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案_第1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案_第2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案_第3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案_第4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一、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其基本属性是: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二、区域的划分(一)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1.均质区域: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例如山区与平原区,干旱区与湿润区,农区与牧区,水稻区与小麦区,汉族区与少数民族区,吴语区与闽台语区,发达区与贫困区等等。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二)依据区域的特性划分1.整体性(系统性):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的联系性决定的。2.结构性:是指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3.动态性:是指区域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第二节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一、区域发展(一)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二)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二、区域研究(一)区域研究的意义: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区域研究的主要领域:区域系统,经济区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等。(三)区域研究的新动向1.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2.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3.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4.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区域科学(一)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二)区域科学研究的内容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研究;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3.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四、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之关系1.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2.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以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活动。3.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讨论。4.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要探寻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政策的制定,区域规划,区域发展和其他形式的区域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第三节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分析的概念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生物学等许多学科。它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区域分析与经济学2.区域分析与地理学3.区域分析与社会学4.区域分析与数学5.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6.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二)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三)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二)自然资源的特征1.有限性2.区域性3.整体性4.多用途性5.社会性(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一)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分析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二)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第二节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一、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的对象1.生态环境调查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过程,其实是首先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量化成单一的指标值,然后,通过不同的方法把所有单一指数分层归并成不同分类指标值金额综合指标值的问题。常用方法:1.指数法2.模糊综合评价法3.灰色相关分析法4.景观生态学法(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1.类比法:是根据已建成的项目度植物、动物或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预测拟建项目的影响。2.专家评价法:它是将专家们的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组织环境领域或多个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方法。3.综合指标法:通过评价函数曲线将这些环境因子的现状值与预测值转化为统一的无量纲的环境质量指标,由此可以计算出项目建设前、后各因子环境质量指标变化值。4.图形叠加法:该方法把两个或更多的环境特征重叠表示在同一张图上,构成一份复合图,用以在开发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指明被影响的环境特征及影响相对大小。5.系统分析法:能妥善地解决一些多目标动态问题,尤其在进行区域规划或解决优化方案选择问题时,效果很好。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评价程序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实验评价法,成果参照法)生态环境损益解析生态环境损益:即生态环境产益和生态环境致损(二)生态环境补偿定义: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补偿主体(政府,市场,社会)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经济,非经济)第三节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一、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一)生态学理论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规律负荷定额规律多样稳定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二)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理论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理论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内部化理论(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四)“阳光经济”理论二、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与区域间环境问题(一)外部性的概念定义: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并由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加以丰富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概念。(二)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三)外部性的解决对策政府的直接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价格,数量,责任制度)源于科斯定理的资源协调社会准则与良心效益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一、区域经济背景(一)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1.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劳动分工规律区域利益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三)市场化水平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生产专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一)区域文化的含义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三)我国的区域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一)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一般方法(二)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一)区域人口结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二)人口增长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三、区域人口素质分析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文化技术素质人口的思想素质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一)区域劳动力的质和量(二)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国有经济部门职工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门槛效应”(三)教育成本与收益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第三节政策与制度一、政策与区域发展(一)区域政策的目标定义:是指运用区域工具解决区域问题是说要实现的目的的明确表达。既是政策工具选择的基础,也是事后对区域政策进行科学评价的参照(二)区域政策工具具体的区域性政策又称之为区域政策工具或手段,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工具与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区域政策工具是达到区域政策目标的保证。