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介入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_第1页
心脏病介入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_第2页
心脏病介入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_第3页
心脏病介入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_第4页
心脏病介入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脏病介入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创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构建医疗装备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创新体系,营造包括政策、金融、监管、学科交叉、医疗示范一体的激励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培育整机企业+零部件企业+服务配套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特精新企业创新链,品牌企业+创新型医疗服务企业价值链,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建设主导产品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网络协作紧密高效、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的医疗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医疗装备国际研发制。加强组织协同工业和信息化、卫生健康、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资、市场监管、医保、中医药、药监等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根据职能分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优化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桥梁纽带作用。协调组建行业跨界交流协作平台。各有关方面要密切协同联动,加强政策规划、标准法规等方面的统筹,抓紧抓实抓细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壁垒(一)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壁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多样化,医疗器械制造商需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以便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高性能的产品。由于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产品设计复杂,涉及人体血管解剖学、人体工学、材料学、机械设计等多项交叉学科,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往往需要深厚的研究基础及技术积累,才能研发出满足临床需求的高性能产品。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足够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并生产出质量稳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二)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壁垒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综合应用的研究,并需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要求研发人员在材料、计算机与软件、临床医学等学科均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和研发能力。但培养或引进专业人才团队的成本较高,培养时间周期较长,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新进企业的人才培养壁垒很高,使得市场新进入者较难在短期内完成积累。(三)医疗器械行业资金壁垒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人力成本并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以完成市场调研、确立研究方向、设计开发、试生产到产品正式进行市场推广并销售的各阶段。为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对于经营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的新进企业常因为资金实力不足而无法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四)医疗器械行业准入壁垒各个国家和地区针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均设置了较高的标准,以降低应用时的医疗风险。根据风险程度,我国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对生产和经营风险较高的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严格的许可和监督制度,从研发到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周期较长。为了进入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行业,企业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对法规政策的理解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对新进企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准入壁垒。(五)医疗器械行业营销渠道壁垒我国医疗机构地域分布广阔,医疗器械制造商需要较长的周期扩展其营销渠道并匹配服务网络。国内心脏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行业制造商通常采用经销的销售模式。专业成熟的经销商已经与早期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使发展较早的企业拥有固定而广阔的销售网络,而新进企业难以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对新进企业的营销渠道拓展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现代制造、新一代信息、新材料、前沿生物等技术与医疗装备技术跨学科、跨领域交融发展提速,新型医疗装备产品不断涌现;全球大卫生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医学服务模式从疾病医学服务向疾病+健康医学服务转变;构建面向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装备发展体系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热点,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快速调整变化。我国医疗装备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争夺医疗装备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催生了超大规模、多层次且快速升级的医疗装备需求;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产业基础能力日益增强。加速推进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面对新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对医疗装备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自立自强,着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积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态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中国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行业发展趋势1、创新二尖瓣介入器械企业逐渐增多目前二尖瓣介入器械企业数量相当有限。随着二尖瓣介入治疗疗法的理念推广和手术数量的增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加入二尖瓣介入治疗的竞争蓝图。2、合格的二尖瓣反流治疗术者逐渐增多由于第一款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在中国获批时间较短,二尖瓣介入术式在中国尚处于发展早期。能够胜任手术的术者非常少,积累的经验也不足。随着疗法的推广和使用经验的积累,中国能够完成二尖瓣介入手术的术者将越来越多,以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手术量需求。二尖瓣介入治疗的技术发展起源于外科治疗,但由于不像外科手术可以在开胸情况下直视下操作,介入治疗的技术手段和可解决的问题仍然有限。由于二尖瓣反流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单一方法往往不足以解决全部的二尖瓣反流相关问题。未来随着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将来有多种介入修复技术联合使用,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大部分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技术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手术效果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达到外科手术水平,如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技术仅适用于不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随着临床循证证据的支持和验证,未来二尖瓣介入治疗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受益群体将拓展至中危患者等更多的患者群体中。(二)中国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行业面临的机遇不断提升的介入手术需求:中国二尖瓣反流患者众多,但是诊断率和治疗率,尤其是手术渗透率仍然较低,适合手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与实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悬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最大的二尖瓣反流治疗市场的驱动力。由于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群体中,高龄患者的比例很高,由于年龄等诸多因素,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或者无法承担其带来的重大风险,这无疑将提升对于更加安全的介入治疗的实际临床需求。二尖瓣反流诊断与评估技术的不断完善: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四个学术委员会共同编写了中国首部二尖瓣反流相关的专家共识,首次阐述了超声心动图指导缘对缘介入二尖瓣修复流程,推动介入治疗在二尖瓣反流领域的应用。随着国内对于二尖瓣反流诊断与评估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利于筛选适合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使更多的患者获益,从而驱动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市场。新技术持续取得进步,创新产品不断获批:2020年6月,雅培的MitraClip成为第一款在中国内地获批的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而国产的同类型产品尚处于临床试验或者注册审批阶段。随着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未来创新产品将陆续获批。新产品商业化推广,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理念将不断得到普及和深化,从而驱动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市场的发展。