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解读_第1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解读_第2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解读_第3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解读_第4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名词解释: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NPN)CP%=N%X6.25粗灰分(。人):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有机酸、叶绿素等)。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NFE):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纯养分分析比概略养分分析更准确,更能反映饲料的营养价值。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2、概略养分分析体系3、养分的基本功能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一部件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一动力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一控制系统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消化: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营养物质。消化率: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度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消化的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物理性消化特点:无化学性变化,产物不可吸收。咀嚼、胃肠道蠕动意义:对牛、羊应提供充足的反刍时间;各种动物都有不同的最佳饲料粒度。饲料粉碎过细:肠胃蠕动减弱,酶分泌能力下降不利于酶与饲料混合,易形成食团不利于吞咽,可引起呼吸道疾病会使畜舍空气变差,易滋生微生物增加加工能耗化学性消化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所分泌的酶的种类、数量、活性不同,这是生产中设计配方重要的依据。微生物消化反刍动物的微生物发酵主要在瘤、网胃进行,而单胃动物主要在大、盲肠进行。微生物消化是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方式,而是单胃动物消化的辅助形式瘤胃是反刍动物主要消化器官。(瘤胃内反刍动物瘤胃内有大量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细菌和原生动物)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答:非反刍动物分为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外,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是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反刍动物牛、羊的消化是以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中进行化学性消化。在盲肠和大肠进行的第二次微生物消化,可显著提高消化率,这也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营养学基础。吸收方式胞饮吸收、被动吸收、主动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的吸收即为主动吸收。)寡肽营养蛋白质以寡肽(尤其是1-2肽键组成的肽)形式吸收更有效,因为:耗能少,损失。2.不竞争有限的载体,吸收快。3.寡肽是生命活性物质。粪中的养分有两个来源:饲料中未消化的养分(外源)内源养分①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②肠道脱落细胞③肠道微生物消化率又分为: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公式)例子: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粮,饲粮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CP4.32g、Ca1.95g,随粪排出内源CP1.5g,内源Ca0.90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TD)真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粪中内源养分)]x100%食入养分[食入养分-(粪中外源养分+内源养分)](AD)表观消化率=X100%食入养分120*18%--4.32120*18%--(4.32-1.5)Cp:表观-,120*18%,120*3.5%--1.95真二120*18%-4.32120*3.5%--(1.95-0.90)Ca:表观-120*3.5%,真-120*3.5%--1.95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一)动物因素1种类2.