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设计)施工设计说明_第1页
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设计)施工设计说明_第2页
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设计)施工设计说明_第3页
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设计)施工设计说明_第4页
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设计)施工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设计说明目录1.工程概况 41.1项目概况 41.2工程规模 41.3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 41.4设计标准 51.5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51.6项目研究过程 5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 52.1任务依据 52.2合同依据 52.3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 52.4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 52.5采用标准规范 62.6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63.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63.1初步设计批复 63.2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及回复 63.3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用地红线重大改变情况说明 104.建设条件 104.1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情况 104.2主要控制点 104.3相交道路河道、铁路 104.4建设区域自然条件 104.4.1气候条件 104.4.2水文资料 114.4.3地形地貌 114.4.4地质构造 114.4.5地层岩性 124.4.6水土腐蚀性评价 124.4.7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124.4.8地震 124.5工程地质评价 124.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24.5.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44.5.3地基分析与评价 144.5.4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评价 144.5.5场平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154.6场地范围交通运输及其它建设条件 154.7项目周边交通条件 154.8材料来源 155.场平与边坡 165.1.场平设计 165.1.1设计思路 165.1.2总体设计 165.1.3土方计算系数 165.1.4各场地统计 165.1.5质量控制要求 165.2施工要求 185.2.1淤泥清除 185.2.2表土处理 185.2.3超挖与减填 185.2.4边坡控制 185.2.5陡坡场地平整 185.2.6压实度标准 185.2.7道路路基、建筑地基区域的场地平整 195.2.8土石方开挖施工爆破要求 195.2.9其他 225.3边坡设计 226.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 226.1交通组织原则 226.2交通组织方案 226.3交通组织管理机构 226.4交通设施计划 236.5施工安全设计 237.节能及环保设计 237.1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与环境保护 237.2施工期间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238.危大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248.1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248.1.1土方开挖常见问题 248.1.2应注意事项 248.2交通安全问题 258.3岩层扰动问题 258.4落石问题 258.5围挡封闭施工 258.5.1施工大门 258.5.2靠道路侧围挡 258.5.3其余方向围挡 258.5.4施工完成后的围挡 258.6降尘施工 259.排水工程设计 269.1场地排水现状 269.2场地外侧截排水 269.3场地内部排水 269.4施工期间排水要求 2610.施工便道 2611.问题及建议 2612.新工艺及新技术运用说明 2613.施工注意事项 2714.施工中与设计文件相关的不确定性情况处置流程与建议 2715、主要工程数量表 2715.1场平部分 2715.2边坡部分 2715.3道路部分 28附件: 29附件1:资质证书 29附件2:营业执照 30附件3:设计委托书 30附件4:《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立项的批复》(开州发改浦[2020]37号) 30附件5:可研批复(正在办理中) 31附件6: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回复表 31附件7:初步设计批复(正在办理中) 31附件8:高边坡专项论证 31附件7:《关于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部分)与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1号地块边坡治理部分)的关系说明》 32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产业园即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赵家组团C、D片区。该组团位于开州区城区南部,东至柳池村四社,西达和平村五社,南临浦里河,北以G211国道为界。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14.84公顷。本项目场平范围仅为产业园的一部分,是后期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相关产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产业园工程建设实施的第一步。本工程包括开州区浦里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场平面积1232.848亩。根据《控规》地块编码图,本项目涉及地块包括C1-02/01局部、C1-06/01、C2-01/01、C2-02/01、C2-03/01局部、C3-02/01局部、C3-03/01局部、C3-07/01、C3-08/01、C3-09/01、D1-03/01、D1-04/01。1.2工程规模本项目平场总占地面积为821940.03㎡,其中边坡表面积172764.91。工程名称: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设计)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设范围:地块包括C1-02/01局部、C1-06/01、C2-01/01、C2-02/01、C2-03/01局部、C3-02/01局部、C3-03/01局部、C3-07/01、C3-08/01、C3-09/01、D1-03/01、D1-04/01建设规模:大型工程总占地面积821940.03㎡,场内挖方量:3710107.03m3;场内填方量:2499089.20m3弃土石方量:1211017.83m3。