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气应用第二章第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一节燃气的着火第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燃气的着火燃气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在分子互相碰撞时,只有活化分子才能破坏原来分子的结构,建立新的分子。这种超过分子平均能量可使分子活化而发生反应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有些化学反应的机理十分复杂,它们往往是通过链反应方式来进行的。可燃气体的燃烧反应都是链反应。在氢和氧的混合气体中,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分子,在碰撞过程中不断变成化学上很活跃的质点:H、O和OH基。这些自由原子和游离基称为活化中心。任何可燃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接触,都要发生氧化反应。如果氧化反应过程发生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或者活化中心浓度增加的数量正好补偿其销毁的数量,这个氧化反应过程就会很缓慢,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稳定的氧化反应过程。如果氧化反应过程生成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或者活化中心浓度增加的数量大于其销毁的数量,这个过程就称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应过程。由稳定的氧化反应转变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应而引起燃烧的一瞬间,称为着火。第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支链着火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活化中心浓度迅速增加而引起反应加速从而使反应由稳定的氧化反应转变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应的过程,称为支链着火。在链反应中,如果每一链环中有两个或更多个活化中心可以引出新链环的反应,这种链反应称为支链反应,如果每一链环只产生一个新的活化中心,那么这种链反应称为直链反应。燃烧反应都是支链反应。图2-1链反应图式(a)直链反应;(b)支链反应第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支链着火以氢、氧混合物的反应为例,它有两个压力极限—下限和上限。在压力下限以左的低压范围内(AB段)反应是缓慢而稳定的。因为压力很低,反应物浓度很小,为数不多的活化中心很容易撞在容器壁上而销毁。当压力较高而且超过上限(C点)时,由于压力高而反应物浓度增大,活化中心与其它分子碰撞而销毁的机会增多,所以反应又突然变得缓慢。在没有达到热力着火之前,反应速度随压力的增加而缓慢地增加(CD段)。只有当压力处于下限和上限之间时,支链反应的活化中心的增加速度才会超过其销毁速度,反应才会自动加速,引起燃烧和爆炸。氢氧混合物存在一个着火半岛第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着火的压力极限图2-3氢氧混合物的“着火半岛”对于支链反应,在着火前存在着一个感应期,在此期间系统中的能量主要用于活化中心的积聚,反应的速度极小,甚至很难察觉出来。经过感应期之后,反应速度达到可测速度Wi接着反应速度就迅速增加,在瞬时达到极大值而完成反应。第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热力着火一般工程上遇到的着火是由于系统中热量的积聚,氧化反应过程生成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使温度急剧上升而引起的。这种着火称为热力着火。分析燃气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热平衡现象,可以了解热力着火的条件。单位时间内容器中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为式中W——化学反应速度;
H——燃气的热值;
k0——常数;
V——容器的体积。在着火以前,由于温度T不高,反应速度很小,可以认为反应物浓度没有变化。第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热力着火单位时间内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通过容器向外散失的热量为:
式中α——由混合物向内壁的散热系数;
F——容器的表面积:
T——混合物的温度;
