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专家讲座_第1页
埃博拉出血热专家讲座_第2页
埃博拉出血热专家讲座_第3页
埃博拉出血热专家讲座_第4页
埃博拉出血热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洲出血热(Africahaemorrhagicfever)包含埃博拉出血热(Ebolafever)和马堡热(Marburgfever),前者由埃博拉病毒引发,后者由马堡病毒所致。二者均为RNA病毒。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第1页“艾博拉”原是刚果一条河流,

1976年在民主刚果北部和苏丹南部几乎同时暴发了严重传染性出血热,致使318人死亡。病死率为88%和53%。世界卫生组织教授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到一个新丝状病毒,以发觉地民主刚果埃博拉河命名,称为埃博拉病毒,所引发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从此它成为这致命传染病代号。

埃博拉出血热第2页埃博拉出血热是一个致命流血热(hemorrhagicfever)传染病,当前无法医治,会感染包含人类、猴子及黑猩猩在内灵长类动物。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

埃博拉病毒是人畜共患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至今没有识别出任何有能力在暴发时存活动物储主,当前认为果蝠是储存宿主可能候选。因为埃博拉病毒致命力,加上当前还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Level4)病毒剂,也同时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工具之一。

埃博拉出血热第3页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第4页病毒颗粒含有多形性,呈管状、丝状或索状等,直径为80nm。病毒核酸为-ssRNA,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外有脂蛋白包膜,表面有刺突。病毒在人、猴、豚鼠等哺乳动物细胞中增殖,在感染细胞内能形成包涵体。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较长奇形怪状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埃博拉出血热第5页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在疾病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含有高度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伴随疾病进展,病人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体液将含有高度生物危险性。传播埃博拉出血热第6页临床特点经过3~7天潜伏期,突然发病。早期出现流感样非特异症状,发病后5~7天出现严重出血。发病后7~16天出现死亡。死亡主要原因是出血性休克。死亡率为50%~80%。埃博拉出血热第7页埃博拉出血热第8页病毒成指数地繁殖,毁坏内脏使之完全失去作用以致宿主死亡为止。已死或部分已死器官开始液化。像血液、粪便和呕吐物这么流体,一点一滴都充满了上百万病毒。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渗透周围空腔。肝脏肿大、裂开,然后化脓腐烂;塞满了死细胞和血块。血细胞凝结,妨碍了大脑供氧,最终造成痴呆和严重癫痫发作。病毒摧毁剩下血液凝结能力,以致大出血不受抑制地继续。血液随同死组织及脱落粘膜,包含胃、口腔和肠道粘膜,经过呕吐和腹泻排出体外。血管和肠子像流体涌入体腔。埃博拉出血热第9页在致命性感染中,表现为严重体液免疫反应受损:测不到病毒特异性IgG抗体IgM抗体;在病人死亡前数日,T细胞相关mRNA消失。诱导免疫抑制是病毒感染含有高度致死性原因之一。埃博拉出血热第10页埃博拉病毒重复发作夺去了许多非洲人生命血液渗透到周围组织里埃博拉出血热第11页埃博拉病毒入侵正常细胞埃博拉病毒在人体发作时,人体各处将流血不止埃博拉出血热第12页防制:当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防治办法是:加强对感染者隔离以及对试验室和医护人员保护。埃博拉出血热第13页人兽共患病病原与生物武器埃博拉出血热第14页生物武器(biologicalweapons)是由一些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等生物战剂以及装载它们容器和投掷物组成一个特殊武器。用以杀伤人群、家畜或使农作物遭受破坏,以到达战争目标。埃博拉出血热第15页1.生物武器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基因重组致病菌:

炭疽杆菌等埃博拉,天花病毒等肉毒杆菌毒素等转基因流感病毒新型鼠痘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第16页直接或经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2.病原体散布路径注:炭疽杆菌传输路径1.经皮肤接触2.经呼吸道吸入3.经消化道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第17页3、生物武器特点(1)致病性强:外界抵抗力强,稳定;人易感(2)较隐蔽:不易被发觉;易传输(如气溶胶),发病有潜伏期(3)易得到:制备轻易,花费小(4)治疗困难。埃博拉出血热第18页生物武器是真正有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武器花1元,常规武器需元;核武器需800元,化学武器需600元。埃博拉出血热第19页“19世纪世界病”——霍乱据历史记载,霍乱共有7次大流行。第一次始于1817年,当初霍乱起于印度,传到阿拉伯地域,然后到了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在1826年第二次大流行中,它抵达阿富汗和俄罗斯,然后扩散到整个欧洲;第三次大流行,它漂洋过海1832年抵达北美20年不到,霍乱就成了“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标19世纪世界病”。1994年卢旺达内战造成霍乱开始流行。据统计,战后一个月逃难到邻国扎伊尔戈马地域卢旺达难民感染霍乱人数约5万,患者平均每两分钟丧生一名。

霍乱弧菌埃博拉出血热第20页中世纪欧洲流行烈性传染病——鼠疫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发一个烈性传染病,普通先流行于鼠类等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疫情连续了五六十年,流行高峰期天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连续近300年。这次大流行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初欧洲人口四分之一。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涉及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埃博拉出血热第21页侵华日军在中国进行细菌战资料一、日军于1940年10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投下感染鼠疫跳蚤,从1940年10月到第二年12月,造成最少人死亡。三、日军1941年11月在湖南省常德市上空用飞机投下感染鼠疫跳蚤,1941年11月到1945年1月间,常德市细菌战死亡人数最少到达7643人。鼠疫杆菌埃博拉出血热第22页埃博拉出血热第23页炭疽病是一个由炭疽芽孢杆菌引发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造成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含有快速和显著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发生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普通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存在。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惊世“撞机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受了“炭疽热”侵扰。埃博拉出血热第24页

皮肤炭疽埃博拉出血热第25页炭疽杆菌埃博拉出血热第26页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