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海南省海口市第一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清宫书画的鉴藏中国宫廷书画收藏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魏晋开始,个人书画创作开始风行,宫廷对书画作品的收藏随之发展。南朝政权更迭迅速,宫廷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加上帝王的喜好,天下书画名品源源进入皇家“秘府”,然而“安史之乱”则使自太宗朝积累起来的唐内府书画藏品“耗散颇多”。宋代内府书画收藏在徽宗时达到鼎盛,《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是其辉煌的见证,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元代宫廷收藏在文宗朝也曾相当可观,后来则每况愈下。明代宣宗、宪宗、孝宗三朝的书画收藏之盛甚至不亚于宋代宣和与绍兴两朝,但松懈的管理使藏品不断流失,后期更将书画作为发给官吏的薪金,即所谓的“折俸”。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即皇家内府与民间私人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清代皇室书画收藏不仅远胜于私家收藏,而且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明末清初之际,流散在各地的书画已有一部分为清室所收集,后来梁清标、高士奇、安岐等许多著名私人鉴藏家的藏品亦陆续归入内府。臣民对帝王的进贡也是清宫书画收藏的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万寿大典或外出南巡,臣工往往多有贡献,其中又以进书画、文玩较为讨喜。清自入关后经四代积累,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在清宫书画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此为皇帝之正式寝宫。王献之的《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自己办理日常政务的养心殿居所中辟专室存放这三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认为这三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历经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籍”,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所谓“四美”,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乾隆年间,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中,这四件名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夏,“四美”重新团聚。乾隆皇帝后特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并命名曰“四美具”,御题《“四美具”赞》,一再强调“剑合珠还”之意。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记载,乾清宫、重华宫、养心殿、御书房为古书画收藏最集中的殿阁。清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曾经专人鉴定,尤其是乾隆朝,更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类编目,数次组织书画名家和鉴赏家对藏品进行鉴定和品评,区别上等、次等,并分详简著录。其成果体现在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正编、续编、三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上起魏晋、下至清代中期近两千年书画作品一万多件。(节选自郑欣淼《清宫书画鉴藏、佚存与研究述评》,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宫廷书画的收藏是从汉代开始的。魏晋时期,宫廷书画的收藏随着个人书画创作的风行而发展。B.清代宫廷书画的藏品,有清室收集流散在各地的,有著名私人鉴藏家的归入,也有臣民的进贡。C.宫廷书画的收藏,宋代在徽宗时最盛,元代在文宗朝颇为可观,明代则是宣宗、宪宗、孝宗三朝兴盛,而清代在乾隆朝蔚为大观。D.政权迅速更迭使南朝宫廷书画藏品几乎成为末代帝王的随葬品,“安史之乱”使唐代宫廷书画藏品散失了很多,“靖康之变”使宋宣和内府的书画藏品大量散失。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书画收藏有官藏和私藏两个方面,官藏在很多朝代曾出现过兴盛时期,而最为壮观的则是清朝。B乾隆认为《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的重聚意义重大,因为这三帖既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也都曾是宋、金、元诸代皇室收藏的珍品。C.很多朝代宫廷书画收藏的鼎盛时期一般都有标志性藏品,如宋代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清代的“三希”和“四美”。D.乾隆年间,皇室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品搜集行动,“四美”正是在这次行动中陆续归入内府,重新团聚,被存放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明时期宫廷书画收藏都曾经相当可观,但对存世的藏品进行收集的完整度不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而清宫对存世的名品收集得比较完全。