T0——容器内壁温度。由于容器中温度变化不大,可以近似地认为α是常数第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4可燃混合物的热力着火过程图2-5两种平衡状态的分析第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热力着火当温度T0较低时,散热线M和发热曲线L有两个交点:l和2。首先分析交点2的情况。假设由于偶然的原因使温度下降一些,则由化学反应发生的热量就小于散失的热最,温度将不断下降。假设温度偶尔升高,则发热量大于散热量,温度将不断升高。可见任何温度的微小波动都会使反应离开平衡状态,因而交点2实际上是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交点1的情况则不同。假设温度偶然降低,则由化学反应发生的热量将大于散失的热量,温度将回升到原处。假设温度偶尔升高,则散热量将大于发热量,使温度又降回到原处。因此交点1是稳定的平衡点。在该点混合物的温度很低,化学反应速度也很慢,是缓慢的氧化状态。i点是稳定状态的极限位置,若容器内壁温度再升高,则发热量总是大于散热量,化学反应就从稳定的、缓慢的氧化反应转变成为不稳定、激烈的燃烧。i点称为着火点,相应于该点的温度Ti称为着火温度或自燃温度。
第1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热力着火用升高压力的办法也能达到着火的目的。如果散热条件不变,升高压力将使反应物浓度增加,因而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在图2-6中发热曲线L将向左上方移动。到L'位置时,出现一个切点,就是着火点i。当压力继续升高时,产热就永远大于散热(见L″)。着火点是一个极限状态,超过这个状态便有热量积聚,使稳定的氧化反应转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应。着火点与系统所处的热力状况有关,即使同一种燃气,着火温度也不是一个物理常数。当可燃混合物的发热曲线L不变时,如果散热加强,直线M斜率将增大,着火点温度将升高。
第1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6压力升高时可燃混合物的热力着火过程图2-7着火点与散热条件的关系第1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热力着火着火点是发热曲线与散热曲线的相切点,符合以下关系:将发热和散热方程代入以上联立方程式,合并以上两式解二次方程就可得到相当于切点i的着火温度:展开成级数,将其大于二次方的各项略去(误差不超过l/100)可得可燃混合物着火的条件第1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节燃气的点火
第1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燃气的点火当一微小热源放入可燃混合物中时,则贴近热源周围的一层混合物被迅速加热,使可燃混合物逐步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强制点火,简称点火。点火热源可以是:灼热固体颗粒、电热线圈、电火花、小火焰等。强制点火要求点火源处的火焰能够传至整个容积,因此着火的条件不仅与点火源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与火焰的传播条件有关。现从热力角度分析局部点火过程。有一热金属颗粒放入可燃混合物中,其附近的温度分布示于图2-7,当发生放热反应时,温度梯度较小,因而从表面传向介质的热流也较小。当颗粒温度升高到某一临界值Tis时,表面传向介质的热流等于零。如果颗粒表面温度稍高于Tis则反应加快,而大部分则流向周围介质。温度临界值Tis就是强制点火的点火温度。第1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7灼热颗粒附近温度分布a—在非可燃介质中b—在可燃介质中第1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燃气的点火点火成功时,在灼热颗粒表面形成一火焰层,其厚度为δf。可由该火焰层的热平衡求得。火焰层单位时间内的传导热量Q1层内的化学反应放热量Q2
按热量平衡,Q1=Q2式中δf——火焰层厚度;
A——火焰层面积;
λ——导热系数;
Tf——火焰温度;
T0——混合物起始温度;
H——混合物的燃烧热;
W——火焰层中燃烧反应速度。第1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热球或热捧点火将石英或铂球投射入可燃混合物中,当球体的温度Tw大于临界值Tis时,即发生点燃现象。在球体周围厚度为δ的薄层中,温度由Tw直线下降至外部气体介质温度T0。假设热量主要靠热传导散失,则点燃的条件是当Tw=Tis时,上式为等号。此式表明,反应层中的温度梯度是支配点燃可能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第1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小火焰点火点燃可燃混合物所需的能量可由点火火焰供给。这时,引发点火的可能性取决于以下特性参数:可燃混合物组成、点火火焰与混合物之间的接触时间、火焰的尺寸和温度,以及混合强烈程度等。为简化分析,设有一无限长的扁平点火火焰,当作一维火焰进行分析。将扁平火焰放入无限大的充满可燃混合物的容器中。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扁平火焰的厚度小于某一临界尺寸时,温度场不断衰减,最终使点火火焰熄灭。