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亲自鉴定)_第1页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亲自鉴定)_第2页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亲自鉴定)_第3页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亲自鉴定)_第4页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亲自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完整课后答案(亲自鉴定)乐国安李磊汪新建等主讲南开大学一、社会心理学绪论1。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A、民族社会化B、个体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角色扮演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群体的社会化C、个体的成长D、个体的社会化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A、社会组织结构BCD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A、组织BCD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应用社会心理学BCD、社会心理认知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A、吴江霖B、乔治米德C、潘菽D、迪尔凯姆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A、生理B、角色C、心理D、身体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1。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光环效应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A、怎样去认识自然BCD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CD、角色扮演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消费社会心理学BCD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A、态度的构成成分B、心理状态C、态度改变的过程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A、认知环境的因素B、认知条件C、认知方式D、认知内容7。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广告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认知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别人,认识人际关系规律。(√)1.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1。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A、自变量B、因变量CD、变量2.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揭示因果。A、一定B、不一定C、有D、没有3。我们搞心理测量,第一次测是得到这么一个结果,第二次找差不多同样的类型的人测,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说明()。CA、信度高B、效度高CD4。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是要寻找它()。A、产生原因BCD我们评判测量工具能不能达到测量目的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D、难度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7。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8。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1。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1.()A、心理物理学的创立B、心理实验室的创立C、自然科学的发展D、化学的发展2.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心理学从()的母体中独立出来。A、文学BC、哲学D、医学3。不管是现场试验还是实验室实验,他们最本质的都是A、采用实验的方法B、为某种目的控制一定的条件C、人的参与D、有实验目的4.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A、情景实验B、外部环境试验C、现场实验D、仪器实验5。心理物理学是由谁创立的()。DA、阿德勒B、荣格C、威廉·冯特D、费希纳用物理的术语描述心理的变化属于()。A、物理学BC、心理学D、生理学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的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9。无论是实验室实验还是现场实验,都需要为着研究的目的控制一些条件。(√)10。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1。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1。研究社会心理什么研究方法更好。A、观察法BC、调查法D、多元化研究2A、实验法B、访谈CD3。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法、访谈法和()。A、档案研究法B、资料分析法C、历史研究法D、文献法4A、抄袭剽窃BC、违背伦理D、触犯法律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A、参与式观察B、情景式观察C、一般观察D、有目的式观察6。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在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被研究的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称为研究者倾向。(×)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霍布斯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狼和狼之间的关系。要想更好的活下去,就应该()A、订立契约B、建立国家C、杀戮D、感化我的答案:A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阶段包括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A、成熟时期B、完善时期C、确立时期D、独立时期我的答案:C与社会心理学孕育时期相对应的是()A、社会经验论阶段B、社会分析学阶段C、社会哲学阶段D、社会实证阶段我的答案:C4《爱弥儿》的作者是()。A、裴斯泰洛奇B、洛克C、杜威D、卢梭我的答案:D5()A、特点B、脾气秉性C、心理状态D、所处的环境我的答案:D6()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卢梭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中国的荀子和西方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中设计的理想社会呈现一定结构,是分层的。最高一层是武士.