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7篇)_第1页
初二物理教案(7篇)_第2页
初二物理教案(7篇)_第3页
初二物理教案(7篇)_第4页
初二物理教案(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教案(7篇)新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一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

第六节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熟悉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试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

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索:但凡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但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大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缘由。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力的平衡

1、试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假如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由于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索: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争论:由于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大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假如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洁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肯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对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假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当满意什么样的条件呢?

(1)猜测: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让学生依据给出的试验器材设计试验。

(3)提示:讨论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掌握其他条件不便,既“掌握变量法”。

(4)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展试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一样的勾码,观看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看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一样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一样。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一样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始终线上。

依据试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A、确定讨论对象:木块

B、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D、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E、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G=6N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1)看课本图12—6—2,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2)看课本图12—6—4,跳伞运发动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N?

(3)在平直大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若向前的牵引力是1000N,则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推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肯定处于静止状态。()

总结: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状况:可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受力状况,也可依据受力状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一课三练:根底练习。

七、板书设计: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假如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洁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始终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八、反思: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篇二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把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根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试验、试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逐步培育学生学会写简洁的试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试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拟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详细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日我们就要用试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试验器材可从试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试验方案,画出试验表格,进展分组试验,收集数据最终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试验报告,分组争论并完成试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试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现。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头计时,再按一下停顿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头进展试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头:

试验完毕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现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觉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精确值和估量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量值。长度测量写出估量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试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拟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方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试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试验报告比拟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试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索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便利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教学重、难点篇三

【重点】

试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

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篇四

压强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展简洁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看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比照是提高物理思维的根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受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试验,观看试验现象、采集的试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拟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掌握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转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受观看、试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敬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根本学问理解的感悟熟悉,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学问打根底。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愉悦,培育学生对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念。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制造创造的根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教学重难点

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教学工具

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文76页14.1-1蝉及14.1-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

2、突破难点的方法:

练习:利用图几种状况分析压力的作用状况来稳固所学的压力的学问。

(二)压强

利用探究试验进展压强的学习

1、提出问题

2、进展假设和猜测

3、设计方案(试验)

4、进展试验(学生探究)

5、分析现象

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假如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1Pa=1N/m2

压强的物理意义:

以P=20Pa为例,P=20Pa=20N/m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20N。

讲解例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特殊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统一)

通过列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阅历进展争论并总结和归纳:

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练习:小李的质量是65Kg,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4.5dm2,当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初中物理教案篇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把握使用测量工具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四周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深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育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育学生探究新器件的力量;

3、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弹力的引入,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和分析力量。

教学过程

【整体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试验,了解弹力;学会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有肯定的“力”的学问储藏,知道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熟悉力的产生;对“弹力”的感性熟悉也较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出学生喜爱物理、探究物理的情感。

“弹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力,与学生生活联系严密;“弹力”又是一种较“简单”的力(如弹力三要素的分析、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应用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材从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动身,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熟悉和使用上。这样充分表达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标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受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还应当留意培育学生动手试验的兴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认真观看试验现象并擅长发觉问题的意识,以及爱惜仪器和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措施和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应当以事例和试验为主,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历,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观看和试验,使学生熟悉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对于弹力只要求初步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而不要求分析它的三要素。教学时应当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现象动身,说明物体在发生形变时要产生弹力。为了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除了可以让学生用拇指压桌子,观看拇指确实发生了形变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微小形变的试验,例如本课最终给学生留的课外拓展试验。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重点在它的正确使用而不在它的测量原理,课本只用一句话“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对其原理作简洁交代。教学中不能实行“灌输”

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边探究思索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探究遇到的新器材的使用方法而打好根底。让学生领悟间接测量原理,即用可直接度量的量去间接表现那些不便直接测量的量。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把握使用测量工具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四周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深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育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育学生探究新器件的力量;

3、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熟悉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弹力的引入,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和分析力量。

【教学方法】

试验法:通过学生试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分析归纳法:通过观看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测力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预备】

教师演示用:弹簧、钢直尺、弹簧测力计、拉力器、气球、一样质量的钩码若干只等。

学生试验用:橡皮筋、橡皮泥、橡皮泥、面团、乒乓球、弹簧、长木板,钢直尺、钩码一组、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2分钟)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初步学问,请同学们思索下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学生: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给学生预备一个弹簧、一根橡皮筋、一块橡皮泥和一段铜丝。分别请同学上来用力拉弹簧、橡皮筋,挤压橡皮泥和弯折铜丝。松手后,观看他们会消失什么现象?

