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天然气LGN装备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LNG形成持续涨价预期 PAGEREFToc367636579\h31、发改委放开LNG气源价格,形成LNG持续涨价预期 PAGEREFToc367636580\h32、LNG出厂价短期内暴涨,后续将高位震荡 PAGEREFToc367636581\h4二、LNG长期价格走势将向海气靠拢,油气价差约25% PAGEREFToc367636582\h61、LNG供给多元化,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 PAGEREFToc367636583\h62、液化工厂利润受挤压,陆上LNG产能增速将放缓 PAGEREFToc367636584\h73、沿海接收站建设有序推进,海气LNG价格有一定刚性 PAGEREFToc367636585\h84、陆上LNG具有价格灵活性,上限向海气靠拢 PAGEREFToc367636586\h95、国际经验:日本LNG价格逐步与原油趋同 PAGEREFToc367636587\h10三、LNG重卡的经济性接近临界值 PAGEREFToc367636588\h111、国内油气价差缩减至20%左右 PAGEREFToc367636589\h112、获得LNG重卡的运营经济性需要针对性条件 PAGEREFToc367636590\h123、1年回收期是车主从柴油转换为LNG的临界值 PAGEREFToc367636591\h134、目前价格下LNG对低营运里程货主失去吸引力 PAGEREFToc367636592\h145、LNG车辆行业增速将显著放缓 PAGEREFToc367636593\h15三、LNG重卡气瓶:产能或在14年下半年大幅增加 PAGEREFToc367636594\h17四、LNG加气站:2023~2023年稳健增长 PAGEREFToc367636595\h191、天然气加气站发展受气源供给影响 PAGEREFToc367636596\h192、LNG加气站规模测算 PAGEREFToc367636597\h19六、期待环保政策红利 PAGEREFToc367636598\h201、国内政策:支持天然气发展 PAGEREFToc367636599\h202、若国四柴油标准能够快速推行,LNG经济性将得到加强 PAGEREFToc367636600\h212、城市公交需求有潜力 PAGEREFToc367636601\h22七、投资策略 PAGEREFToc367636602\h22一、LNG形成持续涨价预期1、发改委放开LNG气源价格,形成LNG持续涨价预期国家发改委规定:从2023年7月10日起,我国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上调,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以及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放开,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为尽快建立新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同时减少对下游现有用户影响,平稳推出价格调整方案,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价格一步调整到与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权重分别为60%和40%)等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价的水平;存量气价格分步调整,力争“十四五”末调整到位。截止到8月15日数据,全国各省陆续确定了液化工厂气源价格,其中陕西、内蒙两省上调0.4元/立方米,远离气源的江苏等地气源价格上调约1元/立方米至3.3元/立方。四川工厂原料气价格暂按四川省发改委规定的最高综合门站价格2.143元/立方米执行。从发改委给出的指导价格可以看出,增量气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约3元/立方米。因此,市场预期,到2023年,LNG液化厂的进气价格有可能全面上升到3元/立方米左右。2、LNG出厂价短期内暴涨,后续将高位震荡天然气液化工厂进气成本上升,使得LNG出厂价格也有大幅度上涨。从今年6月开始统计,我国LNG全国出厂价平均已从低位上涨了1000元/吨。今年4~5月份,大多数LNG工厂价在4000元/吨左右。进入6月份,业内开始有涨价传闻,LNG出厂价迅速拉升至5000元/吨左右。从7月10日至今,各地LNG工厂价略有上涨,此前个别报价偏低工厂则大幅度补涨至5000元左右,少数工厂价格甚至一度突破6000元/吨。由于当前价格基本已接近下游承受之临界点,而且气源价格暂时没有一步到位上涨到3元/立方米,所以9月份LNG市场价格小幅度回调。但随着逐步进入冬季取暖季,对LNG调峰需求上升,10月份之后LNG价格仍有上涨压力。总体而言,我们预计未来2~3个季度,LNG出厂价格将在目前高位水平震荡。二、LNG长期价格走势将向海气靠拢,油气价差约25%1、LNG供给多元化,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从气体来源看,我国LNG供给主要来自海上LNG和陆上液化工厂。陆上液化工厂的气源又来自常规气田和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煤层气和煤制气等)。从气体供给方身份来看,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央企,还有诸多民企和地方国企,整个LNG市场的垄断程度低于原油和成品油市场。总体而言,LNG供给相对多元化,其市场属性偏向于竞争型市场,比较容易形成以市场供需决定价格的价格机制。与LNG相对应,陆上到门站的天然气一般用管道运输,而陆地天然气管道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使得管道天然气市场属性偏向于垄断型市场。