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_第1页
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_第2页
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_第3页
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_第4页
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第1页/共21页回肠造口与结肠造口第2页/共21页定义治疗某些肠道疾病而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第3页/共21页类型时间:暂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部位:回肠造口、横结肠造口和乙状结肠造口方式:端氏造口和袢式造口形状:翻转形造口和平坦形造口第4页/共21页适应症低位直肠癌、膀胱肿瘤肠外伤、肠坏死、肠梗阻、炎性肠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小儿先天性畸形等第5页/共21页结肠和回肠的解剖特点结肠由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后向肠壁供血,分支间吻合支较少,依赖边缘动脉弓联结,边缘动脉弓非常贴近肠壁,肠管损伤易导致相应血供受到影响;且结肠肠壁薄弱,抗感染及愈合能力差,肠腔内含有大量半固态粪便,是人体细菌密度最高的部分。回肠血供丰富,肠壁较厚,有较强的愈合及抗感染能力,肠腔内容物较稀薄但量多,并富含消化酶类细菌密度较低,对正常皮肤的刺激性很强。第6页/共21页结肠与回肠造口的优缺点比较1、结肠肠壁薄弱,抗感染及愈合能力差;回肠肠壁较厚,有较强的愈合及抗感染能力2、结肠造口在还纳后有更高的伤口感染率,而回肠造口还纳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更高3、结肠造口患者生活烦恼更多来源于造口排泄物的气味,回肠造口的不适主要来自于排泄物稀薄、量大、刺激性大所带来的造口及皮肤护理困难第7页/共21页造口定位

可于术前1天用耐擦、耐水的油性记号笔或美兰注射局部,标出造口位置。标准造口位置:①造口位置应使病人自己能看清楚和便于自我护理;②在右腹直肌脐旁处;③脐上适合坐轮椅回肠造口的病人;第8页/共21页造口定位④应利于佩戴造口器材,造口部位应避开瘢痕、皮肤凹陷、皱褶、浸润区、腰带处及骨骼隆起处;⑤病人应在平卧位、站位、坐位、弯腰等姿势下都能看到造口部位。第9页/共21页造口定位对于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术等非标准手术,可同时定2个或者2个以上的位置,手术者视术中情况进行选择,避免术中盲目定位带来的一系列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第10页/共21页造口护理①造口的观察:肠造口黏膜的正常颜色红色或粉红色,造口的颜色灰白或暗,严密观察,及时处理。第11页/共21页造口护理②造口袋的更换:造口开放后,有粪便时要用软布或软手纸轻轻擦掉,并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如皮肤有破溃等现象,应及时清洗,撒上造口护肤粉,再用棉棒将多余的造口粉清除以免影响造口袋的粘贴效果。皮肤不平坦需用防漏膏填平。每次更换袋时要保证粘贴皮肤干燥、粘贴牢靠。底板剪裁应距造口周边2mm,粘贴时避免空气进入底板。第12页/共21页造口护理③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1)发生溃疡无法用造口袋隔开时,可直接使用水性明胶保护溃疡面;2)皮炎使用激素乳膏减轻刺激烧灼症状;3)皮肤出现红疹、破损、过敏时,向此皮肤喷洒造口粉;4)局部皮肤真菌感染时局部喷敷抗真菌粉剂,使用药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贴造口袋。5)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时,应首先确定致敏原,避免再次接触。造口袋频繁更换是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理想更换频率是5~7天1次第13页/共21页造口护理④造口袋的选择与使用:术后早期应用一件式透明造口袋,以便观察造口情况;出院后为减少粪便的恶性刺激,可用不透明的造口袋,腹壁切口愈合后,根据患者需要选择两件式口袋。术后早期回肠造口的排出液为胆汁性液体,质稀,为流质样,且量多,并富含消化酶,呈弱碱性,对正常皮肤的腐蚀、刺激性很强,一旦与皮肤接触,1h内即可引起皮肤红斑、数小时即可引发皮肤表面溃疡。第14页/共21页造口护理⑤饮食护理:回肠造口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回肠造口的功能良好时,每天的排出量为700ml左右,因此有较多的水分和盐的丢失。进食时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则,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注意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及水分的补充。少进有异味、产气多和有恶臭的食物,如葱、蒜、豆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发生腹泻。第15页/共21页造口护理⑥日常生活的康复护理:造口者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在身体状况恢复的情况下,肠造口者可重返工作岗位,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平时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在性生活前双方除了要做好心理准备外,还要做好造口检查工作,确保造口袋贴稳妥、不渗漏。鼓励造口者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举办肠造口联谊会。第16页/共21页造口并发症护理1)造口肠管回缩多见于攀式肠造口者,发生于术后4~10d。手术后1周开始以指扩张造口,轻度狭窄可用指法扩张造口每日2次,直到能插入食指第二节为止。重度狭窄则需切除造口周围瘢痕组织,重新缝合肠壁与皮肤边缘。第17页/共21页造口并发症护理2)造口周围粪性皮肤炎由于造口术后肠道分泌物长时间浸渍造口周围皮肤所致的炎性变化。据报告粪性皮肤炎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22%,回肠造口患者有2/3深受其苦。针对造口周围皮肤有炎性液体不断渗出,使用具有吸收渗液的护肤粉多次涂抹,同时在护肤粉的外层喷洒皮肤保护膜,便于贴袋,同时阻断肠造口排泄物对皮肤创面的刺激,达到止痛的效果,促进上皮的愈合。回肠内容物呈碱性,含有多种消化酶,腐蚀性强,可以选用1∶3的食用白醋进行创面清洗。第18页/共21页造口并发症护理3)皮肤黏膜分离皮肤黏膜分离指的是造口黏膜与皮肤缝线处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伤口。分离深度≤2cm,深达皮下组织,且分离范围≤1/4造口周径的划分为表浅皮肤黏膜分离;深度≥2cm,深达肌肉组织,分离范围>1/4造口周径直至全周的分离为深层皮肤黏膜分离。第19页/共21页造口并发症护理由于伤口位于造口旁,极易受排泄物污染,易感染,难以愈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