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技术-1章机械安全概述_第1页
机械安全技术-1章机械安全概述_第2页
机械安全技术-1章机械安全概述_第3页
机械安全技术-1章机械安全概述_第4页
机械安全技术-1章机械安全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安全技术-1章机械安全概述第一页,共217页。第三章各类机械的安全技术

第一节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

第二节冲压机械的安全技术

第三节木工机械的安全技术第四章热加工安全技术

第一节热加工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第二节铸造安全技术

第三节锻造安全技术

第四节热处理安全技术

第五节电焊安全技术第五章机械安全认证

第一节机械安全认证的依据及组织机构

第二节机械安全认证规则与程序

第三节机械安全认证获证后的监督

第二页,共217页。第一节机器的组成第三页,共217页。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出版印刷网络媒体文化娱乐冶金机械建筑机械交通工具环保设备军事装备医疗设备机器制造农业机械化工设备制造业图当今制造业的社会功能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四页,共217页。机械在现代化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在各行各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机械从最终的应用目的来说,是一种为了代替人的劳动的装置。在生产中,它具有许多人不具备的优点:劳动生产率高,不易疲劳,生产精度高,误差小,具有相当的灵敏度,耐用,可靠等;机械是由人来操纵控制监督和维护的,由于人与机械的广泛接触,就有可能对人产生损伤或者危害人的健康。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五页,共217页。由于机械产品安全性能不好,每年都要造成很多的工伤事故和大量的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机械工业的大中型企业中,由于机械安全性不好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每年都达到数百起。1990年9月美国职业安全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美国有14%左右的职业伤害是机械伤害;日本安全杂志在1987年第10期题为“机械安全”的文章中指出:1978年到1981年,每年由于机械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占各种事故的35.2%~36.6%。

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六页,共217页。

金属切削加工中常见的伤害事故:刺割伤。操作人员使用较锋利的工具刃口,如金工车间里正在工作着的车、铣、刨、钻等机床的刀锯,就像快刀一样,能对未加防护的人体部位造成极大伤害。

物体打击。车间的高空落物,工件或砂轮高速旋转时沿切线方向飞出的碎片,往复运动的冲床、剪床等,可导致人员受到打击伤害。

绞伤。机床旋转的皮带、齿轮和正在工作的转轴都可导致绞伤。

烫伤。切削加工下来的切削崩溅到人体暴露部位上导致人员烫伤。

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七页,共217页。

常见事故

冲压工作最常见的事故是手指被切断,另外还有:

工件被挤飞伤人。齿轮或传动机构将操作人员绞伤。模具起重、安装、拆卸时造成砸伤、挤伤。冲模或工具崩碎伤人。

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八页,共217页。违规操作导致一起机械伤害事故第九页,共217页。第十页,共217页。第十一页,共217页。第十二页,共217页。第十三页,共217页。第十四页,共217页。第十五页,共217页。第十六页,共217页。第十七页,共217页。第十八页,共217页。第十九页,共217页。第二十页,共217页。第二十一页,共217页。第二十二页,共217页。第二十三页,共217页。第二十四页,共217页。第二十五页,共217页。第二十六页,共217页。第二十七页,共217页。第二十八页,共217页。第二十九页,共217页。第三十页,共217页。第三十一页,共217页。第三十二页,共217页。第三十三页,共217页。第三十四页,共217页。第一节机械的组成原动机:提供机械工作运动的动力源。常用的原动机有电动机、内燃机、人力或畜力。第三十五页,共217页。执行机构:通过刀具或其他器具与物料的相对运动或直接作用来改变物料的形状、尺寸、状态或位置的机构。

第三十六页,共217页。传动机构:用来将原动机和工作机构联系起来,传递运动和力(力矩),或改变运动形式的机构。

第三十七页,共217页。控制操纵系统:用来操纵机械的启动、制动、换向、调速等运动,控制机械的压力、温度、速度等工作状态的机构系统。

第三十八页,共217页。

机械产生的危害是指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根源或因素。一类是机械性危害例如:夹挤、碾压、剪切、切割、卷喷、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等;另一类为非机械性危害例如:电器危害(如电击伤),灼烫和冷冻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等第三十九页,共217页。一、机械危害1.静态危害(1)刀具的刀刃,机械设备突出部分,如表面螺栓、吊钩、手柄的危害等。(2)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如铸造零件表面)的危害等。(3)引起滑跌、坠落的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危险。第四十页,共217页。2.直线运动及旋转运动危险

(1)作直线运动的构件,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升降式铣床的工作台。

(2)人体或衣服卷进旋转着的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旋转着的机械部位如搅拌机、卡盘,各种切削相互啮合的齿轮副、链条链轮等。第四十一页,共217页。3.打击危险(1)旋转运动加工件,如伸出机床的细长加工件的打击。(2)旋转运动部件上凸出物,如转轴上键、联轴器螺丝等的打击。(3)孔洞部分如风扇、叶片、齿轮、飞轮的危险。第四十二页,共217页。4.振动夹住的危险机械的一些振动部分结构,如振动体的振动引起被振动体部分夹住的危险。5.飞出物打击的危险(1)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破碎的砂轮片、齿轮轮齿断裂等。(2)飞出的铁屑或工件。第四十三页,共217页。二、产生机械危害的各种因素1.危险性大的机械设备在我国事故率较高、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有:压力机、冲床、压延机、压印机、木工刨床、木工锯床、木工造型机、塑料注射造型机、炼胶机、压砖机、农用脱粒机、纸页压光机、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等。我国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的七种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第四十四页,共217页。

2.事故率高的作业在我国这些作业有:电工作业、,压力容器操作、锅炉司炉、高温作业、低温作业、粉尘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机动车辆驾驶、高处作业等。第四十五页,共217页。3.易发生事故的机械危险部位