第二种情况是,火焰厚度大于临界尺寸,混合物的放热反应能够扭转温度场衰减的趋向,并能使火焰传播。实验表明,扁平点火火焰的临界厚度是火焰稳定传播时焰面厚度的两倍。第1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电火花点火把两个电极放在可燃混合物中,通高压电打出火花释放出一定能量,使可燃混合物点着,称为电火花点火。由于产生火花时局部的气体分子被强烈激励,并发生离子化,所以点火过程的机理十分复杂。用电火花进行点火时,先是由电火花加热可燃混合物而使之局部着火,形成初始的火焰中心,随后初始火焰中心向未着火的混合物传播,使其燃烧。初始火焰中心能否形成,将取决于电极间隙内的混合物中燃气的浓度、压力、初始温度、流动状态、混合物的性质以及电火花提供的能量等。产生火花的方法通常有电容放电和感应放电两种。电容放电时,释放能量可由下式表示式中C——电容器的电容;
U——产生火花前施加于电容器的电压。第2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电火花点火最小点火能当电极间隙内的可燃混合物的浓度、温度和压力一定时,若要形成初始火焰中心。放电能量必须有一最小极值。能量低于此极值时不能形成初始火焰中心。这个必要的最小放电能量就是最小点火能Emin。熄火距离当其他条件给定时,点燃可燃混合物所需的能量与电极间距d有关。当d小到无论多大的火花能量都不能使可燃混合物点燃时,这个最小距离就叫熄火距离dq。第2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图2-14最小点火能与天然气及城市燃气的关系图2-13点火能与电极间距的关系曲线(a)Emin与dq;(b)法兰直径的影响
第2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三节火焰传播
第2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层流火焰传播机理在工程应用中,可燃混合物着火的方法是先引入外部热源,使局部先行着火,然后点燃部分向未燃部分输送热量及生成活性中心,使其相继着火燃烧。在可燃混合物中放入点火源点火时,产生局部燃烧反应而形成点源火焰。由于反应释放的热量和生成的自由基等活性中心向四周扩散传输,使紧挨着的一层未燃气体着火、燃烧,形成一层新的火焰。反应依次往外扩张,形成瞬时的球形火焰面。此火焰面的移动速度称为法向火焰传播速度Sn(或称层流火焰传播速度Sl,或正常火焰传播速度),简称火焰传播速度。未燃气体与已燃气体之间的分界面即为火焰锋面,或称火焰面。第2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17静止均匀混合气体中的火焰传播图2-18流管中的火焰锋面第2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层流火焰传播机理取一根水平管子,一端封住,另一端敞开,管内充满可燃混合气。点火后,火焰面以一定的速度向未燃方面移动,由于管壁的摩擦和向外的热量损失、气体的粘性、热气体产生的浮力,使其成为倾斜的弯曲焰面。如果管子相当长,那么火焰锋面在移动了大约5~10倍管径的距离之后,便明显开始加速,最后形成速度很高的(达每秒几千米)高速波,这就是爆振波。正常燃烧属于稳定态燃烧,可视为等压过程;而爆振属不稳定态燃烧,是靠气体的膨胀来局部压缩未燃气体而形成的冲击波。在民用燃具和燃气工业炉中,燃气的燃烧均属于正常燃烧。
若可燃混合气在一管内流动,其速度是均匀分布的,形成一平整的火焰锋面。如Sn=u,则气流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相平衡,火焰面便驻定不动。这是流动可燃混合气稳定燃烧的必要条件。第2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层流火焰传播机理层流火焰传播理论第一是热理论,它认为控制火焰传播的主要是从反应区向未燃气体的热传导。第二是扩散理论,认为来自反应区的链载体的逆向扩散是控制层流火焰传播的主要因素。第三是综合理论,即认为热传导和活性中心的扩散对火焰的传播可能同等重要。大多数火焰中,由于存在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因此传热和传质现象交错地存在着,很难分清主次。下面介绍由泽尔多维奇等人提出的热理论。在火焰锋面上取一单位微元,对于一维带化学反应的稳定层流流动,其基本方程为:图2-19火焰层结构及温度、浓度分布第2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层流火焰传播机理连续方程动量方程p≈常数能量方程对于绝热条件,火焰的边界条件为
为求定Sn(u0),提出了一种分区近似解法,把火焰分成预热区和反应区。在预热区中忽略化学反应的影响,在反应区中略去能量方程中温度的一阶导数项。预热区中的能量方程为第2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层流火焰传播机理其边界条件是假定Ti是预热区和反应区交界处(温度曲线曲率变化点)的温度,从T0到Ti进行积分,下标“I”表示预热区。反应区的能量方程为其边界条件是第2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层流火焰传播机理乘式后积分(下标“ІІ”表示反应区)Ti为未知,进一步变换可得
表示在Tm~T0之间反应速率的平均值