B.书画收藏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官藏兴盛,私藏相对衰落,比如宋宣和年间、清乾隆年间,官藏鼎盛,私藏相对就要寥落。C.《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皇帝下令编纂的,工程浩大,历时74年,对清室的书画藏品进行了分类编目,还有书画名家和鉴赏家的鉴定。D.很多朝代皇家书画的收藏在其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落了,像元代、明代,清代也是如此,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名与高祖同讳,故称字。祖据,太傅安第二弟。父允,宣城内史。景仁幼时与安相及,为安所知。始为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者,唯景仁不至。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桓玄诛元显,见景仁,甚知之,谓四坐曰:“司马庶人父子云何不败,遂令谢景仁三十方作著作佐郎。”玄为太尉,以补行参军,府转大将军,仍参军事。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祚,芟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垂,伐罪吊民,于是乎在。平定之后,养锐息徒,然后观兵洛汭,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及北伐,转景仁为大司马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又迁吏部尚书。八年,迁领军将军。十一年,转右仆射,仍转左仆射。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追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选自《宋书》卷五二,列传十二。有删减)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B.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C.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D.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讳”是出现在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礼仪文化现象。遇到君主或尊长者时,不能直呼其名,也称作君避名讳。B.“庶人”古代泛指无官的的平民、百姓。文中桓玄将司马显父子称作“司马庶人”,毫无贬低之意。C.“迁”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官位的变动,主要包括升职和降职两种情况,有时候也表示官职的平调。D.“吏部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大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B.义熙五年,宋高祖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鲜卑。刘毅坚决劝阻高祖。谢景仁支持高祖的主张,高祖采纳了谢景仁的建议。C.谢景仁待人接物的方式,深深感动了宋高祖。在平定了京邑,入住石头城之后,宋高祖当着众人的面,称赞谢景仁不愧为名门之后。D.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权倾一时,朝廷内外没有不登门造访,只有谢景仁不去。所以,在此期间谢景仁不被重用,三十岁方为著作佐郎。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5分)⑵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释】梅尧臣(1002—1060):一生仕途坎坷、官居下僚。至和二年(1055年)作者万年丁母忧居乡,守制即将结束准备出仕时写下此诗。8、有人认为颔联为“当世名句”,请从“景”与“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5分)9、这首诗尾联的“不厌”蕴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陋室铭》中“,”两句表现隐居生活没有繁杂的世俗事物干扰,清净优雅。(2)、韩愈在《马说》一文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3)、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图瓦(节选)〔法〕莫泊桑图瓦中风瘫痪了。人们把这个大胖子的床安置在酒店隔扇的小屋子里。图瓦的朋友每天下午都来到这个大胖子的床前跟他聊天,玩骨牌。不过图瓦婆婆不能容忍她的肥胖的懒丈夫在床上玩骨牌散心解闷,只要一看见他们的牌局开始,就怒气冲冲地跑进来,掀翻牌桌。她说光养着这个一事不做的胖废物蛋,已经够受的了,她不愿意再看见他还像从前那样找乐子。奥尔拉维尔觉得她狂怒很好玩,常常要故意逗弄她一番。“喂!老婆婆,你男人老待在床上,热得跟烤面包的炉子一样,要是我,就叫他孵鸡蛋。”她一下子愣住了,心想他是在跟她开玩笑。他接着说下去:“哪一天我叫母鸡孵蛋,哪一天我就在他这条胳膊底下放五个,那条胳膊底下也放五个。一样能孵出来。这样就给你添了一窝小鸡。我的老婆婆!”老太婆目瞪口呆,她问道:“这能行吗?”“为什么不行呢?既然在一个暖箱里也能孵出小鸡来,当然就可以在一张床里孵啦。”这番道理深深打动了她,她气消了,心里想着这事,走开了。一个星期以后,她兜了满满一围裙的鸡蛋,走进了图瓦的卧室,说道:“我刚把黄母鸡和十个鸡蛋放进窝。这是给你的十个。