(×)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1《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A、斯金纳B、文森特C、莫尔D把社会心理学研究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伦理解释当中的一个副标题的是美国人()A、莫尔B、舍弗勒C、鲍德温D、文森特我的答案:C在社会心理学正式出现之前,人们更多地是用一种()A、实证分析B、哲学思辨C、经验性描述D、实验我的答案:C工业心理学的代表的科学家是以下哪位()A、斯金纳B、桑代克C、泰勒D、明斯特伯格我的答案:D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企图用()A、模仿B、从众C、同化D、顺应我的答案:A迪尔凯姆的主要代表作是(C)A、《爱弥儿》B、《论乌合之众》C、《自杀论》D、《社会心理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又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哲学阶段。(×)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来源.(×)2。3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A、弗洛伊德B、迪尔凯姆C、阿德勒D、罗斯我的答案:D心理学的范式是研究个体,主流研究方法是()A、实验B、观察C、调查D、档案分析我的答案A3《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A、精神分析B、社会抑制CD、角色扮演我的答案:C4()A、群体效应BCD我的答案:B5。1924()A、社会学B、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我的答案:C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2。4近80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它早期的工作应当是归功()A、中国B、美国C、欧洲D、亚洲我的答案:C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A、马克思主义BC、实验D、计划我的答案:A社会表征,社会认同和()A、精神分析B、符号互动C、话语分析D、工业心理我的答案:C结合着二战来研究说服和态度的转变的社会心理学家是A、乔治米德B、霍妮C、罗斯D、霍夫兰德我的答案:D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A、引入西方的研究B、引入苏联的研究C、学习中国传统D、自己实验我的答案:A莫斯科维奇主要成就是在社会认同方面的研究。(×)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8.2001(√)2070.(√)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一)精神分析的理论当中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被称为()A、行为精神分析B、后现代分析C、新近人分析D、经典精神分析我的答案:D心理学是()A、明斯特伯格B、冯特C、弗洛伊德D我的答案:B经典精神分析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A、认知B、环境C、文明D、潜意思我的答案:DA、阿德勒BC、荣格D、霍妮我的答案:B符号互动理论是()A、乔治米德B、霍妮C、阿德勒D、班杜拉意识和无意识的学说是弗洛伊德()A、成熟时期B、中期C、后期D、早期我的答案:D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自由联想的技术是探索前意识的手段.(√)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力比多是一种化学性的冲动。(×))自我的作用是()A、阻止本我发泄B、引导按照社会允许的方式发泄C、代替本我发泄D、引导本我做社会不允许的事我的答案:B弗洛伊德在晚期的时候提出了()A、精神分析学说B、意识与无意识C、本能论D我的答案:D弗洛伊德认为把人和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A、情感B、取向C、情绪D、行为我的答案:C弗洛伊德他认为本我是按照()A、悲伤B、发泄C、愤怒D、快乐我的答案:D超我是由自我理想和()A、良心B、社会理想C、他人期望D、梦想我的答案:A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当中它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A、自我B、超我C、本我D、本能我的答案:C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为口唇期.(√)弗洛伊德他是把人格结构放到一个静态的过程去理解.(×)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三)补偿自卑和改变自卑的过程叫做()A、追求幸福B、追求爱C、追求卓越D、追求成功我的答案:C社会文化学派强调()A、社会环境B、社会群体C、本能D3《自卑与超越》是()A、弗洛伊德B、阿德勒C、弗洛姆D、霍妮我的答案:BA、阿德勒B、霍妮C、班杜拉D、弗洛姆我的答案:BA、服务人B、依靠人C、控制人D、远离人我的答案:A社会批判理论是()A、弗洛伊德B、迪尔凯姆C、马克思韦伯D、弗洛姆我的答案:D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8《逃避自由》是弗洛伊德的作品。(×)阿德勒认为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是种健康的生活风格。(√)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米德认为社会是由()构成的。AB、圈子CD我的答案:C米德的思想受到进化论和()A、浪漫主义BCD我的答案:B符号互动论是()A、皮尔士B、威廉•詹姆斯C、班杜拉D、米德我的答案:D4《心灵自我与社会》是()A、库利BCD、米德我的答案:D符号互动是来自于()A、物理学B、生物学C、社会学D、心理学我的答案:C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类.(√)米德的研究是微观社会学。(√)角色理论分成过程角色理论和结构角色理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斯金纳是()A、认知主义B、刺激-反应论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地图说我的答案:C斯金纳强调用()A、经典的条件反射B、固定条件反射C、生物条件反射D、操作性条件反射我的答案:DA、认知协调理论B、平衡理论C、场论D、沟通活动理论我的答案:C4《挫折侵犯理论》是米勒和()A、多拉德B、赫尔CD、霍妮我的答案:A5()A、斯金纳B、华生C、赫尔D、多拉德我的答案:B6《沃尔登第二》是()A、赫尔B、米勒C、斯金纳D、多拉德我的答案:C斯金纳只要强化程序得当所有的行为都能够被塑造出来.(√)(√)班杜拉的研究只谈行为,不谈人的内在认知的。(×)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学派。(×)三、社会化3。1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一个人获得自己的()A、行为模式B、认知模式C、人格D、社会意识我的答案:C社会生物学主要基于()A、繁衍论B、进化论CD我的答案:BA、美国B、英国C、加拿大D、意大利我的答案:B认为人不是社会行动物而是群居动物的学者是()A、瓦根舍因B、华生C、阿德勒D、赫胥黎我的答案:D攻击行为和和平的行为是。ABCD、都不是我的答案:C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婴幼儿的社会化()A、抚摸B、拥抱C、亲吻D、喂养我的答案:A()A、固定的顺序B、随意C、递进D、都不是我的答案:A我的答案:√社会化是要儿童时期完成的过程()我的答案:×人格发展理论(A、爸爸B、妈妈CD、老师我的答案:D“镜中我”理论认为“我”的发展要经历()A、二B、三C、四D、五我的答案:B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我的答案:C角色借用论的代表人物是()。