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菁选_第1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菁选_第2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菁选_第3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菁选_第4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菁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甚至操作上的错误。教师加以分析总结,其主要原因是存在:读书误差﹑作图误差﹑系统误差。

增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固[来源:Z#xx#k、Com]

通过DISlab力的合成分解实验器,得出“合力的大小与分力的大小间无固定的关系”

讨论:

1、“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对不对?是否全面

2、两个一起提水桶为什么会不会比一个人更费力

2、引体向上运动时,双手怎样拉单杠才不感到费力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知识回顾

课后作业

1、写一份关于本节课的探究的实验报告。

2、课后学案

巩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八、教学设计思想自我剖析

一、落实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本节课基于“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采用了“情景——问题——探究——应用”的模式去**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悟中建立分力和合力的概念,通过参与探究来寻找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为学生的认知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发生与学生预想不同或猜想不到的结果,引起认知冲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进行分析探究,通过严谨的实验探究量化研究过程,通过“图形”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来完成实验的操作,因此对协作这种学习方式的体会也是本节课的目的之一。

三、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传统实验通过橡皮筋的形变情况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其便于探究各种特殊的力的合成规律,同时也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但是由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非整数,为作力的图示带来了麻烦。但是传统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验的规范性和实验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数字化实验的最大特点是借助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能实时、定量表示出分力大小的变化,同步计算出合力大小不变的特征,但是它并不能直观给出合力和分力满足的*行四边形定则的矢量关系,所以比较适合用于定量检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类实验的特点,共同突破学习中的思维难点,以谋求实验效果的最大化。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3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探究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掌握好这个定则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知识,如何从代数运算过渡到矢量运算是本节的难点。同时,*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用简单的语言和一幅卡通图引入了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等效代替的物理思想。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提水”说明合力与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比较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将求合力的方法──*行四边形定则,由旧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新教材的探究实验,说明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中对于“*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是希望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的方式去寻找分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并学会互相交流合作。在探究实验之前,教科书上设置了“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思考猜想,也体现了科学猜想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为了降低探究的难度,书中写出了探究时要注意的4个问题,以及“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分力的箭头端连接”等提示性的话语帮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在得出矢量的合成法则──*行四边形定则后,教科书又设计了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练习尝试使用“*行四边形定则”去求合力。随后又点明了多力合成的办法和思路,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理解。紧接着又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知道合力与原来两分力夹角的关系,还将初中的“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景也包含了进去,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只是“*行四边形定则”的特殊情形。最后教材通过生活中的插图说明了共点力的概念及*行四边形定则的适用条件。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只接受过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问题,升入高中后,开始接触矢量的概念,对位移,速度,加速度,力这些矢量有一点感性的概念认识,但对矢量运算的理性认识几乎没有,只有位移那儿好像有点儿模糊的印象。他们更习惯于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而一旦过了这一关,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放慢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力的合成法则”提供保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也才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的要求。

3、教学设计思想

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意识,淡化机械式训练,摒弃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和“参与”,决不能搞型式化的探究。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力的“效果”角度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合成力的基本定则,学会初步运用*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意识到其合力随夹角是变化的。

4.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行四边形定则;

(2)体会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以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4)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中大胆猜测,严谨求证的科学思想。

5、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

①实验的设计;

②*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

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

6、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引导启发,实验探索,归纳总结。

7、教学器材

演示用器材:半桶水,钩码1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只,弹性较好的橡皮条1根,尺子2把。

学生用器材:按小组:

①木板1块;

②白纸1张;

③图钉5枚;

④橡皮条1根;

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

⑥弹簧秤2个;

⑦铅笔1只;

⑧量角器1只;三角尺1-2只,圆规1只。

8、教学过程的设计

8.1新课的引入

[教师活动]

多**展示和现场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运送货物、拉伸弹簧,讲“曹冲秤象”的故事。

[学生活动]

让学生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的关系,得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并复习**初中学过的同一直线上求两个力的合力的问题:(两种情形,分力同向和反向时)并引导学生用“等效替代”的思想去理解这两种情形,然后再抛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与其合力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合力是否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或之差呢?”也可以让学猜测“合力的大小在什么范围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靠测量的方法先去找到两分力与合力,并将它们表示出来,然后再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8.2指导学生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与其合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用什么方法找分力与合力,实验中应怎样实现分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②如何知道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力的方向?