品种3.年龄4.体质:健康动物的消化力强,病态动物消化率低(二)饲料因素种类:青绿饲料消化率>干草,籽实>秸秆化学成分:饲料中CP提高,消化率提高,对反刍动物尤其明显;CF与消化率呈负相关,对单胃动物尤为明显;淀粉含量过多,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降低;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有利于消化,但过多不利,尤其对Ca、CF的消化不利;增加Vit、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可促进消化三)饲养管理技术适当合理的加工处理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可提高消化率;饲料颗粒化可预防动物挑食,提高适□性,延长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提高消化率。过度粉碎饲料不利于消化。随饲养水平提高,饲料流通速度加快,消化率下降。饲料搭配技术与养分平衡状况也影响饲料消化率:平衡设计日粮可提高消化率,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消化率。饲喂技术:少量多餐、投喂时间(特别是高温季节)。畜舍环境:适温和良好通风、饲养密度等。关于抗营养因子ANFS:指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饲料消化的微量成分。ANFS的作用机理:抑制酶的活性;2.抑制酶的分泌;3.与底物结合,形成不溶性产物;4、增加食糜黏度,阻止酶与底物结合。第三章水的营养一般幼畜含水量高,随着年龄增长,含水量下降;动物越肥,含水量越少(饲养成本越高)肥肉基本不含水。饲料含水量越高,CP、能量越低,营养价值越低。但秸秆类饲料则另当别论。降低含水量可增加饲料养分的保存时间。水的生理作用*1溶剂作用;2调节体温;3润滑化作用;4媒介作用;5作为细胞结构物质。动物体所需水的来源1饮水(主要)2饲料水(因饲料不同而异)3代谢水(有机物代谢产生,占5%-10%)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

动物种类生产性能气温动物种类生产性能气温饲料或日粮组成饲料的调制类型产奶阶段需水量最高,产蛋、产肉需水相对较低。气温高于30C,需水量明显增加,低于10C,相反。含氮物质越高,需水量越高;粗纤维含量越高,需水量越高;盐,特别是Na+、Cl-、K+:含量越高,需水量越高。粉料〉干颗粒〉膨化料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肌红蛋:运输氧肌肉蛋白质:肌肉收缩酶、激素:代谢调节免疫球蛋白:抵抗疾病运输蛋白(载体):脂蛋白、钙结合蛋白等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Pr转化为糖、脂肪、能量的情况一般发生于:饲料营养不足,能氮比过低;CP含量或摄入过多;饲料的AA组成不平衡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1动物种类与年龄消化酶的发育)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日粮矿物元素水平日粮粗纤维水平影响消化时间)(5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齐D(6饲料加工热损害)(7饲养管理(饲喂次数、饲喂量)(8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必需氨基酸概念: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2种类*生长猪:10种lysMetTrpThrLeuIleArgPheHisVal成年猪:8种一不包含上述ArgHis;禽:13种-一包含GlyCys-CysTyr;限制性氨基酸(LAA)*概念: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由于它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LAA与EAA的比较相同:LAA一定是EAA不同:LAA是针对特定的饲料而言;EAA是针对特定的动物而言不同饲料类型,LAA不同:蛋白饲料Met多为第一LAA;谷物饲料Lys多为第一LAA不同动物LAA不同:对生长动物lys一般是第一LAA;对产蛋家禽Met-般是第一LAA。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较相同点一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维持动物生长和生产的必需成分;一数量必须满足蛋白质合成需要;不同点一在体内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同;一血液中的浓度是否取决于饲粮中相应氨基酸的浓度一是否必须从饲粮中供给-—缺乏症;理想蛋白(idealprotpiIP)指饲料中蛋白质的AA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要蛋白质的AA组成和比例一致,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接近100%。理想蛋白的应用——建立动物AA需要量——指导饲粮配制及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充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预测生产性能——实现日粮低N化,降低日粮成本,降低N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生物学效价(BV)*沉积蛋白食入N-(FN+UN)BV==X100%==X100%消化蛋白食入N-FNBV值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好。