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Word版】_第1页
巧设情境,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Word版】_第2页
巧设情境,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Word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设情境,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问题情境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善于迎接挑战,他们想通过战胜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学“”时,教师出示34、55、120、3522、3540、7205、123540六个数,并提问:“”教师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回答:“”教师说:“”学生们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一生回答:“”另一生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肯定评价,并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研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有很大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自己一步一步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内容也得以顺利开展。多媒体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让数学课堂摆脱了单纯的以教师讲授、板书为主的模式,借助多媒体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功能,可变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直观认知,让学生在直观中构建起知识。助多媒体来呈现图片,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将主题图、故事、问题等以图片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如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时钟来引导学生认识时钟是生活中用于记录时间的工具,引导学生制作时钟后,通过图片呈现时钟,并以不同的颜色来标示时针、分针、秒针,让学生在直观中认识时钟。如在“”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的鲜艳色彩和优美图案,直接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因此在让学生观察实物感知角的形状时,出示一条色彩鲜艳的红领巾,让学生找出红领巾的三个角;出示钟表实物图,让学生找出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夹角;出示一把漂亮的折扇图,让学生观察折扇打开时角的大小。图像显示模拟逼真,使学生产生数学美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情境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学生对数学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再现生活场景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学“”一课时,在教室里设置“”购物情境,让学生现场购买物品,付钱和找钱,亲身体会如何使用人民币,感受人民币的实际用途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课后让学生到超市去观察商品的标价和进行实地购买,感受生活离不了人民币,并要求学生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小组汇报。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六分之一“”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八分之一“”我用圆折出了十二分之一“”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十六分之一”……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折纸实验,创造了一个个分数: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十二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学生的动手意识被激活,兴趣盎然,教学活动热闹而有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认识并了解了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