(三)区域政策效应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区域政策的博弈分析二、制度与区域发展(一)制度因素的作用分析(二)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1.强制性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就省级政府而言,一般有进行制度创新的自觉意识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与强制性制度创新的局限性2.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关于“招商引资”制度关于农业企业制度诱致性制度创新的不足和地方政府的作用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一节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一、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1、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的进化与革命。2、技术进步的类型狭义:工程技术即所谓的“硬技术”发展与提高。广义:包括“软”“硬”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其中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决策科学技术的发展。3、技术进步的测算(二)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2、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3、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一部门内劳动投入的减少,相应扩大了其他部门(特别是新增部门)的劳动需求,或者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因技术进步,使收入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增加)增加劳动投入。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一)科技人力资源鉴别科技人力资源主要依据两种方式:一是按“职业”;按职业界定的“科技人力资源”反映了科技人力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二是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按“资格”反映了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二)研究与发展经费对于区域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分析一般从R&D经费总量、经费分布、经费来源三个方面进行。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科技产业(三)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在科技条件评价中,一般运用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等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指标,描述和分析一个区域科技活动的产出状况。(四)高科技产业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在成为经济增长和提高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一般把技术密集度做为确定高技术产业的基本依据。将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办公、会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精密和光学科学仪器制造业等五类产业为高技术产业。第二节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一、技术扩散(一)技术扩散的概念熊彼特是最早提出技术扩散的经济学家,他把技术进步过程分为: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不同阶段,技术扩散发生在发明和创新以后,指的是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二)技术扩散的形式与途径分为:空间梯度式、跳跃式和双向式(三)技术扩散模型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是从国家角度来看技术转让,而在技术转移则是从区域角度来看技术转让。联合国规定:技术转让是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式、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货品的单纯买卖和租赁。技术的引进和转移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如下的优点:(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经费。(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不同的技术引进方式、途径具有不同的效果,不仅如此,在技术引进中还存在着各种障碍因素,他们直接影响技术引进的成败。因此,要想使技术引进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慎重地选择技术。(三)我国的技术引进我国技术引进方式分为技术引进、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和与投资结合的技术引进。目前,我国技术是以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方式为主,该方式无论在合同数量还是合同金额上都占90%以上绝对多数。第五章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一、单一指标(一)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二)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指标衡量(三)相对指标霍夫曼系数、恩格尔系数二、综合指标单一指标只能衡量区域发展的某一个方面,要对区域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我们通常采用由一系列单一指标所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比较有代表的有以下几个:(一)UNRISD指标体系(二)PQLI指标体系(三)人类发展指数(四)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五)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第二节区域竞争力评价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概念: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些相同资源的能力。竞争分为四个层次上的竞争:1、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即国力竞争力2、地区与地区间的竞争:即区域竞争力3、产业与产业间的竞争:即产业竞争力4、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即区域竞争力二、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一)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国家竞争力应该是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性竞争力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二)国家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1、IMD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IMD评比机构认为,世界竞争力是一个经济研究领域。其中涉及“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IMD2004年以前,采用8个要素构建了一个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他们分别是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与技术和国民素质。2004年以后采用四大要素:即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和社会要素。2、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WEF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国家竞争力评比,注重从制度与政策评价的角度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从总体上看WEF的评价体系中软指标占全部指标的绝对多数,而IMD的评价体系中硬统计指标占绝对多数。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上,两家机构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即在统计标准化后加权综合,但是各自选择的权数不同。三、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一)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及研究意义概念: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意义:扩大了研究的视野,讨论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来为本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战略与决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经济转轨时期进行区域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主要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1、区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遵循的原则2、不同层次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3、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三)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培育和提升区域的竞争力,从战略上看就是将原来区域经济潜在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和综合性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内部化”,做好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工作,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1、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培养区域竞争力的职能增强区域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国际和国内竞争态势,定位区域分工,引导地方产业发展战略方向。2、实施人才战略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地区要取得经济的竞争优势,必须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人才实施战略竞争,就是着眼于长远和全局,主动灵活的进行人才竞争。3、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大型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带动本区域的中小企业的发展。