第3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紊流火焰传播在紊流流动时,火焰面变得混乱和曲折,形成火焰的紊流传播。在研究紊流火焰传播时,把焰面视为一束燃气与已燃气之间的宏观整体分界面,也称为火焰锋面。紊流火焰传播速度也是对这个几何面来定义的,用St表示。在紊流火焰中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微团作不规则运动。如果微团的平均尺寸小于层流火焰锋面的厚度,称为小尺度紊流火焰;反之,则称为大尺度紊流火焰。当微团的脉动速度大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u′>Sl)时,为大尺度强紊动火焰,反之为大尺度弱紊动火焰。关于大尺度强紊动的火焰传播机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形成了紊流火焰的表面理论和容积理论。第3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紊流火焰传播紊流火焰的传播速度比层流时要大得多,其理由为(1)紊流脉动使火焰变形,从而使火焰表面积增加,但是曲面上的法向传播速度仍保持为层流火焰速度。(2)紊流脉动增加了热量和活性中心的传递速度,反应速率加快,从而增大了垂直火焰表面的实际燃烧速度。(3)紊流脉动加快了已燃气和未燃气的混合,缩短混合时间,提高燃烧速度。图2-20紊流火焰模型(a)小尺度紊动;(b)、(c)大尺度紊动;(d)容积紊流燃烧1—燃烧产物;2—新鲜混气;3—部分燃尽气体第3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法向火焰传播速度不能用精确的理论公式来计算。通常是依靠实验方法测得单一燃气或混合燃气在一定条件下的Sn值,有时也可依照经验公式和实验数据计算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度。尚缺少完全符合Sn定义的测定方法。精确测量Sn的困难在于几乎不可能得到严格的平面状火焰面。测定Sn的实验方法,一般可归纳为静力法和动力法两类。(一)、静力法测定Sn1、管子法静力法中最直观的方法是常用的管子法,测定时,用电影摄影机摄下火焰面移动的照片,已知胶片走动的速度和影与实物的转换的比例,就可算出可见火焰传播速度Sv。在这种情况下,底片上留下的是倾斜的迹印,根据倾斜角可以确定任何瞬间的火焰传播速度。第3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1用静力法(管子法)测定Sn的仪器1—玻璃管;2—阀门;3—火花点火器;4—装有惰性气体的容器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由于燃烧时气流的紊动,焰面通常不是一个垂直于管子轴线的平面,而是一个曲面。设F为火焰表面积,f为管子截面积,可得Svf=SnFSv>Sn。管径越大,紊动越强烈,焰面弯曲度越大,Sv与Sn的差值也越大。第3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管径越大,管壁散热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越小,如焰面不发生皱曲,则随着管径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上升,并趋向于极限值Sn。但实际上管径增大时焰面要发生皱曲。管径越大,焰面皱曲越烈,因而Sv值随管径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当管径小到某一极限值时,向管壁的散热大到火焰无法传播的程度,这时的管径称为临界直径dc。临界直径在工程上是有意义的,可利用孔径小于临界直径值的金属网制止火焰通过。图2-22火焰传播速度与管径的关系第3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3管子法测得的可见火焰传播速度与燃气空气混合物成分的关系(d=25.4mm)l—氢;2—水煤气;3—一氧化碳;4—乙烯;5—炼焦煤气;6—乙烷;7—甲烷;8—高压富氧化煤气第3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2、皂泡法将已知成分的可燃均匀混合气注入皂泡中,再在中心用电点火化点燃中心部分的混合气,形成的火焰面能自由传播(气体可自由膨胀),在不同时间间隔出现半径不同的球状焰面。用光学方法测量皂泡起始半径和膨胀后的半径,以及相应焰面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可计算得火焰传播速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肥皂液蒸发对混合气湿度的影响。某些碳氢燃料对皂泡膜的渗透性、皂泡球状焰面的曲率变化以及紊流脉动等因素,都会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另一种类似的方法是球形炸弹法。球弹中可燃混合气点燃后火焰扩散时其内部压力逐步升高。根据记录的压力变化和球状焰面的尺寸,可算得火焰传播速度。
