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冬季节猪病如何防治第1页/共195页2第2页/共195页3秋冬疫病防治方案 一般来说,进入秋冬寒冷季节,细菌的活力和繁殖能力下降,而病毒则相反,因此秋冬季节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更加频繁。猪场主要的秋冬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肠胃炎和口蹄疫及高热病等,为了更好的预防这类疾病,减少损失,我们国茂公司技术部将我们多年的猪场临床防控经验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第3页/共195页4秋季常见病的防治1、猪瘟2、猪口蹄疫3、猪水肿病4、猪链球菌5、猪蓝耳病6、猪伪狂犬病7、猪传染性胃肠炎8、猪传染性胸膜肺炎9、猪霉形体肺炎10、猪弓形体病11、猪细小病毒病12、猪乙型脑炎13、仔猪黄痢14、猪丹毒病15、猪轮状病毒感染第4页/共195页5猪瘟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瘟病毒、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
第5页/共195页6临床症状1、体温升到40.5~42℃;2、有脓性结膜炎;3、病初便秘,粪呈羊球状,污黑色,后腹泻;4、病猪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5、公猪包皮发炎,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6、小猪有神经症状。
慢性病猪,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泌与腹泻交潜发生,病猪明显消瘦,精神萎靡。行走不稳,或不能站立。一般病程可达20天以上,最后衰竭死亡,死亡居多。第6页/共195页7第7页/共195页8第8页/共195页9第9页/共195页10第10页/共195页11第11页/共195页12第12页/共195页13第13页/共195页14第14页/共195页15第15页/共195页16第16页/共195页17第17页/共195页18第18页/共195页19第19页/共195页20第20页/共195页21第21页/共195页22第22页/共195页23第23页/共195页24第24页/共195页25第25页/共195页26第26页/共195页27第27页/共195页28第28页/共195页29第29页/共195页30第30页/共195页31第31页/共195页32第32页/共195页33第33页/共195页34第34页/共195页35第35页/共195页36第36页/共195页37第37页/共195页38第38页/共195页39处理措施1、隔离:对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饲养。2、消毒:发病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用消毒药液进行消毒。3治疗:因为对猪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惟一的办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时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4、处理:死猪深埋或销毁。第39页/共195页40防治方法
①做好科学预防。②实行自繁自养。③改善饲养管理。④做好卫生消毒。⑤及时采取措施。第40页/共195页41猪口蹄疫口蹄疫又叫“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发生特征性水泡和溃疡。第41页/共195页42临床症状1、病初体温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2、鼻镜、唇边、母猪乳头、口腔粘膜有明显水泡,蹄痛跛行,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泡,水泡破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卧地不起,鼻镜、母猪乳头病灶较为常见。3、吃奶仔猪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见到口腔、鼻面上有水泡和糜烂。
第42页/共195页43第43页/共195页44第44页/共195页45第45页/共195页46第46页/共195页47第47页/共195页48第48页/共195页49第49页/共195页50第50页/共195页51第51页/共195页52第52页/共195页531、隔离:对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饲养。2、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可外用药缓解症状。3、消毒:2-5%烧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每隔2—3天消毒1次。4、处理:死猪深埋或销毁。5、封锁:疫点内最后1头病猪死亡或痊愈后14天,如再没有发现新病例,经全面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处理措施第53页/共195页541、主要措施是适时免疫。2、不从有病地区购进猪。3、坚持自繁自养,对从外地引入的猪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5天,没有问题可入群饲养。防治方法
第54页/共195页55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第55页/共195页56临床症状1、急性发现1-2头体壮的小猪死亡,未见到症状。2、有些猪先轻度腹泻(后便秘)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快而浅表,心跳加快。3、多数病猪先后在眼睑、结膜、脸部、颈部和腹部皮下出现水肿,此为本病特征症状。4、神经症状,有的病猪突然发病,作圆圈运动或盲目运动,共济失调。有时侧卧,四肢游泳状抽搐,触之敏感,发出呻吟声或嘶哑的叫声。站立时拱背发抖,有的前肢或后肢麻痹,不能站立。第56页/共195页57第57页/共195页58第58页/共195页59第59页/共195页60第60页/共195页61第61页/共195页62第62页/共195页63第63页/共195页641、治疗:对症治疗,口服。2、消毒:及时消毒,保持舍内清洁。3、饲料:降低浓缩料添加比例。4、管理:科学管理。处理措施第64页/共195页65第65页/共195页661、乳猪7日龄即开始诱食。2、14-18天防疫。3、断奶后用过渡料(例如国茂猪可乐)。4、新入栏猪给药预防。5、避免防疫应激。6、避免管理应激。防治方法