4、扶持优势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一个地区最终的优势将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一、库兹涅兹理论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三、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四、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五、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第一节区域优势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一)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区域优势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优势也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区域优势还是一个时效性的概念我们把在空间上有差异的,影响经济发展或生产发展的要素称为经济的或生产的空间要素。(二)区域优势的类型(从地域分工的观点)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1.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2.区域发展的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方法第二节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学说也叫国际分工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批判贸易差额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自由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从生产成本的绝对优势出发,认为一国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低,即具有绝对利益优势,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又叫“比较利益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同另外一个国家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比较成本理论把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建立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相互需求论是由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所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两国进行商品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各自对该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这一理论基本上从属于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证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为参加国带来利益;而相互需求论则用两国商品交换比率的上下限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总之,穆勒认为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是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所以他的理论就被称为相互需求论。(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资源禀赋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商品流向的理论(五)巴郎斯基的地理分工论(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3.相关支撑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一)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域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三)区域联系分析1.区域联系分析的内容区际要素流动区际贸易2.区域联系分析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联系平衡分析,产业关联分析,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列昂剔夫首先提出来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能源,固定资产和活劳动:“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的分配流向,包括生产的中间消耗,生活消费和积累。投入产出方法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节区域投资环境评价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一)投资环境的概念所谓区域投资环境,指的是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而广义的区域投资环境还包括与区域相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以及大的国际投资环境。(二)投资环境的分类按照投资动机分为资源寻求型投资环境,市场寻求型投资环境和资本寻求型投资环境按照投资类型分为首次投资的投资环境和再次投资的投资环境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分类如按照三次产业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和第三产业投资环境等。按照企业投资规模,可分为大型企业投资环境,中型企业投资环境和小型企业投资环境等。从投资环境研究区域可分为国别投资环境,地区投资环境与城市投资环境(三)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要素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通货膨胀金融环境外债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分销网点市场化程度科技与管理环境包括: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水平资源环境包括:生产要素资源自然地理资源文教环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知识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包括:交通状况信息化程度投资水平等。社会服务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医疗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治安状况等。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系统性,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三、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的方法冷热国评价法等级尺度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参数法雷达模型四、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2.市场环境的改善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问题零部件配套和产品上下游协调发展问题人才供给和人文环境问题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一、产业的划分概念: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1.三次产业的划分2.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二)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配第-克拉克定理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霍利斯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演替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三、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结构效益分析法第二节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与产业结构优化一、主导产业的概念概念: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1.特征1)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2)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3)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4)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5)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2.与主导产业相近还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是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运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支柱产业指的是净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的产业。3.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区域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筱原两基准(二)主导产业选择的其他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三)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分析回顾影响前瞻影响旁侧影响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原则1.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与调整优化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二)产业结构优化方法因子筛选优化模型的建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八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一节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二、区域规划的特点(一)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1.目的性规划是为了明确方向,制定目标,并为实现某种目标或状态才进行规划。2.前瞻性规划是以构想和安排未来为己任。3.动态性由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再理想的规划方案往往也难于百分之百的实现。