BV-般在50%一80%范围内AA平衡:指饲料中含各种AA的含量、比例与动物需要量相符合的情况。氨基酸平衡理论:水桶理论拮抗关系*:过多地添加一种AA会影响另一种AA的效价或利用率或提高动物对另一种AA的需要量的现象AA的主要拮抗对:lys与Arg最典型Val与Leu,Ilephe^Thr;Thr^Trp;Leu与Gly特异曲的转化*Met与Cys:动物对Met的需要只能由Met满足,但对Cys需要可由Met满足,生产中Met价格高于Cys所以应尽量避免Met转化为Cys。Phe与TyrPhe可能转化为Tyr,满足Phe与Tyr的需要。而Tyr不能转化为Phe。Gl尸Ser互相替代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多余的NH3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运送到肝脏,并在肝脏转成尿素。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过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再次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产NH3。这种NH3和尿素的生成的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瘤胃的Pr消化吸收特点饲料Pr在瘤胃内经过微生物改组合成饲料中不曾有的支链AA。反刍动物本身所需AA(小肠AA)来源于MCP、UDP(RUP)和内源蛋白质。MCP可以满足动物需要的50—100%,UDP是高产时的必要补充,内源蛋白质量少且较稳定。瘤胃中80%的微生物可以NH3为唯一氮源,26%只能利用NH3,55%可同时利用NH3和AA,因此少量Pr即可满足微生物的需要,这是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等NPN的生物学基础。MCP品质与豆粕(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略次于优质的动物蛋白质,但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大量RDP在瘤胃中分解,实际上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的损失。饲料蛋白的降解率差异很大,适当加工处理可降低降解率并可能提高UDP的小肠利用率(如加热、甲醛包被、缓释等措施可提高UDP利用率)。对反刍动物补充AA、Pr的效果一般不如单胃动物明显,其效果取决于过瘤胃的数量以及过瘤胃AA在小肠的消化、吸收。饲喂NPN的目的补充日粮CP不足,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在一定范围内代替高价格蛋白质饲料,在不影响或提高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用于平衡日粮中RDP与UDP的比例。充分发挥瘤胃微生物的功能。影响NPN利用率的因素日粮能量及其有效性能量的含量(2)能量的有效性(同步性)日粮蛋白质的含量组成及降解度日粮CP浓度基础日粮中CP越少,饲用/添加NPN效果越好;日粮CP超过12一13%时,NPN的使用效果很差或不能使用NPN日粮CP的降解度降低日粮CP降解度,可增加UDP、提高NPN的利用率。日粮中NPN浓度氨基酸其他因素瘤胃pH值(2)脂肪酸(低分子脂肪酸有利于NPN的有效利用)矿物元素(一般应保持日粮N:S为10-12:1)其它A:增加饲喂次数B:瘤胃排空调控改善NPN利用率的措施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的活性颗粒凝胶淀粉尿素尿素衍生物包被尿素尿素盐砖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CH2O)n的分类单糖、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多聚糖、其它化合物重要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重要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NSP与饲料纤维有区别:粗纤维是NSP和木质素的总和非淀粉多糖的种类根据结构NSP: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根据水溶性可溶于水的NSP称为水溶性NSP(solubleNSP,SNSP)不溶于水的称不溶性NSP(insolubleNSP,INSP)可溶性NSP比不溶性NSP更具明显的抗营养作用。水溶性NSP和可溶性NSP比不溶性NSP抗氧能力高。美拉德(millar)反应*:加热条件下,还原糖的羰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动物自身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降低糖和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率NFE的营养生理功能*供能和贮能;2.构成体组织;3.形成奶、肉、蛋等产品及其前体物质;4.