最常见的危险部位有:旋转轴;相对转动部件,如啮合的明齿轮;不连续的旋转零件,如风机叶片、成对带齿滚筒;皮带与皮带轮,链与链轮;旋转的砂轮;

第四十六页,共217页。三、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时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于紧张操作人员对机器结构及所加工工件性能缺乏了解操作不熟练及操作时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等。第四十七页,共217页。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机床设计和制造存在着缺陷,机床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能导致伤害事故的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工作场地照明不良、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噪声过高、设备布局不合理、备件摆放零乱等。第四十八页,共217页。1.直接原因(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a.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b.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距离不够,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第四十九页,共217页。②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a.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锋利毛刺、毛边,设备上有锋利倒棱等。b.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等。c.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即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d.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第五十页,共217页。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用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④生产场地环境不良。a.照明光线不良。包括照明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烟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b.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c.作业场所狭窄。d.作业场所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第五十一页,共217页。⑤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⑥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⑦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圆柱形管子、料头、滚珠等。⑧贮存方法不安全。物品、物件、材料等堆放过高、不稳等。

第五十二页,共217页。(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如按错按钮,阀门、扳手的操作方向相反);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械超速运转;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模;违章驾驶机动车;工件、刀具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第五十三页,共217页。③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拉临时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等。④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工工具,用手清理铁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等。⑤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铁屑和生产用品)存放不当。 ⑥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钓钩等)。⑦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或清扫。第五十四页,共217页。⑧穿戴不安全装束。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未穿戴各种个人防护用品或忽视其使用。如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着过于肥大、宽松的服装,在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进入车间等。

⑨无意或未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险部位。如在无防护罩的两个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清理卡住物时,可能造成挤伤、夹断、切断、压碎或人的肢体被卷进等严重伤害第五十五页,共217页。

2.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如室内照明、通风)、r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①设计错误。包括强度计算不准,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外观不安全,结构设计不合理,操纵机构不当,未设计安全装置等。

第五十六页,共217页。②制造错误。常见的制造错误有加工方法不当(如用铆接代替焊接),加工精度不够,装配不当,错装或漏装了零件,零件未固定或固定不牢。③安装错误。安装时旋转零件不同轴,轴与轴承、齿轮啮合调整不好(过紧过松),设备安装不水平,地脚螺栓未拧紧,设备内遗留的工具、零件、棉纱忘记取出等,都可能使设备发生故障。

第五十七页,共217页。④维修错误。没有定时对运动部件加润滑油,在发现零部件出现恶化现象时没有按维修要求更换零部件,都是维修错误。(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上岗,操作者业务素质低,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工作不负责,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不遵守操作规程,都是事故的间接原因。第五十八页,共217页。(3)管理缺陷①劳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理。②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④无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⑤缺乏监督。对安全工作不重视,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调查整改不力等等。所有这些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均能引发事故,关键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

第五十九页,共217页。Page60第二节机械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机械产生的危害是指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或危害的根源或因素。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要类型(国标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坍塌☉爆炸☉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中毒窒息☉灼烫☉其他第六十页,共217页。Page61(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机械行业中事故的主要类型第六十一页,共217页。Page62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第六十二页,共217页。Page63(8)、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0)、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第六十三页,共217页。Page64(11)、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物体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

(12)、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等。

(13)、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4)、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伤害,如摔、扭、挫、擦等伤害。第六十四页,共217页。Page651.按客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分类

按客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这是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学领域长期延用的分类方法。

(1)危险因素,即导致人员伤亡的因素。该因素强调危险事件的突发性和瞬间作用,例如,物体打击、切割、电击、爆炸等。

(2)有害因素,即导致人员患病的因素。该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危险因素的累积作用效果,例如,粉尘、振动、有毒物等。

第六十五页,共217页。Page662.按不利因素的性质分类

按不利因素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生理心理因素。这是前苏联标准规定的分类方法。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运转的机器,机械设备的可动部分,能移动的零件、毛坯和材料,破裂结构,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噪声、振动、电的危害等。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该因素按对人的肌体作用特征不同,又可分为有毒的、刺激的、致癌的、器官病变的化学性危险因素;按进入人体的渠道不同,可分为通过呼吸道。肠胃消化道、皮肤和粘膜等有害因素。第六十六页,共217页。Page67(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该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产物;植物和动物等大机体。

(4)生理-心理性危险和有害的因素。如:体力负荷过大(长期静态型或动态型的体力超负荷);神经心理负荷过重(脑力过度紧张,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劳动单调或感情负担过重)等。

第六十七页,共217页。Page683.按诱发事故的危险源分类

按诱发事故的危险源不同,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热能、放射能等有害因素。这是日本青岛贤司根据引发事故的能量形态不同而进行的分类。

4.根据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能量形式及作用方式分类

这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参考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采用的分类方法。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危险,另一类是非机械危险。其中非机械危险又可分为电气危险、温度危险、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违反安全人机学原理产生的危险等。

第六十八页,共217页。☉机械危害是指

机械加工设备直接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灾害性因素。☉非机械危害是指

在机械加工设备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中能导致伤亡(非机械性损伤)事故或诱发职业病的因素。

机械产生危害的分类第六十九页,共217页。☉机械危害挤压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非机械危险害电气危害

温度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违反安全人机学原理产生的危害机械产生危害的分类第七十页,共217页。①电气危害

电气危害的主要形式是电击、燃烧和爆炸。其产生条件可以是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人体接近带高压电体;带电体绝缘不充分而产生漏电、静电现象;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熔化粒子喷射热辐射和化学效应。②振动危害

振动对人体可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造成损伤和病变。最严重的振动(或长时间不太严重的振动)可能产生生理严重失调(血脉失调,如自指;神经失调;骨关节失调;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