弃土石全部运至南侧开发地块,最大运距1公里,建设业主应尽快完成南侧开发地块的场平专项设计及相关手续。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为重庆浦里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筹及申报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各占50%。项目总投资:46138.5万元项目总投资对比表阶段单位总投资工程费其他费预备费征地费立项批复万元90000可研批复万元48280.824074.922292.641318.382000(已计入其他费)初设概算万元46138.521146.5922091.142161.892000(已计入其他费)概算审核万元预算审核万元建设工期:12个月(其他建设项目12个月,不含在本次设计范围内)。1.3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内容本次设计设计范围:C1-02/01局部、C1-06/01、C2-01/01、C2-02/01、C2-03/01局部、C3-02/01局部、C3-03/01局部、C3-07/01、C3-08/01、C3-09/01、D1-03/01、D1-04/01场地场平土石方工程设计、边坡工程设计。设计面积:821940.03㎡设计内容:场地场平土石方量计算、边坡工程设计图文分册:本次设计分两侧,分别为第一册场平设计;第二册边坡工程。本册为第一册场平设计。1.4设计标准用地性质:工业用地1.5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根据建设业主制定的计划,预计在2021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并与2022年7月底完成施工。本工程不进行分期、分标段建设。1.6项目研究过程我司于2020年11月承接该项目的设计工作起,根据建设业主提供的地形图及厂区建筑平面图及地勘资料,对该项目进行了设计,并与建设业主多次现场实地调查、论证,对方案图进行修改、完善,并于2020年2月确定最终方案图,并经过建设业主审查,最终确定方案;2021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2021年5月按照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任务依据本工程为建设业主重庆开州浦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公招招标项目,其建设方委托设计阶段为:场平及边坡施工图设计。设计内容为:场地场平及边坡工程设计。2.2合同依据我公司与建设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3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附件1:《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立项的批复》(开州发改浦[2020]37号)附件2:《重庆市开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开州发改浦[2021]22号)附件3:初步设计批复(正在办理中)2.4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

建设方提供的实测1:500地形图;

重庆宏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部分)地质勘察报告》。

浦里新区赵家组团D1-0401A地块场平工程施工图

道路竖向规划图2021年2月23日版

浦里新区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一期设计图

重庆伊诺生物医药场平工程设计图

浦里工业新区和平片区场平工程设计图

浦里新区调整规划总图

赵家修改平面规划总图

沿河路道路总平面方案图

《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场平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2.5采用标准规范

《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年)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建设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GB50021~2001)2.6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内容均符合相关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场平专业未违反相关规范强制性条纹,所有控制点均按照规划及现状道路标高进行设计。3.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3.1初步设计批复2021年5月取得初设批文。3.2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及回复一、总体评价:本初步设计执行规范基本正确,章节内容较完整,设计深度满足重庆市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二、意见及建议(场平部分)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设计依据中补充补充靠本区域行洪评价,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回复:说明中提出要求补充区域行洪评价,补充设计规范。(2)补充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回复:补充可研批复;(3)图中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黄海高程,应同园区规划设计文件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回复:修正总图说明错误,本次设计所用坐标系与园区规划一致;(4)补充土石比;明确图件及说明中工程量为实际工程量还是否考虑松散系数后工量;补充各分地块控制点设计高程回复:平场设计土石工程量均根据地勘报告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土和石的工程数量,不再说明土石比;场平计算和总图说明中均考虑了松散系数;各区域控制设计高程均根据场地连接道路的控规标高进行场平设计,总图中补充规划道路控制标高;(5)补充施工便道、临时排水平面位置图便于复核工程量,补充隔离栅,围墙,大门等做法(图集)回复:总图示意施工便道及临时排水平面位置示意图,说明中补充根据《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图集施工围挡及大门》选用1号及19号围墙、7号大门;(6)补充节能与环保篇章;本项目周边涉及遂道,高速路段,应编制危大工程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回复:补充节能环保篇章,补充危大工程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7)完善场地内截排水系统措施和图说表达回复:总图中补充截水排水平面位置图;(8)说明中边坡各阶设置2m宽台阶,图中表达均为1m,应进行明确回复:各边坡挖方区马道为1米,填方区马道为2米,说明中修正;(9)补充填方质量要求及土石方开挖施工爆破要求回复:说明中补充填方质量要求表及土石方开挖施工爆破要求;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补充场平、道路区域内压实度分界线,分别计算土石方工程量,便于控制投资回复:总图中补充路基范围;(2)地形图中存在池塘、水田等,应补充清淤泥工程量便于投资控制回复:根据地勘在2号块的ZK131及6号块ZK686处有2-2.1米淤泥,其中6号块位置挖方区域,挖深超过7米,淤泥也挖除,补充清淤工程量及换填量;(3)明确弃土场位置,说明工程量弃土运距8KM,预算为1.0km.以哪个为准。