政府政策利好资本投入加持:随着近年来国家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以及医疗器械创新绿色通道等审批机制的推行,使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如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够在更加利好的环境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介入治疗赛道一直是资本加持的热门领域。二尖瓣反流作为应用前景广阔的重要细分领域,必将持续受到资本的关注与加持。2、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行业面临的挑战介入治疗术式在中国仍不成熟:雅培的MitraClip为中国第一款商业化推出的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于2020年6月获批。二尖瓣反流介入术式在中国尚处于发展早期,能够胜任手术的术者较少,且经验积累也稍显不足。在该种市场格局下,即使患者存在介入治疗实际需求,但若术者不具备进行相关术式的能力,则该种临床需求较难被满足,对企业商业拓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缺乏获专家共识的临床诊疗指南:目前仅有经导管缘对缘术式的专家共识,尚无权威统一的二尖瓣反流诊疗指南或者专家共识,医生专家对于二尖瓣反流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仍存在较大分歧。在该种情况下,创新的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器械有可能无法获得术者的广泛认可,从而制约企业创新的商业化能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一)医疗器械行业简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医疗器械主要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四大类,其中高值医用耗材又可分为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骨科植入、神经外科、电生理类、起搏器类、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类、眼科材料、口腔科及其他。(二)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市场行业发展概况1、结构性心脏疾病分类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中提出的新概念。在2005年,由HorstSievert博士首次提出,并提到了具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发展迅速,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广义的结构性心脏病是指除原发性冠脉疾病和心电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以外,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和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而狭义的结构性心脏病是指解剖异常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所造成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1)先天性心脏病异常(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2)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等);(3)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等);(4)其它疾病: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疤痕心肌等。2、心脏瓣膜病概览心脏瓣膜病是因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的一种心脏病。心脏瓣膜指心房与心室之间或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主要功能为阻止血液回流,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或从心室流向主动脉/肺动脉)。根据形态和位置,共有四种心脏瓣膜: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二尖瓣、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瓣和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肺动脉瓣。如果瓣膜无法正常开关,就会影响血液正常流动。通常瓣膜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狭窄,指瓣膜不能完全打开,导致通过瓣膜的血流量不足;另一种是瓣膜关闭不全或反流,血液会反流到原先供血的腔室,导致通过的有效血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流量。在所有心脏瓣膜疾病中,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MR)和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AS)是最常见的类型。长期以来外科开胸手术一直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以微创伤、痛苦小、恢复快为主要特点的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3、二尖瓣疾病概览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是分隔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解剖标志。其主要功能是保证血液舒张期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而收缩期不逆流回左心房。二尖瓣疾病主要包括二尖瓣反流和二尖瓣狭窄,其中二尖瓣反流是一类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开口内。二尖瓣开放可使来自左心房的血液充盈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关闭,以使泵出的血液只能流入主动脉,而不会回流至左心房。当二尖瓣未完全闭合时,部分血液会漏回左心房,称为二尖瓣反流。中重度的二尖瓣反流会导致左心房血流量增加、血压升高,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水肿、房颤、心衰、甚至死亡。二尖瓣狭窄(mitrostenosis,MS)指二尖瓣由于瓣叶增厚、僵硬,瓣叶开口变窄,阻碍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因通过开放的狭窄瓣膜的血流减少,左心房血容量和压力增加,导致左心房扩大,进一步引发包括肺动脉高压、心房纤颤和血栓栓塞在内的严重并发症。(三)全球及中国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市场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二尖瓣反流市场规模2017年全球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病率为1.25%,2021年时患病率达1.28%,预计到2027年时,全球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到1.37%。全球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病人数从2017年的9,35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9,990万人,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这一患者群体数量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14亿患者,2021年到2027年的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2.2%。全球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量从2017年的1.53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2.77万台,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0%。预计到2027年,全球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量将达到10.43万台,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7%。全球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器械市场从2017年的4.8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8.92亿美元,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8%。预计到2027年,全球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器械市场将达到37.58亿美元,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1%。2、中国二尖瓣反流市场规模在中国35岁以上的人口中,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病率从2017年的1.31%增加至2021年的1.37%,预计到2027年时,患病率将增加至1.42%。中国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病人数从2017年的1,00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110万人,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这一患者群体数字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60万人,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2021年,中国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量约为200台,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万台,2021年到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7.3%。2021年,中国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器械市场达到3,990万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0.98亿人民币,2021年到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6.5%。3、二尖瓣反流治疗方案概览二尖瓣反流的治疗方案中,治疗方法主要包含三类: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在不同类型的二尖瓣反流(原发性二尖瓣反流和继发性二尖瓣反流)以及不同分型和症状表现的患者中,三种治疗方法的地位、推荐等级和临床循证证据支持是不同的。4、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方案概览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技术源于外科手术技术。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适用于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治疗方案包括经导管二尖瓣修复(TranscatheterMitralValverepair,TMVr)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ranscatheterMitralValvereplacement,TMVR)。5、二尖瓣反流介入修复的技术分类目前,二尖瓣反流介入修复的主要类型包括瓣环修复、瓣叶修复及腱索修复三种,其分别对应的术式包括瓣环成形术,缘对缘修复及腱索修复在内的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器械都是最早源于外科术式,其中缘对缘的修复是相对较主流的方式。就二尖瓣反流介入技术本身而言,由于二尖瓣病变的多样性(瓣环、瓣叶及其临近区域解剖结构的多样性),各种介入修复/置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范围。