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和肛门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_第1页
结直肠和肛门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_第2页
结直肠和肛门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_第3页
结直肠和肛门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_第4页
结直肠和肛门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直肠和肛门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第1页/共139页结直肠和肛门

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2页/共139页腺瘤、腺癌为结肠、直肠和肛门最常见的肿瘤。但此区域也存在许多其它肿瘤和瘤样病变。治疗方式完全不同,尤为有时需牵扯到保肛与否,在临床上首要是区分良性、恶性。第3页/共139页因为对于较罕见的大肠、直肠、肛门恶性肿瘤,每位医生或医院能够经历的病例不多,无法对不同的治疗方案做客观的比较,导致治疗方式众说纷纭、无共识。注重病理学检查,对正确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第4页/共139页少见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分类上皮来源类癌神经内分泌癌

Bowen病肛周Paget病基底细胞癌泄殖腔原癌恶性黑色素瘤腺鳞癌(腺棘癌)干细胞癌第5页/共139页淋巴组织来源淋巴组织增生(良性淋巴瘤)淋巴组织息肉恶性淋巴瘤髓外浆细胞瘤第6页/共139页间叶肿瘤纤维组织来源纤维瘤炎性纤维性息肉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第7页/共139页

平滑肌来源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第8页/共139页

脂肪组织来源脂肪瘤脂肪肉瘤神经来源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膜细胞瘤又称“施万细胞”Schwannoma)第9页/共139页神经节瘤颗粒细胞瘤血管病变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血管肿瘤(血管肉瘤)

Kaposi肉瘤第10页/共139页异位和错构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错构瘤皮样囊肿和畸胎瘤深在性囊性结肠炎(肠源性囊肿)异位组织第11页/共139页外源性、外来性和其他转移性肿瘤钡肉芽肿一些发炎疾病如肠结核、放腺菌感染也产生如肿瘤样病灶。第12页/共139页类癌胃肠道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全部类癌的67%,直肠类癌占37。%。黑人和亚洲人发病率最高。也可发生在支气管、卵巢、肾脏。临床过程相对良性,进展缓慢。第13页/共139页胃肠道类癌:发病率顺序阑尾小肠胃直肠。小肠远端80%以上结肠2.5%

阑尾:阑尾顶67%

阑尾体部21%

阑尾基底部7%第14页/共139页阑尾类癌右下腹疼痛、类似阑尾炎症状、体征;病理确诊。治疗有争议:老年人或高危者,单纯阑尾切除即可。年青、病变范围大、系膜有侵犯者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为宜。阑尾类癌:常无转移,5年生存率国外报道为99%。第15页/共139页

小肠类癌小肠类癌:瘤体直径0.5—3.5cm常无症状。消瘦、贫血、便潜血()占50%,间歇腹痛、黑便占25%。可有右侧腹部肿块,病史长有体重下降、腹泻。唯一常见的是小肠梗阻。诊断明确时,转移率为33%—64%。钡灌肠对无症状者是一种有益的诊断。但是,隐匿转移率可达93%。第16页/共139页根治性治疗很困难,因确诊时已属晚期。肠系膜根部受累时手术可造成短肠综合徵。小肠类癌恶性倾向相对较高,局部淋巴转移率20%到45%,切除范围宜广。但是亦应尽量切除明显受累的淋巴结、肝脏表浅的转移灶和胆囊。胃和小肠类癌切除术的预后也较好。第17页/共139页

结肠类癌:临床少见、近年发病率增加。生物学行为与大肠癌不同。男:女为3:1

无症状32%

因其他疾病引起症状发现21%

结肠类癌与腺癌症状难与区别

5年生存率与腺癌相似治疗手术切除结肠类癌第18页/共139页Ballantyne报告结肠类癌发病位置:盲肠48%

升结肠16%

横结肠6%

降结肠11%

乙状结肠13%第19页/共139页

直肠类癌直肠类癌:病灶较小、边界清、带黄色、直径1-3cm或以下的黏膜下结节。直肠类癌治疗小于10mm类癌。研究证明:为黏膜下生长形式、未侵及肌层,电切或局切无复发转移,微创治疗安全。最好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结扎法(ESMR-L)和内镜下微型外科(TEM)完整切除肿瘤,应保证切缘无癌组织残留,预防复发。也可经肛、经腹局切;切除距肿瘤5mm以上足够。肿瘤直径10—20mm浸肌层而无淋巴及远处转移者,应行扩大局切、腹腔镜切除。肿瘤直径20mm以上;浸到深肌层有淋巴转移;反复多次局切或伴有其他肠道恶性肿瘤应选根治术。肝转移者,可切除者尽可能手术切除。