回复:根据与业主协商,运距暂按1公里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无。三、意见及建议(边坡部分)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表1-1高边坡分布范围”一节,“根据设计方案,各段边坡和地块场地地震效应评价见附表5.1.1-2”,但报告中及提交的资料中并无表5.1.1-2。回复:附表详见excel文件。(2)建议补充岩土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补充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分组、地震加速度、建筑场地类别、抗震地段等内容。回复:设计已补充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分组、地震加速度、建筑场地类别、抗震地段等内容。(3)根据表1-1高边坡分布范围,设计的3号地块北东侧及南东侧是地勘的2号地块,设计3号地块B42B43~B55B56共10个地块应为勘察的3号地块,还有些设计地块编号与勘察地块编号不一致,有些分不清设计地块与勘察地块的区别,容易混淆,建议勘察、设计的地块编号尽量吻合。回复:设计已注明地勘编号与设计编号的相关关系。(4)根据表1-1高边坡分布范围,设计的1号边坡(包括AB、BC、CD、DE、EF、FG、GH、HI、JK段)没有对应的勘察资料。回复:已补充对应的勘察资料。(5)本工程已经进行了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初设说明中应对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作逐条说明。回复:已对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作逐条说明。(6)B45-B46、B47-B48边坡放坡坡面上分别有编号为W1、W2的不稳定孤石,应在初设说明中明确治理方案。回复:已在初设说明明确治理方案。(7)对于3号地块内东侧的陡崖,会对本工程的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应在初设说明中明确治理方案。回复:已在初设说明明确治理方案。(8)复核局部边坡的放坡比率,如136剖面,坡面沿中风化岩层线清除土体及强风化岩体后,坡度应控制在60.5°以下。回复:已在剖面图中注明坡率需缓于1:0.75,若实际施工时不满足要求则与设计联系。(9)1号地块未见地勘报告。回复:已补充1号地块地勘报告。(10)部分边坡剖面放坡高度较大,应考虑按不大于8m进行放阶处理。回复:放坡高度较大的是沿着土岩分界线清除易滑动土体,原始地形是稳定的,其余边坡均按不大于8m进行放阶段处理。(11)本场平项目边坡存在高边坡及超限高边坡,应按渝建发【2010】166号文的规定进行安全专项论证。回复:本项目已完成高边坡及超限高边坡论证,详见说明9.8。(12)根据地勘资料,该场地强风化岩层边坡破坏模式存在圆弧滑动破坏,地勘资料应补充强风化岩层的C、φ参数。回复:一号地块已提供强风化岩层的C、φ参数,以一号地块为准。(13)设计说明中应列出边坡设计所采用岩土参数。回复:设计说明已补充边坡设计所采用岩土参数。(14)1号地块AB、BC段边坡破坏模式为土沿着岩土界面滑动或圆弧滑动,采用坡率法结合土钉的方案。因土钉墙为柔性支挡结构,直接采用剩余下滑力设计土钉不对。当边坡存在圆弧滑动破坏时,应采用相关土钉墙设计软件进行土钉与边坡的整体计算;当存在沿着岩土界面滑动时,应采用锚杆+肋柱或桩的支护结构方案。建议存在岩土界面滑动时,首选清除上覆土层的处理方案。回复:边坡存在圆弧滑动时,采用放缓坡率的做法,采用素喷。存在沿着岩土界面滑动的边坡已修改为锚杆挡墙。(15)5号地块B32-33边坡(85剖面等)底部沿顺层放坡,顶部设置衡重式挡墙,应验算重力式挡墙施工期间土层沿岩土界面滑动的稳定性。回复:5号地块地块相关部分已改为锚杆挡墙,并已验算剩余下滑力。(16)6号地块边坡48剖面采用坡率法+土钉支护方案。若存在上覆土层沿岩土界面滑动的风险时,宜采用清除土体的支护方案。回复:经验算,在安全系数在1.35的情况下,剩余下滑力为0,满足规范要求。(17)补充填方质量要求及土石方开挖施工爆破要求。回复:已补充填方质量要求及土石方开挖。(18)复核边坡岩土界面外倾时上覆土层的稳定性,如三号地块75-75剖面、三、四号地块120-120剖面等。回复:已复核边坡岩土界面外倾时上覆土层的稳定性。(19)六号地块47-47、48-48、51-51剖面,二号地块4-4、9-9、11-11、61-61剖面坡顶上覆土层岩土界面外倾且土层较薄,宜直接放掉或采用卸土结合坡顶设置矮重力式挡墙的方案。回复:对于存在剩余下滑力的边坡,已修改为锚杆挡墙。(20)补充边坡坡脚护脚大样。衡重式挡墙大样中宜补充坡顶使用荷载要求。回复:已补充边坡坡脚护脚大样,衡重式挡墙大样中已补充坡顶使用荷载要求。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无。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无。四、意见及建议(概算部分)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应补充本次概算与前期批复投资对比分析相关内容。回复:已补充相关内容。(2)回填、边坡及锚杆套用预算定额不合理,应套用概算定额相关子目。回复:已修改相应定额子目。(3)外弃石方按人工装车机械外运考虑不合理,请核实调整。回复:已调整为机械装运石渣,修改相关定额子目。(4)请结合设计图纸对概算工程量进一步核实调整回复:已复核。(5)本项目有大量的外弃石方,临时道路碎石基层考虑外购碎石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利用开挖石方请核实。回复:已按利用现场石方调整相关子目。(6)本项目有近2500000m3填方,概算没有计算回填相关费用,请核实说明。回复:原概算书中已计算回填工程费用(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截止目前已签订合同如可研、勘察、设计应按合同额计入概算。本项目为场平工程、请根据本项目的性质是否需要独立做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专题费、社会稳定风风险评估、节能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相应报告。建设单位管理费计算基数有误,请核实。回复:可研、勘察、设计费用应业主要求按文件计算,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专题费、社会稳定风风险评估、节能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相应经与业主复核取消。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本项目土地费用占总投资比例较大,本次概算直接按可研金额计入,建议进一步落实征地费用。回复:经与业主复核按可研计入(2)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如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费用建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结合目前市场行情进行计算。回复:应业主要求按文件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无。3.3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用地红线重大改变情况说明本项目在施工图阶段无重大改变。4.建设条件4.1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情况=1\*GB2⑴沿线土地利用现状沿线周边区域均为工业用地,已有少量厂房正在进行场平建设中。现状地形起伏稍大。=2\*GB2⑵片区规划情况本项目用地均为工业用地。4.2主要控制点平面主要控制因素为已通车道路、项目整体规划方案设计。标高控制因素为现状道路标高、规划路网控制标高。4.3相交道路河道、铁路相交道路有万开高速、园区东浦大道。