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说明全民健身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计划,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推动全体人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提高国民体质水平,达到促进国民健康、增强国家体育实力和推动全面发展的目的。近年来,中国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着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深入发展,不断提升人民体质水平和全国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7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7二、项目建设地点 7三、项目建设进度 7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7五、建设投资估算 11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2七、主要结论及建议 13第二章公司筹建方案 14一、公司经营宗旨 14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14三、公司组建方式 15四、公司管理体制 15五、部门职责及权限 16六、核心人员介绍 20七、财务会计制度 21第三章市场分析 25一、全民健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二、全民健身发展现状 26三、全民健身基本原则 28四、普及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全民健身信念 28五、坚持科学训练,开展多样化健身活动 28六、推广全民健身项目,增加运动方式多样性 28七、培养尊重他人、文明健身的良好风尚 28八、全民健身指导思想 29九、全民健身产业链分析 30十、全民健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第四章企业文化方案 34一、企业价值观的构成 34二、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 43三、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 45四、企业文化的整合 48五、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53六、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 55七、“以人为本”的主旨 59第五章SWOT分析 63一、优势分析(S) 63二、劣势分析(W) 65三、机会分析(O) 65四、威胁分析(T) 66第六章公司治理 72一、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72二、独立董事及其职责 81三、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 86四、公司治理的主体 89五、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90六、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95第七章运营管理模式 97一、公司经营宗旨 97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97三、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98四、财务会计制度 101第八章人力资源分析 105一、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105二、人力资源时间配置的内容 106三、员工福利计划 108四、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 111五、制订绩效改善计划的程序 113六、企业培训制度的执行与完善 114七、企业劳动协作 115第九章财务管理方案 119一、财务管理原则 119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123三、资本结构 126四、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 132五、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136六、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 137七、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 139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2一、建设投资估算 142建设投资估算表 143二、建设期利息 14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44三、流动资金 145流动资金估算表 145四、项目总投资 14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46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4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47第十一章经济效益评价 149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4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4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5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5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5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53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56三、偿债能力分析 15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58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关于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项目单位:xx投资管理公司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项目提出的理由全民健身是指让全民都能够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此,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和计划,例如2021-2025年全民健身计划、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这些计划旨在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并提出了各种可行的举措,通过破解当前困扰全民健身发展的难点问题,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全民健身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还有助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全民健身是指在国家层面推动人民群众普遍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其宗旨是增强全民身体素质,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全民健身是以全社会的角度出发,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为广大人民提供充足的体育锻炼机会,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此外,全民健身还可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在中国,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纷纷投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建设等工作。(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缺乏运动。因此,发展体育产业、推广全民健身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二)现状分析目前,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和扶持,并且以全民健身为核心理念,全民健身服务设施和项目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体育产业规模虽然逐年扩大,但整个产业链条并不完善,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全民健身服务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城市人口健身环境仍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地区则缺乏相应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当地居民健身需求。