其他作用(1寡糖的生理作用:1)与病原菌表面的糖蛋白(凝集素、菌毛)结合,阻止其与动物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寡糖受体结合,保护宿主动物免遭侵害;2)作为化学益生素(2解毒作用:药物、毒素的解毒(3)保证脂肪的充分氧化(4糖蛋白、糖脂的生理功能1)束缚水分子的胶体:润滑、结构支持、抗冻蛋白等2)识别标志:激素、免疫因子等3)传递信息:糖脂粗纤维的生理功能*(一)有益功能(单胃动物)供应能量:动物结肠内细菌的酶能使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分解,释放能量,动物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增加咀嚼,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及胃肠蠕动,缩短食物残渣通过大肠的时间,增加粪重量,减少粪的硬度(助消化、防便秘)延缓小肠对单糖的吸收。如苹果汁中的糖吸收很快,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苹果中有果胶,使糖逐渐吸收,避免了过多的胰岛素分泌。果胶及可溶性纤维可增加胆汁分泌,吸附胆汁酸、胆固醇和脂肪,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病);不溶性纤维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强饱感(吸水膨胀),刺激胃肠道发育解毒作用:吸附有害物质,调节微生物区系(二)对于反刍动物,还有以下有益功能: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及其健康:否则酸中毒、腐蹄病、瘤胃黏膜溃疡维持反刍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乳脂合成和产乳量为反刍动物提供大量能源:70-80%(三)不利功能果胶和树胶结合无机阳离子,减少它们以及磷的吸收降低适口性纤维素可与胆酸盐结合,降低脂类(包括胆固醇)的吸收(有弊有利)水溶性NSP(非淀粉多糖)降低消化酶活性(在消化道形成粘性溶液与消化酶结合)(一)水溶性NSP抗营养机理增加食糜粘性、引起动物消化道形态和生理变化、与生理活性物质结合、与后肠道微生物区系相互作用(二)克服NSP抗营养作用的措施添加酶制剂、水处理、添加抗生素单胃动物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在小肠)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VFA。代谢葡萄糖是单胃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反刍动物怕热不怕冷,温度升高,奶中脂肪含量下降,奶钙是很好的钙源,几乎100%被吸收。反刍动物消化C^H2O与单胃动物不同,表现在:消化方式、消化部位和消化产物(1)消化方式:微生物消化(2)消化部位:瘤胃是消化C^H2O的主要场所,消化量占总C・H2O进食量的50-55%。(3)消化产物:饲料C・H2O…葡萄糖…丙酮酸fVFA,单糖很少VFA种类: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乙酸是主要酸,喂粗料时产量高,喂谷物时丙酸产量高,乙/丙比受日粮处理影响。饲料磨粉或制粉可提高丙酸产量。葡萄糖的生理功能:是神经组织和血细胞的主要能源。肌糖原和肝糖原合成的前体。反刍动物泌乳期、妊娠期需要葡萄糖的量高,葡萄糖作为乳糖和甘油的前体物。是合成NADPH所必需的原料。鱼虾对无氮浸出物的利用率较畜禽低的原因(一)鱼虾对能量的需求较畜禽低鱼类为变温动物,无须耗能维持体温水体浮力比空气大,肌肉运动和支撑体重耗能少(二)鱼虾不能有效利用无氮浸出物鱼虾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较畜禽低鱼虾的红肌与白肌的比例小于畜禽,而红肌的己糖激酶(分解酶)活性高于白肌(红肌含肌红蛋白较多对糖类进行有氧氧化,适合以糖类作为能源)鱼虾体内调节血糖的胰岛素较畜禽低(葡萄糖大量吸收时不能降低血糖,血糖低时不能及时升血糖,因此表现为血糖阈值大,类似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品质如何判别:第六章脂类的营养原理非皂化脂类在动植物内种类甚多,但含量少,常与动物特定生理代谢功能相联系。脂肪酸的种类(1)根据碳原子数:分为短链(4-6C)、中链(8-12C)及长链(14C以上)脂肪酸(2)根据饱和度: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脂肪的种类: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磷脂的种类:分为甘油磷脂和神经磷脂胆固醇在7,8位上脱氢后的化合物是7-脱氢胆固醇,它存在于皮肤和毛发,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能转变为VD3O脂肪经胆酸盐的乳化作用变成微粒,就与水混匀形成乳状液胆固醇的性质乳化作用:由于胆盐的乳化作用,可形成乳状液。(注:若胆汁中胆固醇过多或胆盐过少,胆固醇在胆道内沉淀形成胆石。胆固醇若沉淀于血管壁则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贮能和供能结构作用(1)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为细胞(器)膜结构组分(2)脂肪在皮下、肠系膜和肌肉间隙的保护、缓冲及隔热作用合成调节功能内分泌物质和外分泌物质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影响单胃动物脂类消化吸收的因素*日粮因素(1)日粮脂肪酸的饱和度:饱和度越高越难以消化吸收(2)脂肪酸链的长短:越长越难以消化吸收,中短链易吸收(3)日粮钙、镁的含量:皂化反应抑制吸收(4)日粮粗纤维水平:与脂肪酶结合抑制消化吸收(5)日粮卵磷脂含量:乳化作用程度影响消化吸收率动物年龄:(如家禽)幼年胆盐分泌不足,须喂乳化脂肪肠道环境:添加抗生素使脂类消化吸收率提高(肠壁薄)必需脂肪酸(EFA)*:是指动物不能合成而必须由日粮提供(或由体内特定前体物合成)并且对维持动

