥有相同同伴关系。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上,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感受到在同伴交往中被忽略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这可能主要与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当环境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时,孩子在同伴中不再处于核心地位,不再处处受到来自同伴的关注。这种落差会导致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小学生在同伴关系中体验到被忽略的感觉。(2)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预测作用由相关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同伴关系中被拒绝和被忽略呈显著正相关。从而能够得出,当小学生从父母那里体验到消极负向的教养方式,那么他们更容易在同伴关系中体验到被拒绝和被忽视。在相关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消极负向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对小学生同伴关系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2]。其中母亲惩罚严厉维度,父亲偏爱维度,父亲拒绝、否认维度[1],母亲偏爱维度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效果较强。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与其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交流的机会也较多,属于联系较为密切的家庭角色[7]。一般家庭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付出的要更多一些。因此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更为直接。同父亲一致,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是消极负向的养育方式,孩子越暴露出更多的社会交往问题,从而在同伴交往中产生紧张,担心被同伴拒绝等恐惧情绪。(3)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

相关分析也显示出家庭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同小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以及各维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我们能够得出,当小学生从家庭中感受到的教养方式属于消极负向时,此时他们更容易在与同伴交往中体验到消极的情绪。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交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8]。其中父亲过度保护维度,父亲拒绝、否认维度,父亲过分干涉维度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预测效果较强。根据分析结果来看,父亲的负向教养方式对社交焦虑总分的作用要强于母亲负向教养方式[8]。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行为模式,会使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行为问题,出现不自信和过高的焦虑等相关症状。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当焦虑表现在社会交往方面时,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交焦虑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在这当中,父亲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养育行为,也许会导致孩子认为生活的环境充满危险,从而使孩子在学习相关社会经验时出现危机。家庭负向教养方式中,尤其是父亲负向教养方式表现为越负向,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过分干涉,惩罚严苛,妨碍子女自由等行为或态度,那么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就越感到被同伴拒绝或者被忽视。 三、 结论

(1)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他维度处于中等水平。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伴关系中同伴交往受欢迎得分较高,同伴交往被拒绝和被忽视得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小学生社交焦虑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也有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处于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这部分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学校和家庭更多的予以关注。 (2)在父亲偏爱维度和母亲偏爱维度,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在同伴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