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第二版介绍
高成阁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页再版背景年,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牵头,沈其杰教授主编《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一版)正式公布年,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决定修订与再版重大精神疾病防治指南。中国双相障碍协作组接收委托,组织国内相关教授,开启《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修订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页编写进度.4.27《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修订筹备会议.8.24《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审稿会.12.21《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定稿会.3正式提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会讨论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页编委会主编:于欣方贻儒编者:于欣方贻儒赵靖平马燕桃汪作为刘铁榜王刚郝伟徐一峰李涛张宁杨甫徳胡建吕路线杨海晨陈俊秘书:马燕桃汪作为其它参加编写人员:胡昌清孙静辛凤郭万军徐佳军潘苗卞清涛朱玥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页再版特色传承发展精研以国外高质量RCT研究结果以及meta分析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以国内注册临床研究资料和符合条件RCT研究结果为佐证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页指南架构第一版第二版1.双相障碍概念1.双相障碍概要2.双相障碍流行病学及防治现实状况2.双相障碍临床评定3.双相障碍危险原因及发病机制3.双相障碍诊疗与判别4.双相障碍临床评定与诊疗分类4.双相障碍治疗提议5.双相障碍治疗5.特殊类型、人群与治疗判别6.双相障碍治疗规范化程序6.双相障碍治疗循证医学证据7.特殊人群中双相障碍处理7.双相障碍疾病管理8.双相障碍人群防治8.参考文件9.双相障碍防治指南推广和实施9.附录附录(量表)、参考文件(ICD-10和DSM-5、国外指南介绍和量表等)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页强调全病程管理理念以循证证据作为指南编写依据关注了双相障碍早期识别重视双相障碍复杂性和共病处理强调并确立了心境稳定剂一线治疗地位提示了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单药治疗双相障碍作用指南重点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页强调全病程管理理念分期治疗目标治疗时间关键点急性治疗期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普通6-8周(难治性病例除外)药品治疗为主;治疗应充分,并抵达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巩固治疗期预防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效恢复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或混合性发作2-3个月主要治疗药品(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治疗水平不变;配合心理治疗十分必要(防治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促进其社会功效恢复)维持治疗期防治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尚无定论:屡次发作者,可考虑在病情稳定抵达既往发作2-3个循环间歇期或2-3年确诊患者在第二次发作缓解后即可给予维持治疗;亲密观察下适当调整药品剂量;去除潜在社会心理不良原因及施以心理治疗,更能有效提升抗复发效果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8页以循证证据作为指南编写证据——证据分级标准分级内容1级最少2项足够样本量重复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最好是抚慰剂对照试验,和/或高质量荟萃分析2级最少1项足够样本量DB-RCT,包含抚慰剂或活性药品对照组,和/或含有广泛置信区间荟萃分析3级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汇报或高质量回顾性研究4级教授提议/共识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9页以循证证据作为指南编写证据——推荐分级标准分级推荐强度内容A级优先选择1级证据+临床支持,疗效安全性评价平衡B级提议选择3级或以上证据+临床支持,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平衡C级酌情选择(证据不充分)4级或以上证据+临床支持,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不平衡D级不选择1级或2级证据,但缺乏疗效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0页临床评定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1页临床评定病史搜集体格检验及试验室检验精神检查包括经过晤谈以了解患者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也包含经过观察患者自然状态下外表、行为、言语等外在表现来了解内在精神活动,二者不可或缺。结构化临床访谈进行诊断急症情况自杀风险识别;攻击风险识别。