规划东浦大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50km/h,路幅为5m人行道+12m车行道+2m中央隔离带+12m车行道+5m人行道,双向六车道,道路平缓,路面结构层为沥青路面。道路建设有雨污水管网,地表水均可通过道路汇集排放,但施工用水必须经过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或河道中。周边有浦里河,无铁路。4.4建设区域自然条件4.4.1气候条件开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霜冻期短,日照偏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19.8mm,一日最大降水量218.4mm(1982.7.16),一次最大降水量532.3mm(1982.7.16-24),一小时最大降水量81.6mm(1982.7.16),但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10月,其降雨量为1047.37mm,占全年79.3%,冬季雨量少,降雨量为267.47mm,占全年20.7%。常出现冬春干旱,夏秋洪涝现象;多年平均气温18.5°C,极端最高气温44°C(2006年8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4.5°C(1961年1月17日);霜冻期一般10~20天,最长达35天,雾日多为20~35天,最长达49天;多年平均日照1463.1小时,具冬暖夏热、秋雨绵、严冬短的特点。4.4.2水文资料勘察区范围内除零星分布鱼塘外无其它地表水,鱼塘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未见泉点出露;平场后鱼塘不存在。4.4.3地形地貌勘察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沟谷、剥蚀陡坎地貌。根据平面图及地面调查,各地块地形如下(应规划和道路线形的调整,地块编号在施工设计中进行了调整):1号为已场平实施区域,因此不再进行场平设计,但部分边坡已纳入本次边坡设计中。2号(原方案中的10号)地块勘察范围内现地表高程在179.18~253.49m,相对高差约74m,总体北高南低,中部为相间凹地向南延展,凹地整体北高南低;目前大部分为山地局部为耕地及鱼塘。3号(原方案中的2号)地块西部勘察范围内现地表高程在197.06~223.73m,相对高差约26m,为斜坡地形,总体东高西低,目前大部分为闲置空地。3号(原方案中的3号)地块东部勘察范围内地表高程在202.68~247.55m,相对高差约45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东高西低,目前大部分为耕地。局部勘察范围外东侧为陡崖,崖顶高程在227~280m之间,崖脚高程在225~263m之间,高9~18m。4号地块勘察范围内现地表高程在231.65~261.59m,相对高差约30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北高南低,目前大部分为闲置空地。5号地块勘察范围内地表高程在215.10~252.43m,相对高差约37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北高南低,目前大部分为闲置空地。6号(原方案中的7号)地块勘察范围内现地表高程在236.81~287.71m,相对高差约51m,地形中部为凹地,北侧及南侧高,凹地至东向西延展。7号(原方案中的6号)地块勘察范围内现地表高程在272.10~292.07m,相对高差约20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北高南低。4.4.4地质构造场地在构造上位于假角山背斜的东南翼,区内岩层单斜,地层产状为140~150°∠8(3号地块南侧)~45°(7号及10号地块北侧),倾角北部陡南部缓;7号地块及10号地块从南到北倾角变化较大,由20°渐变至45°,场地位于次级小褶皱上,倾角变化较大。岩层层面平直,见少许泥质薄膜,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在勘察区周边区域出露岩层主要有两组裂隙发育:①组220~235°∠80~85°,优势产状229°∠80°。间距0.5~3m,裂隙面光滑,张开0.1~1cm,结合很差,延伸较远,为软弱结构面。②组315~335°∠76~82°,优势产状315°∠75°,间距0.3~1.5m,裂面平直,张开1~3cm,结合极差,泥化夹层,为软弱结构面;分布规律性差,稳定性差。裂隙在场地不同部位发育不同。4.4.5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及钻孔揭示,场区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堆积层(Q4dl+el)及崩坡积层(Q4col+dl)组成;下部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砂岩。4.4.6水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未对土体取样进行腐蚀性检测分析,但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及参考临近场地判定工程区土体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据调查,场地周边和场内无化学污染源,场内粉质粘土为未污染土。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表G.0.1划分环境类型为Ⅱ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1条和当地经验判定,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4.4.7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本勘察场地内及附近地带有陡崖带及孤石之外,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不利埋藏物。根据地面调查,在3号北东侧分布一陡崖带,崖顶高程在227~280m之间,崖脚高程在225~263m之间。自南向北、北西长条形分布。陡崖带长大于515m,整体呈蜿蜒“长条带状”,高9~18m,陡崖整体倾向230°,陡崖面倾角80°~90°。稳定性分析:陡崖母岩成分为砂岩,陡崖底部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风化速度比砂岩快,因差异性风化导致“凹岩腔”发育,位于“凹岩腔”上部局部存在潜在危岩块体。由于潜在危岩块体处于临空状态(见附图)。在风化、降雨、地震等外在因素作用下,“凹岩腔”不断扩大,潜在危岩重心将发生不利改变,裂隙加深及宽度加剧,使潜在危岩体整体稳定性降低,据调查当地村民,偶有危石掉落,其可能的破坏模式为倾倒式破坏。4.4.8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抗震设防烈度6度。据钻探揭示拟建场地地表为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夹块碎石,场内地下水埋藏较深,无液化土层,由于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进行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3.1条,不具备液化判别和处理的条件。4.5工程地质评价4.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勘察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沟谷、剥蚀陡坎地貌,钻孔揭示3号地块勘察范围内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197.06~223.73m,相对高差约26m,为斜坡地形,总体东高西低,目前大部分为闲置空地;3号地块勘察范围内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202.68~247.55m,相对高差约45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东高西低,目前大部分为耕地。