(三)发展目标为了推动体育产业更好、更快速地发展,提高全民健身服务设施和项目质量和数量,我们应该制定以下发展目标: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产业链条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产业整体提升和优化提供保障和支持。2、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体育设施配置均衡化,完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构建全民健身服务新体系,提高群众健身服务水平。3、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以奥运会、亚运会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体育的实力。(四)推进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符合国情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法规,从政策层面上保障发展需要,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比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多渠道为体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3、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完整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各级体育学校与职业俱乐部的对接,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和待遇,提高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4、加强全民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以城市和农村为重点,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身服务设施和项目质量和数量,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素质。(五)结语发展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事业,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之路上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体育发展战略,秉承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理念,加强统筹协调,实行科学指导,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服务设施和项目质量和数量,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555.7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97.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99%;建设期利息33.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4%;流动资金1424.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27%。(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97.6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301.7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3.85万元,预备费52.05万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5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533.40万元,纳税总额1711.39万元,净利润2761.3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6.22%,财务净现值7261.1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01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4555.711.1建设投资万元3097.621.1.1工程费用万元2301.721.1.2其他费用万元743.851.1.3预备费万元52.051.2建设期利息万元33.691.3流动资金万元1424.402资金筹措万元4555.712.1自筹资金万元3180.522.2银行贷款万元1375.193营业收入万元153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1533.40""5利润总额万元3681.86""6净利润万元2761.39""7所得税万元920.47""8增值税万元706.18""9税金及附加万元84.74""10纳税总额万元1711.39""11盈亏平衡点万元4485.35产值12回收期年4.0113内部收益率46.22%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7261.14所得税后主要结论及建议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公司筹建方案公司经营宗旨公司经营国际化,股东回报最大化。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一)目标近期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精干主业,分离辅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及运营网络。远期目标:探索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坚持发展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多元化战略,向产业集团化发展,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把公司建设成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主要职责1、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法自主经营。2、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重大经营决策。3、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4、指导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管理公司的名称、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搞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5、在保证股东企业合法权益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公司可依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集中资产收益,用于再投入和结构调整。公司组建方式xx投资管理公司主要由xxx有限责任公司和xx(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xxx有限责任公司出资742.00万元,占xx投资管理公司70%股份;xx(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18万元,占xx投资管理公司30%股份。公司管理体制xx投资管理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各部门按其规定的职能范围,履行各自的管理服务职能,而且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公司建立完善的营销、供应、生产和品质管理体系,确立各部门相应的经济责任目标,加强产品质量和定额目标管理,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有效、稳定、安全、持续运行,有力促进企业的高效、健康、快速发展。总经理的主要职责如下:1、全面领导企业的日常工作;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负责;向本公司职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并正式批准颁布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级人员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3、负责策划、建立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批准发布本公司的质量手册;4、明确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配备;6、任命管理者代表,并为其有效开展工作提供支持;7、定期组织并主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部门职责及权限(一)综合管理部1、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2、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3、负责本公司文件(包括记录)的管理和控制。