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D616A1007-192X(2013)03-0015-07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总的任务之下,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是在许多地区和部门一个时期以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一个总结性的表述,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体现的一个深化表述。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能不能顺利完成,进而涉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和方向。“三个倡导”的提出引发了思想理论界极大的活跃,大家各抒己见,解读不一,颇有分歧。有人说十八大关于“三个倡导”的说法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但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内容去填充这个空间。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十八大提出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本文着重探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问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性、定位、定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探讨定义,再定性、定位。但是,在定义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得把这个逻辑顺序倒转过来,先从宏观的“定性”方面进行框定,再从“定位”方面逐步聚焦,最后才能锁定“定义”的清晰目标。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性问题。毫无疑问,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它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在任何社会中,它都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体现所在社会的性质。所以,作为文化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是抽象的、中性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之间的文化或者核心价值观,不能照搬,不能仿造,不能接轨,也不可能对接。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对应、对立、借鉴、超越的关系。不同社会形态的文化之间,继承性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次要的,“质”的差别性才是主要的、绝对的、全局性的。分析任何事物,如果丢弃了定性的“质”的差别,就会丢掉方向和灵魂。我们今天谈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服务、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是由占国内绝大多数的人所运用,并且是为了他们自身利益的。这就是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但是,在一些有关的学术讨论会上也有人说,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科学对待资本主义的东西”,“研究文化的世界意义”,“过去批评‘普世价值’过头了”,“我们现在用的正是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公正”。这种倾向实际上就是把我们今天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等同于向西方靠拢,照搬或者逐步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中国也是根本行不通的。这样的误读,就会丧失文化自觉、自信、自强。顺着这种思想倾向滑下去,只能是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只能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或者培育中,最大的危险也就在这里。其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问题。任何价值观都受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的基本观念,它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今天谈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之下,我国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最基本的观念。这种价值观又对人生观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价值观是介于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基本观念,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从而就会指导一定的主流社会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的体现,它对于主流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和指导作用。一定社会人们的行为动机,首先取决于其价值观的判断。价值观是否正确,涉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否调动、社会状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社会风气是廉洁还是污浊的思想根源。同时,社会价值观的状况又对社会奉行的世界观具有重大影响。鉴于价值观的这种作用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否则社会就会出现负面影响甚至滑向邪路。最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问题。在弄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性和定位之后,就比较容易为之准确定义了。可以说,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指导下,为了推进社会进步,完善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人民大众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突出的基本观念。按照这个定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与已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一致起来,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否则就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在弄清以上概念的基础上,就可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其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要点。但是,当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没有写入党章。接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定性和所包括的四个重点内容。[2]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第六部分中,第一个标题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接着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后,提出了“三个倡导”的内容。最后总的落脚点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党章明确增加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把原有的四个要点继续附属其后。党章中没有载入“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正式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可见,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四个要点之中概括出来的,是比较成熟的、最新增写入党章的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凝练的内容。综观这两个概念先后正式提出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真理判断层面的直接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真理判断指导下的价值判断层面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是指导,是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表现形式,是标准,是“纲”下面的“目”。前者包括后者、指导后者,具有主导性质;后者从属于前者,体现前者,具有附属的性质。二者在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方面是一致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二、按照党的十八大基本精神解读“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三个倡导”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任务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所以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理解其含义。同时,“三个倡导”中的许多关键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作出了明确详细的阐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直接做出阐述的基本概念,就应该按照十八大的直接论述来解读,而不应该再作出别出心裁的其他说明。这样才有利于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上来。