第66页/共195页67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是一种圆形球菌,革兰氏阳性。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第67页/共195页681968年,丹麦报道首列人链球菌病,至今全秋已经有三百余人死亡1998年到1999年夏季。我们江苏省南通地区大面积爆发猪链球菌二型,8万头猪死亡或淘汰,25人感染发病,14人死亡2005年四川爆发。204人感染发病。38人死亡第68页/共195页69第69页/共195页70临床症状1、急性败血型: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不见明显症状就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或腹泻,在耳、腹下及四肢末端出现紫斑。个别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猪共济失调,磨牙,空嚼或昏睡。后期呼吸困难,1~4天死亡。第70页/共195页71临床症状2、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不吃,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病程l~5天。3、关节炎型:由前两型转化而来。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精神和食欲时好时坏,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病程2~3周。第71页/共195页72第72页/共195页73第73页/共195页74第74页/共195页75第75页/共195页76第76页/共195页77第77页/共195页78第78页/共195页79第79页/共195页80第80页/共195页81第81页/共195页82第82页/共195页83第83页/共195页84第84页/共195页851、隔离:发病猪立即将病猪隔离。
2、治疗:对症治疗。3、消毒:及时消毒,保持舍内清洁。4、防疫:接种弱毒冻干菌苗
。处理措施第85页/共195页86
1、加强管理,注意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2、可用大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连用3-5天。防治方法
第86页/共195页87防治方法
3、免疫预防可用灭活疫苗或弱毒冻干苗注射,免疫期6个月。
4、接种弱毒冻干菌苗前后数天饲料内不能添加任何抗菌药物。第87页/共195页88猪蓝耳病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蓝色流产病等。本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妊娠母猪的繁殖和呼吸症状,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胎。第88页/共195页89第89页/共195页90第90页/共195页91第91页/共195页92第92页/共195页93第93页/共195页94第94页/共195页95没有特效潜治疗药物,只能靠疫苗预防,同时加强卫生消毒管理。处理方法同猪瘟。
(我个人提出3个临床诊断指标,只要其中2项符合要求,即可判为蓝耳病。怀孕母猪临床表现明显,每窝有20%以上的死胎;8%以上的母猪流产;哺乳仔猪死亡26%。)防治方法
第95页/共195页96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脑脊髓炎的症状,但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可有流产、死胎和呼吸症状,新生仔猪除有神经症状外还可侵害消化系统。
第96页/共195页97临床症状1、成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易于恢复。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一般于4—8天内完全恢复。2、怀孕母猪有的提前,有的延迟分娩,可发生流产、木乃伊胎儿、死胎。厌食、便秘、,视觉消失或结膜炎、很少死亡。第97页/共195页98临床症状3、新生仔猪体温41—41.5℃,精神沉郁,口流泡沫或流涎。有的呕吐或腹泻,粪色黄白,两耳后竖,遇响声即兴奋鸣叫,后期任何强度音响刺激也叫不出声,仅肌肉震颤。眼睑、嘴角水肿。后腿呈紫色,腹部有粟粒大紫色斑点,有的全身发紫。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有的只能后退,易于跌倒。头向后仰,角弓反张,四肢游泳动作,肌肉痉挛性收缩,癫痫发作,间歇10—30分反复。病程4—6小时,最长5天,多数2—3天。
第98页/共195页99临床症状4、20日龄以上至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41℃以上,呼吸短促,食欲减少或废绝,耳尖发紫,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断奶前后如拉黄稀水粪便,死亡率100%。第99页/共195页100临床症状5、4月龄左右的猪症状有几天轻热,头、颈皮肤发红,寒颤,呼吸困难,流鼻液、咳嗽、沉郁,食欲不振。有呈犬坐姿势或伏卧。有时呕吐、腹泻,有的圆圈运动或盲目冲撞乱跑。几日内可恢复。严重者可延长半月以上,四肢僵直,尤其后肢,震颤、惊厥、行走困难。第100页/共195页101第101页/共195页102第102页/共195页103第103页/共195页104第104页/共195页105第105页/共195页106防治方法
1、本病尚无药物治疗。2、不要从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引进病猪。3、消灭牧场及养猪厂及环境中的鼠类,严格将猪牛分开饲养。4、发现病猪立即隔离,猪圈、场地、用具用2%氢氧化钠或20%石灰水进行消毒。第106页/共195页107防治方法5、免疫用伪狂犬病弱毒冻干苗,乳猪第一次肌注0.5毫升,断奶时再注1毫升;3月以上育肥猪1毫升;成猪和妊娠猪(产前1个月)2毫升,仅限于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6、也可用伪狂犬病油剂灭活苗肌注,初生仔猪2毫升,断奶仔猪3毫升,妊娠母猪(70天)5毫升
