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二中等职业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二中等职业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30分)
1.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既往不咎(jiù)羸弱(léi)汗涔涔(chén)摒弃(bìng)
B.不谙水性(àn)踟蹰(chòu)校对(jiào)____________会计(kuài)
C.铜臭(chóu)____________友谊(yí)游说(shuì)孝悌(tì)
D.殄灭(tiǎn)____________模样(mú)糟粕(pò)____________拜谒(yè)
2.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进了。
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D.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3.选项中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最合适的项是()
老何下班回家,迈着比肋下的公文包更为____________的步子,走在____________的人群里。老何眼前____________着的是一张张都市人的____________的脸。
A.沉重晃动疲惫拥挤
B.沉重拥挤晃动疲惫
C.晃动疲惫拥挤沉重
D.晃动拥挤疲惫沉重
4.下面一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庭院里的每一棵古柏都如一幅生动的画,一首浓郁的诗,它们舒展身姿,或低眉浅唱,或浓阴如盖,或风骨遒劲。
A.对偶比喻夸张B.拟人反问排比
C.拟人设问对偶D.比喻拟人排比
5.对语病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梦,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来自三个方面:身体的状态、白天经历的事情和儿童时期的经历。(没有语病)
B.当人们在广场散步时,看到一只只洁白的鸽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心情是多么的惬意。(删去句首“当”)
C.我们这个社会如果价值观迷失,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即便逞强一时,也是高楼盖在沙滩上,最终难逃衰颓倒塌。(在“倒塌”后面加上“的命运”)
D.在小说的繁荣时期,能获得人们的喜爱是评判一部小说好坏的重要标准。(没有语病)
6.选项中运用了对偶的方法的一项是()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我要让许多东西,进入眼睛的圈内。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7.《论语》中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下列与其观点相近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渠头活水来。
C.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____________。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
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
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
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⑤③②④⑥①D.⑤④②③①⑥
9.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志贺直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等。
B.《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C.琵琶行创作于宋代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的时候。
D.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虎符》《北京人》等。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苏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和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B.与其在干涸的泉水中“相濡以沫”,庄子更希望这些并不相识的鱼儿“相忘于江湖”,对人来说亦是如此,这也是庄子擅长“以小见大”的体现。
C.庄周梦蝶,它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
D.“屠龙之技”比喻无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是再高超,也是徒有虚名,学了没用。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杯莫停。(请)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开始)
C.主人下马客在船。(诗人自指)
D.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消”,消除)
12.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一项是()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13.选项中最符合语段原意的一项是()
年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份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他正在努力地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记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自由言论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的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做耳边风。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A.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但也不耐听他人之意见。
B.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轻重,常不愿说出以众不同之论。
C.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听到听众喜爱与信任。
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
14.对下边漫画的寓意,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B.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
C.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
D.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
15.(2分)对微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鸽子
一声枪响
天空
越来越空
A.这首诗写的非常简洁,没有曲折的思路或布局,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自在。“空”是诗眼,是诗的精神和精髓之所在。
B.鸽子,是象征圣洁和和平的使者,但是人类的贪婪和残暴,却是制造战争的元素。这首诗比较浅显,没有什么特别丰富的内涵。
C.诗的调子是悲凉的,但也含着几许的感慨和讽刺。“一声枪响”划过天空,我们的脑海即刻闪出一副血淋淋的画面:一只断翅的鸽子,从高空坠落,献血撒满大地。
D.诗的表现手法很有层次感,连用两个“空”,造成一种空空洞洞的音乐感,枪声是尖锐的,在寥阔的天空激起绵绵的回音,把天空的和谐给彻底打破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法美感的三原则
我们可以整理出几个原则来说明书法的美感。