4号地块勘察范围内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231.65~261.59m,相对高差约30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北高南低,目前大部分为闲置空地;5号地块勘察范围内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215.10~252.43m,相对高差约37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北高南低,目前大部分为闲置空地;7号地块勘察范围内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272.10~292.07m,相对高差约20m,为斜坡地形,相对较平缓,总体北高南低;6号地块勘察范围内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236.81~287.71m,相对高差约51m,地形中部为凹地,北侧及南侧高,凹地至东向西延展;2号地块现地表高程在179.18~253.49m,相对高差约74m,总体北高南低,中部为相间凹地向南延展,凹地整体北高南低;目前大部分为山地局部为耕地及鱼塘。勘察范围内经现场调查地区整体稳定,未见变形失稳现象,自然斜坡现状稳定。局部勘察范围外3号地块东侧为陡崖,崖顶高程在227~280m之间,崖脚高程在225~263m之间。陡崖自南向北、北西长条形分布。陡崖带长大于515m,整体呈蜿蜒“长条带状”,高9~18m,陡崖整体倾向230°,陡崖面倾角80°~90°,陡崖母岩成分为砂岩,陡崖底部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风化速度比砂岩快,因差异性风化导致“凹岩腔”发育,位于“凹岩腔”上部局部存在潜在危岩块体。由于潜在危岩块体处于临空状态。在风化、降雨、地震等外在因素作用下,“凹岩腔”不断扩大,潜在危岩重心将发生不利改变,裂隙加深及宽度加剧,使潜在危岩体整体稳定性降低,据调查当地村民,偶有危石掉落,其可能的破坏模式为倾倒式破坏;崖底斜坡及斜坡坡脚局部分布着巨石,建议施工前进行专项危岩勘察并进行排除。7号地块北东侧边坡B25B26东侧为人工开挖形成的现状边坡,边坡坡脚高程251~252.50m,坡顶高程267.00~275.50m,相邻段长约60m,高约16~23.50m,坡向约100°,现状坡角约46°,坡体为强风及中风化基岩,边坡尚未进行治理,为基岩裸露,强风化基岩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呈散体状结构,其可能的破坏模式沿强风化岩体内部圆弧形滑动。中风化基岩根据赤平投影分析(见下图):赤平投影分析图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夹角45°,边坡为斜向坡,裂隙2与坡边反向,裂隙1与边坡成大角度相交,对边坡影响较小,无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岩体强度控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岩体分类标准,强风化基岩段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中风化基岩段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Ⅳ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45度,Ⅲ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5度。边坡岩体破裂角取45°+φ/2,即中等风化泥岩60.5°。具现场调查现状整相对较稳定,局部有脱落掉块等现象。由于该段人工切坡不属于本次勘察范围,具了解该切坡已纳入东侧地块治理项目中,其勘察正在进行中(结论无法收集),建议设计结合该边坡治理方案综合考虑与其保留足够安全距离。。4.5.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根据钻孔揭示,场地基岩为层状结构,其强风化层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碎裂状结构;而中风化层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岩体多切割为大块状,裂隙面平直,结合差,见泥膜及钙质充填。经计算,该场地中风化岩体完整性系数为0.62-0.74;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判定,中风化岩体整体较完整。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室内试验成果,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59MPa,岩石为软岩;中等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7.19MPa,岩石为较软岩,根据利用资料中等风化粉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75MPa,岩石为极软岩,按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强风化基岩及中风化粉砂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及砂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4.5.3地基分析与评价人工填土:主要分布于场平后场地内,厚度薄,强度低,结构不均匀,属不均匀地基。粉质粘土:分布于山坡及沟谷中,局部厚度较大,强度低,结构不均匀,属不均匀地基。粉质粘土夹块碎石:分布同脚斜坡一带,厚度变化大,强度一般,结构不均,属不均匀地基。强风化基岩:强风化层内风化裂隙发育,厚度小,具各向异性,为较不均匀地基。中风化基岩:厚度大,力学性较均匀,岩体较完整,压缩变形小,地基连续、稳定,其均匀性较好。4.5.4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评价场地勘察范围大部分内无地表水体,局部5号地块开挖边坡B3233段边坡后缘及6号地块内分布着水塘,对场平及边坡施工有一定影响。建议施工前对水塘中的水进行排干后再施工,尤其开挖边坡B3233段边坡后缘水体避免地表水渗入边坡土体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边坡坡顶设置截水沟,将雨后山上地表水引入场地排水系统。场地为山坡地带,范围较大,原始沟谷地势较低,粉质粘土厚度较大。场平后沟谷被截断,粉质粘土出露,雨后山水汇集顺地势低洼沟谷从边坡坡顶流出,对边坡坡顶进行冲蚀,形成冲沟,对土质边坡影响大。建议对沟内雨水进行引流,导入山下排水系统,边坡坡顶设置截水沟,将雨后山上地表水引入场地排水系统。截排水沟应设伸缩缝,并在不同结构衔接处、地质软硬变化处、陡坡与缓坡交界等位置,应设置沉降缝。场地地下水较贫,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斜坡较陡,地表径流条件较好,地表雨水顺坡而下,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地下水总体贫乏。建议做好相应的截排水工作和完善排水系统。4.5.5场平工程地质分区评价勘察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沟谷、剥蚀陡坎地貌,钻孔揭示现地表高程在197.06~292.07m,场平高程为179.90~280.70m。由于地势高低起伏,按设计标高场平后有回填区,有开挖区。按回填及开挖将场区分成两个区,即挖方区及回填区,应甲方要求场平回填区域及局部场平挖方区域(3号地块中部)不在本次勘察范围内未能进行勘察,所以回填区域及局部挖方区域(3号地块中部)将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本项目场平分为7个地块进行开挖,按设计标高开挖后大部分区域为基岩出露,局部区域为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夹块碎石。