非机械危害类别第七十一页,共217页。③温度危害

一般将29℃以上的温度称为高温,-18℃以下的温度称为低温

(1)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烧伤、烫伤,高温生理反应。

(2)低温冻伤和低温生理反应。

(3)高温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温度危险产生的条件有:环境温度、热源辐射或接触高温物(材料、火焰或爆炸物)等。

非机械危害类别第七十二页,共217页。④噪声危害

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其造成的危害有:

(1)对听觉的影响。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暴震性耳聋等。

(2)对生理、心理的影响。通常90dB(A)以上的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明显的影响;低噪声,会使人产生厌烦、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

(3)干扰语言通讯和听觉信号而引发其他危险。

非机械危害类别第七十三页,共217页。⑤辐射危害

可以把产生辐射危险的各种辐射源(离子化或非离子化)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波辐射:低频辐射、无线电射频辐射和微波辐射;

(2)光波辐射:主要有红外线辐射、可见光辐射和紫外线辐射;

(3)射线辐射:X射线和Y射线辐射;

(4)粒子辐射:主要有α、β粒子射线辐射、电子束辐射、离子束辐射和中子辐射等。

(5)激光。

辐射的危险是杀伤人体细胞和机体内部的组织,轻者会引起各种病变,重者会导致死亡。

非机械危害类别第七十四页,共217页。⑥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

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有:

(1)接触或吸入有害物(如有毒、腐蚀性或刺激性的液、气、雾、烟和粉尘)所导致的危险;

(2)火灾与爆炸危险;

(3)生物(如霉菌)和微生物(如病毒或细菌)危险。

使用机械加工过程的所有材料和物质都应考虑在内。例如:构成机械设备、设施自身(包括装饰装修)的各种物料;加工使用、处理的物料(包括原材料、燃料、辅料、催化剂、半成品和产成品);剩余和排出物料,即生产过程中产生、排放和废弃的物料(包括气、液、固态物)。

非机械危害类别第七十五页,共217页。⑦未履行安全人机学原则而产生的危害

由于机械设计或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的要求,存在与人的生理或心理特征、能力不协调之处,可能会产生以下危害:

(1)对生理的影响。负荷(体力负荷、听力负荷、视力负荷、其他负荷等)超过人的生理范围,长期静态或动态型操作姿势、劳动强度过大或过分用力所导致的危险。

(2)对心理的影响。对机械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而造成精神负担过重或准备不足、紧张等而产生的危险。

(3)对人操作的影响。表现为操作偏差或失误而导致的危险等。

非机械危险类别第七十六页,共217页。Page771静态危害2直线运动及旋转运动危险3打击危险4震动夹住的危险5飞出物打击的危险第七十七页,共217页。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当人接触或与静止设备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危险。磕碰、绊倒等等Page78第七十八页,共217页。(1)直线运动机械的危险①接近式危险:人员进于机械直线运动的路线上,而受到机械正面撞击或挤压纵向运动件的撞击或挤压: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的滑枕、磨床的往复工作台等横向运动构件的撞击或挤压:如升降式铣床的工作台等Page79第七十九页,共217页。②经过式危险:人员接近直线运动的机械附近,被运动中的机械侧面挂伤或划伤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如运动中的带链,冲模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如运动中的金属接头运动和静止部位的组合,如工作台与底座、压力机的滑块与模具处于直线运动状态的刃物,如牛头到刨的刨刀,带锯床的锯带等。

Page80第八十页,共217页。(1)旋转运动危险①绞缠危险动机械②卷进旋转运动中两个机械部件间的危险③卷进旋转部件与直线运动部件间的危险Page81第八十一页,共217页。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卷进单独旋转机械部件中的危险如卷进主轴、卡盘、进给丝杠等单独旋转的机械部件以及磨削砂轮,各种切削刀具如铣刀、锯片、钻头等加工刀具单独旋转危险部位第八十二页,共217页。第八十三页,共217页。

如朝相反方向旋转的两个轧辊之间,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等两个旋转部件的危险部位第八十四页,共217页。如皮带与皮带轮、链条与链轮、齿条与齿轮、滑轮与绳索、卷扬机绞索与绞盘之间等旋转部件与直线运动部位之间的危险部位第八十五页,共217页。①旋转运动加工件打击②旋转运动件上凸出物打击的危险③旋转零部件有孔洞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Page86第八十六页,共217页。旋转运动加工件打击的危险,如伸出机床的细长加工件旋转加工件打击或绞缠的危险区第八十七页,共217页。

