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艺术概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属于——艺术()

A.绘画B.园林C.文学D.建筑

2.被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的是()。

A.《命运之女神》B.《掷铁饼者》C.《维纳斯像》D.《大卫》

3.下列属于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排拜创作的名著是()

A.《羊脂球》B.《包法利夫人》C.《项链》D.《红与黑》

4.恩格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读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属于__________。()

A.本体批评B.伦理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心理批评

5.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的代表作品之一。A.荒诞派B.魔幻现实主义C.黑色幽默D.意识流

6.《灰姑娘》是德国著名童话作家——的作品。

A.安徒生B.夏尔·贝洛C.金斯莱D.格林兄弟

7.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______。A.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8.艺术创造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一般采用()。A.艺术思维B.抽象思维C.理性思维D.逻辑思维

9.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______过程的基本特征。()

A.艺术发生B.艺术创作C.艺术欣赏D.艺术批评

10.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的是__________。()

A.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B.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C.德国哲学家谢林D.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

11.艺术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这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A.艺术表现B.艺术构思C.艺术体验D.艺术欣赏

12.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

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传播受众

13.《蜀道难》是我国唐代诗人______的名篇。()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高适

14.我国占代美学理论著作《艺概》的作者是______。

A.王国维B.叶燮C.李渔D.刘熙载

15.中国电影诞生于()

A.1895年B.1899年C.1901年D.1905年

16.《雷雨》的作者是()。A.茅盾B.周树人C.曹禺D.老舍

17.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了"净化说"。A.柏拉图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康德

18.易卜生表现资产阶级男权社会法治的制约下,妇女觉醒的作品是()。A.《凯蒂琳》B.《社会支柱》C.《玩偶之家》D.《群鬼》

19.“美是生活”是______提出来的。()

A.黑格尔B.普洛丁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

20.______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B.布莱希特C.欧文D.奥尼尔

21.苏、黄、米、蔡“四大家”是我国()代的著名书法家。A.汉B.晋C.唐D.宋

22.艺术创作的基础是()。A.艺术体验B.艺术构思C.艺术表现D.艺术再现

23.琵琶曲《十面埋伏》是___________民乐。()

A.俄罗斯

B.中国

C.德国

D.奥地利

24.《霓裳羽衣舞》是_____代宫廷乐舞。

A.汉

B.唐

C.宋

D.元

25.赵飞燕是______朝著名舞蹈家。()

A.汉B.唐C.宋D.元

26.《日出.印象》、《草垛》等是法国______的代表作品。()

A.后印象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

27.《岳阳楼记》是我国北宋文学家()的散文名篇。A.A.欧阳修B.柳宗元C.韩愈D.范仲淹

28.在整个艺术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的艺术语言是______。

A.文学性语言B.绘画语言C.音乐语言D.综合性语言

29.下列书中,成为中世纪艺术及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重要题材来源的是()

A.《天路历程》B.《标杆人生》C.《圣经》D.《教会时代的结束》

30.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普列汉诺夫所主张的艺术起源学说是()

A.模仿说

B.游戏说

C.表现说

D.劳动说

31.18.《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提香

32.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是__________。()

A.“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B.“诗情画意”C.“尽量违背自然”D.“讲究对称与均衡”

33.电影艺术诞生于______。A.A.1921年B.1895年C.1905年D.1915年

34.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A.A.古琴B.古筝C.扬琴D.二胡

35.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是______。

A.神所赋于的灵气与天赋

B.艺术家依靠怪癖的刺激而获得的一种创作冲动

C.长期积累,偶然触发而出现的创造力高度旺盛的创作心境

D.来去无踪难以说清的一种神秘兴奋的心态

36.美国1927年摄制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A.《相见恨晚》B.《红色的沙漠》C.《爵士歌王》D.《名利场》

37.古希腊悲剧主要是______。

A.性格悲剧B.命运悲剧C.社会悲剧D.荒诞悲剧

38.中国古代书法家中有“书圣”称号的是()A.A.王羲之B.怀素C.张旭D.颜真卿

39.《最后的晚餐》取材于()。

A.《圣经》B.《古兰经》C.古希腊神话D.古罗马神话

40.《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A.五言绝句B.散文C.抒情诗D.叙事诗

41.下列影片中,__________是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经典作品。()A.A.《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B.《珍珠港》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D.《卡萨布兰卡》

42.“三一律”是______的戏剧创作主张。()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

43.油画《父亲》的作者是()

A.靳尚谊B.陈逸飞C.黄永玉D.罗中立

44.在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是()

A.周朝乐器B.春秋乐器C.战国乐器D.秦朝乐器

45.艺术创作的基础是___________。()

A.艺术体验B.艺术构思C.艺术表现D.艺术再现

46.《游魂》是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它的作者是()