第107页/共195页108猪传染性胃肠炎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呕吐、剧烈腹泻,10日龄以内病仔猪大量死亡,传播迅速,冬季多见。第108页/共195页109临床症状1、剧烈水样腹泻和呕吐,数日即可波及全群。2、哺乳仔猪突然一过性呕吐后,可见频繁地喷射状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腥臭。3、粪便初期呈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猪严重脱水、萎顿、消瘦、被毛粗乱。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4、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青年猪几乎全部发病,水样腹泻,个别猪呕吐、厌食。哺乳母猪腹泻,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死亡。5、妊娠母猪偶尔可见流产。6、老疫区病情轻缓。
第109页/共195页110第110页/共195页111第111页/共195页112第112页/共195页113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2、使用疫苗。3、发病后立即隔离病猪,彻底消毒。4、对发病仔猪,可提高环境温度,补给充足的电解质,甚至投给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感染。第113页/共195页114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呼吸道疾病。抗生素对本病无明显疗效。第114页/共195页115临床症状
1、急性:突然发病,个别病猪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2、病猪体温达到41.5℃,厌食,并可能出现短期腹泻或呕吐,早期无明显的呼吸症状,只是脉搏增加,后期则出现心衰和循环障碍,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体温下降,临死前血性泡沫从嘴、鼻孔流出。病猪于临床症状出现后24~36小时内死亡。第115页/共195页116临床症状3、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极度痛苦,上述症状在发病初的24小时内表现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l~2天内因窒息死亡。4、亚急性和慢性:亚急性和慢性多在急性期后出现。病程长约15~20天,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食欲减退。病猪不爱活动,仅在喂食时勉强爬起。慢性期的猪群症状表现不明显,若无其他疾病并发,一般能自行恢复。第116页/共195页117第117页/共195页118第118页/共195页119第119页/共195页120第120页/共195页121第121页/共195页122第122页/共195页123第123页/共195页124第124页/共195页125第125页/共195页126第126页/共195页127防治方法3、预防:(l)尚未发生过本病或感染的猪场应制定严格的隔离措施,保证新引进的猪来源于已知无本病的猪(2)改善饲养环境,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新鲜空气。猪群应注意合理的密度,不要过于拥挤。(3)加强消毒制度,要定期进行消毒,并长年坚持。第127页/共195页128防治方法
1、实践中选用普杀平,强化抗菌剂,帝诺,氟甲砜霉素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连用3天以上;2、饲料中拌支原净、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或北里霉素,连续用药5~7天,有较好的疗效。第128页/共195页129猪霉形体肺炎喘气病也称猪支原体肺炎、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不能正常生长。第129页/共195页130临床症状
1、急性型:比较少见。当病原菌首次传入易感猪群时,很可能会严重暴发急性型。发病率可达100%。伴有特征性发热或不发热的急性呼吸困难。持续时间约为3个月,然后转为较常见的慢性型。
第130页/共195页131临床症状2、慢性型:很常见,小猪多在3~10周龄时出现第一批病状,接触后的潜伏期是10~16天。反复明显干咳和频咳,在早晨喂饲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一般病猪只咳嗽1~3周,或无限期地咳嗽。病猪一般食欲正常,但生长发育不良。第131页/共195页132临床症状3、隐性型:病猪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发生轻咳,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几乎正常,但X射线检查或剖检时可见到气喘病病灶。第132页/共195页133第133页/共195页134第134页/共195页135第135页/共195页136第136页/共195页137防治方法
1、多数只有临床治愈效果,不易根除病原。2、常用盐酸土霉素、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洁霉素、土霉素碱油剂和金霉素等药物,大剂量,连续用药5~7天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第137页/共195页138防治方法3、预防:我国已制成两种弱毒菌苗:一种是猪气喘病冻干兔化弱毒菌苗;另一种是猪气喘病168株弱毒菌苗,两种菌苗只适于疫区使用,都必须注入肺内才能产生免疫效果,但是免疫力产生的时间缓慢,约在60天以后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4、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已在国内使用,可以肌肉注射,使用方便,而且效果也好。第138页/共195页139弓形体病