物机体正常机能具有重要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种类畜禽EFA: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水产动物EFA:亚油酸、亚麻酸、EPA、DHA(1)淡水鱼类和虾类有一定的合成EPA、DHA的能力(通过亚油酸、亚麻酸)(2)海水鱼类必需添加EPA、DHA必需脂肪酸满足状况指标(1)必需脂肪酸占能量的百分比:畜禽维持需要为1%左右,生长动物和繁殖动物较高(2)必需脂肪酸占总脂含量的百分比:鱼类为20%(3)亚油酸/亚麻酸亚麻酸可阻止亚油酸向花生四烯酸的转化,如果花生四烯酸合成的类二十烷过多,会导致雏鸡营养性脑软化。EFA作用与缺乏症*一)作用EFA是细胞膜、线粒体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EFA是类二十烷前体物质。对动物的胚胎发育、骨骼生长、动物繁殖和免疫反应有重要影响;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以磷脂形式参与胆固醇溶解和转运,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EPA可形成抗凝血因子(抗血栓),抗动脉硬化DHA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动物学习过程有关二)、缺乏症(1)影响生产性能: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2)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机能紊乱,导致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差异畜禽:n-6系列为主,n-3系列为辅鱼虾:n-3为主,n-6为辅第七章能量与动物营养能量来源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1)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单胃动物:单糖、寡糖、淀粉反刍动物:单糖、寡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2)脂肪次之(3)对单胃动物,蛋白质不宜作能源物质纯养分能量高低取决于分子中的C、H含量饲料的能量高低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比例与含量含脂肪高的饲料含能高:花生、豆饼一T粪能尿总能J消化能I甲!甲烷能

代谢能净能动物总

产热生产净能一T粪能尿总能J消化能I甲!甲烷能

代谢能净能动物总

产热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总能: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家禽因粪尿难分开,一般不测定禽类的消化内源性物质所含的能量称为代谢粪能(FmE)*消化能具有加和性*表观代谢能不具加和性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尿能取决于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AA是否平衡。表观代谢能(AME)=总能(GE)-粪能(FE)-尿能(UE)-气能(Eg)影响代谢能的因素ME=总能-粪能-尿能-气能⑴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粪能⑵碳水化合物含量气能⑶蛋白质水平尿能⑷AA平衡尿能净能: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热增耗:营养物质在消化、吸收、转运、储存和分解与合成及排泄、消化道微生物发酵等过程的能量损耗。*适应性生热作用:动物在应激情况下代谢产生的热能。*(生长净能和繁殖净能分配存在矛盾,要避免早熟)散热:蒸发散热呼吸、皮肤出汗非蒸发散热传导、对流、辐射等热区:在环境温度的某一范围内,动物不需要提高代谢率,只靠物理调节(蒸发、传导、对流、辐射),即可维持体温的恒定,通常将这一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等热区内动物的代谢率最低。等热区能量利用最高。)猪多采用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主要用于家禽。反刍动物多采用净能体系。可消化总养分(TDN):是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粗纤维、可消化无氮浸出物和2.25倍可消化粗脂肪的总和.第八章矿物质营养原理矿物元素三大功能构成体组织:5/6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Ca、?是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Mg、F、Si也参与骨、牙的构成;维系内环境的稳定:少部分Ca、P、Mg及大部分Na、K、Cl以电解质形式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膜通透性,N肌肉兴奋性等;调节功能:某些微量元素参与酶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构成。剂量一一反应曲线矿物元素具有两面性:营养作用与毒害作用,取决于剂量。供应常用植物饲料Ca不足,P过量,Na不足,K过量,Cl不足,Mg过量。矿物元素在体内以离子形式吸收,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和前段大肠,反刍动物瘤胃可吸收一部分。畜禽体内99%的Ca和80%的P存在于骨和牙齿中,其余存在软组织和体液中。Ca、P1、*骨骼的化学成分:骨中含水45%,蛋白质20%,脂肪10%,灰分25%,灰分中Ca占36%,P18%,Mg0.5-1.0%,Ca:P=2:1。