如皮带上的金属皮带扣,转轴上的键,定位螺丝,联轴器螺丝等旋转部件上突出物危险第八十八页,共217页。

旋转零部件由于有孔洞部分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如风扇、叶片、带辐条的滑轮、齿轮和飞轮等孔洞部分的危险部位第八十九页,共217页。机械的一些振动部分结构,如振动体的振动引起被振动体部分夹住的危险。Page90第九十页,共217页。①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工件,未紧固的接头破碎的砂轮片等②飞出的切屑或工件如连续排出破碎而飞散的切屑锻造加工中飞出的工件等Page91第九十一页,共217页。Page921危险性大的机械设备2事故率高的作业3易发生事故的机械危险部分第九十二页,共217页。Page93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第九十三页,共217页。Page94高温作业起重机作业粉尘作业高处作业特种作业第九十四页,共217页。Page95(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何链轮、齿条和齿轮等。(2)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新轴、卡盘、丝杠、圆形心轴和杆等。(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是很危险的,如风扇叶、凸轮、飞轮等。(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锟。(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机装置等。第九十五页,共217页。(6)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7)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8)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防止机床等Page963易发生事故的机械危险部分第九十六页,共217页。Page97运动部分旋转轴风机叶片第九十七页,共217页。Page98工作时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于紧张;操作不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床设计和制造存在缺陷;机床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工作场地照明不良;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噪声过高;设备布局不合理;备件摆放零乱;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第九十八页,共217页。Page99机械事故间接原因直接原因第九十九页,共217页。Page100直接原因机械事故间接原因(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②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③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④生产场地环境不良。⑤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⑥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⑦地面滑。⑧贮存方法不安全。第一百页,共217页。Page101直接原因(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状态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③使用不安全设备。④用手代替工具操作。⑤物品存放不当。⑥攀、坐不安全位置。⑦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或清扫。⑧穿戴不安全装束。⑨无意或未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险部位。第一百零一页,共217页。Page102间接原因机械事故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主要指整体技术水平或设计方法存在不足如设计、安装、维修等方面的错误,导致机械处于不安全状态或使人的操作发生不安全行为。①设计错误。②制造错误。③安装错误。④维修错误。(2)教育培训不够使操作者缺乏安全预防知识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一百零二页,共217页。Page103(3)管理缺陷①劳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理。②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④无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⑤缺乏监督。(4)生理心理方面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间接原因第一百零三页,共217页。

生理因素生理需要(饥、渴、热、冷、睡眠)生理特点(年龄、性别等)健康状况(疾病、饮酒、疲劳、服药)第一百零四页,共217页。心理因素观念(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抱负、道德观念、法纪观念)心理机能(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特征(兴趣、气质、能力、性格)

第一百零五页,共217页。心理行为趋简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好胜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起哄心理

第一百零六页,共217页。心理行为调控模式社会控制法律控制道德控制情感控制群体控制

第一百零七页,共217页。文化因素文化素养(家庭教育、学校文化教育)职业素养(技术、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经验)安全文化素养

第一百零八页,共217页。案例1:新工人违章操作导致的断臂事故

1998年某月某日,某发动机厂一名新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操作中严重违反安全规程,造成左手手臂骨折事故。事故经过:事发当日,该发动机厂大件车间工人陈某与其徒弟刘某操作立钻加工机油泵壳体。陈某先加工了数十件后,由刘某上岗操作。刘某在装夹零件时,因右侧压板未推到位,便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伸左手绕过正在旋转的铰刀(成环抱状)至右侧推压板,不慎被铰刀挂住左衣袖,左手臂绞到铰刀上,造成左肱骨中下段闭合型骨折,左尺、挠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第一百零九页,共217页。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刘某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操作中违反安全规程,未停机装夹零件。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车间领导在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上不到位,特别是对新进厂职工针对性安全教育不落实,出现严重漏洞。二是师傅陈某对徒弟安全教育不够,传授操作规程不够,忽视安全责任。第一百一十页,共217页。事故教训:新职工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技术水平低和缺乏操作经验,极易出现违章操作造成事故。防范措施: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坚决杜绝无证操作现象。对本企业的一人多机(岗)的安全教育要求100%进行,并填写教育卡片,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广泛开展“三不伤害、一不失误”活动,并填写个入保护卡,交安环科备案。第一百一十一页,共217页。案例2:设计缺陷导致的天车撞人事故

1997年某月某日,某车间天车班两名职工违章在天车上交接班,由于天车存在设计缺陷警铃不响,新接班的天车司机启动天车后,将换班的司机挤在厂房立柱上造成死亡事故。事故经过:事发当日,天车司机裴某、计某二人按正常班次上班。先由计某上新的天车作业。按规定工作时间,当由裴某换计某下车休息时,两人在天车上配电柜旁碰面进行交接。交接后裴某进入驾驶室,他误以为计某已下到地面便贸然启动天车。天车刚一启动,裴某即感觉到天车运行有阻力,立即停车走出驾驶室查看,发现计某被天车端部挤贴在厂房立柱上,重又返回驾驶室倒回天车,并喊人一道将计某架到地面;同时向车间、厂部汇报。工厂领导闻讯立即赶往出事地点,将计某送往医院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第一百一十二页,共217页。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裴某、计某在操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在天车上交接班,是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天车登梯设计存在缺陷,警铃不响,又没有其他提醒装置,导致接班司机贸然开动天车。二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执行管理规章制度不严格,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类似于操作工长期违章在空中交接班问题熟视无睹,制止不力,处理不严,导致少数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第一百一十三页,共217页。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消除设备和技术上的缺陷,消除非本质安全因素,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再次发生。事故发生后,该厂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一是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重新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职工学习;二是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安装登梯和警铃;三是加强对特殊工种和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重申安全操作规程,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第一百一十四页,共217页。课后小结:1.机械危害的类型2.机械危害产生的原因作业布置:预习第一百一十五页,共217页。Page116第一百一十六页,共217页。一、安全1.安全的概念什么是安全?在《新华大字典》中的解释为:安全就是人或物在一个环境中不发生危险与不受到损害的状态。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安全是指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消除了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和设备、财产损失的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业安全健康。广义的安全是指除了一个地方和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外,还包括这一地方和单位的治安全、生活安全等。对于社会而言,还包涵公众场所安全、旅游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自然灾害的防范、家庭安全等。第一百一十七页,共217页。2.安全性实际上,在任何环境下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人、物、环境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着这种不断的变化,安全也就变成相对的了。往往是这些变化到达某一个临界点时,不安全的状态就会出现,事故也就随之发生了。所谓安全,只表明人或物在一个环境中对危险和损伤所能承受的最大能力,即安全性。第一百一十八页,共217页。二.本质安全性1.基本安全因素通常情况下,把“人”、“物”以及关联这两者的“环境”三者称为与安全相关的基本因素。这三个基本安全因素中的任一因素都能独立地成为实现安全与否的充分条件,即每一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危险状态的发生,并不需要另两个因素与之相适应。第一百一十九页,共217页。2.整体性因素如果把“人”、“物”“环境”三个基本安全因素构成的一个安全系统看作为系统的“整体性因素”的话,那么,这个整体性因素再加上三个安全基本因素也可以看做是四个因素。整体性因素体现为前三个因素的协调作用,是一个复合性安全因素。第一百二十页,共217页。3.本质安全导致伤亡事故的两个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人”和“物”,也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往往后者更具决定意义。这种安全系统不仅强调“物”安全因素的充分性,同时也强调其必要性,从而提出了一种“本质安全”的概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217页。三.机械的本质安全1.机械设备本质安全的特征具有“本质安全”的机械产品的特征是:机械设备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除具有稳定、可靠的正常安全防护功能外,其设备本身还兼具自动保障人身安全的功能与设施,一旦发生操作者的误操作或判断错误时,人身不会受到伤害,生产系统和设备仍能保证安全。也就是当达到以下几点时,该机械产晶具有“本质安全”。第一百二十二页,共217页。①发生非预期的失效或故障时,装置能自动切除或隔离故障部位,安全地停止运行或转换到备用部分,并同时发出声或光报警信号。②所有情况下,不产生有毒害的排放物,不会造成污染和二次污染。③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缓减精神紧张状态。④有明显的警示,充分地表明有可能产生的危险和遗留风险。⑤一旦产生危害时,人和物受到的损失程度应当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标准安全指标以下)。第一百二十三页,共217页。2.考虑机械安全措施的原则针对机械本质安全性的特征要求i要求从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直到使用、运输、安装、调试、维修乃至拆除阶段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和防范措施。

