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国力_第1页
中国综合国力_第2页
中国综合国力_第3页
中国综合国力_第4页
中国综合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综合国力一、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统计显示,一九五二年,中国GDP只有六百七十九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一九七八年增加到三千六百四十五亿元,只占百分之一点八;而到二00八年,一举突破三十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一九五二年全年总量。扣除价格因素,二00八年人均GDP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三十二点四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三千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二、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二00八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五万二千八百七十一万吨,与一九四九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三点七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计,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油、发电量均居世界二十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三、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二00八年,第一产业由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五十一下降为百分之十一点三,第二产业由百分之二十点八上升为百分之四十八点六,第三产业则由百分之二十八点二大幅上升至百分之四十点一。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暂不说把“贫油”、“缺电”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仅高速公路总长度超六万公里、移动电话用户逾六亿户,就足以说明此中变化之大。五、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排行第三的法国综合国力水平,最快需十八年。该评估同时指出,中国始终保持综合国力的高增长较难,若中国年均增长的速度为百分之五,三十五年後达到排名第三的法国水平,前景是乐观的。但是,即使中国综合国力的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为百分之七,美国的速度为百分之三,今後十四年内,中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与美国的相对差距逐年减少,但绝对差距还是逐年增大的,第十五年後,绝对差距才开始逐年减少,所以对中国中短期内的综合国力评估不能太乐观。但,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位次呈上升趋势。评估报告的取值主要包括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经济领域,中国处於第六位,分值略高於俄罗斯,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军事领域,分值约相当於美国的九分之一,俄罗斯的三分之一,英法的二分之一,与日本、德国接近;科教领域,中国的分值中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法英德的五分之一,俄罗斯的二分之一弱;资源领域,俄罗斯第一,中国第二,美国第三。从报告的分值看,中国最弱於美国的是军事力量,但与其他六国相比,中国最弱的要数科教水平。这让人想起今年瑞士洛桑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一年一度的“洛桑报告”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比前一年度下降两位,列三十一位;科技技术排名继一九九九年下滑十二位以後,今年又下滑了三位,列全球第二十八位。洛桑报告说中国在下滑,中国报告说我们在上升。本来国际上就有多种统计方式,有德国的“国力方程”,美国的“克莱茵方程”,日本的“综合国力概念”,中国的“综合国力动态方程”等。中国的上升与否,重要的不是统计数字,而是一种客观事实。综合国力还包括国际影响力的内容,纵观这次“联合国千年首脑大会”,或许也能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国力水平作一直观性的评估。政治经济对外贸易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8%,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回落2.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

数据显示,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2008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有:

一、第4季度外贸规模明显萎缩,最后两个月进出口增速表现为下降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第4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其进出口总值为5942.8亿美元,较2008年第3季度下降18.8%。其中1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为2001年10月份(除去春节不可比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进出口跌幅则进一步加深。1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跌幅比11月份加深2.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跌幅加深0.6个百分点;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跌幅加深3.4个百分点。当月贸易顺差较11月份的历史最高点小幅回落,为38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猛增72.1%,净增加163.3亿美元。

二、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提高,其项下顺差减少;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进口增速低于出口

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2352.6亿美元,增长27.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8.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25.8亿美元,增长22.9%,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进口5726.8亿美元,增长33.6%,比上年加快4.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99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05.7亿美元。

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0535.9亿美元,增长6.8%,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1%,所占比重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751.8亿美元,增长9.3%,比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47.3%;进口3784亿美元,增长2.7%,低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6.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33.4%。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2967.8亿美元,比上年净增加476.9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份当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继续呈现大幅下降态势,进口跌幅明显大于出口;当月加工贸易出口486亿美元,下降15.7%;进口236.9亿美元,下降31.3%。

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步伐放缓,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有所提高

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105.8亿美元,增长12.4%,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1%。其中出口7906.2亿美元,增长13.6%,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5.3%;进口6199.6亿美元,增长10.8%,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54.7%。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6110.4亿美元,增长23.5%,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3.9%。其中出口2572.3亿美元,增长14.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18%;进口3538.1亿美元,增长31.1%,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31.2%。此外,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平稳,2008年进出口5400.2亿美元,增长27.3%,比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21.1%。其中,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27.9%;进口1593.2亿美元,增长25.7%。

四、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与印度双边贸易增速大幅回落

2008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其中,我对欧出口2928.8亿美元,增长19.5%,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20.5%;我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19.6%;对欧盟贸易顺差160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同期,美国继续保持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337.4亿美元,增长10.5%,比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我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增长8.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17.7%;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70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日本仍然处于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667.8亿美元,增长13%。其中,我对日本出口1161.3亿美元,增长13.8%;自日本进口1506.5亿美元,增长12.5%,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34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十位,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517.8亿美元,增长34%,比上年大幅回落21.5个百分点。

五、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甲

200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832.6亿美元,增长7.7%,增速较上年回落12.6个百分点,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7%,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922.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13.9%。此外,北京进出口总值2717.1亿美元,增长40.7%,比上年加快18.6个百分点。上述4省市进出口合计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65.2%。

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企稳迹象

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与上年持平。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受2008年8月份起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影响,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企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比上年回落16.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653.7亿美元,增长16.6%,加快1.6个百分点;鞋类296.6亿美元,增长17.2%,加快1.2个百分点;家具269.1亿美元,增长21.5%,回落7.8个百分点;塑料制品158.3亿美元,增长9.4%,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此外,原油出口416万吨,下降28.4%;成品油1703万吨,增长9.8%;煤炭4543万吨,下降14.6%;钢材5923万吨,下降5.5%;钢坯129万吨,下降80%。

七、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提高,资源性产品进口均价上涨明显

2008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3627.8亿美元,增长49.2%,占当年我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铁矿砂4.4亿吨,增长15.9%,进口均价136.5美元/吨,上涨54.5%;原油1.8亿吨,增长9.6%,均价723美元/吨,上涨47.8%;成品油3885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