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
)A.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
B.
反应过程中气球彭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
C.
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
D.
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观察到气球膨胀。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
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3.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
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
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
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
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4.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
CuCl2
B.
AlCl3
C.
FeCl3
D.
AgCl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安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単质的形式存在
D.
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甲乙丙空气剧烈燃烧变黑变黑氧气更剧烈燃烧变黑剧烈燃烧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甲>丙>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7.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品中定只含有Mg
B.
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
无色溶于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
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9.分别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Y>X>Z
B.
X>Y>Z
C.
X>Z>Y
D.
Z>Y>X10.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1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A.化学反应分类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型D.金属的化学性质A.
A
B.
B
C.
C
D.
D12.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溶质为Al(NO3)3、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中可能有Ag、Cu、Al
C.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D.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13.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二、综合题14.根据图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___.15.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H)>____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_____;(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16.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________(2)b~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充分反应后发现得到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17.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
金刚石
B.
不锈钢
C.
生铁(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同时接触。(3)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4)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A.
Z>Y>X
B.
X>Y>Z
C.
Y>X>Z
D.
Y>Z>X(5)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
向滤渣N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C.
当滤液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D.
在滤液M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三、实验探究题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1)【进行实验】
把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请写出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2)【提出问题】
小组同学验证本实验时出现了异常现象:有的试管中铁丝表面没有红色固体出现,反而出现了黑色固体。为了探究此现象,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序号①②③实验观察时间(分钟)333生成固体颜色黑色红色红色【解释与结论】
a.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铁丝表面有黑色固体产生,与温度有关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
b.通过上述实验除了能得出铁丝表面有黑色固体产生与温度有关,还能得出与________有关。(3)【反思与评价】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针对此异常现象,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四、推断题~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H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3)G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五、计算题20.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小华利用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将30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101010生成氢气的质量/g(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_______g。(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1.为研究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0g样品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综合题14.铁15.(1)Al;Cu(或铝
铜);置换反应;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或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或除去铝表面的氧化物等,合理均可)
(2)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只要用不超出所给四种试剂,就能得出符合题意结论的即可给分)16.(1)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填化学式亦可)
(2)Zn+Cu(NO3)2=Zn(NO3)2+Cu
(3)锌与硝酸银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与硝酸铜反应时使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松滋市2026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 无菌操作室设备管理制度
- 师德培训课件图片
- 2025年全国禁毒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库及答案
- 手术室内消毒及无菌护理的落实
- 注射实施中的无菌操作安全护理
- 短视频公司合规管理制度
- 历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疆伊犁州重点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会展租赁服务与品牌推广合同
- 四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超声科岗前培训课件
- 食堂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内容
- 服务员培训流程及内容
- 北京市消防条例培训课件
- 南昌大学大学英语测试卷
- 学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培训课件1
-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 报关员注销申请表
-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在线阅读
-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技术(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