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1页
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2页
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3页
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4页
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摘要:以社会期许性为控制变量,创伤性事件经历越多,日常亲社会行为(r=0.125,P=0.046)、志愿者行为(r=0.134,P=0.031)增加,其中创伤亲身经历频次与亲社会行为无相关性,而目击频次与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r=0.149,P=0.019)。最糟糕经历严重程度与日常亲社会行为(r=0.164,P=0.012)、网络亲社会行为(r=0.157,P=0.017)显著相关,事件客观情况与主观感受无相关性,主观感受与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r=0.144,P=0.029)。最糟糕事件发生短期内亲社会水平较高。关键词:创伤;亲社会行为;社会期许性1引言“亲社会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内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从社会层面上来看,亲社会行为对于社会的安定意义重大。创伤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心理发育水平、人格的形成等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探讨创伤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意义深远。目前,国内外关于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均有所研究。当灾难等创伤事件发生后,我们总能观察到大量的互助行为,这种灾后助人现象在美国的9·11事件和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都有明显的表现[1]。有研究评估了遭受9·11事件的个体(大多数是没有收到直接攻击的区域的本科生)的亲社会行为,这些研究中,样本的35%-62%从事过各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在Yum和Schenck-Hamlin(2005)的研究中显示,一些与9·11事件受难者有直接相关的学生他们的助人行为普遍上升。另有研究显示,遭受飓风袭击的幸存者比那些没有遭受过飓风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那些遭受了克罗地亚战争的孩子战前比战后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等[2]。有研究人员在汶川地震发生1个月、4个月和11个月后分别调查了灾区和非灾区居民亲社会行为水平,三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随着居住地灾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居民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3]。另外,有关四川5.12地震的研究和报道指出,唐山人表现出比其他非5.12地震灾区的人更多的利他行为,包括愿意捐赠更多的钱,更愿意到灾区做志愿者等诸多表现[4]。这些研究均支持了创伤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假设。此外,在对汶川地震中的儿童的利他行为研究中发现,灾难经历改变了儿童的利他行为——6岁儿童更自私,9岁儿童更慷慨[4]。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持久,3年后,6岁和9岁儿童的行为又恢复到震前同龄人的水平。灾难中受人帮助的积极经历对儿童今后的利他行为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研究者同时考察了无损坏组中唐山、北京和福建三个地区被试的亲社会意愿,发现有地震经历的被试表现了更多的利他[4]。除灾难性创伤事件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研究,国外现已存在直接对创伤暴露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该研究显示,体验更多创伤性事件的个体比那些经历过较少创伤的个体在两个星期内从事更多的助人行为和志愿者活动。那些曾经历了近期创伤的个体也比那些最近没有经历过创伤的个体从事更多的亲社会行为[2]。还有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创伤性经历和亲社会倾向关系及其可能原因,他们认为共情调节创伤后成长和亲社会取向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主观的创伤痛苦和客观的创伤严重程度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而创伤后成长与共情也呈正相关[5]。如前所述,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均表明了创伤经历与亲社会为间很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先前的大多数创伤后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集中在集体创伤,如恐怖主义和自然灾害等。然而现实生活中,个体经历的创伤更为常见,并且更具普遍意义。此前的研究未考虑社会期望性对亲社会行为与创伤之间关系的影响。社会期许性是影响研究数据的效度的重要来源(吴燕,2009)。所谓社会期许性指的是问卷或量表中题目的内容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成或反对的程度的影响。被试在回答有社会期许一类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对那些受社会赞许的行为作出肯定的回答,而对不受社会赞许的行为则作出否定的回答。可见社会期许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所测到的结果不真实,没有反映被试的真实状况。因此,很多容易受到社会期许影响的研究,往往需要用社会赞许量表附加测量被试作答的社会期许性[6]。此外,此类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估一般都局限在日常生活和志愿者活动等范围内,而网络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网络上的行为值得我们的关注。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创伤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更是寥寥。基于对以上研究的介绍和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法,结合国外的创伤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并增加对网络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期许性的评估,以期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创伤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2.探讨创伤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3.了解个体创伤经历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能力;4.