基岩出露区:多为中风化基岩,局部为强风化基岩。强风化基岩均匀性较差,强度一般,厚度薄,可作为低层拟建建(构)筑基础地基持力层。中等风化基岩完整性较好,力学性质好,分布较稳定,强度较高,地基承载力较高,是场区内理想的基础持力层。非基岩区:主要分布于场地山谷及山脚斜坡一带,按设计开挖场平后,大部分厚覆盖层较薄0.5~2m左右,局部区域较厚(因甲方要求孔深度进入场平标高以下1.0m,深度受限未揭穿厚度),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夹块碎石,下部为强风化基岩及中风化基岩。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夹块碎石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一般,均匀性差,可作为低矮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均匀性较差,强度一般,厚度薄,可作为低层拟建建(构)筑基础地基持力层。中风化基岩完整性较好,力学性质好,分布较稳定,强度较高,地基承载力较高,是场区内理想的基础持力层,但局部埋藏较深。4.6场地范围交通运输及其它建设条件场地处于工业园区范围内,总的运输条件来讲,相当便利,运输条件十分优越,工程材料采购和运输相当方便,各种工程材料均可选择多种运输方式。工地范围内用水、用电十分方便,施工单位均可就近接入。4.7项目周边交通条件本次设计厂区连接的道路有:东浦大道、银百高速。其对外通过东浦大道与连同外界;高速方面可与银百高速连接,其交通运输条件极佳。4.8材料来源砂(河沙):砂来源于开州、万州等地,运距较近,施工中应按实际运距计;块、片、碎、料石:来源于开州、万州等地,施工中应按实际运距计;黏土:本路段土资源丰富,主要为粘性土;水:本工程在工业园区内,有着丰富的自来水供应;水泥:来源于开州、万州等地,施工中应按实际运距计;碎石:来源于开州、万州等地,施工中应按实际运距计;砼:来源于开州、万州等地,施工中应按实际运距计;其他材料:其他钢材、木材等均来源于开州、万州等地,施工中应按实际运距计。5.场平与边坡5.1.场平设计5.1.1设计思路(1)对项目所在区域控规进行解读,充分理解项目在区域中的功能定位,对此进行分析与预测,论证场地划块的方式;(2)结合现场踏勘和控规总图,对场地各方向的控制因素逐一进行梳理、分析,如现状道路情况、现状地形、各建筑物正负零标高及内部道路设计纵坡的资料等,最终得出场地的平纵设计方案;(3)针对与建筑相接的重要节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多种设计比选方案供业主及规划部门选择,总体把控项目投资,相关节点的技术处理措施以经济、合理、可行为指导原则进行设计。5.1.2总体设计根据规划总平面设计图进行设计,采用网格计算场地土石方数量、填挖方高度,网格采用20*20米方格网(场地较为复杂),网格采用正南北方向,便于施工放线施工。本项目包含7个地块,其中1号地块为已实施部分(场平不计入本次设计,仅部分边坡计入本次设计的边坡工程中),2、3、4、5、6、7号块均为新开发区域。本工程主要为场平后进行对外招商引资,为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产业园整体建设提供便利条件。5.1.3土方计算系数场地土方最初松散系数为1.30,最终松散系数为1.03,压实系数为0.79。为最大限度节省工程造价,所有边缘均采用放坡卸载方式,为最大限度利用建设用地,由于场地周围现状均为荒地,因此边坡均为红线范围外放坡,但占地面积小。5.1.4各场地统计地块编号场地边坡土石方投影面积投影面积表面积挖土挖石填土石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1————————————2278733.2222887.9227532.79742114.741733687.21836350.053250244.1875867.3887563.01354879.02157118.231255404.1476078.9110556.9412859.8914225.783057.47384817.2517749.599606.3311570.9558104.9477894.635077.71634985.1418046.0924762.76106137.84344246.451966.47719840.27344.138475.5197932.4820708.2415803.66合计677631.24144308.8172764.91373394.82336712.232499419.2总计3710107.032499419.25.1.5质量控制要求所有填方区域均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填筑,不得随意抛填,同时地表需要进行清表处理,清表厚度原则上不小于0.3米,应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5.1.5.1建筑土基(1)填料要求1)分层时填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2)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2)施工方法及要求场地范围内填方区域应从低至高分层填筑,压实度要求不低于85%。(3)压实填土质量边坡压实填土的压实系数≥0.90。5.1.5.2道路土基(1)填料要求1)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2)土质路基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3)石质路基石质路堑开挖边坡坡面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且确保边坡稳定、无松石、险石。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均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岩性相差较大的石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填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填石路基上、下路堤压实质量标准分区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硬质石料孔隙率%中硬石料孔隙率%软质石料孔隙率%上路堤0.8-1.50≤23≤22≤20下路堤〉1.50≤25≤24≤22填石路基填料粒径不大于500mm,并不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范围内粒径应小于100mm。5.2施工要求5.2.1淤泥清除对于场地平整区内的水田、鱼塘等地进行清淤处理,确保场地回填土的密实、稳定及挖方区的施工安全。清除出来的淤泥需集中堆放,供场地后期环境绿化用,在清淤前应先行排除积水,并确保排除的积水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场地平整。建筑地基及道路路基填方范围内的淤泥清除厚度应根据地基及道路设计要求实施。原则可清除至老土为准。5.2.2表土处理开挖及填筑前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表土清除,清表的土方应外运至弃土场。5.2.3超挖与减填场地平整设计标高与道路标高冲突时,应以道路标高为准。5.2.4边坡控制填方地段边坡,填方边坡高度H≤8米时,边坡坡率为1:1.5;16≤H>8米时,边坡坡率为1:1.75;H>16米时,边坡坡率为1:2;各级坡率间设置2米宽台阶。挖方边坡在土质边坡坡率采用1:1.5,强风化岩层采用1:1,中风化层采用1:1。边坡开挖时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处理,防止人为滑坡、崩塌发生。由于边坡采用卸载放坡,因此采用抛洒草籽方式护坡,采用混合菊花草籽,播种量为12-15g/㎡。5.2.5陡坡场地平整对于横坡大于1:5的坡面进行场地平整前需将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顶面做成2~4%的反向横坡,防止填方滑动而影响其稳定,陡坡地方挖方机械施工、人工爆破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现有各类管线及建筑、构造,保证人员安全。