目前我国陆地天然气价格基本都是政府指导定价。未来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输费)进行管理。本次政府提高了门站气价,规定了提价的最高幅度,但没有对门站气价的定价机制有更多突破。2、液化工厂利润受挤压,陆上LNG产能增速将放缓国内液化天然气工厂过去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据行业调研,2023年我国已投产LNG项目设计总产能达2500万方/天,较2023年底1460万方/天的设计产能增长71%。在本轮涨价之前,预计2023年新增产能为4500万方/天,总产能比2023年增长180%,达到7000万方/天。如果所有规划产能如期实施,则到2023年我国国内液化工厂的产能可能突破1亿方/天,合1800万吨/年。我们假设一个标准的液化工厂每天液化量为30万方,每年开工270天,建一个工厂的总投资是1.5亿元。在陕西、内蒙等地,本轮涨价前,液化工厂进气价为1.49元/立方,新建一个工厂基本两年可以回本。涨价4毛之后,投资回收期拉长为4年。在山东等地,如果按进气价3元计算,在当前销售价水平下,液化工厂几乎无利可图,有些小型液化厂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我们认为陆上液化工厂的投资增速有较大可能放缓。3、沿海接收站建设有序推进,海气LNG价格有一定刚性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7个LNG接收站投入运营,总设计能力1880万吨/年,2023年实际接收1470万吨。每个接收站建设前基本都会签订长期照付不议的供气合同。因此,接收站一经开工建设,其后续的供气将是稳定和可预测的。根据现有规划,到2023年,我国海上LNG进口量中性预计为460亿立方米(合3300万吨)。如果接收站建设规模超预期,乐观预计的LNG进口量可达5000万吨。目前国内在建和筹建的LNG接收站一期能力分别为1950万吨和4500万吨。已经投入运营的7个接收站二期能力为2420万吨。4、陆上LNG具有价格灵活性,上限向海气靠拢目前国内LNG液化厂的总产能约为2600万方/天,工厂开工率50%左右。全国每天消费LNG2400万方/左右,其中大约1400万方来自液化工厂,1000万方来自海气接收站。由于陆上LNG液化工厂的气源多样化,进气价格差异比较大,差异幅度达到1元/立方米。这也意味着,在淡季的时候,成本低的液化工厂可以适当降低利润空间换取销量。而海气价格的调整幅度相对较窄。我们认为未来LNG市场价格将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其波动区间将主要集中在陆上LNG工厂成本价和海气进口价之间。由于海气进口主要还是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在经营,而三大油不太可能长期维持海气价格倒挂、每年造成巨额亏损的局面,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天然气仍将涨价,陆上LNG液化工厂价格和海气价格的差有逐步缩小趋势。5、国际经验:日本LNG价格逐步与原油趋同全球LNG市场主要分为欧洲、美英和亚太三大市场。日本是LNG进口大国,其进口LNG价格在亚洲比较有代表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LNG进口价格采取与原油价格挂钩的方式,从固定价格开始,到与产油国的官方油价挂钩,再发展到与日本一揽子进口原油(JCC)价格挂钩。近年来日本LNG进口价格呈现出逐步与原油价格趋同的走势。由于把原油炼成柴油等成品油,还需要额外支付大约25~30%成本。因此,若未来LNG价格与原油价格相当,按热值计算,LNG会比柴油便宜25~30%左右。如果考虑到LNG的储运成本较高,最终LNG比柴油或便宜20~25%左右。三、LNG重卡的经济性接近临界值1、国内油气价差缩减至20%左右本轮气源价格调整后,全国各地LNG加气站零售价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一般在0.4~0.8元/立方。目前,全国价格一般在4.5~5元/立方米。一般情况下,1.2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1升柴油。按照柴油价格7.1元/升、天然气4.5~5元/立方米计算,天然气价格是柴油的76~84%,平均为80%。而在LNG涨价之前,天然气价格一度仅为柴油的60~70%。2、获得LNG重卡的运营经济性需要针对性条件虽然单位LNG仍比柴油便宜20%,但由于LNG重卡的采购成本比国三柴油车贵约10万元,所以要想真正实现LNG替代柴油的经济性,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线路固定:确保LNG车辆能够便捷加气;2)有足够长和频繁的重载运营里程:年运货里程与LNG重卡投资回收期呈反比。而且,如果LNG车较长时间不开,气瓶内的天然气会蒸发掉;3)路况适宜:1.2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1升柴油的比例并不总是适用。天然气发动机在较高时速(70~80公里/小时)和相对较高负载(车货总重70~80吨)的良好路况下耗气较少,而在低速、低负载和爬较陡坡的恶劣路况下耗气较多。3、1年回收期是车主从柴油转换为LNG的临界值重卡主要用于货物运输,所以物流企业是重卡的主要购买者。我国物流行业目前处于两级分化发展阶段:一类企业向大规模标准作业发展,如德邦物流等,依托科学的运营规划和管理,以运输的快速、准时和安全可靠为竞争优势,通过打造大规模网络化的运输体系来提高车辆的利用率进而降低成本。此类企业车辆的线路较多,LNG的低价格在当前条件下尚不足以弥补因加气不便捷而产生的效率损失,所以LNG重卡在此类企业中的渗透是渐进式的。另一类企业向小型、不规范作业发展。根据工商局统计,2023年,我国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78.9万家,平均每家企业仅拥有2.5部车。这类小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低价格,这造成了行业整体运费不断下行。