第20页/共139页类癌诊断较困难,罕见又缺乏特殊征象,临床常误诊为阑尾炎,局限性结肠炎,肠癌或肉瘤,胃息肉等。而当出现类癌综合征时,诊断则较容易。依据以下表现,常提示类癌综合征存在。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喘息、糙皮、右心脏瓣膜病变和肝肿大等。血中血清素含量增高(正常质0.1—0.3微克)第21页/共139页尿中5-羟吲哚乙酸(5-HTAA)排出增高(正常24小时尿中排除量不超过9mg)大于30mg/d时有重要临床意义。大于50mg/d时基本可定性诊断。以上表现有助于类癌的诊断。再进一步做肿瘤定位检查。第22页/共139页避免假阳性:查尿5-羟吲哚前48小时禁用噻嗪类,杏仁酸衍生物,利血平或梨,香蕉,菠萝,番茄,核桃,茄子等。第23页/共139页第24页/共139页第25页/共139页神经内分泌癌以神经内分泌分化为主的一种恶性上皮肿瘤。与类癌不同之处是未分化和低分化。许多初诊为“类癌”,经免疫组化染色更改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癌”,但必须与淋巴瘤区别。第26页/共139页本病侵袭性高,转移率高,骨髓常受累,预后非常差。化疗有一定疗效。神经内分泌癌第27页/共139页鳞状细胞癌原发鳞状细胞癌极为罕见。3.3/万均分布在全结肠。第28页/共139页病因多种理论:上皮化生胚胎残留腺瘤、腺癌的鳞状化生毒物引起上皮损伤、细胞间变肿瘤或转移病变,分化差腺癌变性鳞状成分为主的腺棘癌第29页/共139页症状同腺癌;出血、排便习惯改变。结肠镜检常同时见到良性或恶性肿瘤。组织学黏膜及癌的鳞状化生治疗无转移时同腺癌为一种对化疗敏感的肿瘤第30页/共139页腺鳞癌或腺棘癌

具有腺体及鳞状特征的混合性肿瘤,临床进展快,比腺癌预后更差。临床均为3—4期表现,中位生长期仅为23个月。第31页/共139页淋巴组织来源的肿瘤淋巴组织增生、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组织息肉第32页/共139页淋巴组织增生是良性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病变。典型者发生在末端回肠、直肠等淋巴滤泡聚集的部位。病因尚不明,目前有两种学说:一为遗传倾向。一提出炎症反应。第33页/共139页

可见于任何年龄,2040岁常见。儿童高发于13岁之间。男孩:女孩2:1淋巴组织增生第34页/共139页X线特征小的、均匀一致的、局限性或广泛的息肉状,息肉的中心部有钡的斑点。淋巴组织增生第35页/共139页

内镜活检可确诊,见到小而质硬的无蒂结节,偶可见大的并有蒂的结节。淋巴组织增生第36页/共139页

病理切片;可见分化好的伴有淋巴滤泡的淋巴组织同时可见到伴有界限清楚的生发中心滤泡结构。淋巴组织增生第37页/共139页

症状位于直肠无症状。位于肛管明显疼痛。位于结肠出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儿童多见肠套叠。慢性病变贫血、体重减轻。

淋巴组织增生第38页/共139页

治疗手术:单发性或分散的病变局部切除儿童常见急性阑尾炎相似表现阑尾切除术慢性症状和广泛末端回肠受累回盲部切除术淋巴组织增生第39页/共139页

淋巴组织息肉病(成人)应与多发性息肉病区别。采取结肠切除术。淋巴组织增生第40页/共139页

放疗对良性淋巴组织息肉可接受放射治疗,(Symmers)。病变可对放疗有良好的反应,(Cosens)。淋巴组织增生第41页/共139页恶性淋巴瘤

全身性病变病理切片见到:边界不清、结构不规则、不伴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第42页/共139页