4、负责本公司员工培训的管理,制订并实施员工培训计划。5、参与识别并确定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并对工作环境中与产品符合性有关的条件加以管理。(二)财务部1、参与制定本公司财务制度及相应的实施细则。2、参与本公司的工程项目可信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中的财务分析工作。3、负责董事会及总经理所需的财务数据资料的整理编报。4、负责对财务工作有关的外部及政府部门,如税务局、财政局、银行、会计事务所等联络、沟通工作。5、负责资金管理、调度。编制月、季、年度财务情况说明分析,向公司领导报告公司经营情况。6、负责销售统计、复核工作,每月负责编制销售应收款报表,并督促销售部及时催交楼款。负责销售楼款的收款工作,并及时送交银行。7、负责每月转账凭证的编制,汇总所有的记账凭证。8、负责公司总长及所有明细分类账的记账、结账、核对,每月5日前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并及时清理应收、应付款项。9、协助出纳做好楼款的收款工作,并配合销售部门做好销售分析工作。10、负责公司全年的会计报表、帐薄装订及会计资料保管工作。11、负责银行财务管理,负责支票等有关结算凭证的购买、领用及保管,办理银行收付业务。12、负责先进管理,审核收付原始凭证。13、负责编制银行收付凭证、现金收付凭证,登记银行存款及现金日记账,月末与银行对账单和对银行存款余额,并编制余额调节表。14、负责公司员工工资的发放工作,现金收付工作。(三)投资发展部1、调查、搜集、整理有关市场信息,并提出投资建议。2、拟定公司年度投资计划及中长期投资计划。3、负责投资项目的储备、筛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4、负责经董事会批准的投资项目的筹建工作。5、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负责公司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6、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四)销售部1、协助总经理制定和分解年度销售目标和销售成本控制指标,并负责具体落实。2、依据公司年度销售指标,明确营销策略,制定营销计划和拓展销售网络,并对任务进行分解,策划组织实施销售工作,确保实现预期目标。3、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销售动态、市场竞争发展状况等,并定期将信息报送商务发展部。4、负责按产品销售合同规定收款和催收,并将相关收款情况报送商务发展部。5、定期不定期走访客户,整理和归纳客户资料,掌握客户情况,进行有效的客户管理。6、制定并组织填写各类销售统计报表,并将相关数据及时报送商务发展部总经理。7、负责市场物资信息的收集和调查预测,建立起牢固可靠的物资供应网络,不断开辟和优化物资供应渠道。8、负责收集产品供应商信息,并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技术和供就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公司需求计划,编制与之相配套的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谈判和产品采购,保证产品供应及时,确保产品价格合理、质量符合要求。9、建立发运流程,设计最佳运输路线、运输工具,选择合格的运输商,严格按公司下达的发运成本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定期分析费用开支,查找超支、节支原因并实施控制。10、负责对部门员工进行业务素质、产品知识培训和考核等工作,不断培养、挖掘、引进销售人才,建设高素质的销售队伍。核心人员介绍1、林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2、郭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3、史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戴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5、曾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6、莫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7、邵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郝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会计制度(一)财务会计制度1、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2、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进行编制。3、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将不另立会计账簿。公司的资产,不以任何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4、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本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东大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参与分配利润。5、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将不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将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6、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7、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公司将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办法,并遵守下列规定:(1)公司的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2)原则上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但具体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仍需由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状况拟订合适的现金分配比例,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3)存在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情况的,公司应当扣减该股东所分配的现金红利,以偿还其占用的资金。(二)内部审计1、公司实行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2、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人员的职责,应当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审计负责人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三节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3、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由股东大会决定,董事会不得在股东大会决定前委任会计师事务所。4、公司保证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5、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由股东大会决定。6、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续聘会计师事务所时,提前30天事先通知会计师事务所,公司股东大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辞聘的,应当向股东大会说明公司有无不当情形。市场分析全民健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民健身是指以国家为主导,以个人为中心,全面推进体育运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健康、快乐的体育生活。全民健身的目标不仅是提高人们的体质和身体素质,还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全民健身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促使健康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各处都有健身房、瑜伽馆等健身设施的建设,制造业也迎来了从运动服装到运动器材的销售热潮。2、增加就业机会: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健身行业也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仅是健身教练,还有健身房管理员、器材销售员等等。3、促进旅游业发展:全民健身也可以成为旅游的一种形式。各地都有启动全民健身计划,打造绿色健身环境的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健身、休闲。