量表评定与辅助检验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2页双相障碍临床评定——精神检验普通描述感知觉心境和情感思维认知功效意志自知力普通标准观察晤谈症状统计版版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3页量表评定与辅助检验诊疗量表症状量表自评量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心境障碍问卷(mooddisorderquestionnaire,MDQ)双相谱系诊疗量表(bipolarspectrumdiagnosticscale,BSDS)双相抑郁指数量表(BDIS)双极性指标(bipolarityspecifier)双相谱系诊疗量表(BSDS)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4页诊断与判别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5页早期识别关键是对轻躁狂发作重视与识别对患者主观体验及知情人观察均给予重视;充分利用自评性轻躁狂症状筛查量表,如HCL-32及MDQ等早期正确诊疗关键是充分利用双相抑郁发作时临床特征首次发作年纪偏低;抑郁发作速度快;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伴非经典抑郁症状概率高;易出现难治性抑郁;易在抗抑郁剂治疗中转相;自杀相对多见或严重;常共病焦虑障碍;常共病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双相障碍家族史阳性等早期识别关键是了解双相障碍与其它疾病关系早期识别关键是正确认识情感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关注双相障碍早期识别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6页症状学诊疗与病程诊疗并重标准双相障碍是一个长久、慢性精神障碍,其症状及病程非常复杂,除了上述提到共病、伴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另外还有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不一样程度混合、不一样患者发作或循环模式不一样等原因。共病诊疗标准大量研究表明,共病现象时双相障碍突出表现之一。双相障碍患者共病其它精神障碍非经常见。诊疗标准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7页依据ICD-10,分裂情感性障碍为一个发作性障碍,在同一次发作中,显著而确实情感性症状与分裂性症状同时出现或相差几天,因为发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发作诊疗,此时方可做出分裂情感性障碍诊疗双相障碍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判别(新增)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8页双相II型与边缘性人格障碍判别(新增)双相II型边缘性人格障碍起病过程有显著起病过程,多在20岁前发病,常发病于青少年起病过程不显著心境改变程度大,轻易觉察心境改变程度不大生活事件造成不显著是情感发作连续数日或更长时间数小时内心境改变谱心境良好、恶劣心境、焦虑与心境高涨改变。易激惹心境改变可能与抗抑郁剂相关心境改变谱有心境良好、恶劣心境、焦虑与愤恨心境改变冲动及冒险行为发作性慢性自杀企图与抑郁发作相关抑郁或内外因家族聚集性有无心境稳定剂疗效好不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19页DSM-5提出一个新诊疗严重、重复表现在言语和/或行为上脾气暴发,其程度或连续时间超出了当初环境所能认可范围;脾气暴发程度与年纪发育不相当;脾气暴发(平均)≥3次/周;脾气暴发简写心境连续易激惹或发怒,基本上天天大多数时间都有上述表现,且周围人可观察到上述表现已经有12个月或以上前4项条目标症状表现在2个或以上不一样环境中,且最少在1个环境中是比较严重6岁以上,18岁以上者不能做出该诊疗通过病史或观察,前5项条目中症状起病于10岁前如果症状学满足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但这种状态不超出1天行为表现无法以DMDD或其它精神障碍诊疗解释行为表现无法以生理原因、躯体或精神活性物质解释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DMDD)简介(新增)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0页病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使用抗抑郁药品治疗有诱发躁狂风险,并可能增加发作频度,甚至造成快速循环发作SNRIs转躁狂率显著高于SSRIs(新增)安非他酮MECT/ECT注意点诱发躁狂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1页双相障碍与其它疾病共病率(%)疾病平均共病率(%)范围(%)全部精神障碍6550-70物质使用障碍5634-60酒精滥用4930-69其它物质滥用4414-60焦虑障碍7149-92社交障碍47PTSD39惊慌障碍113-21强迫症102-21暴食障碍13人格障碍3629-38偏头痛2815-40超重58肥胖212型糖尿病10甲状腺功效减退9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2页双相障碍治疗提议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3页双相障碍治疗提议4双相障碍治疗提议4.1双相障碍治疗标准4.2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急性期治疗4.3抑郁发作急性期治疗4.4双相障碍巩固维持治疗5双相情感障碍治疗5.1治疗标准5.2治疗策略5.3药品治疗5.4电抽搐治疗5.5双相障碍心理治疗6
双相障碍治疗规范化程序VS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4页双相障碍治疗标准充分评定、量化监测标准(1/A)综合治疗标准(1/A)全病程治疗标准(1/A)全方面治疗标准提升治疗依从性标准优先标准患方共同参加治疗标准治疗共病标准(1/A)综合治疗标准长久治疗标准患者和家眷共同参加治疗标准VS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5页充分评定、量化监测标准(1/A)-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评定、并定时应用试验室检验及精神科量表进行治疗反应及耐受性、安全性、社会功效、生活质量以及药品经济负担方面量化监测。全方面治疗标准-需要考虑以全方面提升情绪稳定性作为治疗关键点。优先标准-妊娠期妇女严重抑郁发作、高度自杀风险、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或躯体状态危及生命;可优先考虑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双相障碍治疗标准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6页全病程治疗目标、时间及关键点分期治疗目标治疗时间关键点急性治疗期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普通6-8周(难治性病例除外)药品治疗为主:治疗应充分,并抵达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巩固治疗期预防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效恢复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或混合性发作2-3个月主要治疗药品(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治疗水平不变;配合心理治疗十分必要(防治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