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_第1页
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_第2页
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_第3页
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_第4页
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解面谈之应用例:我丈夫永远不会帮忙做家务!这段婚姻真失败,都是我不知道博取丈夫欢心! 儿子太顽劣了,全是因为我教诲无方!过去我所做一切都是白费,我真是一无是处!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页基本辅导技巧-听你描述,感觉到你丈夫及儿子表现令到你很不舒适,甚至可能有些沮丧,不知应怎样面对…..(初层次同理心反应)-我看到你已付出最大努力,不过事情发展并不能完全由你控制,到当前为止,你还未看到你过往所作出种种努力结果…(初层次同理心反应)-我相信你在婚姻及管教上,一定有些不愉快经验,可否说多一点?(勉励表示)-很多妻子或母亲,碰到婚姻困难,儿子顽劣,都会怀疑自己是否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外化、普遍化)-你好希望丈夫能分担你一点家务,儿子「听听话话」….

(高层次同理心反应)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页寻解面谈辅导技巧 -当前来说….你最想得到改进是什么?(目标导向)- 假如你对当前因难给一个分数,由一至十,一分最低,十分最高,你会给多少分?(刻度问句)- 假如因难改进了,情况会是怎么样?(奇迹问句)-有没有一些情况(在什么情况下?),丈夫及儿子表现令你表现满意?是什么表现?(例外情境问句?)-你做了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好表现?(应付问句)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3页回应练习

(基本辅导技巧)案主:我儿子不能停下来,太活跃,无法控制自己,没有方法令他平静下来,我很担心,怀疑他心理不正常!

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4页回应练习

(基本辅导技巧)案主:我和妻子经常为小事吵架,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5页回应练习

(寻解面谈辅导技巧)案主:我希望改进和儿子沟通。

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6页回应练习

(寻解面谈辅导技巧)案主:我希望丈夫待我好一点。

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7页回应练习

(寻解面谈辅导技巧)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向你说:「我个仔小学初小时成绩都不错,升上了四年级后,成绩日渐退步,天天都要做大量功课,做来做去都做不完,他说很多都不懂,我又不懂教他;最近更无心做作业、温习。你们学校终究为何要给学生这么多功课,上堂怎样教书,为何他无心向学?」

工作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8页寻解治疗内涵寻解治疗:是指寻找处理问题方法为关键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指以寻找处理问题方法为关键短程心理治疗技术。一个正面、以行动为主治疗方法,最大特点在于以心理健康观点对待问题,会谈焦点在于“处理”,而不在于“问题”。基本主张是目标导向,主要是引导来访者考虑此时此地做些什么能够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即用正向、主动观点,来促使改变发生。主要专注于处理问题。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9页寻解治疗假设1.事出并非一定有因2.重视来访者对事件解释,以及在事件中所采取反应与行动3.合作与沟通是处理问题关键4.不妥处理方法是造成问题根本5.从正向意义出发,认为来访者是问题处理教授,强调案主正向力量、成功经验、个案可能性6.骨牌效应。小改变开始是成功二分之一,小目标能够带动案主处理行动信心与动机,尤其是当最先出现小改变假如是曾经发生过成功例外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0页主要特色

KossandButcher(1986),Bloom(1992,1997)有限时间有限、明确、合理可行辅导目标谨密合作关系讯速介入勉励案主表示感受维持清楚面谈焦点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1页基本假设及辅导模式案主有能论→发掘潜能问题成因、诊疗和评定。现在及未来点,可行目标和方向“谈话过程”→重新建构处理问题方案提供空间,表示对(负面)行为及事件了解和感受Problemtalking→solutionseeking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2页寻解治疗工作理念

(一)强调心理健康及非病态化

(二)善用案主资源(utilization)

