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分析_第1页
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分析_第2页
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分析_第3页
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分析_第4页
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分析

Summary:目的:评估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医防结合护理的效果及作用。方法:从社区医院抽取1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将其按护理形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均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增加医防结合护理,就2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对比,实验组患者饮食、用药、锻炼、检查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工具表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经SF-36工具评估,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为了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特采用医防结合护理,不仅可以提高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Keys:社区慢性病管理;医防结合护理;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医防结合护理属于目前新型的护理模式,将其用于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可以发挥显著作用[1]。本文取100例慢性病患者,评估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医防结合护理的效果及作用,现详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社区医院抽取1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将其按护理形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均50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4-75岁,平均(60.34±3.85)岁。实验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6-78岁,平均(61.24±3.99)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此研究可比。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包括糖尿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本文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病者;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心肺功能障碍者;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增加医防结合护理,如下:1)在全社区建立医防结合平台,以信息化为基础进行管理,保证最新的医疗信息能覆盖到每一位护理人员中,根据病情变化,为不同患者制定特异性的护理措施。在现代化管理平台中,不仅可以监测到医疗机构发现的最新信息,还可以监测到最新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在相关平台中保存健康档案,如健康管理、教育、随访等,保证相关医疗机构可以在信息管理平台中共享患者的信息与档案,使护理措施可以步入相应的管理轨道中。2)设置社区服务工作站,进一步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减少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服务等待时间,使其能在10-15min之内取得优秀的护理服务。在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应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评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状态,并将其纳入慢性病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内,如发放慢性病健康手册、群众咨询服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纪录片,向慢性病患者与家属宣传高质量的健康教育知识。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现场解答与公益活动,将人们的健康意识向多样化转变,并在不同的教育措施下,向患者传递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治疗、医防结合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与意识,提高自我保健知识与自我管理能力。3)以慢性病病情变化特点为依据,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工作与心理护理工作,充分的尊重与理解患者,倾听患者的心声,如痛苦、烦恼,多鼓励、陪伴患者,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如发现异常心理,及时采用适当的语言与其沟通,减轻其不良心理。同时对患者的饮食与睡眠情况进行了解、观察,推荐健康的作息时间、食谱,提供科学的运动、药物、家庭护理等相关知识。1.3观察指标就2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对比。遵医行为用自制工具评估,针对患者的饮食、用药、锻炼、检查等遵医行为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越好。用自制问卷表评价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用SF-36工具评估生活质量,百分制,分数越高越好[2]。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若数据对比有差异性,以P<0.05展开。结果2.1遵医行为对比经对比,实验组患者饮食、用药、锻炼、检查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遵医行为对比()组别例数饮食(分)用药(分)锻炼(分)检查(分)实验组5092.31±1.5490.64±2.1591.66±3.6792.10±2.88对照组5084.21±3.2780.45±3.2881.95±4.5284.53±4.27P--<0.05<0.05<0.05<0.052.2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对比经统计表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对比()组别例数护理满意度(分)生活质量(分)实验组5092.45±5.4593.11±2.85对照组5080.64±4.9884.24±5.67P--<0.05<0.05讨论近年来,因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使得慢性病发病率直线上升。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病情易反复等特点,会对患者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为了提升慢性病治疗效果,需要配合有效的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等措施,以此来实现护理目的[3]。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与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医联体下,对患者实施医防结合护理,既能缓解医疗服务资源的紧张感,又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在以往的医疗服务中,慢性病患者多采用药物来缓解病情,但没有具体的护理方案。而医防结合护理是在医防结合制度中发挥先导与领头作用,让患者在享受社区护理服务中不断地改进慢性病社区管理效果[4]。而且在医防结合护理服务下展开社区人员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全面的监测、评估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态,还可以针对患者病情变化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为其提借供健康指导及其咨询服务,在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下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干预,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5]。本研究显示:实验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防结合护理的开展可以充分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发挥先导作用,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并在社区的健康管理、慢性病平台中,改善社区慢性病的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生活治疗护理,以此来减轻经济负担。而且在医防结合护理下开展社区护理,既能全面地监测患者的病情,还能评估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并以病情变化特点为依据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及咨询,通过康复及心理护理等方法,减轻对机体健康的影响[6]。综上所述,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医防结合护理效果及作用均较高,值得推广。Reference:[1]蒋冬芳,毛秀彩,黄洁玉,等.体验式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08-110.[2]鲍丽莎.医联体下社区护理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0):198-199.DOI:10.16690/ki.1007-9203.2020.10.091.[3]罗伏玉.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5):122.[4]童均君.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