(二)社会效益1、改善民生:全民健身可以提高人民的倡导健康生活的意识,使广大民众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预防胜于治疗的健康生活观念,从而改善了民生。2、减少医疗费用:全民健身能够减少民众生病的概率,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因疾病而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3、促进社交:全民健身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有助于促进社交。运动场所是交友的绝佳场所,通过运动,人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综上,全民健身的推进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身体素质,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受益终生的事业。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全民健身是指以人民体育和全民健身为核心,以全社会的力量为基础,建设和发展适合各种年龄和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方式和健身项目,培养和提高全民体质素质,推动全面发展的一项事业。我国自2014年提出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全民健身品牌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全民健身的发展逐步深入到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目前,全民健身的发展现状如下:(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当前,全民健身事业已成为政府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在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如《全民健身条例》等,这些政策和法规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二)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全民健身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如全民广场舞、全民健康跑、全民健身网、线上直播等项目正在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三)健身设施不断完善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健身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政府和社会力量也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兴建新的体育场馆、运动公园、健身房等,同时还将运动器材、器材技术不断升级和改进,使得广大群众可以更加愉悦和安全地进行锻炼。(四)全民健身普及率不断提升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成效显著,全国范围内的体育健身活动日益普及,目前已经实现了城乡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门槛相同。全民健身普及率持续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当前全民健身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未来还需要在政策支持、各种活动形式、健身设施、普及率等方面继续努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逐步迈向更高的水平。全民健身基本原则普及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全民健身信念(一)加强全民健身知识宣传,提高全民健身参与意识。(二)推广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身信念。坚持科学训练,开展多样化健身活动(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健身运动方案。(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开展各类健身活动。推广全民健身项目,增加运动方式多样性(一)挖掘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活动项目。(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场所。培养尊重他人、文明健身的良好风尚(一)倡导文明健身,杜绝不文明健身行为。(二)加强健身伙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全民健身氛围的形成。以上就是全民健身基本原则,通过普及全民健身意识,开展多样化的健身活动,增加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尊重他人、文明健身的良好风尚,可以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为了达到健康、快乐的生活,大家一定要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开展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指导思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全民健身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已经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参与。全民健身指导思想,是国家制定的针对全民健身的总体方针,旨在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一)坚持全民健身的方针全民健身的方针是:全民参与,普及科学,生活化。其中,全民参与要求全社会都能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促进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发展;普及科学则强调科学性和正确性,使健身活动更具收益性和实效性;生活化则是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身体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二)建立科学的健身指导体系科学的健身指导体系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保障。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来保障健身活动的各方面条件,并且建立科学的指导体系,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健身活动。在健身指导体系中,包括了运动方式、时间、强度、频率等方面的指导,让人们能够在科学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健身活动。(三)创新全民健身模式创新全民健身模式是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关键。国家通过搭建各种健身平台,如社区健身馆、城市运动公园等,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方便地进行健身活动。同时,还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健身模式,让健身变得更加平民化。(四)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全民健身事业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要鼓励各方面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中来,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总之,全民健身指导思想是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思想体系,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全民健身方针,建立科学的指导体系,创新全民健身模式,并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全民健身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全民健身产业链分析全民健身是指全社会人群实现身体和心理上的全面健康,是当前中国全民健身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全民健身产业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以下从产业链角度进行分析。(一)上游物资及设备供应商全民健身活动需要的器材、场地、装备等都是通过上游供应商提供的。这些供应商一般主要涉及到运动设备与器材、运动场地建设、运动用品等,而这些设备、器材的质量对于参与者的体验和健康安全至关重要。(二)中游运营服务商中游运营服务商一般包括体育场馆、俱乐部、健身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他们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健身服务。