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2-2006绿色食品 香菇袋料栽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2T 192-2006绿色食品 香菇袋料栽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2T 192-2006绿色食品 香菇袋料栽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2T 192-2006绿色食品 香菇袋料栽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42T 192-2006绿色食品 香菇袋料栽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标准名称更改为《绿色食品香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将“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采用新的引导语和调整了部分引用文件(见2000年版的2;本版的2);——删除了“定义”部分内容(见2000年版的3);——对“要求”部分内容进行了顺序调整和内容增减(见2000年版的4、5;本版的3~11);—删除了“标志、标签”、“包装、贮藏”及“运输”内容,改为直接引用有关标准(见2000年版的6、7、8;本版的11.3);——增加了“生产档案”内容(见本版的12)。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华中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跃进、罗昆、杜巍、胡军安、李秋洪、袁泳、赵福兰、陈永芳。本标准于2000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A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里本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NY/T393绿色食品农及使用准则SN/T0632出口干后金金规程产地环境选择→培乙一菌种准备一面制作与络养一色管理→出菇有理→虫害防治→5培养基准备7.1塑料袋27.2培养基配方培养基配料应符合NY/T394-2000的4.2和5.2的规定。a)木屑78%、麸皮(细米糠)20%、石膏粉1%、白糖或葡萄糖1%,另加尿素0.3%。料的水分含量55%~60%(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度)。b)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白糖或葡萄糖1.2%、石膏粉2%~2.5%、尿素0.3%、过磷酸钙0.5%。料的水分含量558~60%。c)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硫酸镁0.2%、尿素0.3%、白糖或葡萄糖18。料的水分含量55%~60%。d)棉籽皮50%、木屑32%、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白糖或葡萄糖18。料的水分含量60%。e)豆秸46%、木屑32%、麸皮20%、石膏18、白糖或葡萄糖1%。料的水分含量60%。f)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8。料的水分含量60%。1上述a)、b)、c)培养基配制时,先将石膏粉和麸皮干混拌匀,再和木屑干混拌均匀,把糖和尿素上述d)、e)、f)培养基配制时,按量称取各种成分,先将棉籽皮、豆秸、玉米芯等吸水多的料按料水比为1:1.4~1:1.5的量加水、拌匀,使料充分吸水。把石膏粉、过磷酸钙与麸皮、木屑于混均匀,再与已加水拌匀的棉籽皮、豆秸或玉米芯混拌均匀。把糖、尿素溶于7.3拌料装袋按照生产量和培养基配方称料,翻拌均匀,并逐步加水至培养基含水60%~65%、pH7~7.5。用装机装袋,小袋每袋装湿料2.0kg~2.1kg,大袋每袋装湿料4.0kg~4.2kg,用塑料绳或线扎紧袋口。7.4灭菌与冷却宜在装袋当天灭菌,常压灭菌温度98℃~100℃、时间8h~12h,高压蒸汽灭菌温度121℃、压力春栽香菇(越夏式栽培)接种期宜为1月~3月。秋栽香菇(越冬式栽培)接种期宜为8月~9月。应在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宜采用单面4孔或对面(双面)7孔式接种,每孔接种量3g~4g,接种后立即用3cmx3.5cm专用胶布封口,或套袋封口。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避光发菌。菌袋宜堆叠2层~4层,调温至18℃~24℃,空气相对湿度60%~70%,培养60d~65d,至菌袋发菌成熟。7.7.2清除杂菌8.1场地袋宜搭盖500m²荫棚。3宜于脱袋后5d~7d,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温度19℃~23℃,诱发气生菌丝,至菌筒表时间,辅以50Lx(勒克斯)~200Lx光照。宜由转色前期的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20min~30min,增加到每天4次~6次,每次30min~40min,至菌筒表面白色水珠逐渐变成黄褐色至酱色。差刺激,催蕾出菇。白天温度20℃以下时宜盖膜升温夜间揭膜,连续3d~4d用7℃~10℃的温差刺温度宜为10℃~20℃,金相对湿度宜为75%95%,光照强度宴为501×~200Lx。可采用空间收3批~4批,占总00%~50%9.3.1刺筒补水宜保持温度8℃120℃、室气相对最度70%~90%、光照强度50Lx~T0Lx。列用低温偏干天气,培育柄短肉厚、菇盖龟型的接喷水,在子实体5分~6分成熟(内菌膜部分破裂)时采收;以鲜菇就近上市者,宜在子实体7分~8分成熟(内菌膜完全破裂,菇盖边缘仍明显内卷)时采收;以鲜菇远销者,宜在子实体6分~7分成411.2干制11.2.1日晒法宜于晴天采收,采收后用不锈钢剪刀剪去柄基,并根据菌盖大小、厚度、含水量多少分类,菌褶朝11.2.2烘干法香菇采收后,剪去柄基,根据菇盖的大小、厚度分类,菌褶朝下摊放于竹筛1cm,将摊放鲜菇的竹筛分类置于烘干架上。小而厚或含水量低的菇宜放于架的上层,薄菇、菌盖中等的菇宜置于架的中层,大且厚的菇或含水量高的菇宜置于架的下层。程序1:起始温度宜为40℃~45℃,最终温度宜为55℃~60℃,升温速度宜为1℃/h~1.5℃/h。程序2:起始温度宜为45℃,最终温度宜为60℃,升温速度宜为1℃/h~2℃/h。程序3:起始温度宜为50℃,最终温度宜为65℃,升温速度宜为1℃/h~2℃/h。排湿操作初期:开始至香菇菌盖表面出现光泽(5分干),进排气口全开,送风较强;中期:菇体表面干燥,开始出现光泽,菌褶开始变为淡黄色,排湿的吸排气口半开,送风中等;后期:菌褶干燥,呈淡黄色,菌盖边缘卷缩,质量约为鲜菇的1/7~1/8,进排气口全闭,送风减袋载香菇干燥时间,全程约需18h,其中前期、中期、后期各占1/3。春菇菌盖直径>7cm,宜采用切片干躁法,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