A.毕加索B.莫奈C.高更D.梵·高

47.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是法国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

A.后印象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

48.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春秋》B.《诗经》C.《论语》D.《离骚》

49.“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方面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A.关爱学生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为人师表

50.《聊斋志异》是我国______朝的小说作品。A.A.清B.宋C.元D.明

二、填空题(10题)51.艺术创造的过程为_____、_____和_____三步。

52.雕塑分为_____雕和_____雕。

53.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读者批评。

54.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点。

55.审美效应一般有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

56.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风格论》一书中提出_____的著名观点。

57.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及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即_____、_____和_____。

58.戏剧文学也称__________,是供__________用的文本。

59.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

60.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主大型的_____园林,另一类是江南小型的_____园林。

三、简答题(10题)61.简述形象思维和灵感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2.简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63.简述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64.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

65.简述什么是艺术创造主体。

66.简述艺术作品中表现和再现的关系。

67.简述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

68.简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

69.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70.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四、主观题(10题)71.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72.简述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

73.建筑赏析:《帕提农神庙》

74.简述艺术创作中审美理解的内涵。

75.举例说明综合艺术的种类。

76.艺术传播有哪些要素?

77.简述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78.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五、论述题(10题)79.试述审美感知过程中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80.结合作品论述艺术作品的感性和理性。

81.试论述典型和意境并加以比较。

82.结合一部作品,论述艺术鉴赏的具体过程。

83.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84.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典型和意境。

85.论述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

86.为什么说“经济繁荣,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87.联系实际说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88.结合有关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谈谈你对艺术起源的看法。

六、(0题)89.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

参考答案

1.D建筑通常反映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根深蒂固,建筑史上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几乎反映了整个中世纪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它制造出一种上升、凌空、缥缈的艺术效果,目的是使信徒忘却现实,憧憬天堂。

2.C米洛斯岛的《维纳斯》是古代希腊美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被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

3.B

4.C

5.C

6.D

7.D

8.A

9.B

10.C

11.A

12.D艺术接受指在艺术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传播受众为主体,积极能动地消费、鉴赏和批评的活动。

13.B

14.A

15.D拍摄于1905年的《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6.C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汉族,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

17.C

18.C三幕话剧《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

19.C

20.B

21.D

22.B

23.B

24.B

25.A

26.D

27.D

28.A

29.C艺术历史的继承性,在罗马时期的艺术上留下明显的印记,基督教的《圣经》故事成为中世纪艺术及文艺复兴艺术创造的重要题材来源。

30.D

31.C

32.B

33.B

34.A

35.C

36.C1927年摄制的《爵士歌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加了对白的电影,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曾多次翻拍。

37.B

38.A

39.A《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40.D

41.C

42.A

43.D油画《父亲》是罗中立创作的一位老农民的特大号肖像,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44.C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文物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45.B

46.C

47.D

48.B

49.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0.A

51.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

52.圆浮

53.社会传记心理文本

54.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技能与创造

55.共鸣净化领悟

56.风格即人

57.时代种族环境

58.剧本戏剧演出

59.间接性广阔性想像性

60.皇家私家

61.(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2)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灵感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的特征。(3)形象思维与灵感有一定联系,二者往往交互作用。灵感是形象思维的深度表现。

62.(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3)通过艺术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3)通过艺术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63.(1)书法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2)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①线条与组合;②具象与抽象;③情感与象征。(1)书法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2)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①线条与组合;②具象与抽象;③情感与象征。

64.艺术批评是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艺术批评主要有四种功能:

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②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

③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④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65.艺术创造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美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艺术创造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美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66.(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2)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因为,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67.(1)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②环境的人格化体现;③多重的象征性意味。(1)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②环境的人格化体现;③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68.(1)审美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感知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种特殊感觉。(2)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情境的过程,同时是逻辑推理潜在作用的结果。它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作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艺术创作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相互交织,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

69.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等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等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70.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根据艺术批评的着重点不同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为:(1)社会历史批评;(2)心理学批评;(3)文本批评;(4)接受批评。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根据艺术批评的着重点不同,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为:(1)社会历史批评;(2)心理学批评;(3)文本批评;(4)接受批评。

71.(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艺术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艺术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72.(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用与审美结合;