(三)非理论、非常规化观点

(四)唯简是尚

(五)改变不可防止

(六)现在及未来取向

(七)共同合作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3页寻解导向治疗对问题处理方法1.问题成因与其处理方案并无必定联络2.我们无须完全清楚问题成因,只需明白处理方法,亦可处理问题3.处理问题方法必定存在;而且通常是多于一个方案。4.透过社工与案主合作,我们能够找到,或创造处理方案。5.寻解、创解过程是能够清楚描述,而且能够学习得到。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4页寻解取向治疗是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一个主要社会工作实践理论,起源于20世界70年代后期,创始人是StevedeShazer、InsooKimBerg以及她们公职密瓦基短期家庭咨询中心。寻解取向不但仅是某种技巧或干预。它是一个关于认识什么、治疗是什么和改变怎样出现思索方式。不但仅是一个模式,也是一个哲理—一个对于临床实践而言需要实现认识论改变哲理。寻解治疗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5页一、理论脉络传统社会工作价值和观念与寻解取向治疗系统理论与寻解治疗认知理论与寻解治疗后当代主义与寻解治疗寻解取向治疗发展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6页传统社会工作价值和观念与寻解取向治疗寻解取向治疗深深扎根于传统社会工作价值和观念,只不过,寻解取向治疗实现这些价值方式有了改变,不再是聚焦于问题,而是转向了优势和责任。换句话说,寻解取向治疗是践行社会工作关键传统方式之一。Peller和Walter认为寻解取向治疗兴起受惠于三个传统:精神研究所精要问题聚焦模式、Milton

Erikson和后当代主义。Walsh认为寻解取向治疗渊源包含系统理论、认知理论、沟通理论、精要治疗、危机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7页系统理论与寻解治疗系统理论认为任何改变都会引发在哼歌系统改变,任何新行动都可能造成系统无法预期结果。这暗示,任何细微改变都有可能造成一个新结果。精神研究所(MentalResearchInstitute,MRI)精要策略治疗视角落实了这一系统思维,认为问题可能是失败处理方式总和,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应该寻求一个新方式打破恶性循环,而这个新方式就是关键所在。精要治疗聚焦于案主最为关切问题,致力于寻求改变,并认为非案主全部问题都需要给予回应,也不是只有了解了案主问题原因才能处理案主问题,案主历史并不受到重视,这成为寻解治疗早期渊源。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8页认知理论与寻解治疗认知理论关于人们怎样在生活中寻求特殊意义对于寻解取向治疗含有启示意义,即我们认知可能轻易形成某种图式,而这么图式妨碍我们加入新原因。新原因加入就为改变这么图式提供了机会。(Walsh,1991)沟通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动,尤其是语言利用。语言能够改变现实,以另一个语言进行表示可能就是改变开始或者改变动力,这么观念也为寻解取向治疗提供了知识支持。MiltonErikson著作对整个心理治疗界有着深刻影响,包含无意识、治疗过程中隐藏指令,案主界定治疗目标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19页后当代主义与寻解治疗后当代主义或社会建构主义实现了从系统到叙事转变,案主不在被视为一个系统或者系统一部分,而是视为共同寻找可能性叙事主体。在认识论上,后当代主义否定有客观事实存在,否定病态和常态区分是所谓科学,而认为人生活在叙事之中,而且人不停创造自己生活体验叙事。我们不可能拥有所谓客观事实,我们所能有只是案主故事,案主和社工就是要一起创造新故事和新叙事,这么就可能出现新可能性和新生活。寻解治疗属于社会建构阵营。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0页寻解取向治疗发展短期家庭中心主动致力于寻解取向治疗发展,其中一个关键性研究是Weiner-Davis、deShazer和Gingerich对于干预前改变探索。认为问题和干预之间并无须要要建立联络,这是一个含有革命意义观点,因为另外理论视角都认同问题与处理方法之间关联。寻解治疗摆脱了问题取向,解构了症状,不再干预所谓问题,与此同时,考虑到短期干预成为一个时尚,寻解治疗恰好顺应了社会工作和心理治疗这一发展趋势。deShazer著作最早阐述寻解取向治疗。O‘Hanlon和Weiner-Davis“探索处理方法”一文,是促进这一视角广为流行主要文本。当前,寻解取向治疗已经应用在不一样领域,诸如精神健康、家庭暴力、酗酒、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服务和家庭服务,其主要观点对社会工作产生了较为深远影响,并整合进社会工作融合模式之中。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1页二、概念框架案主是自己教授案主有自己优势目标定位处理方法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2页案主是自己教授寻解治疗对人与人类经验一个关键主题是,相信人自己才是自己教授,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以及怎样改变自己生活。治疗对案主而言只是得到他们想要东西,社工角色只是一个顾问。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案主决定咨询目标和目标,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寻解治疗是案主中心、骨科中心。每个人主都有处理问题钥匙:治疗师需要知道何处找寻。案主自己所带来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由此案主能够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3页案主有自己优势每个人都拥有一生可利用优势。