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第1页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地震”:第2页第2页

全球地震分布区,1963年–1998年

第3页第3页地震烈度第4页第4页第5页第5页当地震来了..人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跑第6页第6页避震大震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规避,震后快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坚固、能掩护身体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地方,开间小、有支撑地方,室处开阔、安全地方。如: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2.内墙墙根、墙角;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地方。而下列场合不利于避震:1.附近没有支撑物床上、炕上;2.周围无支撑地板上。

第7页第7页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减少身体重心。2.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由于空气中也许有易燃易爆气体。专家们认为: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因此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规避。身体姿势第8页第8页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含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坍毁后形成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坍毁体与支撑物构成空间。2.正在上学时,要在教师指挥下快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课桌下。3.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4.不要回到教室去。5.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地方。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7.千万不要跳楼!8.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9.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学校避震第9页第9页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环境还也许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进自己所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坚固坍毁物、悬挂物或其它危险物;2.搬开身边可搬动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预防周围杂物进一步坍毁;3.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5.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6.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埋压解救第10页第10页第11页第11页第12页第12页第13页第13页第14页第14页第15页第15页3.3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莆田十八中陈丽芬第16页第16页第17页第17页第18页第18页地震形成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能量忽然释放引起地球表层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能量对地壳产生巨大压力超出岩层所能承受程度时,岩层便会忽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形式向四周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伴随一系列较小余震。第19页第19页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地震”:第20页第20页地震规模

当前衡量地震规模原则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第21页第21页地震震级一样大小地震,造成破坏不一定是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方造成破坏也不同。为了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感觉、普通房屋震害程度和其它现象作了描述,能够作为确定烈度基本依据。影响烈度原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远近、地面情况和地层结构等。地震烈度

当前国际上普通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距离为原则。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能量约增长32倍,相隔二级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32x32)倍。

第22页第22页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地理分布受一定地质条件控制,含有一定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部位,尤其是板块之间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地域,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消亡边界上。二是欧亚地震带,大体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上。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括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地震,此地震带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第23页第23页全球板块结构运动全球地震分布区

第24页第24页第25页第25页地震救援:

正确结识幸存者存活时间人工搜索仪器搜索救援工具:

生命探测仪“蛇眼”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小气垫液压钳张口咬断钢筋月球灯我国古代探测地震仪器——地动仪第26页第26页地震科学数据按照其获取路径能够划分为五大类:观测数据。包括:地震、地磁、重力、地形变、地电、地下流体、强震动、现今地壳运动等观测数据。这是地震科学数据中数量最大一类数据。探测数据。包括:人工地震、大地电磁、地震流动台阵等数据。调查数据。包括:地震地质、地震灾害、地震现场科考、工程震害、震害预测、地震遥感等数据。试验数据。包括:结构物理试验、新结构年代测试、建筑物结构抗震试验、岩土地震工程试验等数据。专项数据。这类数据为综合性数据,主要服务于某一主要研究专项、重大工程项目、某一特定区域综合研究等工作目的而建立。如:地学大断面探测研究、火山监测研究、水库地震监测研究、矿震监测研究、典型大震震害、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数据、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建筑物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数据。

第27页第27页一、地震中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二)震中——避震(三)震后——自救与互救第28页第28页1、结识地震前兆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气象怪异大地活动异常(一)震前——防震准备第29页第29页(1).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一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2).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躁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躁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忽然跑光了,有叼着小老鼠迁居;有些冬眠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恐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3).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光亮及声音,是主要临震预兆。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规律,要注意掌握。

第30页第30页(4)地震云预兆“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不同颜色,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普通出现于早晨和黄昏。“地震云”形成是因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在高空形成了“地震云”,云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这种说法似乎比较合理,但也有些人认为,“地震云”必定性尚缺乏试验数据,可能是一个巧合,有待深入考证。[条带状地震云][辐射状地震云]条纹状地震云第31页第31页2、召开家庭防震避震会(1)、地域:地震危险区(2)、内容:制定家庭防震避震方案(3)、目:树立防震意识清楚震时逃生路径掌握自救和互救办法第32页第32页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路径;(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微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组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5)准备一些简朴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位置上;(6)学会基本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办法等;(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抢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别人营救时参考;(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练,以填补避震办法中不足。第33页第33页(二)震中——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室内避震

室外避震

“伏而待定”,就地规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尽也许到开阔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平房或一楼可瞬间逃到安全地方

“跑”

其它情况

第34页第34页在室外,安全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到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相对安全地点,也是我们常说避震空间。寻找安全地方

第35页第35页规避时要尽也许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坐下时,要尽也许曲身体,降低受伤机会。采用安全姿势第36页第36页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主要部位。规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也许时,可用身边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预防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也许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好身体主要部位第37页第37页(三)震后自救与互救1、学会处理外伤基本方法。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也许降低体力消耗。3、要有顽强毅力和旺盛求生意识——最主要一点。第38页第38页阅读震后互救应遵循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长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拟定被困人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预防意外伤亡。第39页第39页如何辨认地震谣言

一、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公布地震预报,就都不要相信。国务院要求,只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有权向社会公开公布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其它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外公布地震预报。二、但凡说“xx单位都已告知了要地震”都不可信。如要公布地震预报,政府将采用一切办法快速告知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