③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可以更直观简洁地同时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④该实验中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该如何处理?

8.3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

四个学生为一小组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

在旁巡查,适时加以指导,实验时要分布引导学生注意以上4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建议把合力的箭头和两分力的箭头连接起来,再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大胆地提出科学合理的猜想──满足*行四边形定则,再让学生变化角度实验,验证猜测。

8.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确定了两个分力与合力,并且用力的图示将它们表示出来后,到讲台上展示交流实验中得到的图形,并思考归纳、总结本实验探究的结论。学生探究到的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可能只是一个近似的*行四边形,也可能是一些其他图形。

[教师活动]

总结说明:多数组得到了*行四边形这很好,对于没有得到*行四边形的,也要尊重实验,实事求是。教师要特别说明:即使今天我们所有组都得到了*行四边形规律,就一定能说明分力和合力满足*行四边形定则吗?在科学探究中这样做可吗?(学生能意识到这样做不妥)

[教师活动]

总结说明:因为我们只做了有限的几组实验,就得出结论。这当然不可取!科学探究往往要通过不同情况下的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规律,有时还需要通过理论证明才能加以推广。而我们这节课只做了有限的实验,其实两分力和合力的关系满足*行四边形定则,早就被科学家证实了,大多数同学得到这个结论,而少数同学未能得到,那是因为实验中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实验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系统误差),甚至是操作上的错误。请学生下课后分析造成的原因。事实证明不仅力的合成满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的矢量合成都满足。让学生返回到前面学习位移时的几个问题,用*行四边形定则重新看待那些问题。

8.5例题分析

教科书中的例题比较简单,但学生在作图时常常不规范,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

1.合力,分力要共起点,虚线,实线要分清。

2.合力,分力标度要相同,作图要准确。

3.对角线要找准,不要忘了方向。

8.6共点力

可让学生自学共点力的概念,强调*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8.7最后可以让学生思考

(1)思考分力一定时,随着夹角的增大合力如何变化?

(2)联系生**验,两个同学提一桶水,两人手臂间夹角大些省力还是小些省力?

(3)实际生活中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力,怎样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呢?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力的“效果”角度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合成力的基本定则,学会初步运用*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意识到其合力随夹角是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行四边形定则;

(2)体会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以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4)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中大胆猜测,严谨求证的科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①实验的设计;②*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

突破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将结论得出。

【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意识,淡化机械式训练,摒弃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和“参与”,决不能搞型式化的探究。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具准备】

多**课件、电子白板,弹簧秤,橡皮条,刻度尺,细线等。

【课时设计】

本节课计划用两课时学完。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新课的引入

[教师活动]多**展示简单的问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之后再讲“曹冲秤象”的故事,提水问题。引出等效思想的理论。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分别用一只手和两只手拿桌子上的物体感受等效的思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的关系,得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并复习**初中学过的同一直线上求两个力的合力的问题:(两种情形,分力同向和反向时)并引导学生用“等效替代”的思想去理解这两种情形,然后再抛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与其合力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合力是否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或之差呢?”也可以让学猜测“合力的大小在什么范围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靠测量的方法先去找到两分力与合力,并将它们表示出来,然后再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与其合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用什么方法找分力与合力,实验中应怎样实现分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②如何知道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力的方向?

③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可以更直观简洁地同时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④该实验中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该如何处理?

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

四个或六个学生为一小组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

在旁巡查,适时加以指导,实验时要分布引导学生注意以上4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建议把合力的箭头和两分力的箭头连接起来,再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大胆地提出科学合理的猜想──满足*行四边形定则,再让学生变化角度实验,验证猜测。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确定了两个分力与合力,并且用力的图示将它们表示出来后,到讲台上展示交流实验中得到的图形,并思考归纳、总结本实验探究的结论。学生探究到的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可能只是一个近似的*行四边形,也可能是一些其他图形。

[教师活动]

总结说明:多数组得到了*行四边形这很好,对于没有得到*行四边形的,也要尊重实验,实事求是。教师要特别说明:即使今天我们所有组都得到了*行四边形规律,就一定能说明分力和合力满足*行四边形定则吗?在科学探究中这样做可吗?(学生能意识到这样做不妥)

