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上皮下肿瘤_第1页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_第2页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_第3页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_第4页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页引言上皮下肿块(subepithelialmass):以前称为粘膜下肿块(submucosalmass),定义为表面被覆正常形态粘膜肿块。分类:肿块不一定仅起源于粘膜下(壁内型),也可起源于其它胃肠道各层,或一些正常或异常腹腔内结构(壁外型)。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页临床症状大多数上皮下肿块无临床症状,是在内镜检验、影像学检验或试验室检验中偶然发觉。病灶较大或溃疡形成时可引发腹痛、胃肠道出血或梗阻症状。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3页影像学检验选择内镜及内镜超声:分层、定位;小病灶显示。CT及MRI:不能区分胃肠道壁层次价值受限;有利于了解肿瘤血供、肿块病灶发生部位、显示整体病变全貌,并确定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4页女性,51岁,十二指肠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癌伴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a)增强CT影像示十二指肠内侧一3cm大小、边界清楚血供丰富肿块(箭)伴中央坏死。(b)内镜超声影像示低回声信号肿块,伴中央无回声囊性改变(星),其表现类似于图a。病理结果证实为一转移淋巴结。(c)内镜超声影像示另一处病灶,其表现为1cm大小,边界清楚低回声信号上皮下肿块(星),其源于十二指肠第二层;这一肿块在CT上无法探测到。病理学证实其为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5页分类壁内型:趋向于以三种形态生长模式:A:腔内生长型;B:腔外生长型;C:混合型(形态呈哑铃状)。壁外型。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6页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发生于阑尾,其次为小肠、直肠、结肠及胃;可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引发经典类癌综合症(如皮肤潮红及腹泻);类癌综合症普通不发生于无肝转移患者,比率不到10%;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7页病理学特点: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癌(不经典类癌瘤),因可存在转移而侵袭较强;分化程度差神经内分泌癌,其为高度恶性,预后不良。转移风险与肿瘤大小含有相关性;发生主要部位为淋巴结。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8页女性,69岁,胃分化好神经内分泌肿瘤。

(a)动脉期增强CT影像示一1.2cm富血管壁内肿块(箭),病灶位于胃小弯;然而该影像并未完好地显示肿瘤被覆完整粘膜。

(b)增强CT影像门静脉期示增强较前a中较度减低;

