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1页
2020历史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2页
2020历史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3页
2020历史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4页
2020历史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讲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背景(1)面对鸦片战争后亡国灭种的危局,许多志士仁人提出的变法救国主张先后失败。(2)孙中山在上书改革碰壁之后,认识到不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只在原有框架下修补改良,根本不可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活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eq\o(□,\s\up3(01))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思想渊源(1)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2)思想内涵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启迪。(3)进化论、美国“单税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资本论》对其思想都有影响。二、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eq\o(□,\s\up3(01))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eq\o(□,\s\up3(02))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同年在《民报》发刊词上,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2.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eq\o(□,\s\up3(03))专制统治。(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eq\o(□,\s\up3(04))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即“eq\o(□,\s\up3(05))平均地权”,就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易混易错1.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满洲贵族。2.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3.评价(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eq\o(□,\s\up3(06))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eq\o(□,\s\up3(07))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3)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形成: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eq\o(□,\s\up3(01))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明确了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知识拓展新三民主义诞生的背景(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一系列斗争的相继失败。(2)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给了孙中山新的启示和希望。(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2.内容(1)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eq\o(□,\s\up3(02))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2)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3)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eq\o(□,\s\up3(03))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3.思想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4.评价(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eq\o(□,\s\up3(04))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eq\o(□,\s\up3(05))政治基础。(2)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3)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eq\o(□,\s\up3(06))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思维点拨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1)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2.思想新: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蕴涵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主题一eq\o(\s\up7(三民主义),\s\do5(ZHUTI))材料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问题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含义,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提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即反对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民权主义即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除去满族的中华民族。(2)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提示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将会出现的严重的财富不均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要点剖析】1.三民主义的内在关系(1)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2)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即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最具创意的部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其经济纲领中最重要的最先进的方案。2.三民主义的特征(1)时代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创立的政治理论体系。(2)民主性、革命性:三民主义要求推翻清政府和封建专制统治,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3)空想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主题二eq\o(\s\up7(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s\do5(ZHUTI))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二(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国民党一大宣言》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提示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政治革命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2)材料二反映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哪些新的发展?提示明确了反帝的要求;包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要点剖析】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相同点目的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作用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续表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不同点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同盟会建立内容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和压迫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进步性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本课小结知识点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这一言论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建立五权分立政府C.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D.保障普遍平等民权答案C解析材料主旨是建立一个什么政体的国家,故A项错误;建立五权分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普遍平等”说法错误。知识点二三民主义2.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答案A解析“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没有让土地的所有权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农民拥有土地就成为一句空话,故A项正确;“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可知对民生是有关注的,故C项错误;在三民主义思想里面,有关于民生方面的措施,如“平均地权”,故D项错误。3.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据此推断,孙中山()A.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B.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D.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答案A解析材料中所述即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确切地说是孙中山对1905年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发展,通过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途径来实现民生主义,故A项正确。1912年,十月革命尚未爆发,故B项错误;孙中山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C项错误;铁路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