对创伤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原因作出合理的猜想和解释。2.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分别调查被试经历创伤性事件的相关情况及其亲社会行为情况。亲社会行为的测量从日常助人行为、志愿者活动和网络亲社会行为三方面指标评估。2.1被试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247名,男大学生117名,女大学生130名,对全体施测纸质问卷;网上收集问卷33份,男大学生8名,女大学生25名。2.2测量工具为平衡位置效应,问卷使用A卷B卷两种版本,A卷为亲社会行为测量问卷在前,创伤性事件测量问卷在后,B卷则相反。2.2.1创伤性事件调查问卷创伤性事件的测量:《埃森创伤问卷》[7]。该问卷是由TagayS等根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对PTSD的诊断标准为基础一对一编制而成。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前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伤事件清单,有14个事件。第二个部分由6个问题组成,是有关最严重的应激事件的,分为两个维度:客观描述和主观评价,分别对应于DSM-IV的诊断标准。2.2.2亲社会水平测量问卷日常助人行为日常助人行为的测量采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问卷》[8]。该问卷由周治金教授编制,共26道题,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分为四个子维度:情感关怀、牺牲奉献、乐于助人、分享合作。已有资料表明,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2,内容效度系数为0.874。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的测量使用《志愿行为问卷》[9]。该问卷是由Carlo等人编制的,用于预测人们志愿者行为可能性。该问卷的良好效度已得到证实。网络亲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测量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10]。该量表共26个项目,包括网络支持(9个项目)、网络指导(6个项目)、网络分享(6个项目)和网络提醒(5个项目)4个维度,重测信度为0.85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11一0.813之间。2.2.3社会期许性测量社会期许性测量采用马洛一克罗恩社会期许性简表(Marlowe-CrowneSocialdesirabilityScale-——ShortForm)。该量表共有13道题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符合社会期望但很不常见(如承认错误),不符合社会期望但很常见。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对社会认可的依赖越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目前心理学家研究社会赞许性是采用的主要工具[11]。2.3施测流程本研究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测量时间临近学期末,第二部分测量时间为开学初,测试对象中超过75%为大一新生。纸质问卷的发放均在公选课上进行。2.4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3.结果分析分别以问卷形式(纸质问卷和网上测量)和问卷版本(A卷和B卷)为自变量,对亲社会行为和创伤频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大学生日常亲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行为,志愿行为指标得分均显著相关,且无显著年级、专业、性别差异,所以在之后的讨论中不对以上变量作区分。3.1描述性统计大学生的创伤经历主要集中在(1)自然灾害(2)严重的事故或爆炸(3)严重的疾病(6)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的死亡(15)其他这4类事件上,分别占21.08%,15.96%,16.27%,18.83%,12.35%,统计结果见表1。其他类创伤性事件中情侣分手较为常见,其次为家庭原因。表1.创伤性事件经历人次分布表格1类2类3类4类5类6类7类8类9类10类11类12类13类14类15类经历人次140106108292912554028232182目击人次4988992014595201162124亲身经历人次1091912111776020171700633.2亲社会行为与创伤频次的相关分析社会期许性与亲社会行为、创伤经历均有关系,因此在之后的数据分析中会多次通过偏相关分析方法控制社会期许性的影响。控制社会期许性变量的影响,日常亲社会行为、志愿者行为与创伤频次显著相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无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3.3创伤亲身经历频次与目击频次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创伤的亲身经历频次与各类亲社会行为均无显著相关,而其目击频次与日常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且在控制社会期许性变量后相关性增加,结果见表3和表4。表2.创伤频次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控制变量dfpr社会期许性创伤频次日常亲社会2540.0460.125*志愿者2590.0310.134*网络亲社会2500.2350.075支持2500.1140.100指导2500.6810.026分享2500.5540.037提醒2500.1990.081表3.目击频次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Npr目击频次亲社会2610.0410.127*志愿者2660.2340.073网络亲社会2540.1300.095表4.目击频次与日常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控制变量dfpr社会期许性目击频次亲社会2430.0190.149*3.4最糟糕事件的严重程度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用对应于DSM-IV的诊断标准的6个条件的满足个数作为反映最糟糕经历的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社会期许变量后,创伤严重程度与日常亲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见表5。由表6可得,客观情况(他人或自己的身体或生命的伤害)与主观感受(个体主观的焦虑、无助情绪)无显著相关。客观情况与亲社会行为无显著相关,而在控制社会期许性变量后,可得主观感受与日常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分析结果间表7。表5.创伤严重程度与各亲社会的相关控制变量dfpr社会期许性创伤严重程度亲社会2300.0120.164*志愿者2300.8890.009网络亲社会2300.0170.157表6.客观描述与主观描述的相关性Npr客观-主观2530.5930.034表7.主观描述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控制变量dfpr社会期许性主观感受亲社会2300.0290.144*志愿者2300.1310.099网络亲社会2300.0800.1153.5最糟糕事件发生时间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最糟糕时间的发生时间不同,亲社会行为无显著差异,见表8。