你要留神,别压碎了。”图瓦十分惊慌,问道:“你要干什么?”她回答:“我要你孵鸡蛋,你这个废物。”他先是大笑,后来因为她一个劲儿坚持,他生气,反抗。可是老太婆勃然大怒,说:“你不给我孵小鸡,就甭想吃脍肉。咱们走着瞧吧。”图瓦被制服了,他不得不孵鸡蛋,不得不放弃玩骨牌,不得不放弃任何活动,因为他每次压碎一个鸡蛋,老太婆就要凶狠地断绝他的饮食。他每天躺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两条胳膊跟翅膀似的微微抬起,就这样用身子暖着白壳里的鸡胚胎。他连说话也压低了声音,好像对声音也跟对动作一样感到害怕;现在他对那只孵蛋的黄母鸡颇为关心,它在鸡窝里进行着和他一样的工作。那老太婆是看完了她的母鸡看她的汉子,看完了汉子又回去看母鸡,来回走个不停。脑子里没有别的念头,一心只想着正在床上和鸡窝里成熟着的小雏鸡。当地知道这故事的人走来打听图瓦的消息,他们蹑手蹑脚走进屋,很关心地问道:“怎么样?行吗?”图瓦回答:“行倒是行,不过我难受得很呢,这分儿热啊。浑身上下好像都有蚂蚁在爬。”可是一天早上,他的老婆非常激动地走了进来说:“黄鸡孵出了七只。有三个蛋是坏的。”图瓦觉得心跳了。他呢,他能孵出几只?三点钟左右,图瓦睡着了。他现在白天里也要睡半天觉。他右臂底下忽然有一阵不常有的痒痒,把他惊醒。他赶紧用左手去摸,摸着了一只遍体黄茸毛的小动物,在手里乱动。他激动得大声喊叫,同时放松了小鸡。小鸡就在他的胸口跑起来。喝酒的客人都跑了进来,挤满了屋子。老太婆小心翼翼地捧出缩在丈夫胡子底下的小动物。谁也不说话了。那是在四月里,天气很热。窗子开着,传进来黄母鸡咯咯叫声,它在召唤它的刚出世的小鸡。图瓦又是激动,又是忧虑,又是焦急,浑身不停地出汗,他低声地说:“右胳膊底下现在又有了一只。”他的老婆赶紧把她那又瘦又大的手伸进了被窝,像收生婆那么小心谨慎地抓出了第二只小鸡。乡亲们都要看看。大家把小鸡传来传去,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好像是一个稀罕东西似的。后来,四只小鸡同时钻出了蛋壳。从在场的人中间发出了一阵嗡嗡的吵闹声。图瓦露出了微笑,他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对自己这样奇特的父亲身份开始感到骄傲。无论怎么说,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大常见的。他真是个不寻常的人,一点也不假!他大声宣布:“一共是六只。洗礼可就热闹了!”观众中间响起了一阵大笑。店堂里挤满了人,还有人在门口等着进来。“瞧,又是一只!”图瓦喊道。他弄错了,不是一只,是三只!这是一个大胜利!最后一只到七点半钟破壳而出。十个蛋一个也没糟蹋。图瓦不但得到了解放,还感到十分光荣,快活得简直发了疯,他吻着这个脆弱动物的背,差点儿用嘴唇把它闷死。他要把这一只留在床上,留到第二天,可是老太婆不管丈夫怎样哀求,也不肯答应,还是把它像其余的小鸡一样带走了。注:图瓦婆婆,图瓦的妻子,专长养鸡,大户人家的宴席不能没有她养的鸡。她十分看重养鸡换取的金钱(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讲述了图瓦孵小鸡的故事,语言朴实自然,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情节生动曲折,主题耐人寻味B.图瓦和朋友们玩骨牌,图瓦婆婆就怒气冲冲地掀翻牌桌,这表明图瓦婆婆勤俭持家,不能容忍安逸、懒散的耿直性格C.由起初惊慌、反抗,到第一只小鸡孵出后的激动、忧虑到更多小鸡孵出后的骄傲、快活,完整地表现出图瓦心理变化的过程。D.作者只是讲述了“男人孵小鸡”的故事,对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图瓦,还是图瓦的妻子,并没有表示出鲜明的褒贬态度。E.小说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刻画了一对平庸的小人物夫妇,平中见奇,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2)、小说中有不少当地人关心图瓦孵小鸡的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3)、小说中图瓦婆婆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4)、有人说读莫泊桑的作品,“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世上从此无真人熊十力十六、七岁就开始了游学乡间的生活,邻县有一位举人进京会试,购回一些新书,他常去借阅,得以阅读维新派变法的论文与奏章,接受了维新思想。他知道世变日剧,产生了关怀国政时局的冲动。1901年,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熊十力愤然参加武昌新军,组织了黄冈军学界讲习社,积极在新军中宣传革命。他一腔热血,为民族复兴,为革新政治而奔走。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胜利,但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篡夺。熊十力对政治很失望。他原来以为,政治革命理当促进道德进化,然而他看到的是,政治是肮脏的交易,道德沦丧,民生凋敝。他深感“革政不如革心”,慨然弃政向学,专门研读儒佛,探讨宇宙人生的大本大源,努力增进国民的道德,重建民族精神。自此他置身于政治之外,专力做学问。熊十力于天津南开时,与梁漱溟会面,此后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经梁漱溟介绍,熊十力到南京内学院师从佛教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专业精研。192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在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中逐步走上了“成一家之言”的道路。