A、查尔斯·B、弗洛伊德CD、赫胥黎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自我力量的产物。()我的答案:×3。4人格发展理论(二)A、勤奋和自卑期B、主动与内疚C、自主与怀疑期D、认同与角色混淆期我的答案:BA、社会学者B、心理学家C、显学学者D、以上都不是我的答案:B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我的答案:BA、四B、七C、二D、六我的答案:BA、六个B、七个C、八个D、九个我的答案:C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养育孩子的方式、社会化的主体在对人格的后天影响因素中,群体的影响占到影响因素的A、10%-20%B、C、30%—40%D、40%-50%我的答案:D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青春期的少年处在()A、勤奋对自卑B、角色认同对角色混乱C、亲密与孤独D、主动对内疚我的答案:C3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将儿童发展阶段分为前运算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ABCD、形式操作阶段我的答案:D4强调责任和权利的平衡的教养方式是()。A、专制型B、权威型C、放任型D、放纵行我的答案:B5强调父母权威、强调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的养育方式是()。A、专制型B、权威型C、严厉型D、放纵型我的答案:A6社会化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与日托中心、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和()ABC、互联网D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专制型的养育方式强调的是责任。我的答案:√10社会化从学校开始。我的答案:×3。6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再社会化1青春期人更多地受()的影响。A、父母B、老师C、异性D、同伴我的答案:D2玛格丽特·米德是().A、社会学家B、心理学家C、人类学家D、物理学家我的答案:C3意义感的丧失是()ABCD、老年我的答案:C4人的幽默感是在()阶段建立起来的。A、青春期B、青年期C、中年期D、婴幼儿期我的答案:A5“洗脑”是一种个体()的过程.ABCD我的答案:B6青春期只在现代社会存在,传统社会并没有青春期这一说。()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四、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概述(一)1扮演角色的个体他对他怎么样去扮演角色的一种理解我们称为()?A、理想角色B、实践角色C、领悟角色D、现实角色我的答案:C2《论表演哲学》是谁的作品。A、莎士比亚B、齐美尔C、米德D、卢梭我的答案:B3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跟身份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A、实验模式B、结构模式C、理论模式D、行为模式我的答案:D4按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A、实践角色B、现实角色C、践行角色D、认知角色我的答案:A5实践角色是一种()的角色。A、观念形态B、看不见摸不着C、实际表现出来D、标准化我的答案:C6把戏剧演出中的角色概念拿到社会生活中的是()ABCD、莎士比亚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实践角色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我的答案:×)1根据角色扮演者他的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规定性角色和()ABCD、理想角色我的答案:C2根据角色获得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ABCD、自致角色我的答案:D3按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可以将角色分为受支配角色和ABCD、高地位角色4根据角色扮演者他最终要达到的意图表现性的角色和()。ABCD我的答案:D5角色扮演者扮演角色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属于()ABCD、理想角色我的答案:A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世袭制可以被理解为先赋角色。()我的答案:√4。3角色理论、角色的行为模式1过程角色论的代表人物是()。A、林顿B、牛顿C、特纳D、冯特我的答案:C2社会心理学认为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角色之间的共同性和角色自身的()ABC、限定性D、独特性我的答案:C3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包括形成角色观念和()。A、习得角色规范B、领会角色要领C、扮演角色D、学习角色技能我的答案:D4培养角色的观念不包括()。A、角色状态B、角色地位的观念C、角色义务D、角色行为我的答案:A5角色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是()。A、齐美尔B、林顿C、米德D、牛顿我的答案:B6角色理论它是一种试图从()维度切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跟社会行为.A、社会角色B、个体角色C、群体D、行为模式我的答案:A7结构角色论和过程角色论两者是()ABCD、因果我的答案:B8ABCD、高层次我的答案:C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是米德的作品。1011我的答案:×12人的心灵他是一种使用符号的一种能力。我的答案:√13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体都是一个角色集我的答案:√4.4性别角色差异1下面哪个选项男性弱于女性?A、数学B、体力C、语言D、空间能力我的答案:C2男女除了个性跟行为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是()ABCD、速商我的答案:B3文化人类学认为性别差异取决于()。A、生理结构B、社会文化C、社会环境D、群体影响我的答案:B4“解剖决定命运"这是()的观点.A、科尔伯格B、林顿C、冯特D、弗洛伊德我的答案:D5男女个性与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有侵犯行为、自信心、支配行为和()ABC、生理行为D、交际我的答案:D6玛格丽特·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五、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1詹姆斯认为人一旦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客体,那么自我就可以分为()ABCD、真实我的答案:C2自我意识分为三种成分,分别为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A、自我态度B、自我领悟C、自我理想D、自我意象我的答案:D3自我意识的概念是()提出的。A、弗洛伊德B、威廉·詹姆斯C、米德D、库利我的答案:B4《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是()ABCD、荣格我的答案:A5《2080()AB、乔治·赫伯特·C、威廉·D、乐国安我的答案:D6我的答案:√7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有组织的反应活动。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1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他人不可获知的隐秘,我们将这种意识称为()。