第一是______。多年前我们习书法时,老师通常是逐字批改,对写得合度的字打红圈,对不合意的字打叉或对笔画示范修正。今天的书法怎么教我不清楚,相信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这种教法只能使学习者学到“正确”的用笔法,而不是自画面的美感着手。在《石门颂》中,几乎每个字单独看都是东倒西歪,自今人看来,字不成字,可是通篇看,却有“野鹤闲鸥”的美感。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以统一的笔法,重整体而轻个体才达到的。
第二是_______。笔画就是横、直、点、撇、捺之类。文字由笔画组成,书法作品由文字组成。笔画组成文字是基于造字的逻辑,再由文字拼合成文意,并没有想到要合乎美的原则。可想而知,书法作品通篇的美是不容易达成的。这些笔画凑在一起既是偶然,因此常常是不和谐的,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在视觉上原不相干的笔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不牺牲文字的可辨识性。
第三是_______。要把一些扞格不入的笔画形成韵律分明的和音,必须使笔画带有特殊的韵味。在形成此特征前,通常先要尽量减少笔画的种类,使各种笔画间有共通性。比如说,《石门颂》笔画细柔带刚,没有一条绝对的直线,而《西狭颂》则笔画粗直雄壮,以方正取胜。两者的字体都是当时的隶书,却各有特色。
掌握了这三个原则,只要会拿笔写字,即使没有毛笔的底子,用硬笔也可以写出像样的字。只有自己会写一点,才能把书法生活化,才能欣赏书法。
(1)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①和谐的秩序由笔画来达成
②为了通体和谐创造笔画风格
③通篇的和谐重于个别文字的美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2)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书法美感要求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笔画要有逻辑性。
B.笔画要有整体性。
C.笔画要有和谐性。
D.笔画要有共通性。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作者认为现在的书法教学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而不是从画面的整体美感着手。
B.作品中笔画因偶然凑在一起而常常不和谐,因此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其和谐化。
C.减少笔画种类,使笔画带有特殊韵味,不能使同一字体的不同作品呈现各自的特色。
D.一个人要懂得欣赏书法,需要掌握一定的书法美感原则,而且他自己会一点书法。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脂砚斋评点王熙凤出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这“第一笔”是指文中哪句话?它勾勒出王熙凤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2)文中加点词“竟”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三.古诗文阅读
18.(10分)文言语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迅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D.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备:具备,完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吾尝终日而思矣蟹六跪而二螯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苟以天下之大。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马之千里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B.“学不可以已”起统领全篇的作用,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D.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正面和反面设喻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四.写作(40分)
19.(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故事,分享你的感受和思考。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第二中等职业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0分)
1.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既往不咎(jiù)羸弱(léi)汗涔涔(chén)摒弃(bìng)
B.不谙水性(àn)踟蹰(chòu)校对(jiào)____________会计(kuài)
C.铜臭(chóu)____________友谊(yí)游说(shuì)孝悌(tì)
D.殄灭(tiǎn)____________模样(mú)糟粕(pò)____________拜谒(y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词语进行判断,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A.“汗涔涔”的“涔”应读作cén。
B.“不谙水性”的“谙”应读作ān。“踟蹰”的“踟”应读作chí。
C.“铜臭”的“臭”应读作xiù。“友谊”的“谊”应读作yì。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分类整理,加强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进了。
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D.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有比较丰富的词语积累,尤其要注意易错字的写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A.“走进”的“进”应写作“近”。
B.“天生我才”的“才”应写作“材”。
C.正确。
D.“烦燥”的“燥”应写作“躁”。
故选C。
【点评】极易混淆的形近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乏”;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错成“大母指”,这是过去学生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
3.选项中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最合适的项是()
老何下班回家,迈着比肋下的公文包更为____________的步子,走在____________的人群里。老何眼前____________着的是一张张都市人的____________的脸。
A.沉重晃动疲惫拥挤
B.沉重拥挤晃动疲惫
C.晃动疲惫拥挤沉重
D.晃动拥挤疲惫沉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学生需要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适用的对象和语境以及褒贬义等。
【解答】沉重:分量重;程度深。晃动:摇晃;摆动。疲惫:极度疲劳。拥挤:(人或车船等)挤在一起。
与“步子”搭配,应选“沉重”。与“人群”搭配,应选“拥挤”。与“眼前”搭配,应选“晃动”。与“脸”搭配,应选“疲惫”。
故选:B。
【点评】近义词语辨析方法:
1.意义轻重。2.意义侧重点。3.范围大小。4.适用对象。5.感彩。6.语体色彩。7.语法搭配。8.关键语素。
4.下面一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庭院里的每一棵古柏都如一幅生动的画,一首浓郁的诗,它们舒展身姿,或低眉浅唱,或浓阴如盖,或风骨遒劲。
A.对偶比喻夸张B.拟人反问排比
C.拟人设问对偶D.比喻拟人排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句子,判断所用修辞手法,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庭院里的每一棵古柏都如一幅生动的画,一首浓郁的诗”将“古柏”比作“画”“诗”,是比喻。“舒展身姿,或低眉浅唱,或浓阴如盖,或风骨遒劲”是排比。“舒展”“低眉浅唱”将古柏人格化,是拟人。
故选:D。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借代、对偶、通感等。