1926年是熊十力学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修订印行的《唯识学概论》,标明他已离开了欧阳竟无的唯识学,而以儒家哲学立场怀疑、批判佛家唯识学,以中国哲学的体用观作为自己立说的基点。1932年,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新唯识论》在杭州刊印行世,熊氏哲学体系正式确立起来,“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建构宏伟,富有创发。佛学界立即对熊著展开了严厉批评,他以“吾爱吾师,尤爱真理”的信念对待师友们的批判,并一一进行反驳。抗战胜利后,熊十力回到武汉。他这一生有一个梦,就是由自己来主持一个民间的哲学研究所,可惜经费无从着落。此时,他名气大振,弟子徐复观是国民党高官,蒋介石两次拨款资助他办研究所,都被严词拒绝。徐复观替蒋送给他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破口大骂徐复观和蒋介石,声音之大,自后山传到院里。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正在沐浴,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哲学家牟宗三记叙与老师熊十力的初见,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言谈中,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熊十力,眼睛瞪起,“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此情此景此人,牟宗三以“真人”二字冠之。熊十力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有原创力的哲学家。他奠定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哲学形上学基础,他的“体用不二”之论,成为当代新儒学思潮“重立大本、重开大用”和“保内圣,开新外王”的基本思想间架。面对西学的冲击,在儒学价值系统崩坏的时代,熊十力重建儒学本体论,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正是沿着他开创的精神方向和他奠立的基础加以发挥、扩展、深化、扬弃,学界把他们师徒视为现代新儒学思潮的中坚。他一生为学,融贯中西,摒弃陈说,绝少依傍,以广阔的文化视野、独具的哲人慧思,提出并力求解决的人生问题与文化问题,为世人开创了一条探寻价值的新路,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正因为如此,熊十力的哲学思想才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观其一生,“以理想滋润生命,以生命护持理想”,对传统文化深挚的爱,使他虽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饱受贫困,仍以忧乐圆融的情怀,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摘编自郭齐勇《熊十力传》)相关链接:①熊十力(1885-1968),湖北省黄冈县人。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摘自《辞海》第六版)②与先生结识四十余年,由于先生与我彼此性格不同,虽同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但在治学谈学上却难契合无间。先生著作甚富,每出一书我必先睹,我读之,深深叹服。(摘自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1)、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熊十力以广阔的文化视野,通达、高远的哲学观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思想资源,重建儒学本体论,自觉肩负振兴文化的责任。B.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新唯识论》发表,受到佛学界严厉批评,对此,他逐一进行反驳,这说明熊十力固执己见,恃才傲物。C.熊十力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元化交谈,颇有魏晋风度;与牟宗三初见,目光清且锐,笑声震屋宇,说明他天性旷达,不喜雕饰。D.熊十力与梁漱溟相识四十多年,性情相投,友谊深厚,二人都倾心于东方古人之学,但治学谈学亦有分歧。E.熊十力带领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一起重建儒学本体论,使中华文化免遭西学冲击,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路径。(2)、熊十力一生不停求索,弃故扬新,有哪些表现?(6分)(3)、“熊十力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有原创力的哲学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4)、材料中说熊十力是“真人”,对此你怎么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Ⅱ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来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游客,对这亚洲第一塔______,惊叹不已。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_______。③谷歌终结了这场游戏:它或许是开放式系统与扁平化架构的旗手,但无比讽刺又令人对其策略_______的是,到头来谷歌几乎完全控制了这种开放性。A.叹为观止交口称誉拍案叫绝B.叹为观止拍案叫绝交口称誉C.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交口称誉D.