这些服务提供商是全民健身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他们能够组织活动、推广体育文化、提供专业知识,把全民健身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三)下游用户群体下游用户群体包括所有参加各类公共或私人场合的健身运动人群。这些人群得到了中游运营服务商提供的健身服务与设备,实现了自己的健身目标,同时也为全民健身产业链带来了利润。(四)政府政府是全民健身产业链中重要的推动者和组织者,作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能够提供政策支持、增强市场竞争环境和制定行业标准,对全民健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全民健身产业链非常复杂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只有各方紧密配合协同作战,才能达到使更多人受益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共同目标。全民健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民健身是指政府推动各个群体参与的全民性健身活动,旨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促进国民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全民健身面临着很多机遇,但也存在一些挑战。(一)机遇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人民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全民健康。市场需求增加:健身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这种趋势为健身行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健身产业蓬勃发展:伴随着健身之风的兴起,健身器材、健身房、健身教练以及相关产品、服务等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二)挑战健身意识不足:虽然健身风气兴起,但对于健身的认识和理解还相对较低,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进行剧烈运动就是健身,而忽视开展针对性强的科学健身方式。健身场所不足:尽管健身俱乐部等商业健身场所逐渐增加,但全民健身场所的建设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人口密集地区健身设施的不足问题比较突出。健身器材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健身器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价的健身器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人们对使用健身器材的需求。健身教育不够普及:目前,健身教练队伍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培训周期不够、资质认证不够严格等问题,导致一些水平不够,无法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指导。总之,全民健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方案企业价值观的构成(一)企业价值观的层次企业价值观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具有丰富的内容,若从纵向系统考察,可分为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和整体价值观三个层次。1、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员工在生活、工作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包括人生的意义、工作的目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观念。比如,员工是把工作看做是神圣的事业,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否关心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忠诚度如何?是否把为企业所做的创造、奉献,为企业所尽的责任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意义?是否把企业的成败荣辱视为自己的成败荣辱?能否像关心自己的荣誉一样关心企业的信誉?等等。对企业、对工作、对金钱荣誉的不同看法,形成了员工不同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受其年龄、个性特征、需求结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学识、能力、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员工的需求结构看,著名的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包括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物质需要,如衣、食、住、行等;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包括免除各种危险和威胁的需要,如医疗、养老保障等;第三层次是感情和归属需要,包括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得到友爱等;第四层次是地位和受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名誉的满足,事业成就的认可等;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发挥最大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成就其所能达到的最大目标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人通常是按照需要的层次等级去追求需要的满足的。就是说,只有在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追求地位、被尊重,乃至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一般来说不再是难题,他们更多地追求个性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不可避免。如何使员工感到企业是发挥自己才能、自我实现的“自由王国”,从而愿意把个人价值融进企业整体价值当中,是当代企业管理者需要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2、群体价值观群体价值观是指正式或非正式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它影响个人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正式群体是指有计划设计的组织机构,它的价值观是管理者思想和信念的反映。非正式群体是指企业员工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共同的感情、利益等人际关系因素而自然结成的一种“联合体”。在“联合体”内部,各成员配合默契,自觉和不自觉地影响着企业组织的行为。正式群体,尤其是科层化的正式群体,其本身就是一种体制,成员间关系明确,职务角色所包含的内容和价值也相当明确,其职权范围包含着互助关系、服从关系以及机能关系,具有一定的等级色彩。正式群体最关心组织成员的忠诚与否,而易于忽略不同人的个性差异。企业是由若干小正式群体构成的,这些小正式群体的价值观与企业整体价值观总体是一致的,但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有时也会发生一些摩擦或矛盾。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把企业内部不同群体的目标融入企业整体目标之中,使群体成员认识到,只有实现了企业整体的目标,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才有可能实现。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可能是基于血缘、利益或是情感等因素。其特点包括:一是非正式群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但它们有共同的形成基础和联系纽带,自然地联合成一个系统,是配合默契的群体,具有整体性特征;二是非正式群体通过种种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目的十分明确;三是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们习惯性的交往,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的,参与与否都是自由的,不存在任何的强制性约束,具有非强制色彩;四是非正式群体依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产生,条件改变就有可能解体,或依新出现的条件由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甚至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正式群体,因此它是有条件的。在网络化社会,企业非正式群体远远突破有形组织界限,其平台越来越大,边缘越来越模糊。