学生:弹簧和橡皮筋松手后又恢复了原状;橡皮泥和铜丝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教师: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消失的类似现象。

学生甲:射箭时箭射出后弓会恢复原状;

学生乙:跳水运动运在跳板上起跳后跳板会恢复原状;

学生丙:面粉团可以捏成各种不同外形的物体它不能够恢复原状。

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造成这些不同现象的缘由吗?学了这节课之后你们就能够明白了。

【设计意图】从力的效果着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发觉力的作用效果能使物体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从而引入对新课的教学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弹力

(一)弹性与塑性

学生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

(1)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试验证明,哪些物品与撑杆的特性相类似呢?

活动要求:用手对你试验桌上的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等施加力的作用,观看物体有什么变化?请几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试验展现给大家。

请各小组争论:类似橡皮筋、弹簧、尺子、橡皮擦、钢锯条、皮肤等,发觉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除了这些物品还有其他的物品还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呢?

(2)沟通观看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看并分析,感悟到弹性与塑性的区分。

试验现象分析:

生1: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松手后恢复原状。

生2: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撤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生3:用力拉弹弓伸长,撤去力恢复原状。

生4:用力扭动橡皮,撤去力后恢复原状。

生5:用力弯钢锯条,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

学生沟通归纳总结: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外形的性质叫弹性。如: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钢锯条、格尺、橡皮擦、皮肤等。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外形的性质。如:橡皮泥、面团等。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阅历,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观看和试验,使学生熟悉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学生活动二:弹力的产生

[学生试验]用不同的力拉橡皮筋或压弹簧,你有什么感觉?这说明白什么?

将直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压弯(几次尺弯的程度不一样),手的感觉如何?

[教师演示试验]将一小车放在水平台上,让弹簧处于原长观看小车将会静止,然后压缩弹簧变形后小车将会在弹簧的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或者将弹簧拉在小车的前面通过拉长弹簧也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依据试验现象归纳总结:弹力及弹力的产生条件。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相互接触。

[学生试验]用手指按压桌面,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的作用(即压力),同时,桌面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即支持力)。这时同学们能否看到桌面发生形变呢?是不是这个时候桌面没有发生形变呢?

争论与沟通:坚硬的物体在很小的力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形变吗?如用力压讲台桌或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瓶等,讲台桌或地板、玻璃瓶发生形变了吗?又属于什么类型的形变?

【学生猜测】没有,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看不出来。我们怎样来表达微小的形变量?

总结: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拟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看不到它的形变。

总结弹力的类型:压力、拉力、支持力、推力

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你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生争论沟通:蹦极、跳水跳板、弹弓、弓箭、篮球……。

学生活动三: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学生利用试验台上教师预备的:带钉子的长木版、弹簧、钩码、直尺进展试验探究。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

分小组进展试验,然后让小组的一学生代表,演示试验过程得出试验结论并画出相关的函数图像。

试验结论:弹簧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强调:弹性限度

【教师演示】取一根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它,再用劲拉。两次都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吗?教师点拨:弹簧的弹性有肯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

【设计说明:此环节教师应强调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这样可以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设计试验及归纳总结等的力量。最终由组内的汇报得出结论,弹簧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从数据中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教师应赐予学生肯定的确定及赞扬,让学生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依据物体形变的大小可以测定力的大小,依据这个原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学生学生活动四:阅读课本,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并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介绍]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出示演示测力计):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外壳、挂环构成。