②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

③讲究技能与创造。

73.古希腊建筑高踞于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山冈上是雅典卫城建筑之一。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是卫城上最美丽的建筑。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年时值古希腊最繁荣的时期。帕提农神庙属希腊本土上最完美的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神庙总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饰有金箔檐部则布满雕刻并涂以红、蓝、金等浓厚鲜明的色彩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帕提农神庙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为精彩生动技艺超群是辉煌的杰作。神庙的列柱雄浑刚健比例匀称整个神庙尺度合宜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帕提农神庙也几乎成为卫城及至整个希腊的标志。古希腊建筑,高踞于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山冈上,是雅典卫城建筑之一。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庙,是卫城上最美丽的建筑。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完成于公元前438年,时值古希腊最繁荣的时期。帕提农神庙属希腊本土上最完美的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神庙总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饰有金箔,檐部则布满雕刻并涂以红、蓝、金等浓厚鲜明的色彩,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帕提农神庙的雕刻十分精美,尤以雅典娜的故事最为精彩生动,技艺超群,是辉煌的杰作。神庙的列柱雄浑刚健,比例匀称,整个神庙尺度合宜,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帕提农神庙也几乎成为卫城及至整个希腊的标志。

74.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75.(1)综合艺术的种类主要包括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2)戏剧艺术是指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现场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基本表现手段以舞台美术、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多种技术手段为重要构成要素。(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义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特征。(1)综合艺术的种类主要包括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2)戏剧艺术是指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现场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基本表现手段,以舞台美术、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等多种技术手段为重要构成要素。(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义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唱、念、做、打是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特征。

76.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指艺术传播活动中传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是信息的起点和源头。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包括艺术活动的现象和意味。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是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产生影响的程度。

77.抽象思维往往在文艺创作的一些关键地方发挥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在艺术创作虽然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然而抽象思维也不可缺少。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它贯穿于人类的各种理性活动中,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介入,可以提高艺术家的整体思维能力,使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平衡起来。创作中,理性太弱就驾驭不了形象,形象思维太弱就使思想直露,而损害艺术性,两方面应取得内在的协调。

78.答案要点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它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该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言,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3)艺术意蕴。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和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79.(1)知觉和感觉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它的活动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2)知觉与感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第一,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客观事物总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所组成,没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的知觉就不存在。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心理基础,首先是知觉的心理基础。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如果没有对各种花的颜色、气味等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可能形成对花的整体性的知觉。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愈丰富、愈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愈完整、愈正确。

第二,感觉往往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离不开事物的整体属性而存在。人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是以知觉形式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第三,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心理活动,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感觉基础上意识到感觉的意义,与理解有密切联系。知觉虽然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不同于各种感觉因素、个别属性相加之和,知觉的内容与感觉的内容具有本质的不同,不是用各种感觉所能取代的。

(3)知觉与感觉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知觉中,大脑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在感觉中,大脑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第二,知觉的产生必须通过各种感官的联合行动才能获得,是在多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感觉在客观事物单纯作用于人的某一感觉器官时也能产生。感觉直接产生于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接触,这是由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性及其关系的完整反映。也就是说,第一点区别决定了第二点区别。

80.(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艺术作品的形式首先是感性的,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感受到他。(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及形式所凸现的理性内涵,艺术的感情并不排斥理智,艺术不是非理性的产物,艺术在人类感情的进发之中,包含着对世界的理性思考,表现着人类思想方面的内容,相对于它的感性形式来说,则是理性的。(3)艺术作品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作品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另一种是指作品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统一。①首先,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这正是艺术区别于宗教、哲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正是在寒江独钓的感性形式中蕴含着更加浓郁的诗情与哲理,在万籁俱寂的雪海中,老渔翁清高孤傲,敢于抗争的性格跃然纸上,如在眼前。而这种精神与思想境界则正是当时作者倔强不屈性格的写照。由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使这首小诗成为千古佳作。②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又表现为艺术作品中情感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只有将情感渗透到思想里,思想融合在情感中,这样的艺术作品才真正具有感人的魅力。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这首乐曲所表达的热烈奔放的情感,具有震撼心理的巨大力量。与此同时,这首乐曲又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成熟时期的贝多芬的思想,使得这首奏鸣曲所表现的悲剧性之深刻,矛盾冲突之激烈,斗争精神之顽强,都是在同类作品中罕见的,成为钢琴奏鸣曲中一部经典性的作品。

81.(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2)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营造出一种深秋日暮的悲凉意境,渲染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3)典型与意境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和意境经常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典型论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则更强调意境论。

82.(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83.结合具体的文艺流派,须得出以下观点。(1)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2)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4)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5)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6)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以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要求。

84.①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②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③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④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①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②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③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④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85.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①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模仿说在西方的影响极其深远。②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投入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种观点。③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表现说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④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现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⑤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该学说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理论阐释之一。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⑥多元说认为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原始人类模仿自然的本能(模仿说)、表现情感的需要(表现说)、游戏的冲动(游戏说)也渗透其中,尤其是对于原始人来讲更为重要的原始巫术(巫术说)与原始生产劳动(劳动说),更是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86.(1)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2)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3)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因此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4)结合艺术史上现象论述论证严谨表达流畅。(1)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2)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3)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因此,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4)结合艺术史上现象论述,论证严谨,表达流畅。

87.(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准。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