交口称誉叹为观止拍案叫绝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B.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C.在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D.嫦娥五号探测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中的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其计划在嫦娥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是该工程中最关键的探测器。1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最合适的一组是(1)鲁迅先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他教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2)中山公园的再利用设计方案,通过增与减的设计,,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①这样,才有丰厚的“库存”,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②这样,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才有丰厚的“库存”③更戏剧化的讲述场地的故事,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④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形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5分)通告为保障春节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维护将于2016年1月20日7时至20日19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如有疑问,欢迎垂询。2016年1月15日忻府区电力公司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中国文人的狂言狂事,数也数不清。但细分文人之狂,①,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才狂,不难理解,也可以说一般文人都恃才而狂,是性情之狂。而疯狂就需区别待之:有的是不随流俗执着个性的佯狂,②。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文人之狂,③。正如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及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的狂性情,怎么看,也都是中国文脉里一道别样的风景。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如今,随着社交网站的普及,谣言日益泛滥。如“六翅肯德基怪鸡”“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相当于每人吃掉2.59公斤”“食品过地铁安检后会有辐射残余不能再吃”“吃猪血鸭血能除霾”等等。谣言,俨然成了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各种谣言的迅速而广泛传播,应引起个人和社会的深思。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体会,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B卷1.D(3分)(原文第一段“然‘靖康之变’,宣和内府中的书画收藏全部散失”,是“全部散失”,而不是“大量散失”。A项在第一段,C项在第一段和第二段,B项在第二段。)2.C(3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不是藏品,是记录藏品的书。A项根据第二段内容。B、D两项都是根据第三段内容。)3.D(3分)(“乾隆朝之后,大量重要藏品或因战争,或因管理松懈而散佚”无中生有。A项根据原文第三段最后“此时,存世的唐、宋、元、明名画几乎收罗殆尽。这是继宋徽宗宣和内府后最全的一次汇集”得出结论,这两句是在强调对存世作品收集的完全、完整,引导学生注意不是单纯指数量上的多少。B项根据第二段开头“书画收藏历来有官、私收藏两个方面,又总是时聚时散,官私递藏”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注意理解“聚”“散”的含义,根据语境,“聚”对应“官藏”,“散”对应“私藏”,而“递”有“轮流、更替”义。“聚”与“散”是相对的,“官藏”与“私藏”亦是相对的,因为藏品的总数是一定的。C项根据最后一段“其成果体现在……”得出结论,“其”指代的是前一句话。)4.C5.B“毫无贬低之意”错,有贬低之意。6.D“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权倾一时,朝廷内外没有不登门造访的”有误,原文说“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张法顺,权倾一时”7.(1)最终安稳地坐着,吃饱了,然后才前去应诏。高祖对此很感激,常常称赞景仁(不愧)为太傅谢安的孙子。(竟,最终,1分;感,感激,1分;谓,称赞,1分。全句翻译通顺2分)(2)虽然功劳伟大震撼古人,然而恩泽刑罚还远未使天下信服,应当推翻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继续消灭残余,巩固应该保护的),广泛树立声威大略。(振,同“震”,震撼,1分;孚:使....信服,1分;亡,名词,指行亡道之国或残存势力,1分。