[教师活动]

总结说明:因为我们只做了有限的几组实验,就得出结论。这当然不可取!科学探究往往要通过不同情况下的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规律,有时还需要通过理论证明才能加以推广。而我们这节课只做了有限的实验,其实两分力和合力的关系满足*行四边形定则,早就被科学家证实了,大多数同学得到这个结论,而少数同学未能得到,那是因为实验中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实验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系统误差),甚至是操作上的错误。请学生下课后分析造成的原因。事实证明不仅力的合成满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的矢量合成都满足。让学生返回到前面学习位移时的几个问题,用*行四边形定则重新看待那些问题。

例题分析

教科书中的例题比较简单,但学生在作图时常常不规范,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

1.合力,分力要共起点,虚线,实线要分清。

2.合力,分力标度要相同,作图要准确。

3.对角线要找准,不要忘了方向。

让学生再思考

思考分力一定时,随着夹角的增大合力如何变化?提出引体向上的例子,然后观看动画,让学生总结得出合力与分力间夹角θ关系:

学生讨论以后通过多**动画演示,让学生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合力与分力间夹角θ关系:

①θ=0°时,即F1、F2共线同方向:

F合=F1+F2?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②θ=180°时,即F1、F2共线反方向:

F合=|F1-F2|合力方向与分力F1、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

③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

F合随F1和F2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④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合≤F1+F2

⑤F合可能大于、等于、小于F1、F2

小结

先让学生自己小结,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小结提示,补充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1,2小题。

【板书设计】

5.1力的合成

一、合力、分力、共点力

1.合力、分力、共点力的概念

二、力的合成

1.求几个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同方向: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任意一个分力方向相同。

反方向: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3.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满足*行四边形定则,即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出*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所夹的对角线就**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定义、

2、把握*行四边形定则,会用*行四边形定则求二力的合力、

3、了解力的合成实质上是以功效实际效果相同的视角开展力的互相取代、

全过程与方式

1、可以根据试验演试梳理出互成视角的2个共点力的合成遵照*行四边形定则;

2、根据做图法塑造学生解决困难的工作能力

感情、心态与价值观念

1、塑造学生的物理学思维逻辑和科研的心态。

2、塑造学生享受生活、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激起学生探寻与自主创新的观念。

课堂教学关键

1、合力与分力的关联。

2、力的*行四边形定则的了解和运用。

教学环节

引进新课

请一位同学们提到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剖析该同学们**的打水的力为多少?随后请两同学们一起提到塑料水桶,剖析提塑料水桶的几个力?从实际效果上看跟刚刚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根据实践活动感受,让学生感受一个力的作用实际效果与2个或大量力的作用实际效果同样。

正确引导学生思索:日常生活还有哪些例证是表明好多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实际效果同样的?

举例说明:用两根轻绳吊住日光灯管、许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行。

根据例举日常生活的案例,进一步感受一个力能够与好多个力的作用实际效果同样。塑造学生观查日常生活的工作能力,另外激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喜爱。

启迪正确引导同学们找到这种事例的关联性,得出合力和分力的定义。

开展新课

一、共点力的定义:

1、哪些的力是共点力?

2、你认为在把握共点力的定义时要留意些什么问题?

3、老师运用计算机网提供照片:大吊车吊起来物件;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起重机吊起来物件时勾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重担遭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抬起的吊物遭受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好多个力功效?他们是共点力吗?

今日大家学习培训的是共点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

求好多个力的合力的全过程或合力的方式称为力的合成。

今日大家主要科学研究2个共点力的合成(己知二个分力求合力)

A、两分力同方向

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位与两分力同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了解。

B.两分力反方向

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位与两分力反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了解。

C.互成视角的两分力求合力

演试试验:先告知学生相关的器械,及其试验的目地`,明确提出以下难题:在这个试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电路的标示是啥?(橡皮擦条的伸展量相同)随后老师实际操作,下边的学生观查。在试验結果的解决时,正确引导学生先作出各力的图示,探讨合力与分力中间的关联。

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归纳总结。最终得到求合力的方式一一*行四边形定则。

*行四边形定则的內容

注重:两邻边中间的直线便是两分力的合力(合力分力共点)