规划不应该是静态的、而应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二)区域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又可称为整体性或全局性。主要体现四个方面A、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区域内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B、规划的思想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据的不足。C、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面、多目标、多方案比选的结果。D、区域规划工作队伍,一般都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而成2.战略性区域规划是战略性的规划,它主要体现在:(1)规划的时间跨度长。(2)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的、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重大问题。(3)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4)规划的实施对区域各方面发生深远的影响。3.地域性也称作区域性。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地方特色(2)保持完整的规划范围三、区域规划的内容(一)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定位的内容包括:发展性质与功能定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定位,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估与目标定位等。(二)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过去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侧重在工农业生产部门的规划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规划已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四)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大体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区域规划要深入分析各种自然资源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承载能力;应研究各种自然资源未来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的需求量和区内可满足的程度,未来承载状况,尤其是水土资源的承载状况;要提出解决水、土地、矿产、生物资源问题的途径和对策。(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各区域应在不超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谋求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使自然、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七)区域空间管制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阶层政府和发生主体之间、同级政府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多元互动的协调管理局面,从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公共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八)区域发展政策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综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影响企业布局区位政策,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地区投资的政策。第二节区域规划类型一、按规划功能分类(一)认识性的区域规划:通常由科学院就人员或学者编制,规划内容不求全,规划成果也常常较为简单。(二)应用型的区域规划:此类规划一般属于政府行为,作为政府主要工作之一。特点是:体现时代要求、规划内容比较系统全面、规划目的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二、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类(一)策略性的区域规划:这类规划性当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内容侧重于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经济发展重点,确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反响和产业布局(二)物质性的区域规划:规划内容偏重于区域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建设工程项目的空间规划布局,规划成果注重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蓝图(三)综合性的区域规划:即是通常说的区域规划、规范性较强。三、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一)自然区区域规划:如流域规划、沿海地带规划、山区规划、海岛规划、草原规划、湖区开发利用规划、滩涂开发利用规划等(二)经济区区域规划: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等(三)行政区区域规划:如市域规划、县域规划、镇域规划等(四)社会区区域规划: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血吸虫病区发展规划等第三节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一、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1.中国古代名著《禹贡》中的九州区域划分思想2.《周记·考工记》的营国制度思想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著《管子》中的城镇密度思想4.《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区域规划思想二、区域规划的由来第一是工业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第二是随着大量乡村人日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三、国外的区域规划国外区域规划始于20世纪初,但在世界范围普遍施行是在第二次大战之后,如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规划:60年代以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引发区域规划进人一个新阶段。其共同特点有: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2.规划目标主要在于使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地、更稳定地向前发展,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注重如何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均衡。3.就业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是区域规划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4.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国家有区域规划体系的专职机构,有区域规划的法规,使规划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四、中国的区域规划我国的区域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如下明显特点:(一)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二)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三)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革新区域规划工作的努力方向:1)加强规划立法,使其走上法制轨道2)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第四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一、区域规划的方法(—)系统法系统法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问题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具体方法可供利用。(二)传统综合方法传统综合方法是系统分析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综合平衡法是传统综合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国际上区域规划方法中最基本。区域规划的综合平衡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具体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三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2.预测发展需求,3.综合平衡。(三)比较法比较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1.选择比较对象。必须注意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客观条件的差异,切忌生搬硬套。2.确定比较标准。比较标准一般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境效益进行综合。3.分析评价。规划工作中通常要对所选的方案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作纵向的比较并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横向的比较。(四)数学模拟法在规划研究中引入数学模拟法,可以便规划建立在更加理论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按照功能和应用范畴大致分类,区域规划模型可分为如下几类:1.区域结构功能分析模型。2.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3.决策分析模型。二、区域规划的程序(一)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地图的比例尺,视规划区域的大小和规划任务要求而定。(二)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6.报批定案。(三)区域规划的动态性第一,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第二,保持规划的弹性;第三,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或修编。