5.对语病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梦,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来自三个方面:身体的状态、白天经历的事情和儿童时期的经历。(没有语病)
B.当人们在广场散步时,看到一只只洁白的鸽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心情是多么的惬意。(删去句首“当”)
C.我们这个社会如果价值观迷失,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即便逞强一时,也是高楼盖在沙滩上,最终难逃衰颓倒塌。(在“倒塌”后面加上“的命运”)
D.在小说的繁荣时期,能获得人们的喜爱是评判一部小说好坏的重要标准。(没有语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熟知常见的病句类型,认真阅读题干中的句子,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D.一面对两面,应把“能”改为“能否”。
故选:D。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6.选项中运用了对偶的方法的一项是()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我要让许多东西,进入眼睛的圈内。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偶方法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句子,判断是否运用对偶手法。
【解答】①对偶,“小弦”对“大弦”,“切切”对“嘈嘈”,“如私语”对“如急雨”。
②对偶,“下笔”对“读书”,“如有神”对“破万卷”。
③没有运用对偶。
④没有运用对偶。
故选:A。
【点评】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7.《论语》中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下列与其观点相近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渠头活水来。
C.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含义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涉及的诗文句子,仔细比对,正确选择。
【解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A.强调的是奉献。
B.强调的是灵活。
C.强调的是珍惜时间。
D.强调的是学习。
故选:D。
【点评】对相关诗文名句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要读懂诗句,勤于积累。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____________。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
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
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
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⑤③②④⑥①D.⑤④②③①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内容,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排列正确的选项。
【解答】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砚”的情况。文段的说明顺序为时间顺序。⑤引用诗句解释空格前的“砚亦称为研”,紧承前文放在首位,④介绍“由来”,紧承⑤;①②③⑥介绍砚台的造型,按照时间“初期——汉——唐宋”,排序为②③①⑥。故正确排序为:⑤④②③①⑥。
故选:D。
【点评】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9.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志贺直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等。
B.《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C.琵琶行创作于宋代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的时候。
D.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虎符》《北京人》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表述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C.白居易是唐代诗人。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从广义上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见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苏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和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B.与其在干涸的泉水中“相濡以沫”,庄子更希望这些并不相识的鱼儿“相忘于江湖”,对人来说亦是如此,这也是庄子擅长“以小见大”的体现。
C.庄周梦蝶,它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
D.“屠龙之技”比喻无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是再高超,也是徒有虚名,学了没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表述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C.庄周梦蝶,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从广义上是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见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杯莫停。(请)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开始)
C.主人下马客在船。(诗人自指)
D.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消”,消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的判断能力。要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翻译,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准确翻译,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B.始:才。
故选:B。
【点评】实词的意义推断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文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12.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一项是()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及意象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诗句,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理解,正确选择。
【解答】A.“桃花眼里汪汪泪”是说女子的限里有许多泪,用桃花比喻女子。
B.“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是指丈夫在外一夜未归,让家里的妻子颜色憔悴。此处以桃花比喻女子。
C.“浅色桃花亚短墙”“还似红儿淡薄妆”将淡妆女子“红儿”比作浅色桃花。
D.此项就是写景,写的是暮春三月三日时节,飘落的桃花陆春水洒满潭面之景。
故选:D。
【点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13.选项中最符合语段原意的一项是()