恶性淋巴瘤需要鉴别的是肠道白血病。肠道的白血病侵润:病变为节段性分布。恶性淋巴瘤第43页/共139页

恶性淋巴溜占胃肠道恶性病变1—4%

占结肠恶性肿瘤0.5%

占直肠恶性肿瘤0.1%第44页/共139页结肠恶性淋巴瘤主要在盲肠、直肠。亦有大肠、小肠、胃同时发现。男:女为1:1.28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数确诊在50岁以上。第45页/共139页

症状和体征腹部绞痛部位常常就是肿瘤区域。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发热、出血。结肠恶性淋巴瘤第46页/共139页直肠受累取决于溃疡形成与否。早期:下坠,直肠胀满,直肠刺激征,下背部疼。黏膜溃疡:出血、黏液分泌物。结肠恶性淋巴瘤第47页/共139页

晚期:疼痛甚剧烈。同性恋者,疑似AIDS者应高度怀疑警惕此病存在。梗阻少见。结肠恶性淋巴瘤第48页/共139页内镜:直肠镜可见到病变呈息肉状肿物,弥漫性直肠炎,黏膜下结节或癌。单视外表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结肠镜下见到类似克罗恩病、粒细胞肉瘤和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表现。结肠恶性淋巴瘤第49页/共139页X线:结肠弥漫性淋巴瘤必须与家族性息肉病、假性息肉样的溃疡、肉芽肿性结肠炎、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血吸虫等鉴别。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0页/共139页X线检查时见到一个巨大结肠外成分,管腔同心性扩张,末端回肠以回盲瓣的息肉样充盈缺损,即提示淋巴瘤高度可能性的表现。可与癌鉴别。

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1页/共139页病理:大体肉眼;类似癌的息肉状或溃疡性肿块,可扩展一大段结肠,伴有息肉样赘生物,肠壁橡胶样增厚类似脑沟回,可见表浅溃疡和坏死,而深溃疡和穿孔少见。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2页/共139页鉴别:非溃疡性直肠黏膜下肿瘤需要鉴别的疾病;如脂肪瘤、肌瘤、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及炎性病变。活检可确诊。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3页/共139页

恶性淋巴瘤有以下组织学类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巨滤泡性淋巴瘤,霍奇金病。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4页/共139页

病变累及范围分类:一级:局限于肠壁。二级:肠道原发肿瘤引流区域内的淋巴结受累。三级: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直接扩展到临近内脏器官。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5页/共139页预后与细胞类型无关系而与分期有关。治疗:手术时应注意探察区域淋巴结,约有50%以上有区域淋巴结受累。局限在直肠淋巴瘤手术切除而后放疗已不能切除者放疗有益系统性淋巴瘤联合化疗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6页/共139页结果:手术(Contreary统计)5年生存率50%。肿瘤局限于肠道或累及局部淋巴结5年生存率50%。区域淋巴结受累5年生存率12%。手术加放疗83%。手术不加放疗16%。结肠恶性淋巴瘤第57页/共139页髓外浆细胞瘤原发浆细胞瘤指的是局部浆细胞瘤。常见鼻咽部。分五种类型:多发性骨髓瘤孤立性骨髓瘤髓外浆细胞瘤(伴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浆细胞瘤第58页/共139页原发结肠的浆细胞瘤极罕见。随着随访时间延长,经常发现局部浆细胞瘤常发展为弥漫性多发骨髓瘤。可以看出,如诊断了髓外浆细胞瘤即应行骨髓检查。髓外浆细胞瘤第59页/共139页结直肠原发性或继发性浆细胞瘤男:女=3:2症状:腹痛、出血、厌食、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肿瘤可单发或多发。诊断:确诊依据组织学检查定性可用免疫氧化物酶染色髓外浆细胞瘤第60页/共139页间叶肿瘤纤维组织来源纤维瘤结肠罕见属于不常见的良性梭形细胞病,包括平滑肌瘤。纤维瘤为平滑肌瘤的十分之一。临床常用名称:纤维瘤、平滑肌瘤、纤维肌瘤。第61页/共139页可用不同组织学染色对真正的纤维瘤与其它梭型细胞肿瘤加以区别。间叶肿瘤第62页/共139页结肠纤维瘤少见:表现为腹痛、腹胀。肛管直肠纤维瘤亦少见:有包膜,质韧,轻度活动,卵圆形,很少有溃疡。常位于肠壁内,单发或形成息肉样扩张到肠腔,生长慢。应仔细镜检观察。间叶肿瘤第63页/共139页临床:里急后重、下坠感。个别发生溃疡出现出血。病理确诊。治疗:结、直肠、肛管纤维瘤最佳治疗为手术切除。间叶肿瘤第64页/共139页