练习题:力F1=45N,方问水准往右边。F2=60N,方位垂直往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尺寸和方位。

1、作为图法解:

①挑选标度,用1cm意味着15N。

②用三角板做出2个力的图示。

③做出和2个力尺寸相同的直线,进行*行四边形。

④联接两力中间的直线,即表明合力。

⑤用标尺量出直线的长短。

⑥根据占比关联求出合力的尺寸。

⑦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分力中间的交角,获得合力的尺寸是5N,与45N力的交角是53°。

常见问题:

1.实线、虚线要分辨。

2、合力、分力要共点

3.同一图,合力与分力用同一标度绘制

4.力的图示箭头符号不要忘记。

总结并板书设计:

一、好多个定义:

1、合力、分力界定:假如一个力的作用实际效果与此外好多个力的相互功效实际效果同样,那麼这一力与此外好多个力能够互相取代,这一力称之为此外好多个力的合力,-此外好多个力叫这一力的分力。

2、共点力假如一个物件遭受2个或更好几个力的作用,一些状况下这种力相互功效在同一个点上,或是尽管并不是功效于同一个点上,可是她们的延伸线交于一点,那样的一组力称为共点力、

3.力的合成、力的分力界定:己知分力求合力叫力的合成;己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

二、求两分力的合力

A、两分力同方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位与两分力同方向。

B.两分力反方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位与两分力反方向。

C:互成视角的两分力求合力:(遵照*行四边形定则)

*行四边形定则內容:以表明2个分力的直线为邻边作一个*行四边形,则这一*行四边形中表明两分力的直线所夹的直线表明合力的尺寸和方位。

教后感:

这一章教材内容根据剖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制造中的很多具体难题,让学生基本了解并把握力的矢量素材性和处理矢量素材难题的*行四边形定则。力的计算的*行四边形定则是新手难以超越的一个阶梯,课堂教学中应留意正确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来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当然、尽情、顺理成章、不生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学生的学习培训主动性和自觉性,激起学生的自学能力。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6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教学根据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突出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把本节课设计为实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完成认知的过程中,通过提水桶实例感悟身边的物理学,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教学背景

(一)本节教材分析

在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依据等效思想给出合力与分力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归纳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行四边形定则,使学生对矢量和标量认识得以完善。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面对普通班高中学生,此层次学生认识兴趣极低,基本上没有学习动机。他们在初中物理中,学习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通过实验探究感知力的合成定则,力争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归纳分析法

(四)教学资源

多**课件、电脑及投影仪、方木板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20cm细线1条(两端打好套)、白纸1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刻度尺(学生探究实验用),杠铃片,绳子(演示实验用)

教学流程:

1、复习初中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2、生活中并不都是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提水桶的实例引入新课,由提水桶实例感悟分力合力,提出探究问题

3、学生猜想并设计探究实验4、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方法

5、得出四边形定则,图示法的应用6、探究合力大小与分力关系

7、共点力概念及说明能形成共点力的条件8、学习效果反馈(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悟合力与分力,领会等效替代思想

2、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出共点力合成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归纳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想象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现象感悟合力与分力,领会等效替代思想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共点合成定则。

2、通过运用*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归纳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定则

教学难点

1、实验数据推理获得“*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大小与分力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生活现象:请两位同学亲历体验提水桶。

1、请两位同学分别单手提水桶。说出你的感受。

2、请两位同学共同单手提水桶。说出你的感受。

3、请思考:比较一下两个人拉开些点距离提水桶省力还是靠近些距离提水桶省力?

上述物理情景中蕴含怎样的知识,你能用科学的语言概括它吗?

本节课我们从此现象出发来学习有关力的合成知识(从生活走进物理,激发兴趣)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所学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完成课本P62思考与讨论

生活中并不都是两个力合成时是在同一直线上,展示例子。

(一)、合力与分力

学生继续观看生活中提水桶的实例,让两男生,两女生,一个男生分别拉绳提杠铃片,

体会并感受,从物理学的角度谈自己的感悟,通过教师的启发完成以下知识的学习(培养观察、想象、语言表达能力)

1、前面两种提水桶的情景和后面三种拉绳子提杠铃片的情景中力的作用效果怎样?

(答:作用效果相同)

2、谁是谁的合力,谁是谁的分力?