物流企业为了维持盈利,不得不采用超载的违规操作方式。久而久之,劣币逐出良币,合规运输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留下来的企业不断重复压价、超载、再压价、超载更多的恶性循环,行业竞争主体向小、散、乱的方向发展。此类企业的客户忠诚度和长期盈利前景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只有在能够迅速收回成本的情况下,才会选择LNG重卡。一辆重卡通常的运营时间为3~5年。如果车主投资LNG重卡的投资回收期超过1年,就意味着较大的投资风险。1年,可以看做是车主从柴油转LNG的投资回收期临界值。4、目前价格下LNG对低营运里程货主失去吸引力如上所述,LNG重卡的购买成本比一般国三标准的柴油重卡贵10万元。我们假设这个投资差价保持恒定,影响LNG重卡车主投资差价回收期的关键变量就是:油气差价和年重载运营里程。我们通过行业调研了解到,重卡年均营运里程约20万公里,高的可达25万公里以上,比较低的有8~10万公里。我们下列假设在平均情况下,重卡年运营20万公里,其中15万公里为重载营业里程,5万公里空载里程,并且假设空载情况下LNG与柴油的成本无差异。在本轮涨价之前,LNG重卡的燃料成本平均只有柴油的60~70%。我们以年均重载15万公里的营业里程计算,车主可以在半年多时间通过燃料节省收回投资成本。按重载15万公里的平均里程计算,若气价为4.5元/立方,LNG重卡的成本节省比例已经下降到23.9%,投资回收期1.05年。对于气价在7元/公斤(合5元/立方)的地区来说,LNG重卡的经济性下降至仅节省15.5%,投资回收期1.62年。LNG重卡的采购意愿比较低。对于年营运里程比较低的车主,按年重载10.5万公里计算,若气价为5元/立方,则LNG重卡成本节省率为15.5%,而投资回收期长达2.31年。这一部分货主采购LNG重卡的意愿或将大为降低。对于年营运里程比较长的车辆来说,例如,年重载里程25万公里,改用LNG的经济性依然明显。按4.5元/立方计算,成本节省幅度为23.9%,但由于全年成本总量大,节省金额可达16.3万元,半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但是,要想在相对固定的线路上实现年25万公里的重载营运,对货源组织的要求就相应提高。5、LNG车辆行业增速将显著放缓根据《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3年,交通运输用气量增加241亿立方米。经过本轮涨价,LNG对柴油的价差暂时缩窄。根据国际经验,也尚未发现未来能够大幅扩大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到2023年,交通运输领域消费天然气的数量比十四五规划很难有超预期的表现。2023年我国重卡存量为461万辆,大型客车127万辆,二者比例为3.6:1。2023年,我国LNG重卡产量约2万辆,LNG客车7000辆,二者比例缩小为3:1。我们认为提价对LNG重卡增速的影响大于LNG客车。LNG客车大多用于公共交通,其线路相对固定,营业里程有保障,而且受到政府支持。截至2023年底,中国LNG汽车保有量为3.85万辆,其中重卡3万辆,公交车0.85万辆。我们预测至2023年,LNG重卡和LNG客车的保有量分别为24万和11万量,总用气量为198亿立方,相当于新增241亿用气量中的82%被车用LNG领域吸收。LNG重卡行业增速从过去100%以上回落到50%左右。四、LNG重卡气瓶:产能或在14年下半年大幅增加我们认为:2023~2023年,LNG车载瓶市场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虽然当年产能利用率都在50%左右,但实际上很多产能是在年底形成的,企业实际生产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在此期间,国内很多企业都在谋划进入LNG车载瓶制造领域。我们初步了解,行业内目前供应商可能超过40家,很多是原来生产杜瓦瓶的厂家将产品线拓展到LNG车载瓶。杜瓦瓶与LNG车载瓶的生产线差别不大。即使完全新建一条LNG车载瓶生产线也并不复杂,大约6~12个月即可建成。但建成后还需要申请各种许可证,完成设计审图,产品还要做行车试验以证明其质量的可靠性,这又需要6~12个月。总体而言,新进入者大约需要1.5~2年才能真正对市场形成产品供给。我们认为到2023年下半年,产能投放将进入高峰,到年底形成约50万套/年的LNG车载瓶生产能力,比今年增加100%以上。但LNG车载瓶的需求增速只有50%左右,行业产能面临过剩,产品毛利率将承受下降压力。五、LNG加气站:2023~2023年稳健增长1、天然气加气站发展受气源供给影响2023~2023年,我国西气东输管道一线和二线相继建成投产,CNG气源供给变得充裕,导致CNG加气站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液化天然气工厂密集投产,大型LNG接收站投入运营的数量也达到了6个,LNG供应充足,刺激了市场对LNG消费的预期和实际消费动力。LNG加气站建设进入发展高峰,当年新建站约300座,首次超过CNG加气站新建站数量。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天然气加气站3280座,其中CNG加气站2560座,LNG加气站720座。2、LNG加气站规模测算在交通领域,LNG主要用于重卡和城市大型客车,CNG主要用于出租车和小型轿车。我们假设2023~2023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增241亿立方用气量的82%以LNG形式被LNG重卡和LNG客车所吸收。我们测算LNG加气站的需求量有两种方法:1.气体供给法:通常一个LNG加气站的设计加气量为2万方/天。假设到2023~2023年,新增交通运输用气量82%为LNG,且加气站平均达到设计加气量的80%,则2023~2023年共需要建站3390座;2.车辆需求法:根据经验数据,正常运营下,一座加气站通常可服务周边150辆卡车或客车的加气需求。我们假设到2023年,每座加气站给100辆车加气,对应LNG重卡和LNG客车的存量分别为24万辆和11万辆,则共需要加气站3435座。