年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份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他正在努力地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记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自由言论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的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做耳边风。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A.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但也不耐听他人之意见。
B.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轻重,常不愿说出以众不同之论。
C.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听到听众喜爱与信任。
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
【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提炼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分析作答。
【解答】A.“年轻人与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正确,而“但也不耐听他人意见”语段没有依据,原文只是说“可是没有人理睬他”,“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作耳边风”。
B.“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害轻重,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之论”说法不正确,语段中说“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
C.“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说法不正确,语段只是提到年龄段,没有提到职位。
D.说法正确,符合作者的想法。
故选:D。
【点评】“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要点提炼筛选、概括归纳的能力。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文字或图表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概括,提取有用信息,然后用符合题干要求的语言表达出来。
14.对下边漫画的寓意,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B.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
C.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
D.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漫画中的信息,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解答。
【解答】通过读图了解该漫画大意,重点看图片上的文字“公牛挤奶”,公牛怎么可能有奶,再挤也挤不出奶。再看所给选项,这幅漫画不涉及态度和能力的问题,而是挤奶的对象是错的,排除D项;公牛本身没有奶,怎么会有“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挤奶也和保护动物无关,排除B项;给公牛挤奶,也算“不走寻常路”,不涉及“因循守旧”,排除C项;只有A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为准确,给公牛挤奶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顾实际情况。
故选:A。
【点评】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看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概括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做漫画题时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行为。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15.(2分)对微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鸽子
一声枪响
天空
越来越空
A.这首诗写的非常简洁,没有曲折的思路或布局,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自在。“空”是诗眼,是诗的精神和精髓之所在。
B.鸽子,是象征圣洁和和平的使者,但是人类的贪婪和残暴,却是制造战争的元素。这首诗比较浅显,没有什么特别丰富的内涵。
C.诗的调子是悲凉的,但也含着几许的感慨和讽刺。“一声枪响”划过天空,我们的脑海即刻闪出一副血淋淋的画面:一只断翅的鸽子,从高空坠落,献血撒满大地。
D.诗的表现手法很有层次感,连用两个“空”,造成一种空空洞洞的音乐感,枪声是尖锐的,在寥阔的天空激起绵绵的回音,把天空的和谐给彻底打破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B.“这首是比较浅显,没有什么特别丰富的内酒”描述错误,虽然这首诗只有十个字,十分简洁,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枪不仅打死了鸽子,也打破了和平。
故选:B。
【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错误项常见设置: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法美感的三原则
我们可以整理出几个原则来说明书法的美感。
第一是______。多年前我们习书法时,老师通常是逐字批改,对写得合度的字打红圈,对不合意的字打叉或对笔画示范修正。今天的书法怎么教我不清楚,相信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这种教法只能使学习者学到“正确”的用笔法,而不是自画面的美感着手。在《石门颂》中,几乎每个字单独看都是东倒西歪,自今人看来,字不成字,可是通篇看,却有“野鹤闲鸥”的美感。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以统一的笔法,重整体而轻个体才达到的。
第二是_______。笔画就是横、直、点、撇、捺之类。文字由笔画组成,书法作品由文字组成。笔画组成文字是基于造字的逻辑,再由文字拼合成文意,并没有想到要合乎美的原则。可想而知,书法作品通篇的美是不容易达成的。这些笔画凑在一起既是偶然,因此常常是不和谐的,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在视觉上原不相干的笔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不牺牲文字的可辨识性。
第三是_______。要把一些扞格不入的笔画形成韵律分明的和音,必须使笔画带有特殊的韵味。在形成此特征前,通常先要尽量减少笔画的种类,使各种笔画间有共通性。比如说,《石门颂》笔画细柔带刚,没有一条绝对的直线,而《西狭颂》则笔画粗直雄壮,以方正取胜。两者的字体都是当时的隶书,却各有特色。
掌握了这三个原则,只要会拿笔写字,即使没有毛笔的底子,用硬笔也可以写出像样的字。只有自己会写一点,才能把书法生活化,才能欣赏书法。
(1)下列语句依次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D
①和谐的秩序由笔画来达成
②为了通体和谐创造笔画风格
③通篇的和谐重于个别文字的美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2)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书法美感要求的一项是A
A.笔画要有逻辑性。
B.笔画要有整体性。
C.笔画要有和谐性。
D.笔画要有共通性。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作者认为现在的书法教学仍然是对个别文字施教,而不是从画面的整体美感着手。
B.作品中笔画因偶然凑在一起而常常不和谐,因此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其和谐化。
C.减少笔画种类,使笔画带有特殊韵味,不能使同一字体的不同作品呈现各自的特色。