5.2.6压实度标准建议场地内压实度不低于85%。5.2.7道路路基、建筑地基区域的场地平整场地平整的道路路基及建筑地基范围内,需先进行清除地表积水、淤泥、表土,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层填筑。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有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图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于地表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渠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等。不得含有杂草、草根,枯木等,需选用砂类土、砾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合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2/3厚度,当石料强度小雨15MPa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基基地为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在进行压实。其压实度需符合规范要求。松散状填筑土,应进行夯实。场平区域要求≥85%。5.2.8土石方开挖施工爆破要求鉴于本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石方量大,施工单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爆破施工。爆破作业必须满足《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以及相关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条例要求。并且先行编制《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专项方案》进行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爆破作业。1)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爆破施工计划措施、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等。2)要求采用浅孔台阶控制爆破法施工为主,如需在爆破环境较好且工程量较大时可采用中深孔台阶爆破,施工时应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边坡处应预留80cm的保护层,用松动爆破进行施工,确保边坡平整、稳定,依据相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作业。主要控制的飞石、震动、噪声等,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3)开挖原则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单边坡路基开挖时应采用纵断面开挖,双断面开挖采用横断面开挖法,对风化岩和松软岩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刷坡。坚石及次坚石采用深孔爆破,并预留两侧边坡2米左右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刷坡,确保边坡稳定。4)爆破流程施爆区域地下地面管线调查→施工方案编制→施工专项方案报监理审批→组织专家论证→申报相关爆破手续→测量、确定爆破范围→清除表层土方→挖掘机挖土及强风化岩层→石方爆破→清运→刷坡。5)质量保证措施=1\*GB3①严格组织人员进行规范、规程的学习,及时进行图纸的自审和会审;=2\*GB3②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3\*GB3③爆破作业工种的工人必须按相关规定持证上岗。6)安全保证措施=1\*GB3①凿岩前需检查和清除炮烟和残炮,检查和清除盲炮,检查和清除顶、帮、掌子面浮石,检查和清除支护的不安全因素;=2\*GB3②严禁打残眼、干眼、戴手套扶钎杆,禁止站立在凿岩机钎杆下;=3\*GB3③所有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严禁上岗。7)爆破安全措施①爆破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严格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进行爆破工作:a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b通道不安全或通道堵塞;c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d危及设备安全,却无有效防护措施;e工作面无良好照明,未做好准备工作;③爆破前必须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待所有人员及设备撤至安全区域方能起爆;④放炮后,在确认无盲炮时,应不小于15分钟,不能确认无盲炮时,必须不小于30分钟,爆破作业人员方可进入爆破作业点;⑤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时要首先检查爆破碴堆及边坡是否安全,有无盲炮等情况,如有不安全情况,应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⑥加工起爆药包和爆药卷应在安全地点进行,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场,加工数量不应超过当班爆破作业需用量;⑦加工药包、装药联线现场严禁烟火;⑧装药前应对炮眼进行清理和验收,装药时严禁使用铁质工具,装药完毕要用炮泥堵塞,操作要温和,不可用力过猛;⑨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应立即处理。处理盲炮应由当班爆破员进行,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当班来不及处理,应详细交班。盲炮未处理好之前,禁止在工作面进行其它作业;⑩禁止用铁制掏勺掏出炮泥,掏炮泥时不得用力拉动起爆药包引线,严禁从炮眼中强力拔出雷管。8)人员管理安全措施①土石方明挖爆破时,要做好标志、警戒、信号等工作,规定放炮时间,注意炮眼布置,炮口方向和装药量防止飞石伤人及毁坏附近建筑物;②削坡工作要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及时做好浮石清理,施工人员做到身系安全绳,头戴安全帽;③加强对来往行人的指挥,尽量减少运碴与行人之间的干扰;④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⑤施工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⑥爆破前,做好疏散附近村民到指定的安全区域工作,保证爆破区警戒范围内民房中无人,爆破后及时组织察看附近民房情况,确保附近村民的人身安全;⑦多钻孔,少装药,小方量爆破,尽量减少爆破振动波对民房、村民的影响;⑧在控制爆破路段爆破施工时,应在爆破体上铺盖草垫(干或湿均可)或草袋(内装少量砂、石)作头道防线,再在草垫(或草袋)上铺放胶管帘(用长60~100cm的胶管编成)或胶皮垫(用长的输送机废皮带联成)、荆芭,最后再用帆布棚将以上两层整个覆盖包裹,胶帘与帆布应用铁丝或绳索拉住捆紧,以阻挡爆破碎块和保护上层的帆布不被砸坏并降低声响。9)安全技术要求①石方开挖爆破,必须严格按国家《爆破安全规程》执行,设立爆破安全小组,负责爆破作业安全工作;②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统一布置;爆破时,在爆破安全区外设置警戒人员;在进行起爆前20分钟,应派警戒人员进入各警戒点,每个警戒点一名警戒人员,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内,撒离在警戒区域内的人员,并负责观察警戒区范围的动静,发现情况应及时用对讲机通知起爆站暂停起爆;③警戒点设置在爆破区50m外的各进出路口,警戒点数量及位置应由爆破工程技术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设置。