第一百二十四页,共217页。

3.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一般包括:在设计及开发阶段,由设计者撮据机械产品的预定使用目标,进行危险识别及风险评价,综合考虑机械的各种限制,考虑采取的风险减小措施;在使用阶段,使用者根据机械产品的性能及使用环境的具体情况,考虑补充措施。

第一百二十五页,共217页。(1)在设计阶段考虑减小机械风险的安全措施时,通用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不能因此而影响机械正常的连续运转和妨碍预定的使用目的。在此同时,还应遵循如下的设计顺序。①首先应规定机械的各种限制,例如使用限制、空间限制及时间限制(寿命限制)等。第一百二十六页,共217页。②在对机械的危害程度的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设计者应尽可能地预见到可能导致损伤人体健康和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危险状态。为此,要认真考虑以下几点。a.人与机械在机械有效使用寿命阶段中的各个时间段内可能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b.对机械在正常运转状态下的预见,尤其是对机械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执行预定功能的预见。比如由于被加工材料或工件的性质、性能或尺寸发生变化,机械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使用功能失效,机械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振动、电磁等干扰,操作者对机器失控等。c.可能出现可预见的机器误用情况。

第一百二十七页,共217页。③利用本质安全设计技术最大限度地消除危险和减少风险。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技术,将决定风险的两个因素(发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概率和最严重程度)中的每一个因素分别或同时完全消除,或尽可能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来达到。例如尽可能地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将危险区域完全封闭等等。④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对不能通过本质安全设计避免的危险和充分减小的风险,利用安全防护装置进一步消除和化解。第一百二十八页,共217页。⑤针对遗留的风险,给出使用的信息。对于通过本质安全设计和采用塞全防护措施以后仍不能完全消除或避免的机械遗留风险,设计者应在机械使用说明书或警告中说明克服这种风险的程度和操作模式,还要指明是否需要专门培训。如有必要,还应对个人防护条件及装备做出规定。⑥附加预防措施。在这一步,设计者应确定是否需要另外安排与某些紧急状态有关的(或可能作为其基本功能辅助效应)改善安全的附加措施。例如警告、警示牌等。第一百二十九页,共217页。⑦其他考虑a.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为操作者确定对机械的各种不同运动模式所采取的相应干预程度,然后选用与这些模式和程序有关的安全措施,以防操作者由于某种技术难度而采用危险的操作模式和干预技术。b.设计者根据规定所采用的各项安全措施不能完全满足机械的安全要求时,就必须由用户通过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的工作程序、制定安全工作制度和进行生产安全监督等方法加以弥补,并且指明这些均是用户的责任,不是设计者和制造方的责任。c.设计者还应考虑到机械有可能被未经先期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情况。因此,在机械的结构设计、安全防护装置的采用和使用信息的制定方面要尽可能考虑周全,使专业和非专业使用者都易于掌握,不致因误用而导致危险。第一百三十页,共217页。(2)在操作阶段主要是加强管理,强化操作者的预防意识,提高操作者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措施如下。①要实事求是地建立各种安全制度,有计划地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以及有目的性地进行预防性维修。②运用故障诊断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以期及早发现或避免设备故障

第一百三十一页,共217页。③对所有的安全装置有计划地定期检查,使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的待用状态,遇有紧急情况时,安全装置能发挥用。④加强对操作者的安全教育及机械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者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操作者应对机械设备危险性认识清楚,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尤其是安全操作规程,熟知并正确应用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⑤为操作者提供必要的个人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强化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第一百三十二页,共217页。人类对机械安全的认识阶段安全的自发认识阶段解决安全问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然经济时期)

安全的局部认识阶段采取专门技术方法解决机械的局部、个别安全问题(工业革命以后)系统安全的认识阶段形成了在某一生产领域应用的,从属于生产系统并为其服务的系统安全技术(工业化时代)安全系统的认识阶段不局限于某一生产领域,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安全工程设计,提出安全要求,进行安全决策(信息化时代)“被动防御”