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既然存在,就有其价值取向,发挥其特有功能。有人把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比喻为“一把剪刀的两个部分”,剪刀两部分的夹角平分线构成群体运动的实际方向线。所以,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必然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举止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产生深刻的影响。当非正式群体价值观与正式群体价值观一,致时,必然促进企业管理的加强和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加速企业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的发展。当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与正式群体价值观不一致时,必然抵制企业正式群体,有碍企业正常运行。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把非正式群体价值观引导、升华到企业价值观。3、整体价值观企业整体价值观具有综合性和高层次的特点,它是一种全员共有的价值理想,是符合企业长远利益和员工根本利益的。企业整体价值观是对企业经营目标、社会目标以及员工发展目标的一种综合追求,它全面地体现员工发展、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因此,整体价值观指导、制约和统率着个人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员工和群体只要树立了整体价值观,就能树立起对企业发展的信念和实现整体目标的抱负,因而构筑出一种文化环境,使每一个员工超越自我,使企业成为追求生命价值的场所,从而引爆出惊人的创造力。整体价值观建立在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做出反应的态度的基础上。企业是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单位,它的经营活动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是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复杂联系。一方面,企业要从社会(市场)输入经营要素和各种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企业要向社会输出产品、服务和税利等。正是在这种相互交换的基础上,企业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结成了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互利关系,产生了企业对顾客、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金融机构、税务机关和政府职能机构等相关要素的看法和态度,成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4、三个层次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企业价值观体系中既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或领导者倡导并得到员工认同和践行的企业整体价值观,也包括异彩纷呈的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整体价值观构成企业文化的主流,个体价值观、群体价值观形成若干支脉,共存于企业文化的生态园中。理想主义者始终主张,为纯洁企业文化,应张扬、放大整体价值观,限制个体价值观的成长,乃至完全取缔个体价值观,严格规范或制约群体价值观。在当代企业,这种想法是有害的。首先,企业中的个体价值观客观存在。人的个性、教育背景、经历与经验不同,受环境的影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继而形成不同的处世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使在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下,其本位价值观具有共同性,从属价值观也是千差万别的。列宁曾经指出,商品经济造就独立人格。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个性得以解放、张扬和放大,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尤其在脑力劳动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任何人为的想完全取缔个体价值观的想法均是幼稚的。其次,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知,群体价值观的存在也具有客观性。企业中的各种群体是人们协作、交往和满足情感需要的基础;各种群体的性质、目标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进一步分析,在企业中,整体价值观取得主流地位后,允许一定的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的自由成长,不是一件坏事;相反,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在相互矛盾冲突中,会促进整体价值观得以提升。如果企业有足够的力量硬性去做价值观整合,最大限度地放大整体价值观,限制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的实现,其结果肯定是破坏了企业价值观的生态,最终也就使整体价值观貌合神离,走向专断,最终窒息企业的生命。因此,在企业文化管理中,要正确处理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群体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塑造企业整体价值观时,要为个性发挥、个人成长,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实现留下较大的空间。学会“砌石”而不是“砌砖”,千方百计找到个体价值、群体价值与企业整体价值的契合点,为实现个体价值和彰显群体价值搭建平台,达成不同层次价值观共同实现的“共赢”结果。(二)企业价值观的取向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的内容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观,分别代表了西,方企业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最大利润价值观是指企业全部经营决策和行动都围绕如何获取最大利润这一目的进行,能否获得最大利润成为评价企业经营好坏的根本标准的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组织规模大而复杂、投资大而投资者分散的条件下,管理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价值观。一般来说,除了尽可能地为投资者获利以外,还非常注重企业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企业价值观,它要求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时,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考虑,不能有所偏颇。企业价值观大体包括以下四种取向。1、经济价值取向企业是一个经营共同体、投资实体。因此,其价值观中必定包含十分明确的经济价值取向。但这绝不意味着优秀企业在其经济价值取向中可以简单地重述一般工商业者对企业的这个定义,即企业是一种谋利组织,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在于谋取利润最大化。倘若一个企业就是一味地、不择手段地赚钱,必然成为一个不受社会欢迎的“经济动物”,必然终日被充满了算计和铜臭味的气氛所笼罩,那么,无论其一时何等繁荣,终会因内外环境的“恶化”而走上绝路。进一步说,企业必须作为一个社会器官而在社会中存续,它的基本的、直接的目的是创造市场和需求,为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的目的在于企业之外”。为了达到这一“企业之外”的目的,它必须执行两项基本功能:市场营销和创新。利润只是企业这两项主要功能的补偿和报酬之一,而不是结果的全部。因此,企业具体经营项目、作业、组合、投向等的扶择绝不会完全从盈利出发,其原始诱惑力与驱动力也多半不直接来自于利润率的高低和利润总量的多寡,它们只是事业扶择的限制条件。2、社会价值取向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国家的一个集团公民,因此,它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负有责任。在一个健康的、有效的现代企业价值观中,有关社会价值取向问题通常都发展到、升华到这样的高度:确认并积极处理企业经营全部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影响,正视并确定对这些影响所负有的责任;确认社会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把社会问题视为企业发展的机会,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企业社会价值取向使得企业既肩负起了多重社会责任,又获得了一个日益改善、日渐完美的社会环境。3、伦理价值取向企业伦理价值取向主要涉及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消费者之间重大关系的确立与维持的准则问题。