促进其社会功效恢复)维持治疗期预防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尚无定论;屡次发作者,可考虑在病情稳定抵达既往发作2-3个循环间歇期或2-3年确诊患者在第二次发作缓解后即可给予维持治疗;亲密观察下适当调整药品剂量;去除潜在社会心理不良原因及施以心理治疗,更能有效提升抗复发效果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7页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急性期规范化治疗程序评定患者安全性/社会功效确定患者治疗环境停用抗抑郁剂(若使用抗抑郁剂)排除品质或医疗原因所致停用咖啡因、酒精及其它精神活性物质心理健康教育、通知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选取或换用首选推荐方案(包含改良电抽搐治疗)换用首选推荐中其它方案或次选推荐治疗方案换用次选推荐治疗方案或在原方案中替换或增加1~2种药品重新组织讨论有效有效有效巩固维持治疗第1步骤:评估阶段第2步骤:选择或替换为首选推荐药品第3步骤:合用或换用药品治疗(首选推荐药品)第4步骤:合用或换用药品治疗(次选推荐药品)第5步骤:重新评定与分析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8页躁狂发作急性期药品治疗推荐提议
(包含MECT/ECT)a首选推荐单用:锂盐(A)、丙戊酸盐b(A)、奥氮平(A)、利培酮(A)、喹硫平c(A)、阿立哌唑(A)、齐拉西酮(A)、阿塞那平(A)、帕利哌酮(A)、MECTd(A)、氟哌啶醇e(A)、氯丙嗪e(A)适用:(在锂盐/丙戊酸盐b基础上):奥氮平(A)、利培酮(A)、喹硫平c(A)、阿立哌唑(A)、阿塞那平(A)、苯二氮卓类(B);或锂盐+丙戊酸盐b(A)、抗精神病药+MECTd(A)次选推荐单用:卡马西平(B)、奥卡西平(C)、氯氮平(A)、ECTd(A)适用:锂盐+卡马西平(B)、抗精神病药+ECTd(A);或上述基础上加用苯二氮卓类(B)不推荐单用:加巴喷丁(D)、托吡酯(D)、拉莫三嗪(D)、维拉帕米(D)、噻加宾(D)适用:利培酮+卡马西平(C)、奥氮平+卡马西平(C)a推荐表所列药品或组合部分未取得我国CFDA同意用于治疗双相躁狂,仅作为中国教授提议,供临床医师参考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29页抑郁发作急性期规范化治疗程序当前用药次选推荐药品首选推荐药品未用药转换或联合首选推荐药品首选/次选推荐药品转换/联合/增效治疗,能够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短期联合抗抑郁药品调整改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重新组织讨论-----有效有效有效巩固维持治疗第1步骤:全面评定,明确诊疗(包含当前药品)第2步骤:优化治疗策略(回避抗抑郁剂)第3步骤:调整改疗策略(联合抗抑郁剂)第4步骤:强化治疗策略第5步骤:重新评定与分析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0页双相I型抑郁发作急性期药品治疗推荐提议a首选推荐喹硫平(A)、奥氮平(A)、锂盐+拉莫三嗪(A)锂盐b(B)、拉莫三嗪(B)、丙戊酸盐b(B)、奥氮平+氟西汀(B)、锂盐+丙戊酸盐(B)、锂盐/丙戊酸盐+喹硫平(B)、锂盐/丙戊酸盐+安非他酮(B)次选推荐卡马西平(C)、喹硫平+SSRIs(C)、丙戊酸盐+拉莫三嗪(C)、锂盐+卡马西平(C),喹硫平+拉莫三嗪(C)、锂盐+MAOI(C),锂盐/丙戊酸盐+文拉法辛(C)、锂盐/丙戊酸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TCAs(C)不推荐齐拉西酮单药治疗,齐拉西酮或阿立哌唑增效治疗a推荐表所列药品或组合部分未取得我国CFDA同意用于治疗双相抑郁,仅作为中国教授提议,供临床医师参考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1页双相I型抑郁发作急性期药品治疗双相II型抑郁发作急性期药品治疗推荐提议a首选推荐喹硫平(A)次选推荐拉莫三嗪(C),锂盐(C)、丙戊酸盐(C)、锂盐/丙戊酸盐+SSRIs(C)、锂盐+丙戊酸盐(C),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C),喹硫平+拉莫三嗪(C)、上述药品/组合+MECT(C)a推荐表所列药品或组合部分未取得我国CFDA同意用于治疗双相抑郁,仅作为中国教授提议,供临床医师参考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2页抑郁发作急性期治疗单药治疗、合并用药均可作为首发双相抑郁患者初选治疗策略。需要指出是,对于单用、适用药品选择,心境稳定剂及含有心境稳定作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是必定选择采取联合/增效治疗策略时,平衡处理目标症状、常见不良反应、药品相互作用三方面矛盾。定时评定:
有必要每隔1~2周进行一次全方面评定;
症状改变:抑郁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伴随或新出现躁狂/轻躁狂症状、精神病性症状、自杀风险或伤人;社会心理应激原因;生理/病理指标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3页抑郁发作急性期治疗抗抑郁剂使用标准抗抑郁药品不适合用于快速循环发作、混合发作或有严重躁狂发作病史患者,除非首要治疗选择经重复调整无效;急性期已经使用抗抑郁药,进入巩固/维持期阶段提议逐步减量;双相I型抑郁不能单用抗抑郁药品,双相II型抑郁提议慎用抗抑郁药品;SSRIs(帕罗西汀除外)和安非他酮推荐作为首要选择抗抑郁剂,与心境稳定剂合并治疗急性期双相抑郁发作;文拉法辛和三环类等去甲肾上腺素选择性高抗抑郁剂,因存在更高转躁风险,通常不作推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4页双相障碍巩固维持期规范化治疗程序当前用药次选推荐药品首选推荐药品未用药转换或联合首选推荐药品首选/次选推荐药品转换/联合/增效治疗(能够依据既往发作急性期选择药品)调整改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心理社会干预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以及新型试验性用药复发,转急性期治疗程序-----有效有效有效巩固维持治疗第1步骤:全面评定(精神、躯体、药品)第2步骤:启动/优化治疗策略(同时监测依从性、预防并避免