全句翻译通顺2分)参考译文:谢景仁,陈郡阳夏人,本名和宋高祖刘裕重名,所以只称呼他的字。他的祖父谢据,是太傅谢安的二弟。父亲谢允,曾任宣城内史。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起初担任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嬖人张法顺,当时权势极大,朝廷内外没有谁不登门拜谒,只有谢景仁不到。到了三十岁,才担任著作佐郎。桓玄诛杀司马元显之后,见到了谢景仁,很理解他,对身边的人说:“司马元显父子说什么不失败呢,让谢景仁这样有才华的人三十岁才当上著作佐郎。”桓玄当了太尉,就让谢景仁补行参军,后又转为大将军,仍参管军事。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每次出行,殷仲文、卞范之等人都骑着马跟在后面,只让谢景仁在辇上陪坐。高祖任桓修抚军中兵参军,曾经到谢景仁处商议事情,谢景仁和他谈得很高兴,于是留高祖一起吃饭。酒食尚未置办好,景仁受到桓玄宣召。桓玄性子急躁,片刻之间,骑马携诏书的使者相继而至。高祖多次请求离开,景仁不答应,说:“主上对待我们臣下,应当有一定的法则。我将要和客人一起吃饭,他怎么就不能等待。”从头到尾安稳地坐着,直到吃饱了,然后才应诏前去。高祖对此很感激,常常称赞景仁为太傅谢安的孙子。等到平定京邑后,高祖进驻石头城,景仁与百官同去拜见高祖,高祖注视着他说:“这是名人之孙啊。”义熙五年,高祖认为国内祸乱已经平息,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鲜卑。朝廷议论都认为不可。刘毅当时镇守姑孰,坚决劝阻高祖,认为“苻坚侵犯边境时,谢太傅尚且不亲自带兵出征。宰相远征,会动摇国家基础。”只有景仁一人说:“您建立齐桓、晋文的功业,顺应了上天的意志和人民的心愿,挽救复兴王位,铲除荡平奸逆,虽然功劳伟大直追远古,然而恩泽刑罚还远未使天下信服,应当继续消灭残余的,巩固应该保护的,广泛树立声威大略。鲜卑紧邻我国疆土,屡次侵犯边陲,讨伐罪人而抚慰百姓,就在此一举。平定鲜卑之后,养精蓄锐,休整步卒,然后再进军洛阳一带,修复先帝园陵寝庙,哪里有坐视敌寇扩张,放纵敌人以至遗留祸患的呢?”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北伐的时候,又把谢景仁转升为大司马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并加给事中,后又迁为吏部尚书。八年,任谢景仁领军将军十二年。十一年,又转为右仆射。十二年,谢景仁去世,当时四十七岁。下葬之日,高祖亲自吊唁,哭得很悲痛。8.①诗歌颔联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②描写在优美恬静的水边安眠的野凫,在风日和煦的春天绽放春花的老树,将诗人的闲情逸趣融入眼前“野凫”“老树”中。(2分)③表达了作者悠闲恬静的情感。(2分)9.①对东溪的喜爱与留恋。东溪的美景赏心悦目,作者沉浸其中迟迟不肯离开,足见其对眼前之景的留恋与喜爱。②悠然闲适之情。颔联与颈联写野凫悠闲、老树著花、蒲茸整齐、沙石明净,意境恬淡富有闲意,传达闲适之情。③老当益壮之情。“老树着花无丑枝”中可看出虽为老树却也绽放春花,焕发勃勃生机,恰是作者暮年即将出仕,人老心红的写照。(每点2分)10.(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1.(1).D(3分)C(2分)A(1分)(试题分析:解答此类理解、概括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作品作品内容、作品结构、作品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本题中,B项关于图瓦婆婆“勤俭持家”的说法是错误的,原文没有这样的文字。E项的错误是:文中并没有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2).①勾画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②折射出社会的世态人情,深化小说的主题。(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试题分析:此题问的是“当地人关心图瓦孵小鸡的描写”的作用,首先应该明白这种描写是社会环境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线电缆维修服务协议
- 定制家具设计建议协议
- 双语客运值班员客运值班员岗位资格要求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的类型和内容课件
-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改善路基路面养护江西交通胡凤辉课
- 中国之治开辟新境界课件
- 个百数表课件
- 【课件】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应用+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小提琴手劳动合同
- 不说脏话班会课件
- 2024年学校采购员岗位职责(五篇)
- 药物临床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探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鉴定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DB32-T 4765-2024 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实施指南
- 龟兔赛跑英语故事带翻译完整版
- 中学驻校教官管理方案
- Siemens Simcenter:Simcenter声振耦合分析技术教程.Tex.header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17课《紫藤萝瀑布》名师-特级教师-余映潮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