(答:F是F1、F2的合力,F1、F2是F的分力)

3、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合力与分力关系?

(答:等效替代)

4、F是F1、F2的合力,那F与F1、F2大小关系怎样?(引入下个问题)

(二)力的合成:

1、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检查预习情况)

(1)、什么叫力的合成?

(答: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2)、什么是共点力?

(答: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猜想F与F1、F2的关系(学生可能在上一环境感悟中说出),设计怎样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本节实验方案:用一条橡皮条代替水桶,用两支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把它拉长X,读数F1、F2为两个已知分力的大小,并记录两个分力方向,再用一支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到同一点,读数为合力F大小(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记录方向。画出各个力的图示,就能研究出力F与力F

1、F2的关系

(学生也可能提出其他方案)

3、一个同学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演示,其他同学观看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通过看视频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4、投影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条细绳套的方向,记录两弹簧秤的示数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F1、F2的图示。

(5)用一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拉力F的图示为了减少误差,实验时要注意:

(1)正确选取弹簧秤先将弹簧秤调零,再将两只弹簧秤钩好后对拉,若两秤在拉的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不同,应另选,直至相同为止

(2)拉动时,弹簧秤应保持与木板*行,在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

(3)实验中两分力F1、F2的夹角不要取的太大

(4)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5)读数时要正视,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

(6)作图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把图画大些,但也不能画出纸外。

5、实验数据分析猜想:(想象、推理能力培养)

(1)合力F是否能用F1、F2的代数和表示?(观察并计算)

(2)用虚线连接F1、F2及力F的末端点并观察图示,有什么发现?(方法提示)

(3)利用三角板以力F1、F2为邻边做*行四边形,画出其对角线F′,看力F、F′是否重合?

(4)若没有实验误差F′和F应该怎样即实验结论:(逻辑推理、想象)

6、学生实验探究,教师答疑。

7、学生交流,展示探究结论:

力的*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分别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F1和F2为邻边做*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是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

(三)运用*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并发现规律

【例】已知共点力F1=4N,F2=3N,用作图法求出θ=30°,90°,120°时合力F的大小归纳当两个分力夹角变大时,合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学生画图并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成果。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当分力F1、F2一定时,夹角θ在0~180°之间发生变化时,合力F

的大***情况

(给学生感性认识,强化以下规律)归纳: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大小关系

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合力最小值为F1-F2同一直线方向相反合力最大值为

F1+F2同一直线方向相同合力F的取值范围|F1-F2|≤F≤F1+F2合力可能大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三)小结(首先由学生总结本节学到哪些知识)

通过生活现象感悟合力与分力,知道等效代替是物理中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力的方法——力的*行四边形定则

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大小关系|F1-F2|≤F≤F1+F2

(四)课堂学习效果反馈

完成导学案[达标演练,小组讨论]

板书设计

课题

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的效果

等效替代

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方法

*行四边形定则

三、合力与分力大小关系|F1-F2|≤F≤F1+F2附:

课前预习:

1、通过怎样的实例来说明合力与分力,互为等效替代关系。

2、什么叫力的合成?什么叫共点力?

1、你想设计怎样的实验归纳出力的合成方法?

2、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找出分力F

1、F2及合力F?怎样使分力F

1、F2的作用效果与合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怎样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4、你是怎样通过猜想及推理归纳出力的合成法则?

教学设计说明:

我所任教的学生是本校民语部高一年级学生当中学习成绩属于中等的的学生。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差,底子薄,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到压力,没有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以下一些途径力争完成教学目标。

课前安排预习,在学习本节之前的一节课,把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案的形式,给学生预习,思考,留作业;督促学生在课前先自学,初步了解本节内容。如何根据等效替代的思想设计实验,实验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等先有所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体现物理学来源生活,回归于生活;而且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想学。

突出物理学的实验特色。学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但他们不懂得怎样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先给学生演示一遍实验操作过程,告诉他们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告诉他们对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何推理,猜想,如果没有实验误差的话,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使之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力争通过此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每一步知识学习都按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过程,所以把已知三个分力求合力问题当作思考题留给学生,本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力的合成”是在学生学习了相关力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是前面几节内容的深化,又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而它所涉及的等效替代思想,和矢量运算法则也贯穿于后续学习之中。因此这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的物理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可以借鉴,以前有的只是对如质量、时间等标量的代数运算。所以对他们来说,研究力的合成定则是一个难题,教学过程中注重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体现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淡化“教”,加强小组间的学习、交流、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猜想、设计方案、探求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等现代化的教学**,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难忘课堂的目的。