炎性纤维息肉又称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少见,发生在胃肠黏膜下局灶病变。可见黏膜下间质纤维组织增多及嗜酸粒细胞浸润。第65页/共139页

临床表现:直肠出血、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腹泻、肠套叠、肠梗阻。

炎性纤维息肉又称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第66页/共139页钡灌肠类似癌表现需鉴别。治疗首选内镜电切。非内镜适应症及内镜电切不成功则需肠段切除或开窗切除。

炎性纤维息肉又称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第67页/共139页纤维肉瘤最罕见的胃肠道肉瘤多发于齿线10cm以内的直肠。大部分有肛瘘切除史。发病在切口部位。第68页/共139页

症状排便困难—疼痛—出血镜检显示肿块呈腺癌表现病理可确诊治疗同腺癌,根治性切除。放化疗无效。纤维肉瘤第69页/共139页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纤维肉瘤的极罕见的变异形成。第70页/共139页平滑肌来源平滑肌瘤:结肠良性少见见于任何年龄,恶变随年龄增加。分类结肠内型:有蒂或无蒂。结肠外型:从肠腔向外生长,位腹腔内。第71页/共139页

哑铃型:同时向肠腔内外生长,可达很大体积。缩窄型:肿瘤环绕肠壁生长。部位乙状结肠、横结肠常见。盲肠极少见。第72页/共139页

表现可无症状。偶见肿块。其他为腹痛、肿块、穿孔、梗阻、出血等。有完整被膜,切面呈鱼肉样。第73页/共139页

放射学特征肌层内,黏膜下,浆膜下或哑铃状变化。治疗完整切除肿瘤可治愈,(肿瘤位腹膜外或位直肠者除外)。第74页/共139页直肠平滑肌瘤报告病例较少,男性占三分之一较小无症状,指诊发现。透热圈套器切除或经肛门手术切除。较大排便障碍,胀满感,便意感。肿瘤切除术。位直肠外最好采用直肠外切除术。疑有恶变:溃疡、出血、直肠外固定时,应根治性手术。第75页/共139页平滑肌肉瘤

结肠结肠非常罕见无年龄倾向为隐匿侵袭性病变,长期无症状。第76页/共139页临床症状疼痛、柏油便、贫血或梗阻。

X线检查与结肠癌相似。肿块可突入肠腔内,可向肠外生长,可表现为哑铃形肿物。平滑肌肉瘤第77页/共139页超生检查表现为有中心空腔的厚的回声边缘。结肠镜活检可确诊。平滑肌肉瘤为低度恶性。手术后有残瘤或转移仍存活多年。有肝转移。极少有肺转移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平滑肌肉瘤第78页/共139页Astarjian分期:

1期局限在肠壁,无侵犯、无溃疡。

A.黏膜下肿瘤

B.浆膜下肿瘤

2期超出肠壁外。

A.肠腔内溃疡形成。

B.浸润到附近结肠外组织。

3期肿瘤伴有远处转移。平滑肌肉瘤第79页/共139页

预后

1-A1-B预后很好

2-A预后很好

2-B预后不良

3预后差平滑肌肉瘤第80页/共139页直肠平滑肌肉瘤发病为结肠的两倍;来自直肠壁平滑肌,多见直肠下1/3;男性多于女性。平滑肌肉瘤第81页/共139页直肠可触及肿块,为结节状或伴有中心溃疡的隆起。由于有扩展到肛周组织的特征,使手术切除非常困难。局部复发较常见。除分化太差者外,常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平滑肌肉瘤第82页/共139页预后虽为低恶性,预后非常差,存活率为20%。局部复发、肝、肺转移最常见。手术按标准的癌切除术式。放疗不敏感。化疗提倡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防线菌素D、阿霉素。平滑肌肉瘤第83页/共139页横纹肌肉瘤常见儿童。直肠周区域少见。分四种类型多形性型腺泡状型胚胎性型葡萄状型病理有与其它间叶性病变混淆,第84页/共139页脂肪组织来源脂肪瘤结肠第二常见良性肿瘤(位腺瘤性息肉后),但仍是相对罕见的。