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一、战略的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二、战略研究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三、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四、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一)战略目标(二)战略重点(三)战略方针(四)战略布局(五)战略措施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一、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一)目标确定的论争对于区域发展目标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实践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因此,规划应制定出最终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规划应该面向实际问题,不应把宏观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任务,而要注重实际解决问题。(二)规划的“理想模式”的内涵“理想模式”也可以成为“理想状态”。它是当代人们掌握的知识、技术、行为方式对未来发展目标的描述。二、目标体系区域发展目标可以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大类,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人口构成指标人口总量指标物质生活水平指标精神生活水平指标空间结构指标空间规模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第三节战略抉择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一)区域的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区域优势与劣势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三)区域容量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区域容量研究中又集中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因而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成了衡量、评价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土地生产潜力是指目前或者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生活所必须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它是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础。研究时经常是使用各种初始生产力模型进行计算。营养水平是指相应时期人类活动所必须消费的能量(主要指蛋白质和淀粉)和物质(主要指纤维)的数量。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密度指标来表示。(四)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创新和扩散活动具有生命周期,这种周期是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因、荷兰经济学家冯.杜因认为,创新与扩散活动都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1)介绍阶段:存在大量的产品创新,技术选择机会多,对需求了解甚少。(2)扩散阶段:创新技术和产品在社会范围内广泛承认,生产新产品、采用新技术风靡一时。特点是技术标准化、产品创新数量少。(3)成熟阶段:以渐进的创新为主、强调节约劳动,节约成本。(4)衰落阶段:新兴产业已经饱和,出现产品过剩,投资萎缩,原来的新产品,新技术变成旧产品、旧技术,标志着一个创新周期的结束。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总体环境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可以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分层次进行: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二)产业环境产业环境分析的项目很多,包括:1.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2.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规模经济利益等。3.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况5.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三)企业或公司环境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它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某一单独的企业或公司对区域产业或许有可能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具有垄断性的公司,但个别的企业或公司毕竟只是产业中的一小部分,产业通常是由很多不同的公司和企业组成的。三、提出战略构想提出战略构想方案,简单的说,就是将对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要走的路。这是战略抉择过程中最困难、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富有意义的结果。一般来说,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综合分析时常常是两两组合,在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出来IIIIIIIVIII(区域)(环境)优势劣势障碍机会从区域发展特性组合图中可以看到,特性组合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1)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第二种(Ⅱ)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第三种(Ⅲ)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第四种(Ⅳ)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要在第一种可能的方面去努力,并且依第一种情况制订战略,提出决策;在第二种可能方面,区域将面临不少竞争和不利的因素,制订战略的重点在于如何排除障碍,如何应付危机。在第三种可能方面,区域必须把握一些发展的机会,或者其他周围地区的实力也不强,故应努力去争取,否则会把一个大好时机错过。在第四种方面,区域不应去发展,不应依这种情况提出发展的努力,避之仍唯恐不及。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自主发展战略思想是:要发展就要自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宗主国与卫星国的依附关系即存在于国际之间也存在于不发达国家内部。(二)高速度增长战略经济高速度增长具有积极意义,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故高速度又被称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战略发展模式。从区域进一步发展的要去来看,初级产品的出口要逐渐向资源集约化开发。即向资源深加工化方向发展,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使初级产品发挥更大的作用。(五)进口替代发展所谓的进口替代,就是国内生产去替代进口产品,一满足市场的徐亚。(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新产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七)信息化发展战略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调查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二、空间发展战略思想基本的战略思想:1、集中式发展城市是生产力在空间上集聚的典型,它是区域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空间核心。2、分散式发展城市郊区化,卫星城镇的发展,是城市从集中式向分散式发展的典型反应3、集中与分散整合发展集中与分散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集中景观和分散景观同时并存的空间特征。第十一章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一、土地(一)土地的概念1.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法学,农学,生态学,工程建设学)近代地理学认为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二)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1.原生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土地2.人工化的土地就是指人的劳动与自然土地结合后的已利用土地,无论性质和内涵实质上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它使土地由劳动对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经过劳动的加工,改变,而逐步成为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生态经济要素和商品经济要素。(三)土地资源的特征1.稀缺性2.恒久性3.不动性和区际差异性二、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也可以是非生产性活动。(二)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三)土地开发利用程度1.土地利用率指已利用的土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2.垦殖指数又称土地垦殖率,指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3.水面利用率反映水面开发利用程度,是水域分析的重要指标,它指已利用占水面总面积的百分比。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5.草原载畜量指每平方千米草原所放羊牲畜的头数,是反映草原开发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标6.建筑密度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地面积之比。7.容积率亦称建筑面积密度,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整个地块(或建筑用地)面积之比8.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一、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就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二、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一)土地的需求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二)土地的供给1.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2.土地供给遵循的原则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3.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1.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决定了土地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或简称为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而农业用地问题主要是耕地,所以土地供应与需求矛盾的解决,实际上就是要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2.