经营企业如同做人,正直、善良与诚实等美德不但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企业。成功的、优秀的公司都极为推崇正直、善良与诚实,并把它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一部分。这显然不是自我标榜。每个公司都坚信,没有正直、善良与诚实,就无法经营企业。4、政治价值取向企业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生存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敏感问题而存在,只要稍稍激化,即刻就会转化为政治问题,酿成政治危机。现代大企业,其经济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伦理价值取向,都规定了它在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时,不能袖手旁观。而对人权、种族、就业、福利、慈善等一系列问题的介入与解决,都会使企业价值观反映出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中国企业具有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责任感,在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以上四种取向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在实践中体现为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索取与奉献、集体本位与个人本位以及企业与国家等方面的关系。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一)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微观层面看已经并正在被企业发展实践所证实,在新的世纪将得到更充分的证实。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未来成长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到首次实现商业化全过程的经济技术活动,这种经济技术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科技创造与市场高新技术需求的结合。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大小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有竞争意识的企业都在努力增加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面向现实的、尤其是潜在的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世界上不少知名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已经超过营业收入的10%,不少公司一年创新产品已经达到50%以上。微软公司把“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作为公司口号,柯达公司则提出“站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开发技术方案。不少企业还通过征取“风险资金”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美国20世纪90年代所创造的经济持续增长的神话,主要是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二)技术创新是永恒主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是一时之举,它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持久的。企业只有树立持续创新理念,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和“综合”,才能用较小代价实现技术不断创新;只有树立产业化和商品化意识,面向市场需要,明确重点,才能逐渐形成独特技术和核心技术,才能使创新的技术有生命力。同时,把技术创新作为永恒主题,也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视人才为最佳资产、最大投资,坚守能力本位的用人文化,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形成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三)创造自主品牌在品牌经济时代,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品牌当中,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企业才能赢得持久的竞争力和附加利益。就我国企业来讲,创造自主品牌是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重要筹码,是未来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企业文化管理规划是企业对企业文化管理进行的整体谋划和战略设计,是企业文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可以“企业文化管理纲要”、“企业文化发展纲要”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等名称发布。企业文化管理规划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企业文化管理规划期限一般为三年至五年,可与企业发展战略在期限上保持一致。(一)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1、企业文化管理的环境在对企业文化进行认真“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及人文环境作系统分析,关键是要理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到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与威胁,以此判定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明晰企业文化管理的方向和切入点。2、企业文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企业文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可从政治化内涵、科学化内涵、人本化内涵、市场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概括,体现鲜明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的主旨,体现创新与竞争的市场经济伦理。3、企业文化管理的目标企业文化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期望获得的成果,是企业文化管理规划内容的核心。确定企业文化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明确在规划期内企业文化管理所达到的层次、特征和效果。企业文化管理的目标从时间上可分解为年度计划目标;从内容上可分解为若干方面的分目标,如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行为体系和视觉体系的完善程度目标,企业团队凝聚力和创新力目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目标等,分目标以下还可具体化为若干定性与定量的指标。4、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主要明确在企业文化管理目标的指导下,采用什么策略、路径与方法,完成好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企业文化的内外传播、企业文化的推展与实践巩固以及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等,最终达到促进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的。5、企业文化管理的组织领导与保证体系首先,明确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企业“一把手”为组长的企业文化管理领导小组以及执行机构,建立企业文化岗位职责与考核奖励标准。其次,明确设立企业文化管理专项经费并纳入企业预算,把企业文化培训纳入所有干部员工培训计划。(二)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原则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具有较强文化意识的企业对此均给予高度重视。在实践中,企业文化管理涉及的因素多,而且复杂多变,因此,在制定企业文化管理规划时,应遵循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坚持如下原则:(1)制定企业文化管理规划与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2)企业文化创新设计与继承优良传统相结合;(3)企业文化前瞻设计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4)企业文化系统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5)制定集团文化规划与制定所属公司企业文化规划相结合。