A、公我意识B、隐私意识C、私我意识D、隐秘自我我的答案:C2父母养我们,我们要回报,这属于()。ABCD我的答案:D3社会自我分为()ABCD、五我的答案:B4自我概念具有引导个体行为、解释个体经验和()的功能。ABCD我的答案:D5我们某些自我方面视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ABCD、公我意识我的答案:C6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应该包括生理的、物质的自我、社会自我和()?A、心理自我B、理想自我C、心理精神自我D、现实自我我的答案:C7自我意识概念首次出现在詹姆斯()这本书里.A、《心理学原理》B、《自我》C、《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D、《社会心理学概论》我的答案:A8我的答案:√9认知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人可以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我的答案:×10个体有相似的经验但是他们对此往往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因为个体之间的自我概念不同。我的答案:√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1过家家是属于自我意识发展的()。A、准备阶段B、游戏阶段C、博弈阶段D、成熟阶段我的答案:B2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渐形成的.A、探究行为原因B、感知他人情绪C、扮演他人角色D、感知自我发展我的答案:C3”镜中我”的概念是由()提出的。A、詹姆斯B、罗杰斯C、皮尔士D、库利我的答案:D4自我意识的发生有()个标志。A、二B、三C、四D、五我的答案:B5自我观念是与他人交往过程当中根据他人对本人的评价反应而发展的.米德指出这个他人是指个体所属的()ABCD、工作场所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自我过程(一)1社会比较呈现()个阶段性变化。A、三B、四C、五D、六我的答案:B2社会比较过程理论是()提出的。A、詹姆斯B、弗洛姆C、霍妮D、费斯汀格我的答案:D3自我评价影响自我概念的时候,个体就会选择()。A、概念重塑B、概念重组C、自我美化D、自我安慰我的答案:C4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方向和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称为()ABCD、自我过程我的答案:D5个体对自己自身状况进行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判断叫做()ABCD、自我形成我的答案:C6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和()两种途径来实现的.ABCD我的答案:B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自我过程(二)1人们常用的自我增强的方式有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的接受反馈和()ABCD、自我催眠我的答案:A2自我过程有()种.A、二B、三C、五D、六我的答案:D3考试作弊的人强调环境的压力而开始没有作弊的人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平,这就是一种()归因.A、逻辑式B、理性C、防御式D、个人我的答案:C4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的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理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是()ABCD、选择性我的答案:A5人类在进行归因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理智的归因我的答案:×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ד实体自我”与“建构自我”1詹姆斯的自我理论明显带有()的特征。A、行为主义B、实证主义C、后现代主义D、本质主义我的答案:D2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潜能,并且有利用这些潜能来实现自我的倾向属于()ABC、认知主义D、学习主义我的答案:A3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我们称之为()。ABCD我的答案:C4我的答案:√5我的答案:×六、社会认知6.1社会认知概述、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1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交往实现的,因此()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A、群居B、认真交往C、人际关系D、社会环境我的答案:B2图式是心理学当中描述人的认知()ABCD、过程我的答案:D3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防御性、互动性和ABCD、机构性我的答案:C4我的答案:√5我的答案:√6我的答案:×6。2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高度紧张的氛围下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这是()ABCD、状态我的答案:C2认知者的因素、()和认知情景的因素是影响人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ABCD我的答案:A3在社会认知中以下哪个不是认知者的因素()ABCD、心理定型我的答案:B4自己希望得到某种东西进而觉得别人也希望得到,这是()效应.A、首因B、近因C、光环D、投射我的答案:D5西方的种族歧视属于一()对社会认知的影响。A、过去的经验B、期望C、认知偏差D、心理定型我的答案:D6情绪情感对我们认知的影响又几中表现.A、三B、一C、两D、四我的答案:C7猎人打鹿却打成了人可能是()造成了认知错误。A、过去的经验B、期望C、心理定型D、认知偏差我的答案:B8ABCD、特点我的答案:A9我的答案:√10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人们观察事情观察人际关系会让认知对象蒙上一层积极的色彩。我的答案:√11我们对于某一类人的相对稳定的看法就是心理定型。我的答案:√12我的答案:×13投射效应就是用别人的品质,别人的价值观,别人的愿望推论到自己身上去.我的答案:×6。3印象的形成、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我们建立一个人的印象的时候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对这个人的评价,这个人强弱和()ABCD、自己喜好我的答案:B2素朴心理学归因理论是谁提出来的()ABCD、琼斯我的答案:C3凯利的归因理论叫做().ABD我的答案:D4一致性、评价的中心性和()ABCD我的答案:A5三度归因中三度是指()区别性,一贯性。ABCD我的答案:A6维纳的归因理论有内在,外在,稳定和()这四个因素.A、长期的B、暂时的C、潜在的D、外显的我的答案:B7玛丽对特定的小丑笑,对其它小丑不笑这是资料信息的()ABCD、特殊性我的答案:C8社会心理学认为印象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印象形成的原则和()。A、印象形成的方式B、印象形成的过程C、印象形成的条件D、印象形成的模式我的答案:D9归因的规则有全人类的共同性。()我的答案:√10朴素心理归因的代表人物是海茨。()我的答案:×11归因是一个很少见的一种社会认知表现。我的答案:×12我的答案:√13我的答案:√七、社会态度7。1社会态度的概念1社会态度具有社会性,经验性和().A、认知性B、情感性C、动机性D、动力性我的答案:D2态度由认知、情感和()三种要素构成.A、行为B、理念C、观点D、意向我的答案:D3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的人。