“主动保障”第一章机械安全概述第一百三十三页,共217页。系统安全的认识方法安全作为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条件,为系统的主要生产目的服务,更多地表现出安全实用技术的特点。系统安全的认识根据生产部门的专业分工,把安全问题分为不同的系统安全,缺乏一个独立、整体的安全理论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安全系统的认识方法安全科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安全为着眼点建立的独立学科。安全系统是由人、物和物人关系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集合体。三个要素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系统的突变或某一要素的恶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安全劣化。安全是系统和过程的统一。第一节安全系统的认识方法第一百三十四页,共217页。第一节安全系统的认识方法1安全的概念在《新华大辞典》中的解释为:安全就是人或物在一个环境中不发生危险与不受到损害的状态。机械安全是指从人的安全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2安全性在实际环境下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因而,所谓安全,只表明人或物在一个环境中对危险和损伤所能承受的最大能力,即安全性。

机械的安全性是指机器在按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其预定功能,或在运输、安装、调整、维修、拆卸以及报废处理时对操作者不产生或危害健康的能力。第一百三十五页,共217页。

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不得发生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所引起的、目前已为人们认识的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和对健康造成损害的职业病,避免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体力消耗、精神紧张和疲劳。无论是机器预定功能的设计还是安全防护的设计,都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基本途径: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危险或减小风险;通过减少对操作者涉入危险区的需要,限制人们面临危险。第四节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第一百三十六页,共217页。1.足够的抗破坏能力、良好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2.不得产生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3.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4.履行安全人机学的要求5.维修的安全性

第一百三十七页,共217页。1.足够的抗破坏能力、良好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1)合理的机械结构型式。(2)足够的抗破坏能力。(3)对使用环境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4)提高机械的可靠性。第一百三十八页,共217页。2.不得产生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1)有毒有害物质。(2)预防物理性危害。(3)防火防爆。

第一百三十九页,共217页。3.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

任何机械都有这样那样的危险,当机械设备投入使用时,生产对象(各种物料)、环境条件以及操作人员处于动态结合情况下的危险性就更大。只要存在危险,即使操作者受过良好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有完善的规程,也不能完全避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可靠的物质屏障,即在机械上配置一种或多种专门用于保护人的安全的防护装置、安全装置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当设备或操作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时,靠机械自身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危险性大或事故率高的生产设备,必须在出厂时配备好安全防护装置。第一百四十页,共217页。4.履行安全人机学的要求

人机界面是指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显示装置、控制(操纵)装置、人的作业空间和位置以及作业环境,是人机要求集中体现之处,应满足人体测量参数、人体的结构特性和机能特性、生理和心理条件,合乎卫生要求。其目的是保证人能安全、准确、高效、舒适地工作,减少差错,避免危险。第一百四十一页,共217页。5.维修的安全性

(1)机械的可维修性。机器出现故障后,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程序或手段实施维修,可以保持或恢复其执行预定功能状态,这就是机器的可维修性。设备的故障会造成机器预定功能丧失,给工作带来损失,而危险故障还会引发事故。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了危险故障,恢复安全功能,就等于消除了安全隐患。

(2)维修作业的安全。在按规定程序实施维修时,应能保证人员的安全。由于维修作业是不同于正常操作的特殊作业,往往采用一些超常规的做法,如移开防护装置,或是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为了避免或减少维修伤害事故,应在控制系统设置维修操作模式;从检查和维修角度,在结构设计上考虑内部零件的可接近性;必要时,应随设备提供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在较笨重的零部件上,还应考虑方便吊装的设计。第一百四十二页,共217页。一、对机械设备结构的要求二、对控制机构的要求三、对防护装置的要求四、对检验与维修的要求五、安全标志与安全色六、标牌七、技术文件第一百四十三页,共217页。一、对机械设备结构的要求1、外形平整、光滑,不应有尖角、突出物等2、加工区指被加工工件放置在机器加工的区域。防护罩、连锁装置、停车装置等。第一百四十四页,共217页。在所有旋转或移动的部件上安装护罩在旋转部件上设置的正确护罩.在链条上没有护罩第一百四十五页,共217页。在旋转部件上设置的正确护罩在滑轮上没有护罩在所有旋转或移动的部件上安装护罩第一百四十六页,共217页。正确的护罩接合器上没有护罩在所有旋转或移动的部件上安装护罩第一百四十七页,共217页。.旋转或移动的部件反面也要有护罩保护正确的护罩.滑轮的反面的没有护罩保护第一百四十八页,共217页。正确的护罩--保护到运动部件的后面运动部件的后侧没有护罩旋转或移动的部件反面也要有护罩保护第一百四十九页,共217页。一、对机械设备结构的要求3、运动部件

(1)运动部件应封闭或屏蔽(2)2m以上的物料输送装置和皮带传送装置应设防护装置(3)保证不该通过的身体部位不能通过(4)限位装置(5)超负荷保险装置(6)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7)缓冲措施第一百五十页,共217页。一、对机械设备结构的要求4、工作位置(1)足够活动空间(2)工作面高度符合人类工效学(3)便于调节的工作桌椅(4)保证操作人员安全(5)有安全电压的局部照明设备第一百五十一页,共217页。5.紧急停车装置作用:出现危险时能迅速终止设备或工作部件运动。一般要求:急停开关形状有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停车后能迅速制动。Page152第一百五十二页,共217页。设置要求:有下列情况必须配置,且应有足够数量,在所有控制点、给料点都能迅速而无危险地触及:a发生事故时不能迅速通过控制开关终止危险b不能通过一个总开关迅速中断若干个能造成危险的运动单元c由于切断某个单元可能出现其它危险d控制台看不到全部控制对象

Page153第一百五十三页,共217页。6、噪声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其造成的危害有:

(1)对听觉的影响。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暴震性耳聋等。

(2)对生理、心理的影响。通常90dB(A)以上的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明显的影响;低噪声,会使人产生厌烦、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

