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一、单选题1.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首脑会议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前景B.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很难独善其身C.中国、印度在建立新的金融秩序中起主导作用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需要紧密合作2.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欧洲、美洲、非洲B.亚洲、美洲、非洲C.亚洲、美洲、欧洲D.欧洲、亚洲、非洲3.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情况,这些古代农作物的引进,主要得益于A.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 B.人口猛增对优良作物的需求C.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持续兴盛4.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这反映苏联模式和罗斯福新政都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发挥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 D.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5.1602年成立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是荷兰商人组织成立的股份公司,政府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这表明该公司(

)A.是有国家职能的商业公司 B.是世界性的垄断组织C.政府建立但交由商人经营 D.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6.“钱帛并行”是隋唐时期货币制度的一-个特征。绢帛“当作流通手段发生机能”,成了“货币商品”,和铜钱同时流通。绢帛悬唐朝与四周各民族交往的主要手段,还远销到中亚、西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据此可知"钱帛兼行”的主要原因是A.唐代绢帛拥有广阔的市场 B.唐代组帛的制作世界领先C.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度 D.民间囤积铜钱造成“钱荒”7.日本一位白银史专家认为:“在十七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的船只,从日本载运出口的白银每年可达150000到187500公斤。...最终还是流到了中国大陆。”此材料反映出A.自然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日本 D.明朝政府坚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8.如表为巴西糖坊创办情况统计表(单位:家)这一现象年份1570160016301711数量60250350528A.反映了巴西社会转型加速 B.冲破了葡萄牙的殖民控制C.促使黑奴贸易的不断兴盛 D.冲击了巴西传统经济结构9.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0.唐玄宗开元二年始设市舶使。如表是唐玄宗开元二年至宣宗大中四年可考的市舶使任职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开元二年开元十年天宝初广德元年德宗初开成元年大中四年姓名周庆立韦某无吕太一王虔休无李敬实身份朝官宦官宦官宦官朝官宦官宦官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重视不够 B.宦官专权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C.市舶使与藩镇割据相伴始终 D.海外贸易发展促进政府职能完善11.1910年,山东巡抚特允许烟台、青岛两海关“每月共准运牛500只(出口),是于农业、洋商兼顾并筹”。后德国公使施压,山东巡抚被迫退让,同意耕牛出口每月增至1000只。至1919年,山东耕牛出口头数,竟“每日输出有200余头之多”。这可以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被动转型 B.民族工业进步推动商业贸易发展C.山东地区农业日渐衰落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2.12世纪末,东方的若干制造品,例如大马士革的缎子,巴格达的神龛,摩苏尔的纱布,加沙的棉纱,通过意大利传入欧洲。除此之外,英语中的“菠菜”“橘子”,法语中的“女衬衣”等词汇,都是通过意大利从阿拉伯语传来的。这反映出该时期A.棉纺织品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体 B.地中海成为东西方商路的中心C.新航路开辟推动东西方贸易发展 D.意大利的语言发生了深刻变化13.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格局概况如下:中国的茶叶从陆路经欧洲传到北美,从海路经非洲传到拉美;欧洲的马、牛、橄榄、葡萄等经海路运往北美;美洲的玉米、番茄、花生等经海路传到欧洲、亚洲等地。这反映出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C.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14.下图是古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公元前1473-前1458年在位)陵墓壁画(局部),图中古埃及通过红海和亚丁湾与东非的蓬特(今索马里)进行贸易。这说明古埃及A.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活动C.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 D.一度垄断了非洲市场的贸易15.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材料反映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联系的加强C.海外扩张和掠夺 D.商品经济的发展16.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是在A理论指导下进行的B.B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D.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45年以后,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在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流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但是也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二战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广度基础设施制度化分层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有些国际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交易按规定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低;对信用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现代金融体系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发达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高水平的交易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基础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国际协议实行广泛的管制;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利率由全球市场决定,金融政策受其影响,对于经济体内所有集团都有重大影响——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整体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后金融全球化进行历史解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新航路开辟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一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逐渐在中国建立起一个由大口岸城市到乡村集市的进出口商业贸易网。这种贸易网络主要为中国初级产品的出口和外国工业品输入服务。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是一种不等价交换,因为从贸易类别上看进口机制品和出口农产品在价格上自然存在剪刀差。在这种不等价下掩藏着另一种不等价交换,那就是西方国家操纵中国外贸市场,人为压低中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造成了一种人为的不等价交换。例如中国出口大宗商品丝和茶,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价格尚可由生产成本来预算,中国可自行控制,但19世纪70年代后,丝和茶的出口价格开始逐渐脱离成本价格,受到外商的摆布。一一摘编自徐峰《商业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1840-1895)》(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2.A3.A4.C5.A6.A7.B8.D9.C10.D11.A12.B13.C14.A15.B16.D17.(1)趋势:全球化;制度化;迅捷化;电子化;规范化;多极化。(2)解读:全球的金融秩序是二战后初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形成的;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石油价格的上升和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崩溃;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现代国际金融增强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但是,现代国际金融也加大了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