A、自然B、社会C、理性D、客观我的答案:C4ABCD、即时的我的答案:C5社会态度的三个因素中,哪个占核心地位ABCD、趋向我的答案:B6社会态度的对象是()。ABCD我的答案:D7从众行为说明人的社会意识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态度是人的一种外在的心理状态。我的答案:×7。2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1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服从、认同和()ABCD、适应我的答案:C2社会判断理论把人的态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区域和()ABCD、无关区域我的答案:A3我们形成的某种态度可以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这就是态度的()ABCD、去向我的答案:B4认知失调主要是由学者()提出来的。A、海德B、谢里夫C、费斯汀格D、霍夫兰德我的答案:C5平衡理论是由()提出的。A、霍夫兰德B、费斯汀格C、谢里夫D、海德我的答案:D6强化理论的两个重点是经典条件反射和().ABCD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一个人判断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不是平衡的可以以他人对该事物的认知态度为依据.()我的答案:√10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我的答案:√7.3社会态度的应用研究(一)1劝说宣传法有()个因素。A、二B、三C、四D、五我的答案:C2偏见的结果中最常见的是()。A、性别偏见B、行为偏见C、宗族偏见D、肤色偏见我的答案:A3消除偏见最重要的是要()。A、树立平等观念B、换位思考C、心态平和D、消除刻板印象我的答案:D4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人格心理因素、社会化和().ABCD我的答案:B5我的答案:√6我的答案:×7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很高,相应的他就会具有劝说的权威者身份。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7。4社会态度的应用研究(二)1ABCD、六我的答案:C2双因素理论是()提出来的。A、罗斯B、马斯洛夫C、海德D、赫茨伯格我的答案:D3下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中属于工作本身因素有()ABCD、挑战性我的答案:D4工作满意度要考虑三个因素分别是员工的心理因素,员工的生理因素和()。A、组织环境的因素B、企业文化的因素C、员工能力的因素D、企业凝聚力的因素我的答案:A5认为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态度呈正相关的科学家是().A、罗宾斯B、罗杰斯C、马斯洛夫D、帕克舒我的答案:A6和过去不同,现在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应用的目的是()。ABCD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八、人际关系8。1人际关系概述(一)1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定向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A、情感探索阶段B、初步接触阶段C、最初的了解阶段D、性格探索阶段我的答案:A2人际关系的相互依赖模型是莱文格和()提出的.A、齐美尔B、斯诺克C、阿伦森D、罗斯我的答案:B3《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家()ABC、杨国枢D、罗斯我的答案:C4杨国枢先生认为中国人有社会取向,他人取向,关系取向和()ABCD、家族取向我的答案:D5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和()ABCD、复杂性我的答案:B6人际关系的情感性包括相互接近,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和()ABCD、相互安慰我的答案:A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社会关系的主体是人。我的答案:√人际关系概述(二)1根据关系情感的表现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BCD、亲密的我的答案:D2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暴露由浅入深可以分为()ABCD、六我的答案:B3()是双方亲密关系的指示器。A、交往模式B、性格是否相容C、交往距离D、自我暴露程度我的答案:D4自我暴露之所以会提升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因为它可以表现真诚、可以建立心理防御低的气氛还可以()ABCD、建立亲密氛围我的答案:C5根据关系所包含的需求性质不同人际关系可分为()ABCD、希望性我的答案:C6按照()可以把人际关系分为师生关系、父女关系、亲子关系等等。ABCD我的答案:A7强关系可以提供一个信息桥梁的作用,对于找工作有着很大的利害关系。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人情关系属于弱关系。我的答案:×人际关系理论1()ABCD、舒茨我的答案:C2R.Weiss()A、1978。0B、1974.0C、1825.0D、1991。0我的答案:B3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舒茨B、马斯洛C、霍曼斯D、阿伦森我的答案:A4人际需要可以分为包容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和()这三类.A、尊重的需要B、控制的需要C、生存的需要D、生产的需要我的答案:B5弗拉认为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可以获得爱、金钱、地位()ABCD、利益我的答案:C6人际关系三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情感需要、控制需要和()ABCD、包容需要我的答案:D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爱是一种非特指性回报我的答案:×10社会交换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我的答案:√人际吸引1熟悉性、接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以及()ABCD、认知特征我的答案:A2人际吸引的三个原则分别是互惠原则、()ABCD、平衡原则我的答案:B3评价的情形有()种。A、三B、五C、四D、两种我的答案:C4人际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ABCD我的答案:A5我的答案:√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了人际吸引的互补性我的答案:×九、人际沟通9。1人际沟通概述、人际沟通过程与结构1()是人际沟通中的关键因素。A、环境B、发送者和接受者C、信息D、信息渠道我的答案:B2信息的呈现顺序对沟通()。A、没有影响B、不知道C、会产生一定影响D、起决定作用我的答案:C3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驾马车是社会表征、社会认同和().A、行为分析B、社会认知C、话语分析D、认知分析我的答案:C4沟通具有协调整合性的功能和()。ABCD我的答案:C5我的答案:√6我的答案:×7中国人在接受表扬之后总是会予以谦逊的反馈,而西方人在接受表扬之后会很自豪地自夸,这是认知对交流产生的影响.我的答案:×8BBS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9.2人际沟通的种类1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停下来开始提问,这是一种()。