猪弓形体病为弓浆虫引起的疾病,弓形体病也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动物吃了感染性卵囊,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第139页/共195页140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以肉猪多以,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7、8、9月高温、闷热、潮湿的暑天多发。第140页/共195页141感染途径
1、通过胎盘、子宫、产道、初乳感染。2、通过采食被弓形虫包囊、卵囊污染的饮料、饮水或捕食患弓形虫病的鼠雀等感染。3、专家报导可通过猪呼吸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第141页/共195页142临床症状1
1、重症病猪症状
体温上升到40.5℃~42℃,稽留7~10天。减食或废食,粪干带粘液(仔猪多见水样腹泻),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难浅而快,严重时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时咳嗽。有的猪发生呕吐。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及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小出血点,最后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死亡,有的猪死时口流泡沫样液体。
第142页/共195页143临床症状22、怀孕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废食、昏睡数天后流产、产出死胎或弱仔。
3、病情轻的猪仅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猪耐过极期后症状减轻,遗留咳嗽,呼吸困难,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呈现视网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慢性病猪变僵猪。临床症状与猪瘟、肺疫、流感,伪狂犬病等。第143页/共195页144剖检病变肺稍肿胀间质增宽,有针尖至粟粒大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有粟粒大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出血点。肝脏肿大,稍硬、有针尖大坏死灶和出血点。肾、脾有灰白色坏灶和少量出血点,盲肠和结核有少量黄豆大至榛实大的凹陷的浅溃疡,胃底出血斑点,有片状或带状溃疡。第144页/共195页145第145页/共195页146第146页/共195页147第147页/共195页148第148页/共195页149第149页/共195页150第150页/共195页151预防措施(一)
1、定期监测、计划淘汰。2、病愈猪不能留种用。3、猪舍保洁,定期消毒(1%来苏儿、3%火碱、20%石灰水等)。4、场内禁养猫、禽、猪场灭鼠。第151页/共195页152预防措施(一)5、粪便发酵。6、减少应激。7、药物预防:磺胺六甲氧散等添加在饲料中第152页/共195页153治疗方法(一)
因磺胺药对弓形虫病后期病猪体内弓形虫的包囊型虫体无效,故治疗应“用药早疗程足”,可选用下列药物:第153页/共195页154治疗方法(一)1、磺胺六甲氧嘧啶,每公斤体重0.03~0.07克,24小时一次,肌注3~5天,重症病猪慎选。2、磺胺五甲氧嘧啶,每公斤体重0.03~0.07克,12小时一次肌注3~5天。第154页/共195页155猪乙型脑炎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最初发生于日本,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称日本乙型脑炎。传染源是带病毒的猪、马、牛、鸡等。蚊子,特别三带喙库蚊,叮咬带病毒的动物而带有病毒,再去叮咬动物或人而传播,因此,蚊子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病毒感染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屏障侵害胎儿。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7月至冬季均有发病。第155页/共195页156病原乙脑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热30分钟或100℃2分钟均可使其灭活。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水、甲醛等都有迅速灭活作用。病毒对酸和胰酶敏感。第156页/共195页157临床症状1、部分患猪体温上升41℃左右,精神萎钝,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球,表面附有粘液。2、公猪发病除全身症状外,一侧睾丸肿胀或两侧肿胀,比正常大1倍。3、第一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有的全窝死胎,有的部分胎儿是活的。第157页/共195页158病理变化11、早产仔猪多为死胎,死胎大小不一,黑褐色,小的干缩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暗褐色。2、死胎和弱仔的主要病变是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浆膜有出血点、淋巴结充血、肝和脾有坏死灶、脑膜和脊髓膜充血。第158页/共195页159病理变化23、出生后存活的仔猪,高度衰弱,并有震颤、抽搐、癫痫等神经症状,剖检多见有脑内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量,大脑皮层受压变薄,皮下水肿,体腔积液,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可见有多发性坏死灶。4、脑和脑膜充血、脑室积液增多;母猪子宫内膜显著充血,死胎皮下呈弥漫性水肿,全身肌肉如“熟肉样”、胸腹腔积液、实质器官水肿、小点状出血。第159页/共195页160防制方法1(1)预防注射。在春季3~4月,最迟不宜超过5月中旬,蚊虫繁殖期到来之前,对后备母猪和后备公猪,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1毫升(1头份),肌肉注射,进行免疫接种。