我们能够尊重案主所标到意义和愿景。主动定向“使得生活中答案增加,从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而不是去关注兵力方面问题。这么,巨大改变很快就会发生。”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4页目标定位社工和案主要共同经历一个目标定位过程,目标定位就是寻求意义,这么意义包含“超越案主希望经历体验或生活。”目标定位过程就是一个加强可能性形成意义过程,这么案主就能够不一样方式体验自己活以自己所希望方式生活。目标定位能够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案主是怎样表示他希望从会员中得到什么?案主希望怎样对其生活创造差异?案主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正在走向他所需要轨道上?案主现在是怎样体验他所需要东西?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5页处理方法寻解治疗认为没有必要再问题与处理方法之间建立联络,这个视角首先辨识问题然后转换到辨识问题例外情况,最终转换到辨识处理问题方法。社工和案主共同工作去建构处理方法,而非仅仅给复杂问题一个简单问题处理方法。该视角问询最基本问题是:“我们怎样建构处理问题方法?”,这一问题背后隐藏假设是:必定有处理问题方法;而且不止一个方法;问题处理方法能够被建构;助人者和被助者都参加这一建构过程;“建构”一词意味着处理方法能够被创建或组合。所以,社会工作人员和案主应该聚焦于“此时此刻”,共同找到问题处理方法。寻解取向治疗七个关键假设:(1)主动关注答案和未来会有很多好处。(2)进入治疗过程案主确实拥有高效行为能力,即便效率因负面认知而暂时受到破坏。(3)每个问题都有例外。(4)案主经常知识展示自己一面,另一面对于寻求处理方法含有主要意义。(5)一个小改变会为更大改变铺平道路。问题处理要一步一步地进行。(6)案主有改变意愿、有改变能力且正在努力促使改变发生。(7)在处理问题目标上,案主是值得信赖。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6页三、实践框架O’Connell问题聚焦和寻解聚焦比较问题聚焦寻解聚焦我怎样能帮助你?你怎样知道干预是有益?问题是更深层次某种东西症状吗?我们是否澄清了你需要回应关键议题?你能告诉我关于这个问题更多东西吗?你能找到问题例外情形吗?我们怎样依据过去经从来了解这个问题?假如问题不存在,未来将会是怎样?什么防卫机制或认知扭曲在发挥作用?你怎样才能愈加好地利用你技能和潜质?我们之间关系以怎样方式反应了你问题?我们怎样合作?我们需要多少次面谈?我们是否已经取得了足够进展并结案?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7页三、实践框架Walter和Peller指出治疗过程四个阶段:了解案主需要什么、而不论他们不需要什么。不要寻求问题病理学基础,不要试图给案主一个标签从而贬低他。相反,应该探索案主正在进行有效工作,并勉励他们继续这么做下去。假如案主正在从事工作是无效,那么应该勉励他们尝试替换性做法。每次治疗都看成最终一次和仅有一次,尽可能使治疗简短。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8页三个基本立场非理论性(atheoretical)非规范性(non-normative)以案主为中心及主导(client-determined)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29页三条黄金定律如无破损,且由得他(Ifitain’tbroken,don’tfixit.)如见成效,继续尝试(Ifitworks,domoreofit.)努力无效,另寻他法(Ifitdoesn’twork,dosomethingdifferent.)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30页五组问句问询面谈前转变(Pre-sessionChangeQuestion)约三分二正面响应→勉励及跟进问询例外情境(Exception-findingQuestion)例:「什么时候你儿子会主动做好功课?」「有什么情况,同学们取了你文具,你也不会他一顿。」奇迹问句(MiracleQuestion)VAK描述

例:「假如有一个奇迹,帮你处理了跟老师/女儿/丈夫关系上问题,你想象你和xx相处会怎样呢?」刻度问句(ScalingQuestion)例:「你现时课堂表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可用甚么数字来描?」(1-10分,以十分为最高)」应付问句(CopingQuestion)例:「刚才听你说,当你心平气和地与儿子沟通时,他便会肯听你说,我很想知道你是用什么方法能够令到自己平静下来呢?」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31页评定寻解治疗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评定和干预之间没有显著分解。所以,评定阶段提问和评论就开启了改变过程。在这一阶段社工要接收案主对问题陈说并采取案主语言。随即社工能够问询表15.1中所列出问题。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32页专业关系案主与社工关系是决定性原因,信任感是最主要。DeShazer认为案主与社工之间能够发展出三种关系以促进案主改变(1)用户。(2)埋怨者。(3)参加者。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33页干预技巧奇迹问题奇迹问题最初是由BFTC发展出来,源自deShazer早期工作,它是基于未来一个提问。例(P196)社会工作理论()专家讲座第34页寻解治疗技术1、咨询前改变问询2、预设性问询3、评量性问询4、振奋性勉励5、奇迹问询6、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