2、单位:标识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上方,是“N”。

3、量程: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示数。

最小刻度:从O到1N之间有十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O.lN。

学生分组进展探究试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及体验力的大小。

1、观看量程和分度值,看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否则要调零。

2、体验,学生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观看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感受1N、5N、10N的力。

3、沟通,。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1)测量文具盒等F1=F2=F3=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物体,测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F3=

让学生分别演示自己所测量的力:

生1:演示测量物体重力的试验过程。

生2:演示测量水平桌面上拉力的试验过程。

生3;演示不同方向上,不同力的大小的感受。

归纳出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留意事项,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①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②使用前,假如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当调整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③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④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敏捷。实际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全都。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

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认清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正确读出测量值。

(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4)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全都,不行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期受力,以免损坏。

[介绍]为了满意不同的测力需要,人们还制成了其他形式的测力计,如握力计、拉力计、托盘秤等。

【设计说明:由学生自己观看桌面上不同的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构造、量程及分度值。最终让学生分组使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身边的物品,并留意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应留意哪些问题?最终由组内成员汇报。不全面的其他组进展补充,最终由教师全面补充。整个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敢于放开手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了,创设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力量。】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篇六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

力量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试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育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力量。

2、力的概念特别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学问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问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人推车”“拖拉机拉犁”“磁铁吸引铁钉”等例子,使学生熟悉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举例“小孩推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为了使学生更详细地熟悉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详细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学问的入门根底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把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汲取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也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识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叙述的,学生承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根底上,可向学生展现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争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答复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方: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展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留意培育学生的分析归纳力量。

最终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根底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试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索。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索并答复: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表达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准确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答复:由于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究竟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日要讨论的问题。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篇七

《宇宙航行》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学问,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育学生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放射方面的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2、感知人类探究宇宙的幻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和求法。

2、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分。

2、卫星的变轨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宇宙航行

1、根本学问

(1)牛顿的“卫星设想”

如下图,当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

(2)原理

一般状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供应,

(3)宇宙速度

(4)幻想成真

1957年10月,苏联胜利放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202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踏入太空。

2、思索推断

(1)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km/s.(×)

(2)在地面上放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km/s.(√)

(3)要放射一颗月球人造卫星,在地面的放射速度应大于16.7km/s.(×)

探究沟通

我国于2023年10月放射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试问这个探测器应大约以多大的速度从地球上放射

【提示】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运动,脱离了地球的束缚,但没有摆脱太阳的束缚,因此它的放射速度应在其次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11.2km/s

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问题导思】

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义?

2、如何计算第一宇宙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与围绕速度、放射速度有什么联系?

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

又叫围绕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四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放射速度,v=7.9km/s.

2、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

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广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体打算,可以说任何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应以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中心星球的质量,g为中心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r为中心星球的半径。

误区警示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放射速度。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的放射速度越大,贴近地球外表的卫星(近地卫星)的放射速度最小,其运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

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物体以速率v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这个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方法总结:天体围绕速度的计算方法

对于任何天体,计算其围绕速度时,都是依据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的思路,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天体的半径,由牛顿其次定律列式计算。

1、假如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可直接列式计算。

2、假如不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的详细大小,但知道该天体与地球的质量、半径关系,可分别列出天体与地球围绕速度的表达式,用比例法进展计算。

三、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问题导思】

1、卫星绕地球的运动通常认为是什么运动?

2、如何求v、ω、T、a与r的关系?

3、卫星的线速度与卫星的放射速度一样吗?

为了讨论问题的便利,通常认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

卫星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与推导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卫星离地面高度越高,其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误区警示

1、在处理卫星的v、ω、T与半径r的关系问题时,常用公式“gR2=GM”来替换出地球的质量M会使问题解决起来更便利。

2、人造地球卫星放射得越高,需要的放射速度越大,但卫星最终稳定在绕地球运动的圆形轨道上时的速度越小。

例:如下图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以下说法正确的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