Weiberg和Feldman报告:60000例占0.2%。Haller和Roberts报告:

3400例占0.3%。第85页/共139页结肠脂肪瘤分化好90%位于黏膜下10%位于浆膜下无恶性变报告高发50—70岁,男女发病相同。脂肪瘤第86页/共139页常见部位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多发性脂肪瘤好发右半结肠。钡灌肠可将脂肪瘤与其它肿瘤鉴别。低千伏水灌肠技术:依据脂肪放射透射性。脂肪瘤第87页/共139页荧光镜检:见挤压征。结肠镜检:脂肪瘤特征垫子征(cushionsign,活检钳压迫确定脂肪瘤)。脂肪瘤第88页/共139页

帐篷征(tentingsign,活检钳抬高覆盖的黏膜)。裸露脂肪征(nakedfatsign,随活检脂肪外突)。脂肪瘤第89页/共139页治疗结肠脂肪瘤无溃疡时无需治疗。纤维结肠镜电切:有症状和带蒂的。局部或开窗切除术:有症状者。目前已有腹腔镜切除结肠脂肪瘤的报告。

脂肪瘤第90页/共139页第91页/共139页直肠脂肪瘤

相当罕见。指诊:柔软、光滑分叶肿物。直肠镜:见到整个黏膜为黄色外观的肿物。手术:切开剜出术。第92页/共139页神经来源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节瘤病:肠道病变源于黏膜下或肌层,增大侵及黏膜可出现溃疡或出血,肠套叠,肠梗阻。第93页/共139页

治疗主要为局部切除或肠段切除术。肉瘤变是常见的、公认的并发症。神经来源肿瘤第94页/共139页神经节瘤

神经外胚层肿瘤,结肠极少见。由神经纤维、神经鞘成分、神经节细胞三部分组成。放射学检查孤立肿瘤与癌相似。治疗局部切除或肠段切除术。第95页/共139页颗粒细胞瘤

组织发生不明,少见肿瘤。Corman将此种归类为神经来源的肿瘤。第96页/共139页发病部位舌33%。皮肤及皮下软组织10%。骨骼肌5%。口腔及鼻咽部50%。颗粒细胞瘤第97页/共139页

胃肠道罕见

Yanai-Inbar报告17例大肠颗粒细胞瘤,主要位于近端结肠。直肠报告仅两例。颗粒细胞瘤第98页/共139页

结肠表现黄白色的黏膜下结节,直径小于2cm多为偶然发现可有腹痛、出血恶变有,但少见。治疗1、纤维结肠镜下切除。

2、局部切除。颗粒细胞瘤第99页/共139页血管病变血管瘤结肠最罕见的肿瘤之一。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的,目前仍有争论。第100页/共139页

毛细血管瘤占6%,分布全胃肠道。常有包膜。50%有黏膜溃疡。

海绵状血管瘤大的壁薄的血管组成,占1/3。特征是有多数的分散的直径小于1cm的肿瘤。常被忽视。血管病变第101页/共139页单一息肉型海绵状血管瘤占10%,可导致梗阻和出血。血管病变第102页/共139页弥漫、膨胀型的肿瘤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常累及20~30cm长的肠管。偶多发。年青病人引起严重症状的弥漫性血管瘤占20%。

血管病变第103页/共139页静脉血管瘤常与海绵状血管瘤相混淆。常见血栓形成及钙化。大的血管瘤可引起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出血。血管病变第104页/共139页症状