综上,我们预测到2023年我国共需要3400座LNG加气站。六、期待环保政策红利1、国内政策:支持天然气发展2023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第四条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或可进一步加快天然气消费增速。7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指出:解决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严重问题,关键是“压煤、上气、控车、监管”,其中“上气”,就是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控车”,就是限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提升燃油品质。根据《天然气利用政策》,居民生活用气、天然气汽车和天然气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热电联产等属于优先发展项目。2、若国四柴油标准能够快速推行,LNG经济性将得到加强国四柴油发动机比国三柴油发动机贵3~5万元,相当于LNG重卡的一次性投资比柴油重卡只多5~7万元。目前成都市销售的国四柴油为7.71元/升,比国三柴油贵8%。如果未来国四柴油标准能够在全国推广,则LNG重卡的经济性将变得更加显著。假设LNG重卡投资比国四柴油重卡贵5万元,国四柴油价格为7.7元/升,LNG价格仍按4.5元/立方计算,在年重载里程15万公里的情况下,车主大约4~5个月即可收回投资。假如从2023年起,国四柴油标准能够在全国大面积严格推广,则LNG重卡的需求将有可能继续超速发展。但国四柴油推广需要油品升级并建立车用尿素溶液全国供应体系,目前尚不具备进行全国实施的条件。明年能否全面实施,尚具有不确定性。2、城市公交需求有潜力城市公交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对经济性相对不敏感。而且城市公交线路固定,加气方便。为降低PM2.5的排放,国内城市公交推广LNG客车的速度或许会超预期。七、投资策略我们认为:天然气长远前景广阔,但短期内LNG气源涨价以及未来持续的涨价预期会挤压中下游环节利润,最终导致部分低营运里程的货主放弃使用LNG重卡。假如油气差价一直维持目前的20~25%的幅度,LNG重卡依靠经济性取得快速增长的动力将有较大削弱,进而使得LNG重卡行业增速减缓。同时,LNG重卡气瓶的产能或将于2023年下半年大幅度增长,使得行业净利率受到下行压力。暂时给予LNG车辆装备“谨慎推荐”评级,建议密切关注中石油新的领导团队制定的天然气发展战略和国四柴油标准的推广力度。
2023年健康服务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综述 PAGEREFToc370156108\h41、政策 PAGEREFToc370156109\h42、主要发展方向 PAGEREFToc370156110\h4(1)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涵盖领域广泛 PAGEREFToc370156111\h5(2)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PAGEREFToc370156112\h5(3)重点扶持领域涵盖广泛 PAGEREFToc370156113\h6(4)着力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 PAGEREFToc370156114\h6(5)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PAGEREFToc370156115\h7二、医疗服务 PAGEREFToc370156116\h71、放宽准入条件,明确法无禁止则准入 PAGEREFToc370156117\h72、公立医院改制试点 PAGEREFToc370156118\h83、体制内外平等政策 PAGEREFToc370156119\h84、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PAGEREFToc370156120\h95、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 PAGEREFToc370156121\h96、其他服务业 PAGEREFToc370156122\h10三、医疗器械 PAGEREFToc370156123\h11四、商业保险 PAGEREFToc370156124\h13五、医疗信息化 PAGEREFToc370156125\h15六、中医药 PAGEREFToc370156126\h15七、医疗旅游 PAGEREFToc370156127\h16一、综述1、政策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3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提出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放宽市场准入,简化紧缺型医疗机构和连锁经营服务企业的审批、登记手续,放宽对营利性医院市场准入和配置大型设备的限制。二是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三是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2、主要发展方向文件指出了主要发展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查、评价、研发等服务。(1)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涵盖领域广泛1、本次意见提出到2023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以上,按照目前占GDP5%左右的规模计算,未来行业增速将在15%左右。