6、中国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现状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理论上可适用于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在内的各种病变;然而由于二尖瓣疾病患者疾病异质性高、入路途径受个体影响、团队配合难度大、瓣膜置换未充分确证等因素和治疗现状的影响,二尖瓣反流治疗无论是在治疗技术、操作器械及团队配合上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而这也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会。(四)全球及中国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市场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市场规模由于全球主要国家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近年来全球新生儿数量持续下跌。从2017年到2021年,全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发病人数从21.5万人降低到21.1万人。但考虑到长期全球新生儿数量下降的趋势放缓,并且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测到2027年,全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发病人数将增长到21.3万人,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0.2%。全球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量从2017年的5.30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6.44万台,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0%。预计到2027年,全球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量将达到11.36万台,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9%。全球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市场从2017年的1.1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25亿美元,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预计到2027年,全球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市场将达到1.95亿美元,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7%。2、中国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发病人数也随之降低,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一大类,房间隔缺损的发病人数也随之降低。随着二胎政策放开等因素,新生儿下降趋势减缓,发病人数下降趋势也将逐渐放缓,房间隔缺损发病人数有望逐年增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作为房间隔缺损占比最大的分类,其2021年在中国的发病人数为4.6万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4.8万人,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0.9%。中国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量从2017年的1.84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3.32万台,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0%。预计到2027年,中国房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量将达到5.12万台,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5%。中国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市场从2017年的1.55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2.63亿人民币,2017年到2021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2%。预计到2027年,中国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市场将达到3.82亿人民币,2021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创新型封堵器(例如在涂层技术方面改良迭代的产品以及可穿刺或可降解产品)获批,并有更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其临床优势。同时,随着患者支付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将有更多患者使用这些创新型的高价产品,高价产品渗透率的提升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保障措施(一)创新支持模式引导地方、产业基金、社会资源等支持医工协同开展医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攻关,加大金融投资对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进一步加强采购管理,支持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深化产融合作与投融资对接,加强优质企业上市培育。支持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建立健全临床转化环节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获取合理合法创新收益的新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二)促进推广应用优化创新医疗装备注册评审流程。支持拥有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国内首创且国际领先、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装备,临床急需的创新型医疗装备进入特别审批通道。加快审批。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加强基层医院医疗装备的配置力度。提升诊疗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医疗装备应用推广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医疗装备产品购买技术服务等模式。(三)加强人才培育鼓励理工科与医科等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基础、应用及临床等学科。积极探索医工交叉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医+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弘扬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树立正向激励导向,实行股权、期权等多元化激励措施。(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力口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建设医疗装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医疗装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畅通医疗装备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流动与运营渠道,促进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产业发展等有效融合,构建互利共享、合作共赢的专利运营模式,提高和激发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专利意识,贯彻落实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推动医疗装备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针对大卫生大健康发展需求。针对突发传染病、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需求,加快培育医疗装备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促进医疗服务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问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不断提升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一)推进"5G十医疗健康新模式发展推动运用5G技术改造提升医疗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医疗平台p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围绕智能疾控、急诊急救、远程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等重点方向,创新5G应用场景,开展智慧医疗健康装备和应用创新,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远程问诊、远程会诊等发展。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促进高端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二)推进居家社区、医养康养一体化发展拓展医疗健康装备服务链,推进居家社区级新型医疗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后续服务协同发展。推进开源外接设备、医疗健康软件与基础医疗设施同步发展,探索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家庭等健康建筑内嵌入基础医疗设施装备,建立健全重点人群健康信息的自动感知、存储传输、智能计算、评估预警等全程管理体系。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推动医疗机构、第三方诊断/检验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居家社区等相协调的防、诊、治、康、护、养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发展,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人口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三)提升紧急医学救援保障能力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装备、大规模疫病防控应急装备及解决方案研究,提升传染源识别、传染途径切断等水平,提高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检验检测装备精准化、智能化、快速化、集成化、模块化、轻量化发展。推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动物设施等特殊实验室关键防护装备研发。提升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发展海陆空远程医学救援、极端天气紧急医学救援等装备。支持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合理布局产能,平急结合。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供给能力。发展愿景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一)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医疗装备亟需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基本补齐,初步建成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装备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等领域实现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