A、单向沟通B、交叉沟通C、上行沟通D、双向沟通我的答案:D2按照沟通的方向可以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ABCD、背离沟通我的答案:C3班长在通知你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一个一个来通知属于()沟通.ABCD、Y我的答案:C4在开会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听之前同学的发言,但总结的时候会说“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是一种()ABCD、反应性相倚沟通我的答案:B5下列属于正式沟通的是()。A、单线型沟通B、集束型沟通C、偶然性沟通D、星型沟通我的答案:D6我的答案:√71996我的答案:√8Y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9。3非言语沟通1罗斯塔尔()ABCD、智障我的答案:C2ABCD、格雷夫我的答案:D3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46-120()。ABCD我的答案:B4《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是()ABCD、卢梭我的答案:A5我的答案:×6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存在“babyface”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4沟通的障碍与解决1社会认知当中强调自我呈现是()ABCD、库利我的答案:C2形成沟通障碍的因素有宗教差别、社会障碍、职业差别和()ABCD、时空距离我的答案:D3PACA()。ABC、childrenD我的答案:B4我的答案:√5我的答案:√十、攻击与利他10.1攻击行为的概念与种类1社会心理学强调的三种攻击性性行为不包括()。A、反社会型的攻击行为B、亲社会的攻击行为C、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D、社会不认可的攻击行为我的答案:D2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什么攻击行为。A、反社会的攻击行为B、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C、亲社会的攻击行为D、无意识行为我的答案:D3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攻击性行为时,要看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者的特殊身份、行为发生的情景和().ABCD我的答案:D4我的答案:×5NBA我的答案:×10。2攻击行为成因之生物性原因、挫折攻击论、学习论1这是因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A、挫折感被唤起B、愤怒情绪泛化C、连续消极刺激D、情绪带入我的答案:A2心理动力学认为人有两种本能,分别是生的本能和()。A、死的本能B、学习的本能C、攻击的本能D、反抗的本能我的答案:A3以前甲和乙住同样大小的茅草屋,当有一天甲发现乙盖起了一座大房子,他就会很愤怒,这种愤怒源自于()ABCD、相对剥夺感我的答案:D4A、XXXYB、XYC、XXYD、XYY我的答案:B5ABC、直接学习D、循序渐进的学习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10。3攻击行为成因之媒体暴力、攻击行为的预防与控制1首先发现A型人格的是()。A、弗洛伊德B、伯克维兹C、弗瑞德曼D、津巴多我的答案:C2APA()ABCD、八我的答案:D3伯克维兹认为攻击性的行为有的时候它是一种线索,这个线索来自于()。ABCD我的答案:C4女性攻击的三种方式有饶舌、建立同盟和()ABCD、肢体冲突我的答案:B5外界温度和人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是().ABCUDU我的答案:D6攻击行为的预防可以通过惩罚、认知干预、()、社会公平、社会技能熟练等方式来进行.ABCD我的答案:A7A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TheDrinkingMan我的答案:×10在去个性化的情况下,人们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我的答案:√10.4利他行为的概念与成因1孩子,他会不假思索的跳下去救他,这种是()促成的选择。A、环境B、基因C、认知D、技能我的答案:B21950()ABC、心理学D、社会学我的答案:B3下面哪种行为不属于社会性利他助人行为。A、微笑B、团结他人C、接纳他人D、捐赠我的答案:D4艾森伯格将利他性助人行为分为调节性行为、()、帮助性行为和完全利他性行为.ABCD我的答案:A5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这属于()ABCD我的答案:C6亲缘性的选择是由基因来决定的,这是由()首先来确定的。A、哈密尔顿B、艾森伯格C、法维斯D、费孝通我的答案:A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5何时展现利他行为、被帮助者的个体因素1旁观者介入的决策过程有是否注意到事件、是否将其看做紧急事件()ABCD、是否真实我的答案:C2()ABCD、拉塔我的答案:D3影响我们倾向于帮助谁的因素有性别因素、相似性、相貌因素和()ABCD、关系远近我的答案:D4择帮助对象的()影响的。A、相似性B、性别因素C、相貌因素D、认知因素我的答案:A5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攻击的方式和()。A、保护的方式B、利他的方式C、利己的方式D、欺骗的方式我的答案:B6当个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他的利他行为会降低,这是()ABCD、腼腆效应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旁观者效应可以归结为人情冷暖。我的答案:×十一、社会影响11。1他人在场1优势反应强化说是()ABCD、阿西我的答案:A2一起学习,结果发现第()组学习效率最高。A、一B、二C、三D、不知道我的答案:B31985年的五一九事件反映的是()影响。A、观众效应B、集群行为C、社会惰化D、去个性化我的答案:D4查容克认为他人在场对熟练的工作会产生()对不熟练的工作会产生()ABCD、无关、促进我的答案:B5他人在场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优势反应强化和()ABCD、社会勤奋化我的答案:C6《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的作品。A、勒庞B、可特雷维C、查容克D、谢里夫我的答案:A7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突然间领导来视察,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这是出现了ABCD、强势反应强化我的答案:B8集群行为最典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集群的时候()。A、凝聚力增强B、从众心理增强C、去个性化D、责任感降低我的答案:C9三个和尚没水吃可以反映心理学中()的现象.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劣势反应强化D、社会惰性我的答案:D10我的答案:×11我的答案:×12我的答案:√13我的答案:√14我的答案:√15我的答案:√11.2从众、服从与顺从(一)1从众的影响因素有群体的因素、个体的因素和()。A、认知因素B、自信因素C、情境因素D、外部因素我的答案:C2“三垂线”实验的主持者是()。A、可特雷维B、阿西C、艾森伯格D、查容克我的答案:B3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做出从众的行为这属于从众影响因素的()ABCD、个体因素我的答案:D4口服心服是一种()。A、权宜从众B、认知从众C、真从众D、假从众我的答案:C5影响到从众行为发生的群体因素包括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凝聚力和()ABCD、个人意愿我的答案:A6平衡理论是谁提出的。