复发原因、心理社会干预治疗)第3步骤:调整改疗策略第4步骤:强化治疗策略第5步骤:重新评定与分析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5页双相I型障碍巩固/维持期药品治疗推荐提议首选推荐单用:锂盐(A)、拉莫三嗪(A)、双丙戊酸盐(A)、奥氮平(A)、喹硫平(A)、利培酮长久有效针剂(B)、阿立哌唑(A)、齐拉西酮(A)联合:锂盐/双丙戊酸盐+喹硫平(A)/奥氮平(A)/利培酮长久有效针剂(B)/阿立哌唑(B)/齐拉西酮(B)次选推荐单用:卡马西平(B)、帕利哌酮缓释剂(B)、阿塞那平(B)联合:锂盐+双丙戊酸盐、锂盐+卡马西平、锂盐/双丙戊酸盐+奥氮平、锂盐+利培酮、锂盐+拉莫三嗪、奥氮平+氟西汀、锂盐/双丙戊酸盐+氯氮平、锂盐/双丙戊酸盐+MECT、锂盐/双丙戊酸盐+阿塞那平(C)不推荐加巴喷丁、托吡酯、抗抑郁药单药治疗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6页双相II型障碍巩固/维持期药品治疗推荐提议首选推荐单用:锂盐(A)、拉莫三嗪(A)、喹硫平(A)次选推荐单用:双丙戊酸盐、卡马西平(C)、奥卡西平(C)、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氟西汀(B)联合:锂盐/双丙戊酸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C)、锂盐/双丙戊酸盐+喹硫平(C)、锂盐/双丙戊酸盐+拉莫三嗪(C)、锂盐+双丙戊酸盐、锂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双丙戊酸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不推荐加巴喷丁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7页双相障碍巩固维持治疗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治疗是主要标准。当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作为候选心境稳定剂已应用于临床并证实有效。心境稳定剂联合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或其它增效剂治疗时,临床医生应掌握药品作用机制、药品间相互反应、常见不良反应等知识。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8页双相I型障碍维持治疗标准选择药品时应考虑主要发作相。锂盐可有效延长至躁狂发作缓解时间,也可一定程度地延长至抑郁发作缓解时间。当抑郁发作为主时,拉莫三嗪是有效药品。尽管随机抚慰剂对照试验有一些阴性结果,丙戊酸盐仍广泛应用于双相障碍维持治疗中。锂盐治疗优于丙戊酸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中,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含有抗躁狂预防作用,阿立哌唑辅助锂盐或丙戊酸盐可预防躁狂发作。喹硫平单药及联合锂盐可预防躁狂和抑郁发作。长久治疗中,拉莫三嗪联合锂盐治疗优于锂盐单药治疗。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39页双相II型障碍维持治疗标准治疗焦点在于抑郁发作预防。喹硫平、锂盐和拉莫三嗪作为一线选择;喹硫平辅助锂盐治疗、锂盐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作为二线选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氟西汀作为三线选择。MECT用于双相II型信息有限。开展心理治疗,使患者较少经历心境障碍发作,维持很好心理社会功效。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0页维持期预防发作治疗策略除非患者含有抗抑郁剂停用后复燃史,维持治疗阶段可逐步降低抗抑郁剂使用,且不推荐抗抑郁剂单药治疗。除含有快速循环或混合发作患者外,急性期阶段抗抑郁剂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有效患者,可在联合心境稳定剂同时维持抗抑郁剂治疗。喹硫平+拉莫三嗪,拉莫三嗪+锂盐,锂盐,锂盐+喹硫平,或全部3种药品能够合并使用。维持期选择治疗时,需考虑患者内科疾病共病和药品不良反应方面等问题。假如选取含有影响代谢不良反应药。应开启预防治疗办法,包含饮食和锻炼。当患者服用锂盐时,需监测甲状腺素水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1页特殊类型、人群与治疗监测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2页特殊类型双相障碍治疗含有焦虑困扰特征含有混合特征含有快速循环特征含有精神病性症状特征环性心境障碍治疗其它特定双相和相关障碍治疗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3页特殊类型双相障碍治疗含有焦虑困扰特征:
双丙戊酸钠、喹硫平、奥氮平、奥氟合剂对非特异性焦虑有一定疗效(1/A);
综合考虑,单药治疗:可选取丙戊酸盐、喹硫平、奥氮平(1/A);
联适用药:可选氟西汀与锂盐适用(需系统评定,权衡利弊,1/B),劳拉西泮短期适用(3/C);
非急性期可辅助心理治疗(1/A)含有混合特征:
普遍认为,含有混合特征双相障碍疗效不如单纯抑郁或躁狂发作,经常需要联适用药。
单药疗效欠佳时,含有混合特征躁狂发作能够采取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方案(1/A)。拟去甲肾上腺素能抗抑郁药品能增加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诱发或者加重混合特征,故三环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瑞波西汀不得用于混合状态。
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4页特殊类型双相障碍治疗含有快速循环特征:
治疗关键在于阻断循环发作。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够造成快速循环情况,应防止使用。当前没有令人信服RCT研究证听说明心境稳定剂有效。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单药治疗快速循环患者RCT研究也存在样本量小、早期脱落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问题。研究显示:此次为躁狂发作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效果优于抚慰剂,不过需要注意对血糖血脂体重等代谢影响。喹硫平治疗能同时改进抑郁和焦虑,不过其过分镇静、体重增加不良反应也需要注意。
假如疗效不好,或者以躁狂为主,可加用第二种心境稳定剂或第二种抗精神病药品。含有精神病性症状特征:
对于含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时,在使专心境稳定剂基础上,短期联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是很好选择,如联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5页
特殊类型双相障碍治疗:
环性心境障碍规范化治疗程序
评定安全性/功效行为策略/节律药品治疗心理治疗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拉莫三嗪双/丙戊酸盐锂盐卡马西平巩固维持治疗换其它药品或联适用药合并增效剂(如抗焦虑药)药品治疗合并抗抑郁药重新组织讨论无效或疗效不佳有效有效有效有效第1步骤第2步骤第3步骤第4步骤第5步骤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无效或疗效不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6页特殊人群双相障碍处理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治疗提议老年期双相障碍治疗提议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双相障碍治疗提议双相障碍共病治疗提议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7页