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文化管理规划同其他规划一样,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建设目标和实施策略、路径和方法等也必须因时而变,随机制宜。因此,企业文化管理规划宜按“滚动计划”的方式进行控制,一般一年左右进行一次滚动调整。企业文化的整合(一)企业文化整合的含义企业文化在发展中不仅具有排异性,也具有整合性。企业文化整合是指企业内部或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当不同特质的企业文化共处于某一时空环境中,经过传播、冲突、选择的过程,必然发生内容、形式上的变化,以原有的企业文化特质为基础,吸收异质文化,构成新的体系。企业文化整合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的重新组合与融合。企业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整合的直接条件是企业文化冲突与选择。没有异质文化之间的传播和相互冲突以及选择,就谈不上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整合不仅受企业内部不同特质文化本身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环境,如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若干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是不同文化彼此协调、相互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与来自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异质文化经过一定时期的接触、交流、传播而不断调整、修正原来的性质、内容和模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运动的。经过整合,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既失去了一些特质,又从某些异质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新的特质,从而融合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经过整合以后的新文化体系在价值追求、传统、惯例、行为规范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个企业文化体系融合的异质文化越多,其内容越丰富、体系越完善,也就越具有适应性和生命力。(二)企业文化整合的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整合是分层次进行的,或者说,企业文化整合事实上是在不同层。次上展开和完成的。概括起来,企业文化整合有五种方式。1、同化式整合即企业主流文化对企业内新生或外来的文化特质加以同化。例如,海尔通过对中国企业管理特点与传统、美国科学管理思想和日本团队精神的研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成功地剔除外国管理学说和管理文化中不适应于中国企业实际的一面,吸收其有益的一面,创立了体现海尔文化特点、适合海尔生产需要的OEC管理法。2、综合式整合即企业对内生的或引进的文化特质进行重组、再造后,形成企业某一方面文化的综合。例如,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参与和干预下,解散财团,分割大企业,引进西方的市场自由竞争文化和科学管理文化。但日本企业在引进这种文化时,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进行了适于自身的改造,融进了家族精神和“和”的文化,因而形成了,自身的团队文化特色。3、改造式整合即企业结合自身文化优势,对外来的趋于成熟的企业文化风格与规范进行的改造与加工完善。例如,企业质量管理文化源自美国,后迅速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企业的整合达到某种近乎至美至善的境界,然后开始在全球流行。4、变革式整合即企业伴随着企业管理革命,对企业文化特质进行较为彻底的吐故纳新、多方位的整治和变革。例如,19世纪40年代美国铁路企业在不懂技术的老板管理下发生了列车对撞事件,从而引发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管理革命,导致了经理体制的确立。从此,便开始了企业组织文化、决策文化、动力文化及管理文化的一系列新的文化变革与整合。5、创新式整合即企业内部剧烈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危机,促使企业根据新的背景和起点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整合。例如,洛克菲勒在其合伙的石油企业正欲乘势扩大规模之时,原最高决策层的“三驾马车”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最后只好约定把企业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老洛克菲勒与另一位合伙人买下了企业后,按其经营意向和宗旨对企业进行了改造,创新了经营哲学。(三)企业文化整合的规律企业文化整合既有具体地、个别地体现在企业各个层次上的文化整合,也有抽象地、一般地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的企业文化整体整合。前者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富有主观选择性的文化整合,后者本质上则更像一种无意识的社会自然历史过程。显然,无论是主动的企业文化整合,还是被动的企业文化整合,都遵循着择优趋善的规,律,整合的总趋势是积极的、进步的,结果多半具有明显的进步色彩。企业文化整合过程具有择优趋善规律,绝不意味着任何时期、任何层次、任何一次企业文化整合都具有进步意义。正像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时所发生的民族文化的同化和整合总是包容一些落后的成分一样,先进企业文化与落后企业文化共处一体,在整合时也时常发生先进文化特质同落后文化特质拉平的现象。例如,中国有些企业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文化,同自身长期奉行的计划思想和自上而下层层控制、监督的管理文化相结合,不但没有整合出一种更先进的文化,反而使引进的先进文化中有关参与管理、主动管理、结果管理等优秀文化成分黯然失色,甚至经过不正确的整合,被淘汰掉了。因此,在主动进行企业文化整合时,企业必须遵循择优趋善的规律和原则,避免拉平式整合现象的发生。企业文化管理不只是表现在企业文化特质的创造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效途径,对各种异质的、不同形态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达到合意的、理想的文化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传统的企业文化特质不再具有新质文化属性,企业文化整合就愈加困难。福特汽车公司在享利•福特时代,企业文化还普遍停留在对员工的管理依靠棍棒、饥饿加金钱引诱的水平上,当时公司吸收流水线作业规范这一很具先进性的企业技术与管理新质文化,对自身文化进行整合并不困难。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文化背景、员工文化心态已远非从前。这时企业生产流水线作业建立在现代半自动化、自动化柔性生产体系和充满人情味、人性化的作业环境的基础之上。因此,福特公司这时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就不那么顺利,企业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企业在文化整合时吸收更为先进的文化特质。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就是形成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体系。如果把企业文化特质比作是企业文化的原料、元素,那么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就是企业文化的成品、半成品,就是企业文化的组合件、系统件,甚至就是企业文化体系本身。然而,由于受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达不到上述的理想状态,仅仅具有局部的意义。因此,企业文化整合就像企业文化特质的创造一样,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和正确的原则,需要智慧和技巧。同任何管理一样,企业文化整合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信息共享,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市场无界,需求变化莫测,眼前拥有的市场会悄然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突然下降。企业唯一的选择是制造差别优势,培育核心能力。因此,企业战略的重点将从提高市场扩张能力转向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有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有人认为,是指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也有人认为,是指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或几个关键技术。按照国际著名战略学家哈默尔和普哈拉的说法,企业核心能力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