D.一个人要懂得欣赏书法,需要掌握一定的书法美感原则,而且他自己会一点书法。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要求,明确相关材料的论点,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1)第一空结合“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以统一的笔法,重整体而轻个体才达到的”可知,应选③;第二空结合“这些笔画凑在一起既是偶然,因此常常是不和谐的,书法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在视觉上原不相干的笔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知,应选①;第三空结合“在形成此特征前,通常先要尽量减少笔画的种类,使各种笔画间有共通性”的语境可知,应选②。
故选:D。
(2)A.“笔画要有逻辑性”不是本文所说的三原则,故不属于书法美感要求。
故选:A。
(3)C.“不能使同一字体的不同作品呈现各自的特色”错误。原文是说“在形成此特征前,通常先要尽量减少笔画的种类,使各种笔画间有共通性。比如说,《石门颂》笔画细柔带刚,没有一条绝对的直线,而《西狭颂》则笔画粗直雄壮,以方正取胜。两者的字体都是当时的隶书,却各有特色”。
故选:C。
答案:
(1)D
(2)A
(3)C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脂砚斋评点王熙凤出场:“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这“第一笔”是指文中哪句话?它勾勒出王熙凤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2)文中加点词“竟”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本题考查小说重要字词的理解。应结合语言环境,联系情感或主台理解其深层含义。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该类题一般可以从叙述人称、叙述顺序、叙述视角、叙述技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切入,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具体特征。
【解答】(1)“第一笔”指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句话体现出她“这样放诞无礼”的特点,在“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的情况下,更反映出她受贾母宠爱,有特殊地位的身份,因而恃宠放诞。
(2)“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竟”是一个副词,表转折。这里用于加强自责语气,从而突出对黛玉的关心,讨好贾母。
(3)本文段选自《林黛玉进贾府》,主要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千人及其间关系,故选文主要从林黛玉的角度来叙述,这属于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作用是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本选段从林黛玉角度来展示贾府人物关系,更客观、灵活。
答案:
(1)第一问: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第二问:恃宠放诞。
(2)加强自责语气,突出对黛玉的关心,讨好贾母。
(3)第一问:林黛玉。第二问:刻画黛玉细腻敏感的心理,从林黛玉来看贾府主要人物,从林黛玉角度来展示贾府人物关系。
【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
三.古诗文阅读
18.(10分)文言语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迅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D.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备:具备,完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吾尝终日而思矣蟹六跪而二螯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C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苟以天下之大。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马之千里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B.“学不可以已”起统领全篇的作用,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D.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正面和反面设喻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进行解释,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正确判断文言句式。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翻译,以直译为主,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准确翻译。
【解答】(1)B.疾:强,大。
故选B。
(2)A.均表提顿。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
C.助词,取独;助词,的。
D.介词,引出对象;介词,从。
故选A。
(3)例句是定语后置句,相当于“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A.定语后置句,相当于“苟以大之天下”。
B.定语后置句,相当于“求可使报秦之人”。
C.判断句,“也”表判断。
D.定语后置句,相当于“千里之马”。
故选C。
(4)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学生必能胜过老师”是后来的意思。
故选A。
(5)生:通“性”,资质秉性。假:借助。译文: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答案:
(1)B
(2)A
(3)C
(4)A
(5)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四.写作(40分)
19.(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PHC管桩生产与施工一体化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售后服务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医疗器械样品采购及临床试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玻璃进出口贸易合同样本2篇
- 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合同(2025年度)3篇
- 二零二五版CNG车辆进出口贸易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邮轮船员聘用及综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家庭护理服务与保险产品对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产业园杭州电子商务法律风险防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防水材料研发与市场拓展合同3篇
- GB/T 18476-2001流体输送用聚烯烃管材耐裂纹扩展的测定切口管材裂纹慢速增长的试验方法(切口试验)
- GA 1551.5-2019石油石化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运输企业
- 拘留所教育课件02
- 冲压生产的品质保障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 2023年湖南联通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上海市徐汇区、金山区、松江区2023届高一上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护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产科操作技术规范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