2、到2023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具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明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健康保险,提高商业保险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扩大健康服务相关产业规模,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2)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本次意见涵盖广泛,主要对医院、诊断检验、养老产业、商业保险、中医药保健、体检咨询、服务外包、健康信息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市场准入,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投融资引导政策、财税价格政策等方面以大力支持。积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并首次在细节上给予充分支持,明确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须向社会资本开放,对待非公立和公立机构一视同仁,有利于民营资本真正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加快设立各类医疗机构的步伐。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包括推动中医服务,包括推动医疗机构开设中医服务和鼓励药店中医坐诊,开发药食同用的中药材和保健品等,有利于保健品和中药材行业的长期发展。(3)重点扶持领域涵盖广泛此次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涉及医院、诊断检验、健康信息化、养老产业、商业保险、中医药保健、体检咨询、医疗器械、服务外包等几个方面。(4)着力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最初在2023年《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中系统提出,但始终未能涉及细节,由于缺乏具体的政策和措施,非公立医院尤其是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在过去一直受到制约,此次意见明确要各地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非公立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保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有利于社会资本更快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此外,该意见还鼓励发展医院管理集团,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连锁专科和综合性医院集团的发展。我们认为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将利好连锁医疗机构:通策医疗、爱尔眼科,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复星医药,金陵药业,开元投资。(5)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包括推动医疗机构中医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2、开发中医保健产品,包括种植中药材及其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动中医养生保健等。我们认为通过中医养生防未病治已病,是国家节省医疗资源的方式,有利于中医药产业和保健品行业的长期发展,利好康美药业,汤臣倍健,东阿阿胶,同仁堂。二、医疗服务1、放宽准入条件,明确法无禁止则准入医疗服务业的准入标准得以明确,有望进入野蛮生长阶段。2、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重点在于《意见》明确提出将在部分地区建立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各界投资医疗服务是之前一贯的政策,,但投资形式的叙述更为具体。3、体制内外平等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水电热同价等方面实行平等对待的政策。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水电热同价等方面的平等政策显然有利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但制约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根本因素并不是以上因素,而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优势,因此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方面的平等政策才是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意见》的内容还包括促进人才流动的政策,例如,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以及在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并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此外,公立医院改制也是人才向非公立流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以上人才流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公立医疗机构的高端人才有望向非公立医疗机构流动,这是未来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最终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如果相关意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那么对于现行医疗服务体系的改变将是巨大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将进入黄金时代。