特殊人群双相障碍处理:
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治疗提议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精神药品治疗标准和注意事项:尽可能选择一个对患儿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药品,给予足够治疗剂量和足够治疗时间,防止频繁改换药品、随意增加或降低药量和各种药品不恰当联合使用。剂量个体化标准。合并用药标准:当抗精神病药品疗效不足时,应考虑增加锂盐或丙戊酸盐。但女童和年轻女性,丙戊酸盐可能造成怀孕时风险及多囊卵巢综合症风险增加,需慎重防止使用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8页
特殊人群双相障碍处理:
老年期双相障碍治疗提议
在选择药品时,尽可能选择半衰期较短药品,防止使用长期有效制剂。精神药品宜从较低剂量开始,治疗剂量普通为成人1/3~1/2。换药和合并用药标准:不要仓促断言一个药品无效而换药。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49页
特殊人群双相障碍处理: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双相障碍治疗提议
精神药品对哺乳影响(安全性评定)惯用药品安全度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奥氮平L2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L3锂盐、喹硫平、齐拉西酮L4L1:最安全,L2:安全,L3:比较安全,L4:可能有害,L5:禁用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0页特殊人群双相障碍处理:
双相障碍共病治疗选择临床表现一线治疗二线治疗惊慌障碍丙戊酸盐、加巴喷丁卡马西平、锂盐强迫症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丙戊酸盐、锂盐、拉莫三嗪、加巴喷丁人格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或者人际关系治疗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奥氮平注意缺点/多动障碍安非他酮、哌醋甲酯丙戊酸盐、锂盐创伤后应激障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神经性贪食障碍、暴食障碍托吡酯、认知行为治疗丙戊酸盐酒精滥用认知行为治疗、动机增强治疗、自助组织、丙戊酸盐、托吡酯、锂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加巴喷丁其它物质滥用认知行为治疗、动机增强治疗、自助组织卡马西平、锂盐、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品、加巴喷丁肥胖行为治疗托吡酯偏头痛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托吡酯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1页药品治疗安全性、监测及处理治疗依从性,表现为患者按医生要求进行治疗及行为与医嘱保持一致程度监测过程及监测指标,常规基线监测指标普通需要在治疗4周时复查一次,第一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年复查一次;儿童青少年、老年、有躯体疾病患者、同时使用一个以上药品等特殊情况者复查间隔时间应该缩短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锂盐中毒、代谢和内分泌不良反应、肾毒性锂盐、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疹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2页附录:双相障碍治疗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3页双相障碍治疗循证医学证据(新增)应用pubmed、embase、cbmdisc、cmcc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双相障碍治疗研究文件(除外1篇在线发表于thelancet论文)系统评论双相障碍药品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4页心境稳定剂双相躁狂发作Tamyo等对22个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显示,与抚慰剂相比,锂盐单药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更高,但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百分比也较高。基于2项较大样本RCTMeta分析也支持锂盐是治疗急性躁狂发作,尤其是中到重度患者有效药品。锂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5页双相抑郁发作锂盐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有效性RCT证据不足能够降低继发于心境障碍自杀风险观点已存在40多年Vieta等对19篇文件进行Meta分析发觉,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锂盐与抚慰剂相比并没有疗效差异1项为期8周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显示,锂盐治疗并未增加临床治愈率和改进MADRS、HAMD评分,P=0.1232项大样本Meta分析显示,锂盐治疗能够降低双相障碍抑郁患者死亡率、自杀风险一项随机临床研究表明,锂盐比丙戊酸钠对自杀行为有更加好预防作用锂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6页双相维持期年9月,Lancet