2、*钙磷存在形态:主要以结晶型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和非晶型化合物磷酸三钙、碳酸钙、磷酸镁形式存在;血钙以游离钙、结合钙和螯合钙的形式存在,磷则主要以H2PO4-的形式存在2、***鱼类能吸收水中的溶解钙,水体钙量不足时才由饲料补充;鱼类对水中磷不能有效利用(因为水中磷较少),故所需磷主要来自饲料;溶解性越高的磷利用率越高(磷酸一钙、磷酸二钙、鱼粉磷、磷酸三钙、植酸磷利用率依次降低)4、营养作用Ca构成骨与牙齿,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调节胰岛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分泌,激活多种酶的活性。P构成骨与牙齿;参与核酸代谢与能量代谢;维持膜的完整性;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以磷脂形式参与脂类物质的转运;参与蛋白质代谢。5、典型缺乏症:为骨骼病变,幼龄动物为佝偻病,成年动物为骨软病或骨质松疏症。P缺乏时,出现异嗜癖;6、过量1)反刍动物过量Ca抑制瘤胃微生物作用而导致消化率降低;2)单胃动物过量Ca降低脂肪消化率;3)过量Ca干扰其他元素的作用。过量Ca、P干扰其他元素的代谢。7、影响Ca、P营养的因素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和碳酸盐;加乳糖提高Ca、P吸收、Mg营养作用:构成骨与牙齿参与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调节N-肌肉兴奋剂;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和结构。缺乏与过量:(1反刍动物需Mg高于单胃动物,放牧时易出现缺乏症,叫“牧草痉挛”,表现为生长受阻,过度兴奋,痉摩,肌肉抽搐,呼吸弱,心跳快,死亡。(2过量Mg,出现昏睡,运动失调,拉稀,采食量和生产力下降。Na、K、Cl营养作用:为体内主要电解质,其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与其他离子协同维持肌肉N兴奋性,Na参与瘤胃酸的缓冲作用,K参与C・H2O代谢,Cl参与胃酸形成。缺乏:Na易缺乏,K不易缺乏。缺乏时为一般症状,缺NaCl出现异嗜癖,啄羽。长期缺乏出现神经肌肉(心肌)病变。S营养作用:参与蛋白质、CH2O代谢(如:S-AA、胰岛素)。Fe营养作用:(1)参与载体组成,转运和贮存营养素;(2)参与物质代谢调节,Fe2+或Fe3+是酶的活化因子,TCA中有1/2以上的酶和因子含Fe或与Fe有关。(3)生理防卫机能,Fe与免疫机制有关,游离Fe可被微生物利用。缺乏:典型缺乏症为贫血,表现为食欲不良,虚弱,皮肤和粘膜苍白,皮毛粗糙,生长慢。Zn营养作用:(1)参与体内酶组成。体内有200多种酶含Zn,这些酶主要参与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分裂。(2)维持上皮组织和被毛健康,从而使上皮细胞角质化和脱毛。(3)维持H的正常功能,如胰岛素。(4)维持生物膜正常结构与功能。(5)与免疫功能有关。典型缺乏症是皮肤不完全角化症Cu营养作用:(1)作为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代谢。(2)维持Fe的正常代谢,有利于Hb合成和红细胞成熟。(3)参与骨形成。(4)与繁殖有关。放牧牛羊容易缺乏,主要缺乏症:(1)贫血,补Fe不能消除;(2)骨骼异常,骨畸形,易骨折;(3)N症状,共济失调,初生瘫痪;(4)羽毛、被毛脱色;(5)反刍动物腹泻、肠粘膜萎缩;(6)繁殖成绩差。Mn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Mn参与硫酸软骨素的合成缺乏主要影响骨骼发育和繁殖功能。禽典型缺乏症是滑腱症,猪缺Mn是腿部骨骼异常。过量:Mn过量导致生长受阻,贫血和胃肠道损害,禽耐受力最高,猪最差。来源:植物饲料特别是牧草、糠麸含Mn丰富,动物饲料含Mn少,一般情况不需补充,幼年常用硫酸锰补充。Se体内含Se约0.05-0.2ppm吸收后的Se先形成硒化物,再转变成有机Se参加代谢。营养作用Se是必需微量元素。1)作为GSH-Px的组成成分,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2)为胰腺结构和功能完整的必需3)保证肠道脂酶活性,促进乳糜微粒形成,故有促进脂类及脂溶性V的消化吸收的作用。缺乏1)猪、鼠肝坏死为主,也可出现白肌病、桑椹心;2)鸡,渗出性素质和胰腺纤维化;3)牛羊白肌病或营养性肌肉萎缩;4)繁殖成绩下降,产仔(蛋)下降,不育、胎衣不下Se缺乏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性。5)鱼:肌营养不良和退化(白肌病),幼鱼死亡率升高综合症状:(1)运动机能障碍(2)心脏机能障碍(3)消化机能障碍(4)神经机能障碍(5)繁殖机能障碍来源:饲料含Se量取决于土壤pH,碱性土壤生长的饲料含Se高,家畜采食后易中毒,酸性土壤地区的家畜易患缺乏症,缺Se时用Na2SeO3补充。*我国有三条缺硒带:即东北、华北经太行山、大别山至云南、贵州一带;第二条是在青海、甘肃、陕北等地;第三条为黄海、渤海沿海数十县市I甲状腺素是唯一含无机元素的激素营养作用:主要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形成缺乏缺I时出现甲状腺肿大,生长受阻,出现侏儒;繁殖力下降,初生幼畜无毛,皮厚,颈粗,种畜发情无规律,影响N发育。Co营养作用Co的营养作用是合成B12,反刍动物B12参与丙酸的降解。单胃动物Co不能替代B12,植物没有Co。Co缺乏症与B12缺乏症类似,表现为食欲差,生长慢,失重,消瘦,异食癖,贫血。F主要存在于骨和牙齿中,吸收率高,其作用是保护牙齿(有杀菌作用),增加牙齿强度,预防成年动物骨质疏松症。