三、设计思想

1.教法

①诱导思维法;②实验教学法;③分组讨论法等

2.学法

①对比观察法;②实验归纳法;③科学推理法等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以及合力、分力的等效性原理和共点力概念

(2)能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行四边形定则。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自主探究和交流总结的一般科学探究的能力。

(4)体会科学规律探究的艰辛与喜悦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严谨和踏实作风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总结“*行四边形定则”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课堂教学应能激发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教师在课堂中,应致力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智慧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一系列动态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

教学事件1:引入

师:大家都听说过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说的是三个和尚都不肯出力,所以没水喝。这幅漫画中三个和尚都出力了,是不是就一定有水喝?请三个同学上来试一下。

师:大家可以看到,虽然三个男生拼尽全力,水桶却寸步难行。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设计说明:通过大家熟悉的“故”事“新”说,利用漫画和小游戏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成功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事件2: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展示生活中的两个力提一个水桶和一个力提水桶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得到: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引入物理学重要思想方法——“等效替代”,从而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设计说明: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展示,让学生得以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自然过渡,从而引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相关概念,使得教学过程自然、有趣,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引用。

2.自主探究,加强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依据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科学,以实验为主要探究**的探究式教学包括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并论证→交流与评价。

教学事件3:探究不同情况下合力的大小分力的大小关系

师:在这里,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们猜猜看?

生:F=F1+F2?师:他的猜想是否正确,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俩把弹簧秤和一个重锤来验证一下,注意记录必要的实验数据。

(师巡视,提示竖直拉)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验证猜想正确。

师:刚才我们竖着拉,现在我们斜着拉,在这种情况下,F=F1+F2吗?同学们做做看,注意记录必要的实验数据。

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得到F1+F2>F师引导学生得出:合力的大小不仅仅与分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分力的方向有关。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学事件2”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实验探究。虽然只是两个小小的探究实验,却囊括了探究式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利用亲历事实打破学生固有的合力的大小一定是分力大小代数和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自发自觉的意识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仅与分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分力的方向有关,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让下面的探究实验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教学事件4:探究*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提供学生:橡皮筋、测力计、直尺、白纸等器材,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自行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和分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环节1: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说明:在这个环节中一开始故意不给出引领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而后再给出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样设计思路和方案,学生的体会可能更为深刻。

环节2:结合ppt上的问题,汇报实验方案

要求学生结合问题,重新审视方案,整理思路,汇报方案。学生面对方案的可操作性的互助讨论和质疑,教师进行点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善方案。在探究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新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通过多**展示给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深入讨论、评价,切实提高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的核心问题有:

(1)如何保证合力分力等效

(2)如何记录分力的方向和大小

(3)如何记录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环节3:教师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3个力的图示)师**: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画出了3个力的图示。现在分力与合力之间的关系就转化为这几条有向线段之间的关系。这几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几何特征?画画看,连连看。

环节4:验证猜想

由学生做出以分力为邻边的*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看与合力是否符合。由学生汇报,并对不同的验证方式进行点评。

环节5: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用尺规范作图。补充、升华:

(1)*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的合成(趁机介绍共点力)

(2)*行四边形定则不仅适用于力的合成,它适用于一切矢量的运算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操作强化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提出新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对于怎样记录力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很正常的,这里的处理方法是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实际操作,比较评价,在实践中找到最科学的方法。实验的过程中,倡导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猜想,实验验证,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

3.互动合作,重视建模

模型作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还具有广泛的**性。学生所学的每一条物理原理、定理、定律都与一定的物理模型相联系;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可见能透过现象识别和发现模型、建立正确或合理的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教学事件5:反馈应用

1.已知两个力大小分别为3N和4N,用图示法求这两个力夹角为60°、90°、120°、150°时,合力的大小。

投影展示学生结果

师**:⑴观察数据,发现什么规律?

⑵能否得出合力的取值范围?

⑶合力一定比分力大么?

