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理学2的学习材料_第1页
葡萄病理学2的学习材料_第2页
葡萄病理学2的学习材料_第3页
葡萄病理学2的学习材料_第4页
葡萄病理学2的学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葡萄病理学2的学习材料第1页/共26页二、症状

为害叶,果,蔓等,幼嫩组织易受侵染。1叶片:受害叶在正面产生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的褪绿色或黄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白粉状物布满全叶,叶面不平,逐渐卷缩枯萎脱落。有的地区,发病后期在病叶上可见到分散的黑色小粒点,多数地区不常见。第2页/共26页2新梢、果梗及穗轴:受害时,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斑块并覆有白色粉状物,可使穗轴、果梗变脆,枝梢生长受阻。第3页/共26页幼果:受害时,先出现褪绿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病果停止生长或变畸形,果内味酸;开始着色以后的果实受害后,除表现相似症状外,在多雨情况下,病果易发生纵向开裂,易受腐生菌的后继侵染而腐烂。3第4页/共26页三、病原

Uncinulanecator(Schw.)Burr.子囊菌亚门。第5页/共26页五、发病规律第6页/共26页1.气候: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利于诱发白粉病的大发生。各地发生时期的早晚及发病盛期均与此种天气的出现密切相关。广东、湖南、上海等地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黄河故道、陕西关中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以后达发病高峰;山东、辽南于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2.栽培:栽培过密,施氮肥过多,修剪、摘副梢不及时,枝梢徒长,通风透光状况不良的果园,植株表皮脆弱,易受白粉菌侵染,发病较重;植株如受过干旱影响,表皮细胞压低,也易受白粉菌侵染发病较重。此外,嫩梢、嫩叶、幼果较老熟组织易感病。第7页/共26页3.种和品种:葡萄不同的种感病程度有很大差异。欧洲葡萄和亚洲种如桦叶葡萄、刺葡萄和变叶葡萄高度感病;美洲种如夏葡萄、冬葡萄、美洲葡萄、河岸葡萄和沙地葡萄较少感病。六、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要注意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使蔓均匀分布于架面上,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集中烧毁。2.喷药保护:病重地区或易感病的品种,要注意喷药保护。一般在葡萄发芽前喷一次3~5oBe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2~0.3oBe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WP500倍液,开花前至幼果期喷2~3次50%托布津WP500倍液。15%粉锈宁2O00倍液对该病有特效。第8页/共26页葡萄灰霉病Grapegreymold一、危害与分布

葡萄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常造成果粒腐烂。严重影响了葡萄的商品价值,常酿酒的质量和颜色。分布于河北新河,山东、四川、上海、湖南等地。二、症状

主要危害葡萄花穗、幼果和成熟的果实,以及果梗、新梢、叶片。第9页/共26页花穗及果穗: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细看时还可见到极微细的水珠,晴天时腐烂的病穗逐渐失水萎缩、干枯脱落。第10页/共26页新梢及叶片: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有时出现不太明显轮纹,亦长出鼠灰色霉层。果实: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物。第11页/共26页三、病原

Botrytiscinereapers.,半知菌亚门。第12页/共26页四、发病条件1.气象:多雨潮湿和较凉的天气条件适宜灰霉病的发生。春季葡萄花期,不太高的气温(20℃~24℃)又遇上连阴雨天,空气潮湿,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烂脱落;座果后,果实逐渐膨大便很少发病。另一个易发病的阶段是果实成熟期,如天气潮湿亦易造成烂果。2.栽培:地势低洼,枝梢徒长郁闭,杂草丛生,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发病也较重。另外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机械伤、虫伤多的果园发病也较重。第13页/共26页3.品种:葡萄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洋红蜜、巨峰、新玫瑰、胜利、白玫瑰香等为高感品种;玫瑰香、葡萄园皇后、白香蕉等中度抗病;红加利亚、奈加拉、黑罕、黑大粒等高度抗病。五、防治方法(1)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春季萌芽期喷一次3--5石硫合剂。(2)病害严重的葡萄园,应调整品种结构,减少一些高度感病的品种如巨峰,增加一些抗病品种如尼加拉等。(3)对于易徒长的品种,应抑制营养生长、早期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雨季搞好葡萄园排水工作,及时进行生长期修剪、控制枝蔓与副梢旺长,改善葡萄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葡萄园内的湿度,减轻灰霉病危害。第14页/共26页(4)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果粒伤口,使灰霉病不易感染果粒。(5)花期初发病时,及时剪除发病的花穗,减少再侵染。(6)花期及果实着色期阴雨天气较多时,结合防治黑痘病可以喷1:0.5:200倍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WP800倍液。(7)果实采收应在晴天进行,贮藏过程中注意降温与通气,减轻葡萄贮藏期的病害。第15页/共26页葡萄褐斑病

Leafbrownspotofgrapevine一、危害与分布又名斑点病,仅为害叶片,有大、小褐斑之分,病斑定形后直径在3-10mm的称大斑病,2-3mm的称小斑病,引起叶片早落。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及华东等葡萄栽培区均有此病发生。第16页/共26页二、症状褐斑病只在叶片表现症状。最初出现不规则或角状斑点,有时有弯曲轮廓。斑点直径3~10毫米,初期暗褐色,后变赤褐色。病重时许多病斑融合一起。叶正面的病斑周缘清楚,但反面的模糊。病叶最初在植株的下部,特别是位于荫蔽处的叶片上出现,随后病组织变黑而脆。后期天气潮湿时,可在病斑背面着生灰褐色霉状物,叶片上病斑多时可互相愈合成大斑,干枯后破裂。病叶局部或全部变成黄色至黄褐色并往往早落。第17页/共26页第18页/共26页三、病原

大褐斑病的病原为葡萄褐柱丝霉

PhaeoisariopsisVitis

(Lev.)Sawada,

小褐斑病病原为座束梗尾孢Cercosporaroesleri

(Catt.)Sacc.第19页/共26页四、发病规律

4.1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4.2

传播与侵入方式以分生孢子为传播单位,借助风雨传播,从叶背气孔侵入。发病时常从植株下部开始向上蔓延。4.3发病与天气及栽培管理的关系多雨年份、多雨地区病害发生较重,沙质地、有机质不足、土层薄、施肥少的果园发病重。五、防治方法1.适当施基肥,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性。既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又可提高葡萄的产量与质量。第20页/共26页2.冬季清扫落叶并适时深翻,消灭或减少越冬菌源。3.化学防治喷布波尔多液1:0.7:200~240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北方果园,7~8月份各喷1次药。喷药时要着重喷基部叶片。由于病菌是从叶背面气孔侵入,故喷药时要重点喷叶背面。其他药剂可使用65%代森锰或代森锌WP500~600倍液。第21页/共26页葡萄锈病

Grapevinerust一、危害与分布

主要在生长后期为害叶片。发生不普遍,陕西仅在武功、眉县等地有少量发病。二、症状

叶背初形成黄色小斑点,后产生桔黄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成熟后散出大量橙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秋末夏孢子堆附近产生褐色至黑褐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不破裂。第22页/共26页第23页/共26页三、病原

PhakopsoraampelopsidisDiet.etSyd.葡萄层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第24页/共26页四、发生规律

病菌在寒冷地区以冬孢子越冬,南方地区以夏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