第九章维生素营养原理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生理功能促进粘多糖(糖蛋白的结构成分)的合成,维持细胞膜和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和正常通透性参与视觉细胞内暗光感受物质视紫红质等的合成(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维持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的平衡,使骨骼塑形良好4.维持动物的免疫机能维生素D生理功能促进钙磷沉积: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小肠近端吸收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促进骨钙的动员VD缺乏症维生素A过多(相拮抗)畜禽:幼年:佝偻病:软骨肥大,骨骼变形,胸廓狭窄,胸骨呈、形弯曲骨软症:跛行、骨折、消化紊乱(薄壳、软壳蛋,产蛋率下降,孵化率下降)VE(一)性质:易氧化(二)结构:8种生育酚(三)生理功能(作为电子转移系统的辅因子参与物质代谢)1抗氧化(与硒协同保护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脂质结构;维持含巯基酶的活性)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生殖道上皮组织和外周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缺乏可导致肌肉耗氧量增高)参与调节的核酸代谢和组织呼吸(氧化磷酸化过程)和促激素的合成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促进维生素C和辅酶Q的合成,对黄曲霉毒素B1和聚氯联苯具有解毒作用)缺乏症病因(1)胆汁酸不足;(2)不饱和脂肪酸过多症状鱼:贫血、肌肉营养不良、渗出性素质、色素减退腹水、体液增多、脂肪肝、肾脏、胰脏退化、眼球突出、脊柱前突畜禽:黄脂病、营养性肌肉坏死(白肌病、桑葚心)渗出性素质、营养性肝坏死、禽的小脑软化症(脑部血管受损,广泛性出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繁殖机能障碍、免疫机能下降Vk生理功能:参与肝脏内凝血酶原和血浆凝血因子的合成,维持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水溶性维生素作用方式一一主要作为辅酶VB1(硫胺素)含S和NH2,故叫硫胺素,常用盐酸盐。体内硫胺素存在形式有4种:游离的硫胺素、硫胺素麟酸(TMP)、硫胺素二磷酸(TDP)又叫焦磷酸硫胺素(TPP)和硫胺素三磷酸(TTP)营养作用参与乙酰胆碱(神经介质)的合成,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有关。为N组织中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的必需,这是细胞膜的必需组成成分。缺乏症:厌食(特别明显)核黄素维生素B2)一般症状眼、皮肤和N系统变化。骨骼异常,口鼻粘膜,口角和眼睑出现皮脂溢性皮炎,鳞状皮炎,被毛粗,脱毛,运动失调,胃肠粘膜炎。典型症状鸡:皮肤炎症一-曲爪麻痹症(雏鸡生长发育受阻)猪:繁殖障碍,生长缓慢,白内障,足弯曲,步态僵硬,呕吐,脱毛。(皮炎)维生素B6包括毗哆醇、毗哆醛和毗哆胺三种活性相同的化合物。均为毗啶衍生物。功能:活性形式为5「磷酸毗哆醛和5「磷酸毗哆胺。它们以许多酶的辅酶形式参与多种代谢缺乏症:皮炎、神经紊乱

猪:生长停滞、皮炎小鸡一神经错乱,腿部僵硬站不起来、羽毛粗糙运动失调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活性形式为“尼克酰胺”功能主要以辅酶I(NAD)和辅酶II(NADP)的形式参与能量、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合成代谢。缺乏症皮肤损伤:癞皮病;口腔、舌、胃肠道粘膜损伤;神经功能紊乱:癫痫性发作泛酸(遍多酸)有右旋(d-和消旋(dl两种形式功能辅酶A一三大养分代谢、乙酰胆碱合成、氨基糖合成、脱毒等酰基载体蛋白质(ACP)一脂肪酸代谢缺乏症猪:鹅步症叶酸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由蝶啶环、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组成。叶酸有多种生物活性形式,即5,6,7,8-四氢叶酸功能: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嘌吟、嘧啶、胆碱的合成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缺乏症:巨红细胞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叶酸可认为是一种无毒性的维生素过量,常人无害,孕妇会导致胎儿畸形)维生素B12唯一含有金属元素(钻)的维生素,故又称钻胺素.只在动物产品和微生物中发现,植物性饲料基本不含此维生素。缺乏症人:恶性贫血胆碱(5-羟乙基三甲胺羟化物)易吸潮,也易溶于水功能(考)1、组成细胞成分---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分2、防止脂肪肝---可促进肝脏脂肪以卵磷脂形式被输送或加速脂肪在肝脏中被氧化利用3、神经突触前到突触后纤维间递质-乙酰胆碱的组分4、活性甲基供体维生素C(抗坏血酸)功能---氧化和还原缺乏症:非特异的精子凝集,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利用不力而导致贫血第十章动物营养研究方法概略养分分析(1)水分(2粗蛋白(CP)真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