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类型土地分类是科学地使用土地的主要环节,也是科学地进行空间规划的基础。科学的土地分类,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的质量,也有利于土地的全面管理。(一)按地貌特征分类(二)从农业开发利用的资源角度分类(三)土地适宜性分类(四)土地利用状况分类二、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二)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通过土地分区,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3.土地分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4.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三)土地分区类型(四)土地分区体系土地分区可以按纵向(层次)和横向(类别)两种系统进行,因而构成一个土地分区系统。1)纵向即省一级,地市一级,县一级和乡镇一级2)横向即大类,中类,小类(五)土地分区的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2.土地利用现状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4.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5.土地需求量预测结果6.各类用地调整指标7.部门用地布局规划8.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第四节区域管治一、“管治”的涵义管治是通过多种利益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公共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从而获得“共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二、空间管治的概念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其中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区域空间管治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阶层政府和发生主体之间、同级政府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多元互动的协调管理局面,从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公共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区域规划重点研究区域空间管治的主要领域和管治内容,空间管治的分工方案(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区域管治的协调组织。三、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1.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流通的影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2.能有效地协调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矛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3.可以为土地用途管制,城镇建设等方案的实施指出可操作的措施。4.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宏观决策的实施提供引导性措施。四、区域空间管治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强制,指导性并存的原则3.空间准入的可操作性原则4.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五、区域管治分区1.优化开发区2.重点开发区3.限制开发区4.禁止开发区第五节土地保护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二)自然灾害和人为不当的活动使大量土地损失(三)人口不断增加,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四)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剧,质量损失严重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一)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二)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三)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四)合理用水(五)水土保持(六)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三、切实保护耕地(一)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二)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第十四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概述一、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演化与类型(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二)域镇体系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各乡镇的功能、联系通道、联系流和联系区域等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层次性:系统由不同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构成。3.动态性:城镇体系规划也要阶段性的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和新认识。4.开放性:区域城镇体系是一个内外联系都十分密切的开放系统(三)城镇体系的演化阶段城镇体系的演化和发展阶段,因侧重点不同有多种划分方式。按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以规模小、职能单一、孤立分散的低水平均衡分布为特征。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主导的高水平不均衡分布为特征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扩散,各种类型城市区域的形成,各类城镇普遍发展,区域趋向于整体性城市化的高水平均衡分布为特点。按照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等。(四)城镇体系的类型1.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中心体系类型:指一个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多中心城镇体系类型:其中又可分为:大中城市集聚的城市群类型;以各级行政中心或经济中心组合为核心,分散的城镇体系类型。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可以分为综合经济区城镇体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基层经济区三种城镇体系类型;还可根据需要划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4.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的,如沿海,沿江。边境地区城镇体系类型等。每一类体系都有其自身的条件、特点和形成机制,因而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规划重点。(二)城镇体系研究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普遍开始城市重建和区域开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问题和区域问题趋于尖锐复杂,并交织在一起,激发了从区域城镇群体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广泛需求。1945—1955,维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镇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体系的合理性。1960年邓肯在其著作《大都市和区域》中首先明确提出“城镇体系”一词,并阐明了城镇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1964年贝里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一些新的城市区域概念,如“城市功能区”“城市场”,探讨了城镇体系理论,并对美国与加拿大的城镇体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讨论。(三)城镇体系研究的提高与深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镇体系的研究进入了高潮,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数学方法、动态模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多学者在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空间扩散、区域发展、体系模式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公共政策、结构分析、信息网络、联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总结。(四)新时期城镇体系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工业化时期有明显的差别,必须从新的视野去认识城镇体系。三、我国城镇体系研究与规划的发展历程(一)总体发展回顾我国有关城镇体系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况,真正的研究是在1970年代中期以后。但应指出,在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梁思成教授曾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了《市镇的体系秩序》一文,专门介绍了美国沙里宁的城市“有机疏散”学说,意欲推动我国战后城镇体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始恢复,并对规划思想进行了反省,众多的经济地理学者加入了规划队伍,加强了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推广普及了城镇体系的概念。1982年国家计委组织考察研究国外的国土规划工作,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时期,指导城镇合理发展布局的城镇体系规划普遍受到重视。1994年建设部颁布了《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二)主要研究成果20多年来,我国城镇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城镇体系的概念和特点着重从城市与区域、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各种关系上定义城镇体系,并强调群体的作用。2、城镇体系的发展机制主要从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研究3、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南京大学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三大结构”的思想,即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其后又提出了“网络系统结构”。