在“三个倡导”提出的概念中,引起各种不同理解的主要是自由、平等、民主、公正这几个词语。因为这几个词语很容易被想当然地联想到西方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这一类似的概念,甚至误认为这是西方的“普世价值”。为什么西方使用过的概念,我们也可以使用呢?这是因为,第一,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不是西方的专利,也不是西方的优势。第二,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于这些概念赋予的内涵各不相同,不能听凭西方话语体系的单方面说教。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内使用这些概念的。第三,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早就分析了西方这些概念的历史变迁过程,揭露了现代意义上西方这些词语的虚伪和欺骗。我们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待这些概念的,不能与西方混为一谈。在历史上,这样鲜明地使用表面相同的词语表达实质截然不同的概念的事情并不罕见,它反映了不同阶级对某些范畴的词语的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追求。1871年,“自由、平等、博爱”的故乡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结果被资产阶级统治者血腥镇压,坚持战斗到最后的一批巴黎公社的战士们,被机枪扫射,倒在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墙下。这些为崇高理想而牺牲的社员们,怀里都揣着印有鲜红的“自由、平等、博爱”字样的“巴黎公社社员证”。这是对法国统治阶级多大的讽刺!这决不能说明巴黎公社的战士们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追求和价值观。为革命而牺牲的巴黎公社社员的鲜血已经划清了不同价值观的界限。所以,在使用这些东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国家分别赋予不同内涵的概念时,有时要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防止发生不应有的误解。例如,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在使用“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时,为了防止某种把它解释为古代“民本思想”或西方“人本主义”、抽象人道主义的倾向,就做了一番认真的说明。《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有这样的说明:“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3]我们使用的这些概念,为了与西方的概念区别,其实应该准确加上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限定词。党的十八大报告实际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应该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和有关阐述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语。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这个词就作了具体的阐述。报告的第五部分,在讲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就讲明了我们今天倡导的民主到底是什么含义。要解读“三个倡导”中讲的民主,就必须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细读这一部分文字。这里对民主的解释是:“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接着,又分门别类地阐述了七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这包括: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后特别强调:“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里讲的民主,恐怕与西方的民主概念根本不同。所以,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后,有些曾经期望从根本上取消共产党领导的“政改”的势力十分“失望”。2012年11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编发的题为《中国拒绝西方式政改》的文章说:“胡锦涛的开场致辞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未来政改开放的可能性。虽然他的确提到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增强人民民主,但是胡锦涛所说的民主肯定与西方的民主所有不同。”我们讲的民主是“三个统一”(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四项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制度)、“五个不搞”(即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不搞三权分立的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经济基础的私有化)。西方的所谓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议会制,是指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这一套,至于如何保证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根本不在西方民主的视野范围之内。所以,只能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民主的含义,而不能根据西方的概念揣摩民主的意蕴。同样,关于“公正”的概念也是这样。一些人觉得“公正”是一个西方的概念,其实并非如此。随着我国改革之中分配不公现象的出现,这个词语就出现了。特别是近些年来,贫富差距过分拉大,执政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就把它提上了日程。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公正”成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要解读“公正”的含义,同样需要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寻找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夺取新的胜利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党章中,“公平正义”也列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概念中,公平正义的内涵远远没有这么真实和具体,更没有惠及如此广泛的人群。西方政治经济学关于“公平正义”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农民交地租、工人拿工资、资本家收取利润,这就是“公平”。今天的西方意识形态经过掩饰是不敢如此裸露了。但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出现高举着“我们是99%!你们是1%!”的标语示威的草根人群,就说明了西方意识形态宣扬的公平正义并不真实,也不能服人,前景也不美妙。因此,理解公平正义,也必须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最新表述中寻找根据,而不能到西方的意识形态中寻求“灵丹妙药”。三、按照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理论解读“三个倡导”的含义“三个倡导”中的关键词,也有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没有集中展开说明。这样的关键词语,应该按照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理论来解读。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无论情况发生如何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没有动摇。所以,运用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理论来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就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也能够与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划清界限。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要对党的基本理论搞任何什么新的“突破”,而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凝练更加成熟的新成果,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三个倡导”中的“自由”这一概念就不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关于“自由”的概念。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自由在政治上指多党自由竞争轮流上台执政,在经济上指自由贸易,在思想文化上指所谓言论自由。西方的自由与平等、民主这些概念相伴,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时代还带有一定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当今的时代,早已经堕落为战争、掠夺、压榨、专横和资本寡头特权的代名词。这一点连一些非共产党人、非大陆生活的人士都看得一清二楚。一生辗转生活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南怀瑾先生,就对美国宣扬的“自由”这一套东西没有好感,他认为:“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人道这些名词都非常好听,实际上都是乱七八糟、乱扯。什么是人权,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今天,西方自由的遮羞布已经剪得越来越小了,已成为对外进行颠覆和控制的工具。西方新自由主义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灾难。所以,今天如果步美国资产阶级自由概念的后尘,运用资产阶级的自由观来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概念,那就是在人类历史上开倒车了。