第3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二)、动力法测定Sn1、本生火焰法图本生火焰由内锥和外锥两层焰面组成,内锥面由燃气与预先混合的空气进行燃烧反应而形成的,静止的内锥焰面说明了内锥表面上各点的Sn(指向锥体内部)与该点气流的法向分速度υn是平衡的。内锥面上每一点的速度存在以下关系。图2-24本生火焰示意图1—内锥面;2—外锥面第3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如气体出口速度分布均匀,则可假定内锥为一几何正锥体,并认为内锥焰面上各点的Sn均相等。这样,便可测得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平均值,且具有足够的准确性。
当混合气出流稳定时,按连续方程有
式中F0——燃烧器出口截面积;υm——燃气-空气混合物在燃烧器出口处的平均流速;Sn——平均法向火焰传播速度;Ff——火焰的内锥表面积。再设内锥为一底半径是r高度为h的正锥体,只要准确测得气体流量和火焰内锥高度,便可按下式求得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第3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有关火焰中气流速度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简要介绍如下。(1)颗粒示踪法它是在可燃混合气中掺入一种既能闪光、又不会引起化学反应的细小物质颗粒,并连续加以频闪照射。对频闪照射的粒子进行拍摄,可据此确定气流的流线谱。根据示踪间歇的距离和频闪速度,可以计算得颗粒在气流中的运动速度。示踪颗粒运动是与气体质点运动同步的,颗粒速度即代表该处气流速度。(2)激光测速法激光测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多普勒效应。当一束激光照射到流体中跟随一起运动的微粒上时,激光被运动着的微粒所散射,散射光的频率和入射光的频率相比较,就会产生一个与微粒运动速度成正比的频率偏移。第4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5通过火焰内锥的流线分布情况图2-26法向火焰传播速度沿燃烧器截面的分布第4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法向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2、平面火焰法Powling燃烧器和Mache-Hebra喷嘴可提供平面和盘状火焰,此类火焰的面积比较容易精确测量。可燃均匀混合气进入直径较大的圆管,通过装在管口的多孔板或蜂窝格及整流网等,形成出口平面处速度的均匀分布。点燃混合气,即可在管口下游一定位置形成一平面火焰。管口四周用惰性气体将火焰包围,用以限定火焰面的大小。只要准确测得火焰平面的面积和混合气流量,即可求得层流火焰传播速度(Sn=Lmix/Ff)。此法的优点是火焰的发光区、浓度梯度最大处等都重叠在同一平面上,因而用不同方法测量结果是一致的。气流速度(即火焰传播速度)也可用颗粒跟踪方法或激光测速法测定。第4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0Powling燃烧器图2-21不同方法Sn测定值的比较l—锥形火焰;2—平面火焰;3—Powling火焰第4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通过分析火焰传播速度公式,可以定性地了解到可燃混合气的初温、压力、燃气浓度及热值等物理化学参数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1.混合气比例的影响燃气-空气混合物中,火焰传播速度与混合物内的燃气含量直接有关。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变化时,Sn也随之变化。由图2-22可见,所有单一燃气或混合燃气的Sn值随混合物中燃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均呈倒U形,中间最大,两侧变小直至最小值,接近于最小值的含量即为混合物着火浓度的上限和下限。当混合物中的燃气含量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由于反应释放热量不足而使火焰传播停止。实验观测表明,以空气作为氧化剂时,最大值Sn是在燃气含量略高于化学计量比时出现的。其原因是当混合物中燃气含量略高时,火焰中H、OH等自由基的浓度较大,链反应的断链率较小所致。对于大多数火焰,当混合比接近于化学计量比时,火焰燃烧速度最大,一般认为火焰温度达到最高时,其传播速度也最大。第4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2燃气-空气混合物的Sn与燃气含量的关系1—H22—COd—C2H44—C3H65—CH46—C2H67—C3H88—C4H109—炼焦煤气10—发生炉煤气第4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燃气性质的影响火焰传播速度首先与燃气的物性有关。从传热角度分析,气体导热系数越大,热量传递越快,越有利于燃烧反应,则Sn也越大。(参见图2-21所示曲线)。碳氢燃料的结构对火焰传播速度也有不同的影响。由图2-23曲线可见,对于饱和烃类(CH4除外),如C2H6、C3H8等,火焰传播速度几乎与分子中的nc无关,约为70cm/s左右。但对不饱和烃燃料,则火焰速度随nc的增多而减小,并且在nc<4的范围内,Sn下降很快,但当nc>4时,则Sn又下降缓慢,并逐步趋向于一极限值。这些结果,可用反应活化能不同(含碳多者活化能大)或者反应中离子(如H、O、OH等)的扩散速度不同来解释。实验结果还表明,随着燃料分子量的增大,火焰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小。因为燃料分子量增大,混合气总分子量也变大,使得混合气密度增大,由原理上分析得出的火焰传播极限值减小(参见图2-22)。第4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3