设计说明:通过三组力的合成问题的作图和分析,再次强化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行四边形法则,并从中找出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得到合力的取值范围.。

2.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并启发得到求三个力的方法

师:回到上课开头的小游戏,如果三个男生施加的力的大小是相同的,相邻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120°,你能否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水桶寸步难行的原因?

生充分讨论,建模,得出结论。

设计说明:首尾呼应,既达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时,要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抽象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化和理想化处理,从而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规律教学课,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应当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过程。本节课也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本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描述物理现象并归纳出物理规律。例如在引入新课时的“三个小和尚没水喝”的小游戏,以及提前拍好两人互成角度拎水桶和一人单独拎水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生动形象。由此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2.引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这节课在教学总体设计上以学生为探索者,教师做引路人。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作**,问题为线索”的构想,采用引导探索式教法来进行教学。

在内容的安排上,分成了两大块:一是关于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二是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在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分成三个层次来展开教学:首先是让所有学生用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模拟拎水桶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合力与分力之间不是代数相加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用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橡皮条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计方案,精确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分力仅方向变化时合力如何变化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合成法则的理解。这样处理使整个课堂教学的线路和层次非常清晰,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比较紧。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首先由学生发言提出方案,然后老师点评,师生互动,共同完善方案,同时教师向学生点明操作中的一些注意点。在探究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新出现的问题,再拿出来共同分析讨论,改进后鼓励他们再次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一个过程对学生来讲也许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本堂课在教学事件4的环节5就力的合成的*行四边形定则的使用条件以及相关的共点力的概念进行了讨论说明。

4.引导和**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借助一道典型例题和开头的小游戏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讨论,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各种思维品质的水*。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重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投其所好”,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延迟判断,给予学生感悟的时间与空间;等待时机,找准学生的思维突破口;“苦中作乐”,增强学生的取胜的信念;“玉汝于成”,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惊心动魄”,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众志成城”,激励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共处”,营造师生知情交融氛围。最终实现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体现通中的“课堂文化”,达到知情融合的难忘课堂的目的。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0)——水的组成教学反思9篇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9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1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者。引导者、合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2

知识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点:∵VH2:VO2=2:1H2: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布置作业:书P49习题1,2

《水的组成》课后反思及感想

在我的整体设计中,以通电分解水的微观过程为载体,渗透各个知识点:水的组成、水资源状况,分子、原子的相关知

[1][2]下一页

教学反思《水的组成的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2.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提示他们去看P50页图3-12,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3.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净物,不少同学会以为空气是一种化合物,因此,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练习.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4

这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水的化学组成。化学组成从宏观到微观,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很难进行教学工作。这些知识储备包括对电解实验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性质的了解和检验方法;氢气氧气的物质组成,氢气氧气的微观构成,等等,这些都是学习水的物质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前提。

水电解实验在这节课的地位是什么?这是我首先要思考的。其实就是通过了解电解后的产物,来推断水的组成。这个思路建立起来,整堂课就会豁然开朗,不会是为了实验而实验,不是为了看一下实验现象而实验,而是应该把这个实验当做一个载体,起到引导思维的作用,去发现现象背后的实质。也应该是这种探究性科学课堂的主线。沿着这条主线,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对科学家探究物质组成的过程有初步的接触。这种科学方法,也是科学实验课需要体现的,就是引导学生揭示实验背后的实质。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问题的解决,就要求学生能来主动参与。怎样能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融入课堂,一起包含兴趣的参与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在别人的启发和实践中,我发现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让这个问题来源于学生。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归属感,到学生中去的时候学生就会更加乐意去参与,能真正融入角色,像一名真正的科学家那样来充满好奇心和兴奋感,去解决问题。于是,我在自己提出的:你发现电极出现了什么现象,液面出现了什么变化,哪一极产生的气体多等这些简单的观察性问题后,对学生说,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个同学也有当科学家的潜质,只要你能学会发现,思考。希望今天是一个开始。水电解的实验演示到此,对你所看到的现象,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然后让课**记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这个时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阴极的气体比较多?被压下的水哪里去了?为什么气体能把液体往下压?这两种到底是什么气体?在问题的指引下,老师做一些指导演示和必要的知识铺垫,来解决问题。但是,主线和重点问题要由主导角色的老师把握好,以更好地来突破难点。而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也正是这节课都需要解决的。按照一定的顺序,问题的递进关系。由是什么气体?这个气体怎么来的?为什么产生的是氢气和氧气?为什么氢气的体积比氧气大?按照这条线有序开展。