在所有警戒点和主要道路应设置警戒牌,写明爆破危险等内容;④火工品由专人现场保管,专人负责领取,当天没有用完的火工品必须登记入库;⑤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严格按设计孔网参数和爆破参数施工;严格按设计控制同段最大药量,减少爆破地震;确保钻孔质量,保证设计的最小抵抗线;保证填塞长度和填塞质量,控制爆破飞石;⑥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⑦对在坡度较陡或危险的工作面进行钻孔装药或危岩的处理等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⑧爆破作业不准在夜间、暴雨天、大雾天进行,同一爆区爆破作业不准边钻孔、边装药联网作业;⑨爆破前,必须由爆破专职技术人员对使用引爆器材进行检查,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⑩起爆后,经爆破专职人员对爆破现场检查,确认无拒爆、盲炮现象时,方可解除警戒。10)施工单位应做好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的策划、措施及响应、应急处置。5.2.9其他填土利用场地开挖形成的块石、片石、碎石、石屑、粘性土中,片石、块石直径不得超过30cm,缝隙用碎石、石屑、粘性土填充,不得采用建筑垃圾、耕植土等。土石比以确保密实度要求进行控制。场地平整时挖方、填方不得影响征地范围外的建筑与设施,平整边界不得超出征地红线。边坡开挖为临时征地,若应用地原因无法进行边坡施工,则应及时通知设计进行相应调整。5.3边坡设计边坡设计详见边坡设计说明。6.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6.1交通组织原则=1\*GB2⑴保持现状交通的原则在施工同时确保现有道路在白天仍能维持与现状相当的交通运行条件,保证车辆畅通,不能过于影响东浦大道的交通运输。土石方外运尽量在夜间或者交通量较小的时段进行,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以尽量在施工期间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在不影响下一步施工作业面的基础上,可让平场施工与挡护结构同时进行施工。=2\*GB2⑵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广告宣传和交通管制,做到科学合理的分流车辆,施工区域影响的市政道路路段前后要设置明显的交通指示牌,引导车辆行驶,调节各线路交通量;施工场地附近路段禁止施工车辆随意停放,形成大量施工货车违停影响市政道路上车辆的正常通行,以保证车辆顺畅行驶。6.2交通组织方案=1\*GB2⑴为了确保市政道路交通在施工期间“缓而不塞”并保障车辆安全通行,应在施工前通过报纸等各种传媒向公众通告,提醒车辆可改道行驶,通过此处的车辆也须慢速行驶。=2\*GB2⑵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车辆,公交优先,区别对待:严格禁止外运车辆随意通行,尽可能进行外运交通时段控制,同时尽量争取较多的社会车辆绕行。6.3交通组织管理机构为使交通组织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到人,成立相应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由交警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组成。交通协调管理小组和职责,主要是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检查处理有关交通组织问题等,同时实行严格的值班制度。6.4交通设施计划做好交通导行前的准备工作,按交管部门规定及《道路施工标志布设标准图》安放各种设施,如锥型导流桩、施工标志牌包括“前方施工”、“车辆慢行”、“道路封闭”等,夜间施工期间应安放交通警示灯。该措施由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交警、市政等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6.5施工安全设计=1\*GB2⑴在施工期间,应采用封闭施工,地块周边设置围挡,确保外来人员无法随意进出施工场地。=2\*GB2⑵施工场地出入口位置设置“前方施工、车辆慢行”等交通标志提示过境车辆注意安全。=3\*GB2⑶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提前安排施工车辆行进路线,提高生产安全意识。=4\*GB2⑷施工时工作人员应穿着反光衣、佩戴安全头盔。7.节能及环保设计7.1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与环境保护施工期间控制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1)做好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文明施工。(2)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洪及排水措施。(3)选择合理的取土、弃土场地、搞好场地的排水及支挡工作。(4)设计上完善道路排水系统,做好边坡防护加固措施,做好道路沿线的土石方调配工作。(5)即时做好道路、弃土场与边坡的绿化。7.2施工期间期间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机械使用时的环保措施1)使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时,应注意其粉尘、尾气的排放,以免污染大气;2)应注意机械油箱是否是否有跑、冒、滴、漏油现象,以免流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3)机械噪音量应控制在范围之内,以免对社区造成噪音污染;4)机械用油应节约使用,节约能源;5)机械冲洗时应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6)带油机械冲洗水应合理排放,以免污染市政管道;7)带油棉纱、手套应做处理后弃置垃圾堆,以免污染土壤。(2)土方外运、渣土堆放、消纳时的环保措施1)渣土应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置,渣土沉坑深层填埋,以节约土地资源;2)渣土中有用固体废弃物应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3)有害渣土应处理排放,以免污染土壤及社区;4)清运渣土应注意粉尘排放问题,以免污染大气;5)土方运输车在从土源出场时将松土拍实、整形,并加以覆盖;现场存土点用绿色密目网覆盖;6)土方外运时应注意避免遗撒及粉尘污染路面及大气。施工道路每天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注意运输土料、渣土过程中的遗撒问题,避免影响污染市容。(3)施工机械作业时的环保措施1)为避免重型机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防止周边建筑物被震裂,在采用较大几吨位压实机械静压的同时,在路基与居民区及建筑物间挖防震沟;2)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作人员应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防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3)为保证施工现场居民的夜间休息,对距居民区150米以内的施工现场,夜间22:00~6:00时间停止施工。7.3施工现场环保措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