与燃料分子中碳原子数nc的关系第4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温度的影响(1)混合物初始温度的影响由燃烧热平衡条件可知,混合物起始温度的提高,将导致反应温度的上升,燃烧反应速率加快,从而使火焰传播速度增大。归纳实验结果表明,火焰传播速度Sn随初始温度T0的变化规律大致为
(2)火焰温度的影响火焰温度对Sn的影响较为复杂。温度不太高时,Sn随火焰温度的增加主要表现为指数关系,因而影响很大。可以认为,对Sn起决定作用的是火焰温度。当超过2500℃时,火焰温度的影响已不符合热力理论了。因为在高温下离解反应易于进行,从而使自由基浓度大大增加。作为链载体的自由基(活性中心)的扩散,既促进了反应,又增强了火焰传播。第4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4火焰传播速度与混合物初温的关系1一水煤气2一炼焦煤气3一汽油增热煤气4一天然气5一发生炉煤气图2-25火焰温度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第4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4.压力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实验表明,随着燃烧时压力的升高而其他参数不变时,火焰传播速度将要减小。由热理论分析已知。
对大多数碳氢燃料的燃烧反应来说,其反应总级数均小于2。据上述比例关系式,只有n>2时,Sn才有可能随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否则Sn将随压力的上升而变小。但压力增加时,燃烧强度明显增大,即火焰质量传播速度增大。5.湿度和惰性气体的影响在单一燃气或可燃混合气中加入添加气时可以增大或减小火焰传播速度。大多数添加气或是改变混合气的物理性质(如导热系数),或是起催化作用。例如,CO燃烧时加入很少量添加气,由于反应加快而使火焰传播速度显著增大。图2-26可以看出,当混合气中水蒸气含量为2.3%时,最高Sn可达52cm/s,比干气燃烧时高出一倍多。在混合气中以惰性气体N2、Cl(氯)、He(氦)和CO2等代替O2,从而改变氧化剂中O2的浓度,视其含量不同对火焰传播速度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加入惰性气体(或降低O2的浓度),将使燃烧温度大大下降,从而降低了火焰传播速度。但是不同惰性气体的影响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图2-27所示为N2含量不同时CH4-O2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度变化的一系列曲线。第5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6C0-空气混合气火焰传播速度与加入水蒸气量的关系图2-27N2含量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预混气:CH4+O2)1一1.5%N2+98.5%O2;2一20%N2+80%O2;3一40%N2+60%O2;4一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与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配电网数据采集与分析
- 述职报告:技术领先之道模板
- 职业导论-2020年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真题汇编
- 名画欣赏与创作模板
- 公司年年会主持稿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平台入驻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北京车牌租赁市场推广合作合同规范范本9篇
- 二零二五版基站建设场地使用权及通信网络优化合同2篇
- 吉林油田十二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分期还款协议书
- 小区住户手册范本
- 海康威视-视频监控原理培训教材课件
- 《郑伯克段于鄢》-完整版课件
- 土壤肥料全套课件
- 毕业生延期毕业申请表
- 学校6S管理制度
- 肽的健康作用及应用课件
- T.C--M-ONE效果器使用手册
- 8小时等效A声级计算工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3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