(3)干扰语言通讯和听觉信号而引发其他危险。7、其他要求第一百五十四页,共217页。1、一般要求(1)防止意外启动而造成危险的保险装置(2)线路保证(3)功能顺序(4)能源切断(5)监控装置第一百五十五页,共217页。2、显示器

显示器是显示机械运行状态的装置,是人们用以观察和监控系统过程的手段。显示装置的设计、性能和形式选择、数量和空间布局等,均应符合信息特征和人的感觉器官的感知特性,使人能迅速、通畅、准确地接受信息,又要考虑到系统整体的需要和美观。

按人接受信息的途径不同,显示器可分为视觉、听觉、触觉装置。其中,由于视觉信号容易辨识、记录和储存,因而视觉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听觉装置常用于报警;触觉装置一般很少使用。第一百五十六页,共217页。显示装置应满足以下安全人机学要求:

1.显示信息的形式

指示器、刻度盘和视觉显示装置的设计应在人能感知的参数和特征范围之内,显示形式(常见有数字式和指针式)、尺寸应便于察看,信息含义明确、耐久、清晰易辨。

2.显示器的布置

当信号和显示器的数量较多时,在安全、准确、迅速的原则下,应根据其功能和显示的种类不同,根据工艺流程、重要程度和使用频度的要求,适应人的视觉习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优先顺序,布置在操作者视距和听力的最佳范围内;还可依据过程的机能、测定种类等划分为若干部分顺序排列。第一百五十七页,共217页。

3.显示器的数量

信号和显示器的种类与数量应符合信息的特性,要少而精,不可过多、过滥,提供的信息量应控制在不超过人能接受的生理负荷限度内;信号显示的变化速率和方向应与主信息源变化的速率和方向相一致。

4.危险信号和报警装置

对安全性有重大影响的危险信号和报警装置,应配置在机械设备相应的易发生故障或危险性较大的部位,优先采用声、光组合信号,其强度、对比性要明显区别并突出于其他信号。报警装置应与相关的操纵器构成一个整体或紧密相连。第一百五十八页,共217页。3、控制器控制器又名为操纵器,是用来对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装置。按人体执行操纵的器官来分类,操纵器可分为手控、脚控和声控多种类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声控方式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个别领域的尝试阶段。手控和脚控操纵器有线位移(如按钮、推杆)和角位移(如旋钮、手轮)两种,由于手比脚的动作更精细、快速、准确,所以,手控操纵器占有重要位置。脚控操纵器适用于动作简单、快速且需较大力的情况,一般只作为手控方式的补充。第一百五十九页,共217页。操纵装置应满足以下安全人机学要求:

1.操纵器的表面特征

操纵器的形状、尺寸、间隔和触感等表面特征的设计和配置,应使操作者的手或脚能准确、快速地执行控制任务,并使操作受力分布合理。

2.操纵力和行程

操纵器的行程和操作力应根据控制任务、生物力学及人体测量参数选择,操纵力不应过大使劳动强度增加;操纵行程不应超过人的最佳用力范围,避免操作幅度过大,引起疲劳。第一百六十页,共217页。3.操纵器的布置

操纵器数量较多时,其布置与排列应以能确保安全、准确、迅速地操作来配置,可以根据控制器在过程中的功能和使用的顺序将它们分成若干部分;应首先考虑重要度和使用频率,同时兼顾人的操作习惯、操作顺序和逻辑关系;应尽可能给出明显指示正确动作次序的示意图,与相应的信号装置设在相邻位置或形成对应的空间关系,以保证正确有序的操作。

4.操纵器的功能

各种操纵器的功能应易于辨认,避免混淆,使操作者能安全、即时地操作。必要时应辅以符合标准规定且容易理解的形象化符号或文字说明。当执行几种不同动作采用同一个操纵器时,每种动作的状态应能清晰地显示。例如,按压式操纵器,应能显示"接通"或"断开"的工作状态。第一百六十一页,共217页。5.操纵方向与系统过程的协调

操纵器的控制功能与动作方向应与机械系统过程的变化运动方向一致。控制动作、设备的应答和显示信息应相互适应和协调,同样操作模式的同类型机器应采用标准布置,以减少操作差错。

第一百六十二页,共217页。6.防止附加风险设有多个挡位的控制机构,应有可靠的定位措施,防止操作越位、意外触碰移位、因振动等原因自行移动;双手操作式的操纵器应保证安全距离,防止单手操作的可能;多人操作应有互锁装置,避免因多人动作不协调而造成危险;对关键的控制器应有防止误动作的保护措施,使操作不会引起附加风险。

第一百六十三页,共217页。机械的防护装置包括:1、安全防护装置2、紧急停车开关第一百六十四页,共217页。(1)、操作者触及不到运转中的可动零件

(2)、

操作者接近可动零件部件时,设备不能启动或立即停车制动

(3)、避免安全防护装置和可动零件部件之间接触危险(4)安全防护装置应便于调节、检查和维修,不得产生新的危险源

Page165第一百六十五页,共217页。(5)、

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6)、

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

(7)、安全防护装置应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8)安全防护罩、屏、栏的材料,及其至运转部件的距离,应符合GB8196——2003的规定。

(9)、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Page166第一百六十六页,共217页。紧急停车装置的要求:

(1)、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连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

(2)、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

(3)、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

(4)、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

。Page167第一百六十七页,共217页。应急停止按钮必须被正确的标识出,并且有色标应急停止按钮.应急停止按钮第一百六十八页,共217页。

在设计机器时,应尽量考虑将一些易损而需经常更换的零部件设计得便于拆装和更换;提供安全接近或站立措施(梯子、平台、通道);锁定切断的动力;机器的调整、润滑、一般维修等操作点配置在危险区外,这样可减少操作者进入危险区的需要,从而减小操作者面临危险的概率。