结肠血管瘤最常见的是出血;占60%--90%。特别是出血呈阶段性,缓慢及持续性黑便,贫血,疲劳,乏力。

血管病变第105页/共139页

诊断剖腹探查确诊是困难的。注意阳性家族史。钡灌肠:充盈缺损,可见静脉石。血管病变第106页/共139页CT:显示一些特征性表现;增厚的肠系膜会有大的空泡和受累的肠管透壁性增厚。选择血管造影:可显示血管畸形,特别是后期的血管病变。内镜:诊断不困难,但电切应谨慎,特别注意避免难以控制的电切后出血。血管病变第107页/共139页治疗手术切除为最佳方案。不能排除恶性时,应术中冰冻切片,确定切除范围。血管病变第108页/共139页直肠血管瘤治疗方法:硬化剂;结扎供血的血管;局部切除;经腹会阴切除结肠肛门吻合术。Chaimoff和Lurie应用放疗治疗直肠周围血管瘤,2年后症状消失。血管病变第109页/共139页淋巴管瘤胃肠道淋巴管瘤非常罕见,而结肠是最少受累部位。血管外皮瘤一种极为罕见的来自外皮细胞的肿瘤小肠为常发生的部位结肠更罕见第110页/共139页恶性血管肿瘤包括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Kaposi肉瘤良性转移性血管瘤第111页/共139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20—40岁之间75%绝经期年龄25%个别男性前列腺癌雌激素治疗后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报告。(PinkertTC,,Cancer1979;43:1562)回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克罗恩病一样可导致局部炎症和狭窄。因此,此两种疾病鉴别造成一定困难。异位和错构瘤第112页/共139页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小肠或大肠时,首选手术切除。肠梗阻或可疑恶变,应行肠段切除。应避免广泛分离腹膜反折下、子宫直肠凹后和直肠阴道膈内病变。已有不少报,切除后出现瘘管并发症。第113页/共139页错构瘤由先天性组织发生错误所致。特点是在病变区域内固有成熟组织的异常混合,可来自任何胚层。Willis命名法:血管瘤性错构瘤脂肪瘤性错构瘤淋巴瘤性错构瘤第114页/共139页

临床上难于区别于崎胎瘤、皮样囊肿、错构瘤。肛缘后正中或肛门中间水平表现小的明确的漏斗性小凹,可怀疑错构瘤错构瘤第115页/共139页

完整手术切除对直肠后病变是唯一有效方法。途径经肛管经后部尾骨高位、大囊肿经腹部途径错构瘤第116页/共139页皮样囊肿、畸胎瘤

皮样囊肿上皮来源成年发病女多于男常无症状。直肠检查发现肠外肿块。内镜对诊断无用囊肿感染常误诊为肛门、直肠脓肿或窦道腹平片可有助于诊断。

CT检查应对于恶变倾向者

第117页/共139页肿瘤切除方法

1:后路式常用可伴有切除或不伴有切除尾骨

2:广泛性或上段病变应腹部或腹部骶骨手术预后切除完整预后非常好切除不完整可有复发第118页/共139页

直肠内皮样囊肿较上者少见,腔内囊肿可引起直肠各种症状,例肛门突出毛发、直肠出血、肿物脱垂。治疗1经肛门切除

2内镜切除第119页/共139页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或肠源性囊肿罕见的非肿瘤性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的黏液性囊肿为特征。病变常局限乙状结肠、直肠。第120页/共139页症状直肠出血、排黏液便、腹泻、直肠疼痛。早期需与黏液腺癌鉴别。

Wayte和Helwing将此分为两类:局限性囊肿局限在直肠的一定区域内。弥漫性囊肿位于一个广泛的区域内。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或肠源性囊肿第121页/共139页病因学尚不明。大部分病人有直肠创伤史,特别是有大肠息肉切除术者。局限性深在性囊性结肠炎可稍突向肠腔形成息肉样肿块,类似直肠癌。常位于直肠前壁,孤立性溃疡。深在性囊性结肠炎或肠源性囊肿第122页/共139页

活检必须获得足够组织才能显示黏膜下囊肿的形成。治疗1、药物:类固醇灌肠可有效。2、手术:经肛门切除--最佳方案。经尾骨切除第二选择。黏膜袖套状切除--另一选择治疗。根治性腹会阴切除应是禁忌深在性囊性结肠炎或肠源性囊肿第123页/共139页异位组织

异位性的胃或胰腺黏膜出现在消化道其他位置:

Meckel憩室较多见小肠非常少见结肠非常少见直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