动脉期最显著,而在门静脉脉期及平衡期则随之下降,这同大多数血供丰富肿瘤表现相类似与胃间质瘤判别困难。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9页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生物学行为含有侵袭性,且可发生透壁扩散以及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肠系膜转移灶可增大,甚至形成肠系膜肿块,后者大小常可超出原发病灶大小,可伴有纤维变性和结缔组织生成“放射状改变”。70%以上肠系膜肿块含有钙化成份。30%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多中心性生长,故整体肠道需要仔细探查是否还有其它肿瘤存在。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0页男性,66岁,小肠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肿瘤。增强CT冠状面重建影像示:针芒状肠系膜肿块(箭),伴有少许钙化。注意邻近小肠袢同心圆状肠壁增厚伴轻度强化(箭头),此征象表明缺血存在。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1页女性,60岁,十二指肠及空肠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癌伴多发性肝转移。(a)动脉期增强CT影像示:强化多发性肝肿块,伴囊性改变(星)及血供丰富十二指肠腔内肿块(箭)。(b)动脉期增强CT影像于衔接a图平面下方层面示:另一处血供丰富腔内生长肿块,位于近端空肠(箭)。注意血供丰富肝转移(星)。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2页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间质Cajal细胞(消化道起博细胞)GIST通常发生于GI壁固有肌层,多发生于胃(占60%~70%)、小肠(占30%),偶见直肠、食管、结肠及阑尾。偶然情况下,GIST肿瘤发生于GI道外,如发生于肠系膜或网膜。原发GIST多呈单发基于肿瘤大小、扩散状态及有丝分裂相存在比率建立了GIST分期标准。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3页直径小于3cm小肿瘤极少含有侵袭性,经典表现为肿块边界清楚、均质、软组织衰减伴不一样程度强化。增强CT影像中见一个血供丰富壁内粘膜下肿块,其直径大于3cm时,该肿块判别诊疗应首先考虑GIST。少数情况下见钙化。恶性GIST普通转移至肝脏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腹腔外转移少见。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4页右图:女性,62岁,空肠GIST伴肠套叠。增强CT扫描冠状位重建影像示一空肠-空肠套叠,继发于空肠部位一1.5cm大小、边界清楚、均匀增强、息肉状肿块(箭)。左图:男性,59岁,胃恶性GIST伴肝转移。增强CT冠状位重建影像示胃大弯处一巨大分叶状、外生型肿块(箭)伴不均匀强化及中央坏死。注意肝转移(箭头)伴中央坏死及周围环状强化。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5页血管球瘤血管球瘤大多发生于胃,尤其是胃窦部,直径通常小于3cm。CT平扫个别可见粘膜溃疡及瘤体内细小钙化斑。增强表现:动脉期及门脉期瘤体周围结节性或均匀性显著增强,增强一直延续至延迟期。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6页女性,56岁,胃血管球瘤。(a)动脉期增强CT影像示胃窦部一2.5cm大小、边界清楚、向腔内及腔外生长粘膜下肿块(箭)伴均匀显著增强。注意肝血管瘤(星)(b)肝静脉期增强CT影像示该肿块仍延迟增强(箭)。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7页神经鞘瘤施万细胞瘤为少见间质性肿瘤,起源于GI壁内神经丛施万细胞。最常见病变部位为胃(占60%~70%),结肠及直肠。普通为单发肿瘤且主要发生于粘膜下及固有肌层。普通无显著症状,常于内镜下偶然发觉,较大瘤体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腹痛及腹部不适。神经鞘瘤为良性病变,恶变极少见。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8页GI神经鞘瘤最常见CT特点为在其较大瘤体内密度均匀。尽管大瘤体可出现囊性变,但总体极少呈囊性。钙化也少见。增强CT影像可表现为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但于平衡期可见延迟强化。所以,GI神经鞘瘤在CT影像上不常为血供丰富肿块表现。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19页女性,54岁,胃神经鞘瘤。

(a)动脉期增强CT影示胃窦部一2cm大小均质腔外生长型肿块(箭),伴轻度强化。

(b)肝静脉期增强CT影像示肿块(箭)较a显著强化。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0页血供丰富转移瘤多为多灶性,且多见于恶性黑色素瘤及乳腺癌。不常见血供丰富GI转移肿瘤还包含由肾细胞癌、绒毛膜癌、神经内分泌癌及间质肉瘤转移瘤。CT影像学检验胃肠道转移瘤灵敏度依然只有60%~70%。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1页女性,70岁,由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而来小肠肿瘤。

(a):增强CT冠状位重建影像示:空肠多发血管丰富壁内息肉状肿块(箭)。

(b):由小肠全肠搜索影像研究发觉空肠多个结节状充盈缺损(箭)。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2页异位胰腺是胰腺组织迷走于异常位置,缺乏联接主胰体血管及胰管。异位胰腺组织常见于近胰腺区上部胃肠道(占90%),尤其是胃幽门前区胃大弯侧。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3页直径多小于3cm,常伴中央脐状凹陷,其代表退化胰腺管及其孔口(经典改变)。增强CT影像普通表现为均匀强化肿块,强化程度与胰腺组织相同。异位胰腺普通无症状,但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胰腺炎、假囊肿、囊性发育不良、胰岛素瘤及恶变,但较罕见。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4页女性,47岁,胃异位胰腺组织。

增强CT影像示胃窦部一3cm大小,边界不清,卵圆形腔内生长型上皮下肿块(箭),这一病灶均质且强化程度与胰腺组织相同。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第25页血供丰富上皮下肿块需要经过组织病理学检验,且更为主要是经过免疫组化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