Psychiatry在线发表一项Meta分析,纳入1970-年间33项RCT,结果显示,在预防躁狂及抑郁复发方面,锂盐均优于抚慰剂,但耐受性较抚慰剂差;提议锂盐应作为预防双相障碍复发首选治疗药品。锂盐与抚慰剂维持治疗双相1型双盲对照研究显示,相比血锂浓度<0.6mEq/L,血锂浓度0.6-1.2mEq/L,大大延迟了双相障碍(包含躁狂和抑郁)复发,支持充分剂量锂盐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双相障碍1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复发全部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纳入了5个RCT(n=770)Meta分析即使必定了长久锂盐治疗对双相障碍复发、尤其躁狂发作良好预防作用,但对抑郁发作预防效果则不确定锂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7页快速循环型当前尚缺乏锂盐治疗双相快速循环型RCT研究Suppes等一项为期16周开放性研究显示,锂盐可改进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患者MADRS评分,完成锂盐治疗19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转相Amsterdam等比较了锂盐和文拉法辛单药治疗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抑郁发作疗效差异发觉,锂盐在改进患者HDRS(P=0.001)、提升治疗有效率(P=0.021)及临床治愈率(P=0.001)方面不及文拉法辛锂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8页特殊人群锂盐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报道较少针对双相1型儿童及青少年(N=105,7-17岁),Findling等完成8周急性期治疗和16周开放治疗锂盐疗效研究,显示锂盐是治疗急性躁狂/混合发作安全、有效药品,但在维持治疗期及合并其它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品治疗效果并没有得到连续提升另2项小样本开放性研究证实锂盐可用于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急性抑郁发作治疗,可有效改进抑郁症状、降低自杀行为发生锂盐是治疗老年双相障碍相对惯用药品。基于老年双相障碍1型(≥55岁)患者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表明,锂盐(血锂浓度0.8-1.1mEq/L)可延迟躁狂/轻躁狂/混合发作复发,且耐受性良好锂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59页双相躁狂发作2项为期12周较大样本随机开放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和锂盐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和耐受性相当;一项为期12周国际、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等效性研究(N=268)也显示丙戊酸钠和锂盐治疗急性躁狂/混合发作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Rosa等纳入14个RCTMeta分析显示,与抚慰剂20-30%有效率相比,丙戊酸钠约50%治疗有效率反应了其控制躁狂发作功效一项为期12周RCT(N=521)显示,与抚慰剂相比,双丙戊酸钠对躁狂发作治疗优势在治疗3周末还未显现,至12周末时显著优于抚慰剂2项为期3周RCT评定双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急性躁狂发作有效性,Bowden等发觉双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躁狂症状改进、治疗有效率(P=0.012)均显著高于抚慰剂;而Hirschfeld等则没有发觉此种差异,究其阴性结果原因或与超出80%治疗终止率以及处方药品剂量低于推荐剂量存在一定关系一项为期8周随机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双丙戊酸钠缓释片(起始15Mg/kg,最大30Mg/kg)可有效减轻轻躁狂/躁狂症状,且耐受性良好,但并未缓解混合发作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丙戊酸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0页双相抑郁发作丙戊酸盐治疗双相抑郁RCT较少纳入4项随机、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N=142)Meta分析必定了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疗效2项为期6-8周随机、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双丙戊酸钠可有效改进双相抑郁,尤其是双相1型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丙戊酸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1页双相维持期纳入6个RCT系统评价显示,不论是躁狂急性期治疗或缓解期维持,丙戊酸钠与锂盐没有发觉疗效差异在Lancet上发表一项随机、开放性研究显示,经过2年临床随访,发觉丙戊酸钠和锂盐联合治疗和锂盐单药治疗双相障碍1型患者可能比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能更有效预防复发另一项包含双相障碍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维持随机临床研究显示,与锂盐相比,处方丙戊酸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顿治疗人数(12%)比锂盐治疗患者(23%)少,经过1年随访研究发觉,两组患者在预后、生活质量、残疾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wden等随机对照研究,将维持治疗期患者分为心境愉悦亚型、易激惹亚型,发觉与锂盐和抚慰剂相比,双丙戊酸钠维持治疗对抑郁症状和总体功效改进更加好,而易激惹亚型患者不论接收锂盐或双丙戊酸钠维持治疗都表现出较多不良反应丙戊酸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2页混合发作和快速循环型Rosso等认为丙戊酸钠是治疗双相障碍混合发作一线药品Fountoulakis等综述了32篇基于RCT数据文件,结果显示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混合发作有效Muzina等调查了双丙戊酸钠缓释片对双相障碍1型或2型抑郁发作疗效,其中67%患者为双相快速循环型。