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_第1页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_第2页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_第3页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_第4页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踝关节指距骨小腿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组成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页踝关节组成2.关节头: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距骨两侧关节面所组成。关节面形状为滑车状。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页踝关节运动方向绕额状轴:

跖屈(繃脚尖)40o~50o背伸(勾脚尖)20o~30o正常背伸至70o,跖屈至140o,约有70o活动范围。绕足矢状轴:即跟骨在经过距下关节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内翻30o外翻30o~35o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页背屈与跖屈

★踝关节屈伸同时伴有距骨下关节(跟距及距舟)和跗中关节(距舟、跟骰)活动及距骨在踝穴中前后滑动。★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页踝关节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运动是联合。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翻、外旋。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内称之为旋后。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外称之为旋前。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5页

二、踝关节功效解剖(一)骨与踝关节、足部相关骨共有26块(单侧)。1块胫骨、1块腓骨、7块跗骨(包含距骨,跟骨,足舟,内侧、中间、外侧楔形骨,骰骨)、5块跖骨、14块趾骨(分基节骨,中节骨,末节骨)。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6页

腓骨作用

腓骨参加踝穴组成,且还含有以下作用:

1.负重功效

负重时,负荷由距骨传至腓骨。约承受体重1/6。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7页2.腓骨缺损时影响腓骨被部分切除后,胫腓下关节韧带出现松弛,引发踝关节不稳,最终将造成骨骼发育障碍及创伤性关节炎。3.外踝主要功效确保关节相对稳定。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8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9页

(二)踝关节韧带

踝关节主要韧带有:

1.内侧韧带:

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该韧带特点是强而有力。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分外翻。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0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1页

2.外侧韧带:

(1)距腓前韧带

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反抗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过分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概括起来,外侧韧带主要作用是预防足、踝内翻幅度。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2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3页3.下胫腓韧带

此韧带可分为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延续,最为坚固。下胫腓韧带亦有维持关节稳定作用。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4页(三)肌

1.使踝关节运动肌主要是:

(1)跖屈:有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2)背伸: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等。

(3)内翻:有胫骨后肌、胫骨前肌、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等。

(4)外翻: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等。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5页2.踝关节运动肌群功效特征

踝关节肌在工作时,含有与其功效相适应特征:(1)跖屈肌所作功远大于背伸肌。(2)跖屈肌有反抗踝背伸与足外翻作用。(3)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在足底部共同形成“腱环”,有维持足横弓作用。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6页(四)肌腱

1.后面:跟腱。最粗大,易于识别。

2.前面:有胫骨前肌肌腱,是前面全部肌腱中最粗大者。胫骨前肌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有:(1)踇长伸肌肌腱;(2)趾长伸肌肌腱;(3)第三腓骨肌腱;(4)腓骨长、短肌腱;位于外踝后方胫骨后肌肌腱:位于内踝后方。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7页

(五)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

1.深筋膜

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支持带、跖腱膜等。

(1)支持带

支持带是深筋膜增厚所形成又称假性韧带,主要起约束肌腱作用。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8页深筋膜(2)跖腱膜为足底深筋膜在足底中间部增厚所成。跖筋膜似一弓弦,张于足纵弓上。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就绷紧,对维持足弓起着主要作用。跖腱膜作为足弓弓弦,是足弓维持与保护主要组织。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19页2.腱鞘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前内侧部、前外侧部后部前部腱鞘有:胫前肌腱鞘、踇长伸肌腱鞘及趾长伸肌腱鞘。前内侧腱鞘有:胫后肌腱鞘、踇长屈肌及趾长屈肌腱鞘。外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共有一鞘。后方有:跟腱鞘。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0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1页

3.滑囊

足部滑液囊较大有:

(1)跟骨皮下滑液囊:在跟骨后面和跟踺浅面。

(2)跟腱滑液囊:位于跟腱止端和跟骨后面上部之间。在日常生活中,鞋履不平整产生摩擦时,可促使皮下滑囊引发炎症。运动训练中过分训练,也可造成慢性滑囊炎发生。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2页

三、踝关节生物力学

踝关节与足部一系列关节加上膝关节旋转轴组成了一个有三个自由度关节,使足部在任何位置可适应不一样不平整路面行走。

足弓对各种地面适应性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3页

踝关节负荷★踝关节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大小相关。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关节承受压缩应力相当于体重2倍;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3倍;负重期推进期,关节面受到应力相当于体重5倍左右。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4页踝关节负荷★距骨在踝穴内有没有倾斜,会经过影响关节面接触面积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大小。

只要有轻度倾斜,关节面所受到应力会因为承重面积变小而显著增加。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5页踝关节稳定性机制稳定性原因:骨、韧带、肌力及重力等。1.踝穴结构至关主要,距骨体呈楔形,与踝穴相适应,且宽一端在前,可有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2.大多数踝关节周围韧带方向均向下及后行,都有阻止距骨后移作用。3.在踝部韧带及骨有反抗肌力与重力作用,能够阻止小腿骨移位。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6页1.背屈时稳定性