而通过两两比较进一步发现,1-3个月中经历最糟糕事件的个体,其日常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1个月之内和6个月以前经历的个体,分析结果见表9。1个月内经历最糟糕事件的个体,其网络亲社会显著高于1-6个月间和3-5年内经历的个体,分析结果见表10。表8.不同创伤时间下亲社会行为的方差分析自变量因变量p创伤时间亲社会0.182志愿者0.916网络亲社会0.122表9.不同创伤时间下日常亲社会水平两两比较1个月之内1-3个月3-6个月6个月到3年3-5年内5年前1个月之内1-3个月0.0113-6个月0.1630.1796个月到3年0.4210.0210.3583-5年内0.3110.0460.5480.7255年前0.2310.0450.5950.5660.883表10.不同创伤时间下网络亲社会水平两两比较1个月之内1-3个月3-6个月6个月到3年3-5年内5年前1个月之内1-3个月0.0393-6个月0.0170.9726个月到3年0.2420.1510.0753-5年内0.0420.5760.4780.1965年前0.1030.2870.1800.5030.4653.6除去第二部分数据的分析与比较由于第二部分测试的被试中有超过75%的大一新生,他们的大学生活开始不到半个月,他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受到不同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与大学生可能存在差异,而且第二部分的问卷发放时间在开学初,与学期末也有可能产生差异,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分离出第二部分数据后再做相关分析,形成差异对比以供参考并促进得出进一步的推论。通过分析后比较发现,创伤频次、目击频次及最糟糕事件严重程度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明显增加,并且与网络亲社会行为存在相关性,以下为具体统计描述:①创伤频次与日常亲社会行为(r=0.161,P=0.047)、志愿者(r=0.189,P=0.019)、网络亲社会行为(r=0.204,P=0.013)显著相关,控制社会期许性变量后相关性均增加。②目击频次与日常亲社会行为(r=0.173,P=0.033)、网络亲社会行为(r=0.184,P=0.024)显著相关,控制社会期许性变量后相关性均增加。③最糟糕事件严重程度与日常亲社会行为(r=0.183,P=0.027)、网络亲社会行为(r=0.211,P=0.011)显著相关;其中主观感受与日常亲社会(r=0.157,P=0.059)、网络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r=0.208,P=0.013)。控制社会期许性变量后相关性均增加。④最糟糕时间的发生时间不同,日常亲社会行为与网络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差异;1-3个月中经历最糟糕事件的个体,其日常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1-6个月之内和3年前前经历的个体,其网络亲社会行为显著3-6个月及3年前经历的个体。4.讨论4.1两种分析差异的原因解释除去含大量大一新生的数据部分后,亲社会水平与创伤频次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亲社会问卷的特定测试对象都是大学生,而大一新生的行为和大学生还存在差异,所以测量结果会有偏差。此外,与总体数据分析结果不同的是,网络亲社会水平与创伤频次、目击频次、最糟糕事件严重程度也呈现相关,其可能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相对紧凑,生活重心在学习上,而且住校学生不被允许带手机或电脑,因此他们网络活动包括网络利他行为会受到很大限制。而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所有资料往往比较丰富,因此更有能力在网络上帮助到别人。但是真正差异原因并不能在此下定论,现在的分析只能够作为参考和确定研究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4.2结果讨论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个体创伤性事件与其亲社会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创伤经历越多,个体亲社会行为增加。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创伤经历可能会使个体在他人遭受困境的时候更加能够感同身受,因而更加愿意帮助别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中曾得到他人帮助的积极经验或者创伤后成长等因素也都可能在创伤经历与亲社会行为间起到调节作用。亲身经历创伤性事件的次数与亲社会水平无相关性,而目击次数却与亲社会水平呈正相关。目击创伤性事件的人会感受到自己比受难者更加强大,帮助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人会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最糟糕事件的客观情况与个体的主观情绪体验没有相关性,客观情况与亲社会行为无显著相关,可得主观感受与日常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这表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评价而非事件本身对人的行为反应的产生作用。从中可以推测,个体的心理弹性可能在创伤经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本身抗挫折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从创伤经历中得到成长。最糟糕事件发生时间对日常亲社会行为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但能够得到初步的结论,最糟糕事件发生在近期,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较多。创伤性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在《自然灾难改变儿童的利他行为》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3年时间使得儿童的利他行为恢复到震前水平。儿童的心理发展较成人更具可改变性,因此成人改变后的亲社会性更容易得到持久保持。整体分析过程中,创伤性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志愿者行为均无影响,因为志愿者行为在现实大学生活中还受到志愿者工时考核、校内志愿者服务提供的机会等等多种因素干扰。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考虑采用在需要服务或帮助他人的真实情境中考察参与者的亲社会水平,会得到更加有说服力的数据。5.不足与展望本研究前期问卷设计中没有提示被试问卷页数,以致部分被试漏填最后一页,导致数据的缺失。另外,被试大部分来自公选课堂班级,保证了专业多样且分布均匀,但使得较低年级学生聚集,高年级同学偏少。本研究主要探究创伤性事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没有涉及在其中起作用的心理机制,也没有对创伤性事件的性质带来的影响作分析,接下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原因,研究创伤性事件与特定亲社会行为是否存在对应的关系等。参考文献[1]罗晓路,曾盼盼.亲社会行为:微观水平和宏观水平结合的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3:91-95.[2]PatriciaFrazier,ChristiaanGreer,SusanneGabrielsen,HowardTennen,CrystalPark,&PatriciaTomich.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