四、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任务和内容(一)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等形成的空间规划系列,城镇体系规划处在衔接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3、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⑧确定保护区域生忐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五、域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二)实地调查阶段(三)资料分析和专题研究阶段(四)发展预测阶段(五)规划方案的构思和规划大纲编写、论证阶段(六)规划方案的拟定和规划评审稿编写、论证阶段(七)上报审批阶段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一、区位条件与区内外联系(一)区位条件分析作为城镇发展区域条件之一的区位条件,包括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二)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在以各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以确定所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是否完整。如果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明显小于或大于所辖区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因而也不能规划完整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工作中必须说明其不完整性。规划中还可以提出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提出跨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协调规划城镇体系的建议。(三)区域内外联系分析城镇体系是开放性的,城镇体系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区际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城镇体系发展带来的影响,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思路。(四)区位分析评价在对区位条件、中心城市吸引辐射范围、区域内外联系比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可编制区位分析评价图。二、自然条件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一)土地资源(二)水资源(三)矿产和森林资源(四)旅游资源(五)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分析评价三、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点分析(一)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分析1.划分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各地区城镇兴衰变化的具体情况是很不相同的,为此,需要按照城镇体系的形成过程划分其发展阶段,研究其形成发展条件和因素,尤其要重点分析对今后城镇体系发展有影响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本动力因素。2.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城镇职能反映了城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镇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3.在历史演变的分析中,要重视历史遗件,保留和挖掘城镇特色。(二)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分析1.城镇体系的现状,包括:概述城镇的数量(一般包括乡镇政府驻地集和分布;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城镇建成区范围的在册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外来常往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作用,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等;2.城镇体系结构的特色,主要分析城镇现状的职能、等级规模、空间三大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3.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城镇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城镇的生态环境。城镇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找出问题及其原因。四、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一)人口和劳动力分析分析区域和主要城镇人口数量近10年来的变动,人口年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人口密度、人口的城乡分布,人口的素质(学历年限);劳动力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近10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农村劳动力)。(二)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分析农业方面要分析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主要农产品的基地数量、分布、类型等;工业方面要分析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主要了解商贸。(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主要是区域的交通、供水、排污、供电、电信、燃气、供热、防灾设施等(四)教育和科技情况主要是在区域内分布的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数量、学生数,还要调查了解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了解专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员数,高级职称比重等。五、生态环境状况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生态环境分析需要调查分析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分布,气象灾害的类型、频度及危害程度,水资源丰度及水旱灾害情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肥力退化等情况。对一些乡镇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的地区也要分析评价区域的三废污染情况。(二)城镇环境的污染情况分析主要调查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的程度、污染的历史、污染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和后果等是主要调查指标,还可调查城镇的绿化率、公共绿地情况、噪声污染、酸雨、垃圾处理等。六、域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具体方法、步骤如下:(一)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二)选择综合评价模型(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四)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五)编绘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图第三节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发展战略主要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所以区域发展战略应当指导城镇体系规划。二、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二)构筑推进城镇化的支持系统1、经济支持系统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制度支持系统研究城镇化的体制与政策,不仅要考虑与城镇化直接相关的部分,还需要研究那些间接作用于城镇化的体制与政策。3、农业与农村发展支持系统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与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4、科技与人才支持系统科技与人才是城镇化的灵魂。5、资源与环境支持系统追求“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新世纪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6、城镇发展支持系统在城镇化没有其他的经济社会障碍,能够得以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城镇的合理发展实际上就是城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三)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1、城镇化的速度和城镇化水平一般认为,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城镇化低速增长时期;城镇化水平在30%~70%,为城镇化快速增长时期;当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时,又进入城镇化低速增长时期。2、城镇规模结构规划期城镇规模结构目标实际上是区域城镇发展方针的体现。3、城镇化的质量如果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镇化量的指标,那么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则是衡量城镇化质的方向三、城镇化水平预测(一)城镇化水平的统计口径城镇化水平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预测规划期的区域城镇化水平,首先要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预测区域总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机械增长参照近10年人口的迁入迁出情况可采用趋势外推法。(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以近10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统计为预测参考,进一步考虑农业走向现代化和耕地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将使人均可承担耕地的数量逐步增长,劳动力从种植业不断地被转移到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上来。(四)区域域镇人口预测1.以时间序列趋势预测即根据近些年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外推至规划近远期。2.自下而上预测法一种方法是将各城镇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进行汇总平衡,另一种方法是对主要城市分别进行预测,再对其它城镇分类进行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