1、一般要求:机械设备必须保证按规定运输、搬运、安装、使用、拆卸.检修时,不发生危险。第一百六十九页,共217页。2、重心标志3、日常维修不得进入危险区4、危险区内的检修防护措施5、检修部位开口适合人体测量尺寸6、检修空间足够的检修空间Page170第一百七十页,共217页。安全标志1、安全标志的含义: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的标志。

2、全标志的类型:

A、禁止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第一百七十一页,共217页。含义: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如禁放易燃物、禁止吸烟、禁止通行、禁止攀登、禁止烟火、禁止跨越、禁止启动、禁止用水灭火等。基本型式:禁止标志的几何图形是带斜杠的圆环,斜杠与圆环相连用红色,图形符号用黑色,背景用白色。第一百七十二页,共217页。1、禁止吸烟2、禁止用水灭火3、禁止烟火4、禁止带火种第一百七十三页,共217页。1、禁止触摸2、禁止启动3、禁止堆放4、禁止转动第一百七十四页,共217页。1、禁止进入2、禁止停留3、禁止靠近4、禁止通行第一百七十五页,共217页。1、禁止放易燃物2、禁止穿化纤服装3、禁止带手套4、禁止穿带钉鞋第一百七十六页,共217页。含义: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如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触电、当心爆炸、当心坠落、当心车辆等。基本型式:警告标志是黑色的正三角形,黑色符号、黄色背景。第一百七十七页,共217页。1、注意安全2、当心火灾3、当心爆炸4、当心触电第一百七十八页,共217页。1、当心腐蚀2、当心中毒3、当心车辆4、当心火车第一百七十九页,共217页。1、当心机械伤人2、当心电缆3、当心坑洞4、当心滑跌第一百八十页,共217页。1、当心吊物2、当心落物3、当心冒顶4、当心塌方第一百八十一页,共217页。1、当心坠落2、当心烫伤3、当心扎脚第一百八十二页,共217页。含义: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如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系安全带、必须穿工作服等。基本型式:指令标志的几何图形是圆形,蓝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第一百八十三页,共217页。1、必须戴安全帽2、必须戴防护帽3、必须系安全带4、必须戴防护手套第一百八十四页,共217页。1、必须戴防尘口罩2、必须戴防毒面具3、必须戴护耳器第一百八十五页,共217页。1、必须穿防护服2、必须戴防护眼镜3、必须穿防护鞋第一百八十六页,共217页。含义: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如标明安全通道、紧急出口、避险处、安全楼梯、火警电话、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灭火器等。基本型式:提示标志的几何图形是方形,绿、红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及文字。第一百八十七页,共217页。1、紧急出口2、避险处3、疏散通道方向4、疏散通道方向第一百八十八页,共217页。1、灭火器2、消防水带3、灭火器或报警装置的方向4、地上消火栓第一百八十九页,共217页。

辅助标志当安全标志本身不能够传递安全所需的全部信息时,用辅助标志给出附加的文字信息并且只能与安全标志同时使用。Page190第一百九十页,共217页。安全色1、安全色的种类:安全色——用来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2、各种安全色的含义: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绿色表示安全、通行。3、为了使安全色更加醒目,安全色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要增加对比色加以反衬,用作对比色的反衬色有黑、白两种,白色用于与红、蓝、绿色对比,黑色用于与黄色对比。

第一百九十一页,共217页。机械设备的标牌上应注明安全使用的主要参数第一百九十二页,共217页。

内容包括:安装、搬运、贮存、使用、维修和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应该在各个环节对遗留风险提出通知和警告,并给出对策、建议。

(1)关于机器的运输、搬运和贮存的信息:机器的贮存条件和搬运要求;尺寸、质量、重心位置;搬运操作说明,如起吊设备施力点及吊装方式等。

(2)关于机器自身安装和交付运行的信息:装配和安装条件;使用和维修需要的空间;允许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电磁辐射等);机器与动力源的连接说明(尤其是对于防止电的过载);机器及其附件清单、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的详细说明;电气装置的有关数据;全部应用范围(包括禁用范围)。第一百九十三页,共217页。

(3)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信息:机器工作的负载图表(尤其是安全功能图解表示);产生的噪声、振动数据和由机器发出的射线、气体、蒸气及粉尘等数据;所用的消防装置型式;环境保护信息;证明机器符合有关强制性安全标准要求的正式证明文件。(4)有关机器使用操作的信息:手动操纵器的说明;对设定与调整的说明;停机的模式和方法(尤其是紧急停机);关于由某种应用或使用某些附件可能产生特殊风险的信息,以及应用所需的特定安全防护装置的信息;有关禁用信息;对故障的识别与位置确定、修理和调整后再启动的说明;关于无法由设计者通过采用安全措施消除的风险信息;关于可能发射或泄漏有害物质的警告;有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所需提供培训的说明;紧急状态应急对策的建议等。 (5)维修信息:检查的性质和频次;需要具有专门技术知识或特殊技能的维修人员或专家执行维修的说明;可由操作者进行维修的说明;提供便于维修人员执行维修任务(尤其是查找故障)的图样和图表;关于停止使用、拆卸和由于安全原因而报废的信息等。第一百九十四页,共217页。2.对技术文件的要求

(l)技术文件的载体。该载体一般是提供纸本印刷品,亦可同时可提供电子音像制品。文件要具有耐久性,能经受使用者频繁的拿取使用和翻看。

(2)使用语言。该语言采用机器使用国家的官方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机器,其随机文件应使用民族语言书写,对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还应同时提供各民族语言的译文。

第一百九十五页,共217页。

(3)多种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