第160页/共195页161防制方法2(2)有全身症状患猪的疗法。①安乃近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至降体温为止。②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③盐酸吗啉双胍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2次,连用3天。(3)公猪睾丸炎,进行冷敷,同时用磺胺嘧啶注射消炎,安乃近或安痛定降体温。第161页/共195页162仔猪黄痢病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天以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危害哺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第162页/共195页163病因与病原
本病多发生于封闭式集中饲养猪场中,生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其中1~3日龄发病和病死率最高。本病一旦发生,常是一窝一窝的出现。其病原菌为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其它诱因主要是由于平时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条件差,天气骤变,猪舍阴冷潮湿,饲养人员缺乏防疫意识等都为本病的发生提供条件。第163页/共195页164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者12h,长者1~3d。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稀,呈黄色或黄白色的稀浆糊样,有特殊的腥臭味,使病猪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但有的不显下痢呈急性败血症死亡。第164页/共195页165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急性肠炎和败血症。外观尸体严重脱水,干瘦,黏膜苍白发绀,肛门及腹部周围有黄白色稀粪污染。剖检见肠黏膜充血、水肿,肠道内充满腥臭的黄白色内容物,以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最为严重,多处呈红色或暗红色。肝呈紫红色和红黄相间纹样色调。肾色淡,表面有数量不等针尖大的出血点。心脏扩张,心房、心室充满凝血块,心冠部有少量出血点,肺明显水肿。
第165页/共195页166第166页/共195页167第167页/共195页168第168页/共195页169第169页/共195页170预防措施之消毒1、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2、临产进产房前一天,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3、母猪临产前要做好猪体、乳房、阴户的常规消毒(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干净后,逐个乳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新生仔猪哺乳。第170页/共195页171预防措施之管理(一)1、平时母猪喂食要做好分段饲养。是要做好对母猪的接种免疫工作,提高保护率。2、是要做好对初生仔猪“开奶”前的用药工作。就是在仔猪初生后,未让仔猪吃初乳之前,全窝逐头用抗菌素药(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口服。以后每天服1次,连服3天。防止病从口入。第171页/共195页172预防措施之管理(二)3、特别注意接产卫生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粪尿,注意通风换气,防寒、保暖工作。进产房前对产房应彻底打扫,冲洗消毒。并用0.1%高猛酸钾溶液擦拭猪体乳房、阴部等。
第172页/共195页173预防措施之管理(三)4、用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和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前两种采用口服免疫,后一种用注射法免疫。均于产前15—30天免疫(具体用法参见说明书)。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水平的抗大肠杆菌的抗体,能使仔猪获得很高的被动免疫的保护率。第173页/共195页174仔猪黄痢病的防治原则
由于本病潜伏期短,发病率、致死率均高。主要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来指导生产。发现一头仔猪黄痢病,就应对全窝仔猪进行药物性预防治疗。
第174页/共195页175仔猪黄痢病的治疗1
1微生态制剂疗法以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痢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等制剂与药用酵母同时喂服,可提高疗效。促菌生于仔猪吃奶前2~3h,喂3亿活菌,1次/d,连用3d。调痢生每0.1~0.2g/kg,体重,1次/d,连用3d。乳康生于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用2d,以后每隔1周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g)。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第175页/共195页176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疹块型,部分慢性病例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第176页/共195页177仔猪黄痢病的治疗22、临床引用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都有抑菌作用。3、在临床上经常和收敛止泻、助消化药同时应用来增强疗效。4、治疗时也可用0.1%高猛酸钾液0.1~0.3g,2次/d内服。5、连用3~5d或用新洁尔灭1ml加常水4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