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标准与IEC的换算_第1页
美国标准与IEC的换算_第2页
美国标准与IEC的换算_第3页
美国标准与IEC的换算_第4页
美国标准与IEC的换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标准与IEC的换算第1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第2页/共22页CT之選擇的主要條件有:絕緣等級(運轉電壓)。一次側額定電流。二次側額定電流。負擔。準確度。短時間承受電流(ShortTimeWithstandCurrent)。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2第3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31.

絕緣等級:依目前於台灣的電力系統所使用的系統電壓而定,於CT的供應商當中,其供應之標準品的額定電壓有下列幾種:第4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4a.0.6kV

a.及b.項適用於台灣低壓系統。

b.0.72kV

c.1.2kV

d.3.6kV

此項適用於3.3kV系統。

e.7.2kV

此項適用於3.3及4.16kV系統。

f.12kV

此項適用於11.4kV系統。

g.17.5kV

此項適用於11.4及13.8kV系統,但在台灣很少使用。

h.24kV

此項適用於22.8kV系統。

i.36kV

此項適用於35kV系統。

j.52kV

第5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5k.72.5kV

此項適用於69kV系統。

l.123kV

適用特高壓及超高壓系統。

m.145kV

n.170kV

o.245kV

p.300kV

q.362kV

r.420kV

s.525kV

t.765kV

第6页/共22页6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2.一次側額定電流值:依目前CT各供應商所提供之標準品而言,其標準的一次側額定電流值有下列之種類: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5–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1200

–1500-1600-2000

第7页/共22页7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3.二次側額定電流值:目前在市面上能看到的二次側額定電值的種類有:

a.1A→歐洲比較喜歡使用。

b.2A→很少看到有人使用。

c.5A→美國、日本及台灣普遍使用。

第8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8註1:依上述的項目2及3所示,目前在市面能看到標準產品有:

a.

a.單比單輸出:例如:50/5A。b.

b.單比多輸出:例如:100/5/5A。一般其中一個輸出是提供給安培表等使用;另一個是提供給保護電驛來使用。而200/5/5/5A。其中二個5A輸出如上例所述來使用;第三個輸出是提供給#87Relay使用的。依目前的經驗所知,在中壓系統(1kV~36kV)同一個CT當中,最多可做成單比4個輸出。

第9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9

c.

雙比單輸出:例如:50–100/5A。

目前此種雙比值的CT共有二種做法:(1)、一次側變比:其更改比值方式是在一次側的匝數做串/並聯方式來更改。其比值的倍數一般是1:2。此種更改比值的方式,也會將其所能承受的短時間承受電流的數值也變更。(2)、二次側變比:其更改比值的方式是在二次側更改匝數比而成的。做法是在二次側的繞組作多接頭即可。而且只要在所要使用的接頭接上設備即可,其他的接頭空接。此種方法在使用不同接頭時,其額定負擔值會隨著變化。a.

d.雙比多輸出:在比值方面是如項目c.所述;在輸出方面是如項目b.所述。

第10页/共22页10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註2:一次側電流值之選擇方法是依

IEC185所述,CT於其額定電流5%~120%時才會開始線性轉換。所以一般採用的計算方法為:

最大負載電流x1.6或最大負載電流/0.6然後再依項目2的一次側額定電流值的標準值之上一級來選用即可。

第11页/共22页11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4.負擔:

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標準品,在負擔方面,其數據有:IEC之標示方式:2VA–

2.5VA

–4VA–

5VA

–7.5VA–

10VA

–12VA–

15VA

–20VA–25VA–

30VA

–40VA–50VA–70VA–80VA–100VAANSI之標示方面:

B0.1–B0.2-B0.5–B0.9–B1.8第12页/共22页12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註3:ANSI之標示方式換算成IEC之標示方式的方法如下:例如:100/5A,B1.8之CT,則其對等IEC的規格是為:5²

x1.8=45VA。

註4:依IEC185所述,CT二次側的實際負擔最好落於CT額定負擔的25%~100%。此時才能獲得CT所能提供的準確度。

第13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35.準確度: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標準品,在準確度方面,其種類有:

IEC之標示方式:電表使用之等級:Class0.1→實驗室級。Class0.2→精準計費用級。Class0.5→標準商業電表級。Class1.0→工業級電表級。Class3.0→普通儀表用。Class5.0→普通儀表用。保護電驛用之等級:5P10→過電流電驛用。10P10→過電流電驛用。5P20→差動保護電驛用。10P20→差動保護電驛用。

第14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4註5:在保護電驛用之等級的標示,例如:5P10,當中的5是百分比誤差值;P是

Protective是指保護等級用的意思;10是準確性限制倍數。也就是說:譬如某個CT之規格為:24kV,100/5A5P10,15VA其意思是說:此CT在一次側流100x10=1,000A時,其二次側流動之電流是為:(5x10)±5%

也就是說,二次側的電流會落入於47.5A~52.5A範圍內。同理可推論到其他三個等級的CT。

第15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5註6:目前一般所謂的多功能電表電驛,其CT輸入端通常只有一套,所以此時會針對所要使用的CT產生一些困擾。但是依保護等級的CT在額定電流附近的誤差來看,如下表所示:

Classat%RatioPhaseDisplacementRatedCurrenterror%minutes5P100%1.06010P100%3.0--

如果採用5PX等級的時候,則在額定電流的範圍左右會屬工業級電表等級之範圍。而且為了遷就保護電驛的特性,所以此時CT可選用5P10或5P20之等級即可。不需再多規定一個電表級輸出來使用。

第16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6b.ANSI之標示方面:

電表使用之等級:Class0.3→標準商業電表級。Class0.6→普通儀表用。Class1.2→普通儀表用。

保護電驛用之等級:C1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T1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

C2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T2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

C4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T4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

C8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T800→過電流及差動保護電驛用。

第17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7註7:於ANSI的保護電驛等級的C100或T100,當中的C是Calculation,用計算的方式即可算出所要的資料;T是Test,需作過測試,才能獲得所要的資料之意思。

註8:於ANSI的保護電驛等級的C100或T100,當中的100是指此CT的漆電電壓值是為100V之意思。第18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8註9:ANSI之保護電驛用之等級要換算成IEC保護電驛等級時,其方法如下:不論是C/TXX是多少,一律是對等到IEC的10P20之等級。所以假設某個ANSI之CT的規格為C400時,且為100/5A,則:

400/(5x20)=4ohm

因為CT二次側額定電流為5A,所以:5²

x4=100VA

也就是說:ANSI的100/5A,C400CT是對等

IEC的100/5A,10P20,100VA之CT。

同樣的方法可推算到其他等級的ANSI保護電驛等級的CT。第19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196.短時間承受電流(ShortTimeWithstandCurrent)。此項電流值主要之目的是在指定CT於1秒之內所能承受的最大電流值,此時不會導致溫度過高而損害其絕緣材質。

一般來說,其計算公式為:

Ith=Sk/(Unx√3)inkA

或直接以其所在位置的上/下的CB之Idyn/2求得之值來使用即可。

第20页/共22页CT最新選擇方法之簡介20所以依據上述之方式,於單線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