ABCD我的答案:B7我的答案:√8年纪大的人比年纪小的人更容易从众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11。3从众、服从与顺从(二)1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命令者的权威性、()道德和人格。A、服从者的意志B、他人的支持C、外部的环境D、行为的后果我的答案:B2和从众不同的是,服从是有着明确的()ABCD、压力我的答案:D3下面哪个不是服从压力的产生方式().A、权威B、自己内心施加的C、制度D、规范我的答案:B4顺从发生的原因有积极的情绪、互惠和().A、合理B、公平C、平等D、自由我的答案:A5顺从从众和服从这三种行为是受到()的影响产生的。A、个人B、团体C、环境D、社会我的答案:D6从众行为的压力来源于().ABCD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越是崇拜权威、越是觉得要加强制度用严厉的方式来去惩罚那些不遵守规范不遵守规则的人。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11.4模仿与暗示1明明是要表扬一个人却用批评的方式来说属于()ABCD、自我暗示我的答案:C2模仿的意义主要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具有一定的适应作用和()ABCD、促使行为泛化我的答案:C3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ABCD、反暗示我的答案:D4以下哪个不是模仿的特点()。ABCD我的答案:B5以下哪个不是《模仿律》一书中提出的模仿的规律?ABCD我的答案:A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十二、群体心理12。1群体的定义、社会助长、社会懈怠1低限交往情况下的群体影响包括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和()ABCD、去个性化我的答案:D2社会互动群体的群体影响不包括()。A、群体的极化B、群体思维C、去个性化D、还有少数派影响我的答案:C3很多世界纪录它不是在训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赛中这是受()ABCD、场地我的答案:C4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讲的是().A、社会促进B、社会阻碍C、社会懈怠D、社会交互我的答案:C5他人在场我们被唤起机理,原因是评价顾及和().ABCD我的答案:B6所谓群体是指成员之间存在着().ABCD我的答案:A7如果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会减少,就会出现社会懈怠.()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去个体化1群体规模越大危险程度越()。A、高B、低C、弱D、没危险我的答案:A2在()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虐待俘虏的行为.A、仇恨俘虏B、熟悉俘虏C、俘虏脸上有油彩或面具D、不认识俘虏我的答案:C3电击实验说明()ABCD、身体我的答案:D4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感觉到别人都跟自己一样,就会把行为的责任感归结于()ABCD、事件我的答案:C5()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放弃道德约束而丧失个性。A、个人出于群体之中B、群体潜意识影响下C、群体行为影响下D、高水平的社会唤起我的答案:D6群体会()原先本有的一般化趋势。A、减弱B、加强C、固化D、不影响我的答案:B7个性化受群体受规模和()影响。A、匿名性B、群体行为C、群体氛围D、群体熟悉度我的答案:A8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根据()行事。ABCD我的答案:B9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11我的答案:√12我的答案:√13我的答案:√群体极化1人类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这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来达成,这属于ABCD、信息影响理论我的答案:C2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B3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理论。A、群体影响理论B、沟通影响理论C、规范影响理论D、信息影响理论我的答案:D4互联网容易带来群体极化是因为()。A、交际圈变大了B、交际圈变小了C、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D、认识更多的人我的答案:C5恐怖主义和恐怖事件的关键就是一个()ABCD、决策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对于个人原有的观点,群体可以让它加强.我的答案:√群体思维(一)1在群体决策中人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异议的现象被称为(ABCD、群体思维我的答案:D2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主要表现为无懈可击的错觉,再就是()。A、认为群体权利至高无比B、被群体蒙蔽双眼C、不质疑群体道义D、在群体中自我膨胀我的答案:C3群体思维的特点有高估群体力量和权利、人在群体中的想法越来越接近和()ABCD、追求一致性压力我的答案:D4在专制的体制的决策中除了群体本身的因素之外还有()ABCD、利益我的答案:C5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强调的是()。ABCD我的答案:B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群体思维(二)1预防群体思维的方法有领导者显示公平、鼓励批评性的评价、()ABC、寻找差异D、将群体划分小组我的答案:D2头脑风暴分为个人头脑风暴和()。A、他人头脑风暴B、小组头脑风暴C、群体头脑风暴D、组织头脑风暴我的答案:C3我的答案:√4我的答案:×5我的答案:√12。6少数派影响1少数是通过一致性、()ABCD、勇气我的答案:A2社会型领导善于笼络人,能够建立团队,表达支持()。A、化解群体中的矛盾B、安排工作C、设置规范D、组织工作我的答案:A3历史是由()。A、少数人创造的B、多数人创造的C、自动产生的D、少数人和多数人经过复杂的互动产生我的答案:D4我的答案:√5我的答案:×十三、社会心理学的应用13.1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应用心理学之父是()。A、伽利略B、勒温C、弗洛伊德D、迪尔凯姆我的答案:B2专门研究民用航空的空难当中的人的因素问题的游旭群教授在()任教.A、陕西师范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C、北京师范大学D、东北师范大学我的答案:A3()因空间飞行中人际因素的研究报告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方面的高度的重视.ABCD我的答案:D4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出的结论。ABCD我的答案:C5行为控制理论是()提出的。ABCD我的答案:C650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13。2社会心理学的可应用性1中国人归因往往倾向于()。A、外归因B、内归因C、理论归因D、事实归因我的答案:A2内化阶段是社会态度改变的()阶段。A、最初阶段B、第一阶段C、最终阶段D、第二阶段我的答案:C3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体现了沟通的()ABCD、防御性我的答案:D4社会心理学的特殊的研究内容()ABCD、研究主体我的答案:C5一个人对一个事情的态度对一个人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ABCD、意向我的答案:D6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主要涉及到()和社会态度改变的过程。