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用类比法来引导是个不错的方法。比如用黑箱实验的思路。出来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知道,进去的是什么。出来的.是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进去的水肯定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模型的演示,认识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得到的。得到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由最小的微粒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从宏观到微观来揭示水的组成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对于整堂课的思路设计,我觉得还是比较连贯的。用学生的问题来串联也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且学生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只是有些语言的连贯性和科学性方面,语言的丰富性和师生的评价的方式等方面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并且从水的宏观组成到微观组成过渡得不是很自然。还要再仔细思考和研究。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5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水的净化》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课题3,我在教学中做了初步尝试与课后**,感触颇多。下面是我对《水的净化》的教学反思: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将河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究过滤所需要材料的选择依据,重点探究并建构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者、引导者、合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不足之处:课时延长了10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仍是笔者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使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教学过程与**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沉时介,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6

1、设计思路:

《水的组成》这节课我的设计是以电解水的实验为载体,通过对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观察、分析,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从元素的初步认识中引出物质的简单分类。教学时,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体积比、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和判断等探究过程,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微观世界,然后从元素的守恒这一规律中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元素世界,进而从元素中引出物质的简单分类,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

2、存在的不足: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电解水装置陈旧落后,结果将近一节课的实验探究都没得到1/10只试管的气体体积,结果没有达到可是设计的预期效果。同时,学生对纯净物与混合物产生混淆,对元素的认识不清,结果练习与作业时出现许多错误。

3、改进设想:

①、把握好实验进度,**好时间,注意教学重点的教学。

②、对物质的分类这一知识点要抓要点,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该知识的资料,多做些练习以及找些时间和同学们分组讨论,尽量弄清楚。

③、想办法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代替长时间的电解等待,可能会更有利于本课时的优化教学。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7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实验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在水电解实验中,电极的**极学生很难直观的看出,而且哪里是电极、放出气泡的现象、试管里水位的高低变化、氢气燃烧的颜色后排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这就是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使一部分看不清实验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所以我在做演示实验时,利用多**将实验显示在屏幕上,等于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上述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同时,由于水电解产生的氢气量不够,我无法通过现场收集氢气做爆鸣实验,结合水的组成发现史,通过现场制取氢气,点燃肥皂泡的实验,能非常直观的看到氢气与空气混合爆鸣现象,进而引入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最后点燃氢气。当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整个实验,其求知欲立马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又一次得到了满足,知识的获得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过渡时提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氢气的燃烧能否证明水的组成?通过本节课你能总结出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吗?),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

在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通过20xx年我国科学家发现水分子的内部结构,进而展示水电解的微观动态图,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微观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模拟,用一种建模的方式,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会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当然,如果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来完成水电解实验,也许更好,但由于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时间较短,自主操作能力较弱,因此,演示实验更安全些。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8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看,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三维目标,完成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发掘了教材,更好的使用了教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活跃了课堂,教师真正做到**者、引导者、合等作用。注意采用体验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几个亮点:

1、教师能够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充分的做到一个**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化学知识。真正的做到重视个体向重合作学习,从而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2、教师对电解水试验的改进。以往我们做的实验完成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是教师演示的,学生的感受不够深,对化学的学习不能更好的体验。现在,学生能够自己动手,从探究的活动中学到化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是终身难忘的。

3、教师能够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身边的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增强了学习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就是在时间上没有把握的太好,时间分配上还有待改动。

2、学生在化学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对水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已经学习的一些基本化学知识和氧气的性质的一些内容,从而从氧气的学习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水的知识。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元素的概念,对物质组成的知识的缺乏,并且对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方法还不了解,有待改进。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9

在我的整体设计中,以通电分解水的微观过程为载体,渗透各个知识点:水的组成、水资源状况,分子、原子的相关知

识,物质的简单分类。其中,水的组成、水资源状况内容较少也较简单,可交由学生**完成复习工作。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学生对“纯净物与单质”和“混合物与化合物”这两对概念容易混淆,也希望能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本单元的知识脉络,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碰到很多困难。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