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关节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担心,阻止踝深入背屈。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7页2.跖屈时稳定性

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止跖屈过分。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距骨在踝穴中,胫骨前后唇阻止距骨前后移动和过分屈伸。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8页3.横向稳定性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原因1、距骨体嵌入踝穴内,2、副韧带恰好位于距骨侧方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均可起到稳定作用。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29页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正常步态时,踝关节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关节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单位面积上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0页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踝关节在跳跃活动中起跳和蹬地阶段起主要作用。踝关节力量强弱直接决定完成动作时支撑整个身体稳定性,包含决定上位步骤作用效率以及它参加工作早晚。假如,踝关节含有足够力量,便可“提前”参加“工作”,从而缩短整个动作完成时间,提升动作速率。如在跳高时,起跳腿踝关节及时、充分提踵,可提升身体重心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到腾空后姿势和效果。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1页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跑步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它可在腾空之前制动阶段,经过肌腱形变而贮备能量。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2页

足和足弓

足是由26块骨以及关节、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组成一个整体。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3页

足部关节

1.跟距关节:完成足部内翻与外翻。

2.距舟关节:距舟关节也有足内翻、外翻功效。它与跟距关节有同一滑膜腔,又称距跟舟关节。

3.跟骰关节:辅助足内、外翻。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4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5页足部关节4.跗横关节:由距舟与跟骰两个关节组成,呈S形状。5.跗跖关节:由三个楔骨与骰骨与五个跖骨组成关节,仅为平面微动关节。6.跖趾关节:跖骨与趾骨组成关节共有五个。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6页足分部

足可分为前、中、后三部。跖骨基底部以前为前部;楔部、跗中关节部(或称跗横关节)为中部;跟骨为后部。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7页

(三)足部韧带

主要有:跟舟跖侧韧带、跖长韧带、跟骰跖侧韧带(跖短韧带)跖骨头横韧带等。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8页

1.跟舟跖侧韧带

亦称弹簧韧带或跳跃韧带,其结构宽而厚,坚强有力,为足部最主要韧带。形成足弓最主要距骨主要依靠此韧带支持。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39页2.跖长韧带

亦称足底长韧带,呈带状四边形,强而有力,主要作用是帮助维持足纵弓。3.跖骨头短韧带

此韧带紧连五个跖骨头,位跖侧。支持诸跖骨所形成横弓,预防跖骨头分离。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0页(四)足部肌

控制足部活动肌来自足内肌及外肌。

1.足内肌多集中在足底,由浅到深可分四层,按其部位及起止点各有不一样作用。但总作用与足弓维持相关。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1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2页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3页

2.足外肌

分别来自小腿前、后及外侧间隔。足活动除足内肌外,主要还借许多足外肌协同作用来完成。如腓骨长肌及胫骨前肌肌腱经足底,协同支持足弓;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伸坶及趾肌和屈跗及趾肌等,均协同完成足站立、起步、行走、跑跳等功效。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4页

(五)足弓

由7块跗骨、5块跖骨及其关节、韧带、肌腱组成向足背突出弓形骨骼结构称足弓。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5页1.足弓分类依据足弓位置及功效,将足弓分为纵弓和横弓。(1)纵弓包含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两部分,均止于跟骨结节。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6页

①内侧纵弓:由跟、距、舟、三块楔骨及1~3跖骨组成。特点:弓高,弹性好,有缓冲作用,又称弹性足弓。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7页②外侧纵弓:由跟、骰骨及4、5跖骨组成。跟骨内侧结节形成后支点。第五跖骨头为前支点。特点:弓较低,弹性差,主要作用是支载重力,又称支撑足弓。

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8页

走路时,外侧足弓支载体重先于内侧足弓。站立时,支载体重,弓即变扁。距骨组成纵弓基柱,支载体重,下传至足弓。正常体重由跟骨结节、第一跖骨头及其下方二子骨与第五跖骨头负载,再传至地面。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49页

(2)横弓

在前足横切面上,由跗骨与跖骨排列而成,向前足背隆起弓形。每足仅具弓形二分之一,两足并拢时才形成全弓。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50页2.足弓支持足弓由肌腱、肌肉、筋膜、韧带及骨骼支持。纵弓全部张力被胫骨后肌、屈趾长肌、腓骨短肌和腓骨长肌等所支持,大部分压力由跖筋膜与跖侧韧带所支持。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51页主要功效有:

(1)支持体重(详见足功效)

(2)缓冲震荡当身体跳跃或从高处落下着地时,足弓弹性起着主要缓冲震荡作用。在行走,足弓弹性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间节奏也有着缓冲作用。

(3)保护足弓拱形结构能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3.足弓功效踝关节与足运动学专家讲座第52页1.支持作用足在站立或活动时均起支持作用。如站立时体重经踝至距骨,再经足弓分布于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