结果显示,与抚慰剂相比,双丙戊酸钠可显著改进双相1型患者MADRS评分,治疗有效率也较高,但二者临床治愈率差异并无显著性丙戊酸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3页特殊人群一项前期为4周双盲对照急性治疗期、后期6个月为开放治疗期研究表明,对于儿童(N=150,10-17岁)双相障碍1型躁狂/混合发作,双丙戊酸钠急性期治疗在疗效或不良反应方面与抚慰剂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后期才显示出轻微降低YMRS总分作用一项为期6周随机、双盲研究则未深入提供双丙戊酸钠能有效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证据Delbello等报道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表明,双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治疗青少年(12-18岁)双相障碍躁狂/混合发作效果要优于双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但不良反应也多见丙戊酸盐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4页双相抑郁发作5个为期7-10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急性双相抑郁发作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与抚慰剂相比,仅1个研究表现出了拉莫三嗪对MADRS、CGI-S和CGI-I评分改进,4个研究均未发觉拉莫三嗪治疗优势Geddes等对5个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对于HAMD基线评分>24分双相抑郁患者,拉莫三嗪疗效优于抚慰剂(P=0.001),而对HAMD≤24分患者,却无此效果(P=0.045)Schaffer等比较了心境稳定剂联合拉莫三嗪或西酞普兰治疗双相抑郁效果,发觉两种治疗方式都显著降低患者MADRS评分(联合拉莫三嗪组P=0.001,联合西酞普兰组P=0.002),对抑郁症状疗效相当(P=0.78)Bowden等针对双相1型或2型抑郁发作为期8周RCT显示,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相比,其联合双丙戊酸钠治疗抑郁症状改进更佳拉莫三嗪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5页快速循环型拉莫三嗪治疗双相快速循环型一项临床研究(N=182),应用生活统计量表LCM动态评定患者26周(1次/周)情绪症状改变,发觉处方拉莫三嗪患者比处方抚慰剂患者,更可能到达正常心境(每七天多出最少0.69天正常心境)Suppes等进行为期16周开放性研究,比较了拉莫三嗪(200Mg/d)与锂盐(900Mg/d,血锂浓度0.6-1.2mEq/L)单药治疗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抑郁发作疗效,发觉二者对MADRS评分改进无差异,但拉莫三嗪对大致社会功效量表GAF评分改进优于锂盐,尤其处方拉莫三嗪患者均无转相拉莫三嗪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6页双相维持期纳入34个RCTMeta分析支持拉莫三嗪是预防双相障碍复发、尤其是预防抑郁发作有效维持治疗药品Calabrese等进行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表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双相障碍快速循环行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未出现试验室检验、生命体征和体重改变,也无严重皮疹发生Kemp等开展了一项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对处方锂盐联合双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患者深入添加拉莫三嗪,却未发觉疗效增加,反而造成较高早期治疗终止率拉莫三嗪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7页特殊人群Biederman等针对17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小样本开放研究,发觉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可有效改进躁狂/抑郁/ADHD症状,不足是,该研究脱落率高达25%,皮疹是原因之一,但并未出现StevenJohnson综合征Chang等8周开放研究也支持拉莫三嗪对儿童和青少年(12-17岁)双相障碍患者抑郁发作良好疗效一项基于老年(≥55岁)双相障碍1型患者抚慰剂对照研究表明,拉莫三嗪可延迟任何情感相复发,治疗抑郁发作有效、耐受性良好拉莫三嗪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8页双相躁狂发作纳入35个随机临床研究系统分析证实了卡马西平抗躁狂效果,奥卡西平作用不确定纳入68个RCT(包括14种躁狂发作治疗药品)Meta分析必定了卡马西平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2个较大、为期3周随机、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汇总结果证实,卡马西平缓释胶囊单药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是有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El-Mallakh等报道随机、双盲研究发觉,卡马西平速释和缓释胶囊均可改进双相障碍患者躁狂、抑郁症状,且二者疗效无差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69页双相维持期Kleindienst等对一项随访2.5年临床研究(N=171)进行亚组分析,发觉锂盐对双相1型患者症状改进优于卡马西平,相比之下,在双相2型或未定型患者中卡马西平一样有效。锂盐显著降低经典双相患者(无心境不协调妄想和共病)住院率(P=0.012),而对非经典双相障碍患者,卡马西平治疗趋势更优当前缺乏奥卡西平治疗成人双相患者RCT研究Mosolov等对双相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N=48)长久治疗患者处方卡马西平(300-1600mg/d)或奥卡西平(600-1800mg/d),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同等受益,两种药品对抑郁和躁狂发作预防疗效相当,且都能阻止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发作,其中奥卡西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Weisler等总结了3个针对混合发作治疗多中心RCT文章显示,卡马西平与YMRS总分降低相关、可降低HAMD评分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0页特殊人群针对42例儿童及青少年(8-18岁)双相障碍患者6周开放性研究表明,卡马西平、锂盐、双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混合发作都有疗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卡马西平38%、锂盐38%、双丙戊酸钠53%,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p=0.60),均耐受性良好Joshi等完成为期8周开放研究表明,卡马西平缓释剂能改进患者躁狂/抑郁症状,甚至对精神病症状和ADHD症状也有改进,但该研究脱落率非常高(41%)一项治疗儿童躁狂发作随机、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奥卡西平较抚慰剂有较高治疗优势(42%与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