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看待今天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自由,才是走在了历史的前面。在哲学层面上,毛泽东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在一个长期认识过程中逐步地完成的。”[4]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又在实践的运用中获得了成功,就算是获得了一份自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自由,人类对物质生产条件限制的超越,进而在政治上对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超越,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也就是只有到了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谈得上充分的自由。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就是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状态——共产主义社会状态。至于资产阶级认为“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则宣布与之“实行最彻底的决裂”。[6]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由,都是具有限制的,至多也是相对合理的,不能是充分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自由虽然比资本主义社会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水平和真实性,人们的自由具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的保障,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这个时代的自由也只能是具有限制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概念是真实的、具体的、有限制的,不是抽象的、说教的、为所欲为的。还有,由于旧社会的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在现代社会阶段应该享受的自由权利,有时也会在某些局部受到不应有的破坏和干扰。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允许的,但又是在所难免的。先进的人们会努力与这种破坏公民自由权利的现象作斗争。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讲自由,只能讲具体的自由,不断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更加充分的自由创造物质和精神的条件,推动自由的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平等”这个概念也应该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平等”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观念中完全不是一个意思。按照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平等只限于资产阶级内部。这种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只有在历史上处于反对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时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即使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种“平等”的虚伪性和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在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内部,资产阶级也没有真正平等地对待过本等级的“无套裤汉”的群众。资产阶级一旦掌握政权,这种平等的进步性就彻底消失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刚刚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议会,就通过《霞不列法》,公开取消工人罢工的权利,规定了残酷镇压罢工群众的法律。这就不但没有平等,甚至没有对革命群众的任何报偿。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里,没有全社会的平等,只有阶级内部的平等。在阶级社会里宣扬平等的人,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今天西方发达资产阶级国家,不但最高统治者出自名门望族,纯属世袭寡头,即使是平民百姓之间也没有什么平等权利的保证。英、美、法、德这些国家,在现代社会中歧视妇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妇女的选举权利受到不同于男子的过多限制,这就算不上什么平等。黑人的平等权利几经斗争,至今也谈不上真正的平等,更不用说富豪与穷人之间,平等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主义的平等观根本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平等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才能变成现实。社会主义的平等是真实的,全面的,不断发展的。新中国一成立,就正式颁布了《婚姻法》,废除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实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产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指出:“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现在还只是开始,真正平等要到社会主义,几十年以后。”[7]“只有当阶级社会不存在了,笨重的劳动都自动化了,农业也都机械化了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8]民族平等是共产党人的一贯政策。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就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9]在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宣布:“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10]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政策,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团结了各个少数民族。新中国实现了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真正的平等。这种平等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以人的解放为指导思想,在各个领域不断普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原则上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当年,毛主席经常与工人、农民、青年代表同桌共餐,气氛平等融合;刘少奇主席与北京淘粪工人时传祥握手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这都显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相互间平等的新型关系。所以,我们讲的平等应该是以新中国的实践为基础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的真正的人民民主的平等。我们今天讲的平等更加广泛和深刻,它不仅涉及人民政治文化地位的平等,还特别体现在经济发展中享有的生活和生存资料的平等、受教育权的平等、享受改革成果的平等、医疗卫生保健权利的平等、住房权利的平等、参与经济生活的权利平等、政治参与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的权利状态正在发展,它还需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不断完善,才能使得社会平等更加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思路分析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基本上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炼了出来,使得人们有了稳定的遵循。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公司自由职业者合同模版
- 合同补充协议签订汇报
- 高中历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3.5二战伤亡人数统计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发展与区域联系36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案新人教版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人民版
- 2024外墙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2024餐饮店铺转让合同文档模板
- 2024新版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4全屋定制合同
- 2024户外广告经营权的转让合同
- 建筑垃圾清运及处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MOOC 设计原理与方法-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WHT 78.4-2022 演出安全 第4部分:舞台音响安全-PDF解密
- 《勿忘国耻.强国有我》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课件
- UML课程设计-网上购物系统
-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腰肌劳损知识课件
- 2024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含答案(案例分析题 论述题)
- Unit8WXYZ(课件)牛津自然拼读Level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