A、社会态度的成分B、社会态度的主体C、社会态度改变的动机D、社会态度改变的结果。我的答案:A7当父母的就应该像父母这就是英国的社会学家乔治·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13.3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原则(一)1马斯洛认为研究心理学不应该以方法为中心,而应该以()ABCD、存在我的答案:A2迈克尔·萨克斯作为一名法律心理学家,主要研究()ABCD、律师我的答案:C3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研究和应用有两种.A、社会B、心理C、基础D、实验我的答案:C4美国有的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研究工作的最终价值标准是要()。A、改善人的生存环境B、改善人的心理状态C、改善社会的发展状况D、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我的答案:D5研究应用社会心理学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ABCD、要求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3。4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原则(二)1人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A、心理属性B、生物属性C、物理属性D、阶级属性我的答案:A2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的学科。A、新成立B、成熟过程中C、成熟D、完善我的答案:B3比较关注梦的社会心理学派是().A、实证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符号互动我的答案:C4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大师斯金纳是()人.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我的答案:C5阿尔波特的心理学是用()ABCD、实践我的答案:C6社会心理学要有()的视角。A、固定BCD我的答案:D7我的答案:×8快速眼动期是指人做梦的时期。我的答案:√9心理学有一种很强的跨学科性.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一)1犯罪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A、内部因素B、主体因素C、客体因素D、主观因素我的答案:B2人们之所以作恶,是由于不能节制欲望这是由()ABCD、荀子我的答案:A3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主体因素中的()ABCD、个性特点我的答案:D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这是用()ABCD、人的内心世界我的答案:C5犯罪原因的外部因素包括()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ABCD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二)1犯罪学之父是()。A、荀子B、塔尔德C、龙勃罗梭D、苏格拉底我的答案:C2模仿论有()个基本法则.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我的答案:B3塔尔德提出了()。A、模仿论B、符号互动论C、社会交换论D、天生犯罪论我的答案:A4犯罪是一种().A、自然现象B、天生行为C、社会行为D、个性行为我的答案:C5模仿有()个条件。ABCD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三)1操作强化理论属于()理论。A、社会行为B、社会认知C、社会学习D、社会角色我的答案:C2模仿一个行为得不到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就不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心理学家()ABCD、斯金纳我的答案:D3从()ABCD、心理动力学我的答案:D4我的答案:×5我的答案:√13。8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四)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的本能论是一种()ABCD、心理学我的答案:C2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去分析犯罪的是用()ABCD、市场经济我的答案:D3自我它是代表着社会的()。A、规范B、要求C、理性D、判断我的答案:C4追求快乐,追求本能的能量的发泄是人格结构的最核心部分叫做(ABCD、本我我的答案:D5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认为人的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A、爱的本能B、死的本能C、善的本能D、杀戮的本能我的答案:B6ABCD、自杀我的答案:A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我的答案:×13。9社会心理学对犯罪原因的分析(五)1“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这种想干却没干是因为缺乏()。A、自身条件B、动机C、能力D、外部条件我的答案:D2“有贼心没贼胆”是指()。A、人的个性特点B、人的价值观C、人的人生观D、个人能力我的答案:A3聚合的作用的四个条件是动机,环境条件,个人价值观和()ABCD、个性特点我的答案:D4个体的心理条件包括()和个性特点两个方面。A、个体的人生观B、个体的价值挂C、个体的世界观D、个体的素质我的答案:B5想的人多,做的人少是因为().ABCD我的答案:C6我的答案:×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应用: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1改变面孔记忆的因素有插入信息诱导的提问和()。?A、误导B、环境C、无意识漂流D、刻板印象我的答案:C2辨认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一般有()单一辨认,()A、模拟辨认BCD、队列辨认我的答案:D3以下哪个不是照片辨认的优势()。A、简单易行BC、缓解情绪的紧张度D我的答案:D4证人的最后陈述有()个作用A、三B、二C、五D、四我的答案:B5ABCD、五我的答案:B6英国要求进行队列辨认的陪衬人的数量最低不得少于()人.A、6.0B、5。0C、7。0D、9。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案件的侦破基本不可能完全再现一个案件.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应用:对认知的询问1ABCD、近因我的答案:B2认知行为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心理学家提出来并且发展的.A、中国B、德国C、美国D、英国我的答案:C3要求证人对犯罪现场进行背景重建时,这个背景可以是物理性的,心理性的和()AB、自然的CD、社会性的我的答案:C4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正确利用恐惧的幻想有()A、两B、三C、四D、五我的答案:D5重建背景,集中注意,多重提取尝试和()对认知行为技术的程序很有作用.AB、催眠C、潜意识D我的答案:D6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有罪的证据应该()ABCD、无须我的答案:C7我的答案:√8我的答案:√9我的答案:×10能够定一个人是罪犯的只有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