奥卡西平不良反应显著多与抚慰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1页其它因为缺乏疗效,现有证据并不支持托吡酯用于双相障碍患者纳入68个RCTMeta分析显示,托吡酯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并不优于抚慰剂4个为期3周RCT也发觉,与抚慰剂相比,处方托吡酯患者并无躁狂症状显著减轻托吡酯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2页治疗躁狂发作研究结果不尽一致Pande等开展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观察双相1型现有治疗(锂盐、丙戊酸盐、或二者联合治疗)添加加巴喷丁治疗躁狂/轻躁狂/混合发作疗效,发觉两种治疗方式均可降低YMRS评分,但抚慰剂组更优针对缓解期双相1型或2型患者为期1年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评定现有治疗(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联合加巴喷丁与现有治疗联合抚慰剂对疾病预防作用。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组间双相障碍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修订版(CGI-BP-M)评分存在差异,两组均未出现躁狂或抑郁症状,支持加吧喷丁对双相患者长久预后有一定益处一项比较锂盐及加巴喷丁(900mg/d)联合治疗与锂盐单药治疗急性躁狂发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对YMRS分改进更显著加巴喷丁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3页抗精神病药Meta分析显示利培酮能快速控制双相躁狂发作急性期症状,但副作用较大。治疗双相抑郁研究较少。Shelton等发觉,能改进抑郁症状,而且转相率低。治疗双相混合发作或躁狂发作为期24周、开放性研究发觉,治疗有效。利培酮长期有效针剂对双相维持效果好,有随访研究和RCT研究支持。能快速控制青少年双相障碍躁狂症状,Haas和2项RCT研究得到证实。对共病物质依赖患者,能改进患者躁狂、抑郁症状及药品渴求和使用。利培酮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4页作为双相障碍使用药品已被广泛使用和研究。Meta分析显示,喹硫平能改进患者躁狂症状,能够作为双相躁狂一线用药。也有RCT研究发觉,喹硫平联合碳酸锂/丙戊酸钠疗效优于单用碳酸锂和丙戊酸钠。对双相抑郁也有Meta分析支持临床疗效,且有RCT研究表明,转躁率低。喹硫平缓释剂能显著改进抑郁症状。有多项RCT支持。Young等研究发觉,喹硫平比锂盐更能改进患者急性期抑郁症状,且耐受性良好。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喹硫平是用于双相障碍维持期惯用选择,对双相1型和2型维持治疗都有小。在快速循环双相障碍研究发觉,喹硫平在控制抑郁天数方面比丙戊酸盐更有效,在治疗躁狂症状方面二者相当。Pathak等对10-17岁儿童和青少年双相躁狂RCT研究发觉,能显著改进患者躁狂症状,且耐受性良好。但也有一项为期8周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RCT却没有显示出喹硫平与抚慰剂疗效差异。治疗老年双相障碍研究资料比较少,一项Meta分析显示,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55岁)YMRS评分。Meta分析发觉,喹硫平能显著改进双相障碍患者焦虑症状。喹硫平对双相2型轻躁狂发作治疗研究比较少。但也有RCT研究和Meta分析结果证实喹硫平治疗双相2型轻躁狂疗效。喹硫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5页一项纳入68项研究Meta分析显示,奥氮平能显著改进躁狂症状。Tohen等对521例双相障碍12周RCT发觉,奥氮平比丙戊酸钠更显著改进患者躁狂症状。有2项大型RCT显示了奥氮平单用治疗双相抑郁疗效。但Cruz等研究认为,奥氮平主要改进患者睡眠、食欲和精神担心,并没有改进抑郁关键症状。奥氮平联合治疗双相抑郁中,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被认为有很好疗效。奥氮平治疗混合状态研究不多,Houston等RCT发觉,奥氮平能更加好、更加快地减轻躁狂和抑郁症状。有Meta分析,RCT和随访研究发觉,奥氮平能有效预防躁狂复发。Meta分析显示,奥氮平能够改进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症状。奥氮平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6页RCT研究发觉,阿立哌唑能有效地改进躁狂症状。当前研究尚缺乏足够证据证实阿立哌唑对双相抑郁疗效。有Meta分析和RCT研究发觉,阿立哌唑能够预防双相躁狂复发。一项RCT显示了阿立哌唑对儿童双相躁狂或混合发作有效性。阿立哌唑中国双相障碍指南解读第77页齐拉西酮对双相躁狂2个RCT研究结论不一。RCT研究没有发觉齐拉西酮对双相抑郁疗效。一项为期6周齐拉西酮治疗急性双相混合状态RCT对照研究发觉,能显著改进患者抑郁症状。Bowden等研究发觉,齐拉西酮联合心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辽宁省大连沙河口区六校联考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长沙开福区深国投商业中心项目营销策略报告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开放式数字平台中的应用
- 就业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对接的差距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实验中学2026届中考英语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答案
- 银矿矿产资源开采项目申请报告
- 文化自信视角下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产品销售代理合同共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产权房屋买卖附带景观园林设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保姆服务协议涵盖儿童成长与家庭管理
- 药店借用资质协议书范本
- DB34T 4676-2024数字茶园建设指南
- 建筑项目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
- 2025-2030中国孤独症及治疗市场规模与需求研究报告
- 地质调查员职业技能考试题(附答案)
- 儿童低钾血症的诊疗
- JJG(交通) 072-2024 燃烧法沥青含量测试仪
- 老年人护眼知识课件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
- 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