主营医院业务的上市公司有通策医疗、爱尔眼科。从事医院建设、洁净手术室建设的上市公司尚荣医疗也将受益。兼营医院业务的上市公司有复星医药、马应龙、开元投资、金陵药业、益佰制药、诚志股份、双鹭药业、康美药业、三精制药、华润三九等。4、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是非公立相对于公立的一个最大的“不公平”,由于国家定位公立医疗机构主要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因此对于医疗服务价格必然有所限制,因此公立医疗机构大多盈利很少。非公立医疗机构不受此限制,其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医疗领域。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非公立医疗机构更容易发展高端医疗,并为高端人才支付更高的薪酬,从而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如果说平等政策使得非公立与公立可以平等竞争,那么该项政策毫无疑问使得非公立医疗机构具有了巨大的优势,甚至是决定性的优势。5、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支持发展第三方的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鼓励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1)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利好检测试剂(科华生物,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博晖创新、阳普医疗等)和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华润万东、东软集团、理邦仪器、新华医疗、乐普医疗)。(2)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相关个股达安基因:公司与三元科技合资创立的广东达元食品药品安全技术公司,从事食品安检产品的开发研究,公司持股40%。(3)鼓励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泰格医药)6、其他服务业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业。相关个股:慈铭体检。三、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发展,其硬件基础是医疗器械,如果说医疗服务的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那医疗器械毫无疑问将率先受益,并且即使医疗服务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的投入期,医疗服务尚未真正盈利的时期,医疗器械仍然可以大幅盈利。因此,尽管《意见》主要针对服务业,但对于医疗器械的利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公立医疗机构来说,往往更倾向于购买进口医疗器械,主要原因:一是公立医疗机构资金较为充裕;二是对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复习
- 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统编版)
- DB41∕T 1785-2019 承压类特种设备内部受限空间检验检测安全规范
- 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李洪梅57课件
- 三年级体育上册 游戏中奔跑的动作方法和要领教学设计
- (12.2.2)文学与图像文化(上)-樊淑敏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任务利用顺序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顺序结构程
- 热点07 中国元素及传统文化(阅读理解之首字母填空题)(原题版)
- 2025学年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 肝癌肝移植的进展和展望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校园版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2023年新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专题练习10篇(含答案范文)
-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第4章 毒作用机制毒作用影响因素
-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 GA/T 1433-2017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