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异质性、出口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一、引言企业异质性是近些年研究企业活动的一个新视野,沿着这个视野提出了不少论题,其中两个论题最受关注:一个是企业出口,另一个是企业创新。前一个论题是由伯纳德和杰森(BernardandJensen)、梅勒兹(Melitz)较早提出的,迄今的研究结论大多支持高生产率企业倾向于出口的“自我选择”假说。[1][2]在聚焦于中国企业的研究中,如赵伟和赵金亮认为,企业异质性视野的“中国情景”具有新的内涵,这便是企业所有制差异。作为始终强调公有制重要性的转型经济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在中国是个无法绕过的现实。[3]企业创新论题可追溯到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Schumpeter),他认为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创新,这一推断是被后续研究者称作“熊彼特假说”的重要内涵之一,且该推断中包含了规模异质性。[4]近期引入的企业异质性特征的创新研究已由规模异质性拓展至多维度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利润、年龄、资本密集度等。在微观企业层面,生产率是其最为重要的异质性特征之一,关于生产率和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鲜有研究考虑企业生产率如何影响其创新行为,即是否存在高生产率的企业倾向从事创新活动的“创新自选择”行为。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特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方面做进一步拓展。由于企业的TFP通常反映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或制度环境等非生产性因素的贡献,因此不同的TFP水平通常意味着企业的技术水平或效率各异,从而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会有所不同。[5]除了新拓展的TFP异质性之外,本文还将着重关注企业规模及人力资本两类异质性特征。不论是早期对熊彼特假说的检验,还是后续的拓展研究均表明,企业规模与创新存在密切联系,但关于两者之间是U型或是倒U型关系的结论不一。这可能源于不同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和所选取指标的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关键因素进行再检验。根据效率工资理论,支付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可以吸引到较高质量的劳动力,而这些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和知识水平的员工更有能力去从事创新性活动。因此,那些工资报酬和福利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概率也更大一些。但是现有的关于这一因素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企业的出口行为也是影响其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出口能使企业获得最直接的市场信息和国外消费者的偏好消息,企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产生最直接的产品创新,出口也因此成为创新最直接有效的渠道和方法。另一方面,企业的出口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迫使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生产并销售新产品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因此,不论是企业的主动学习,还是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出口行为均会激励企业的创新。前已提及,中国情景的企业异质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当属所有制差异。然而,目前尚未有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同时引入上述因素聚焦中国现实的研究。本文主旨在于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并着重考察上述四类因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给“企业异质性——创新”论题注入新的元素;而其现实意义则在于,揭示所有制异质性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即各异质性特征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作用的差异。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关于企业异质性,在与企业创新有关的研究中涉及前面提及的规模、人力资本、利润、年龄、资本密集度等因素,但主要围绕规模异质性而展开。谢赫(Scherer)使用美国的企业数据样本,用销售收入表示企业规模,用R&D人员数来衡量创新,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R&D人员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6]同样是针对美国企业的研究,邦德等人(Boundeta1.)却发现,企业规模和以R&D来衡量的创新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7]朱恒鹏对中国800余家民营企业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规模与创新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8]安田(Yasuda)使用日本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年龄等对以R&D活动代表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他发现,企业规模和年龄与R&D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9]杰弗逊等人(Jeffersoneta1.)使用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数据对R&D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资本密集度越高,企业的创新活动越密集。[10]张杰等人使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调研数据,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将技术人员占比和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作为衡量人力资本因素的两类指标加以控制,证实了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正向促进作用。[11]聂辉华等人首次使用中国企业大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规模、市场竞争与以R&D密度衡量的创新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利润率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企业的出口行为对其创新活动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的代表性文献包括索罗门和谢弗尔(SalomonandShaver)、格瑞德尼恩科等人(Gorodnichenkoetal.)以及布莱提等人(Brattietal.)的研究。[13][14][15]其中,索罗门和谢弗尔(SalomonandShaver)使用西班牙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企业规模、R&D支出和广告密集度一定的情况下,出口参与和出口量均对产品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且在出口行为发生之后产品创新显著增加。[13]格瑞德尼恩科等人(Gorodnichenkoetal.)利用27个转型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调研数据研究表明,包括出口在内的企业国际化方式与产品创新之间具有正向促进关系。[14]布莱提等人(Brattietal.)认为,企业通过出口可以从国外消费者和出口中间商的接触中获取国外市场信息,从而有利于它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变产品现状,或者生产新产品即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出口企业还面临来自国外市场的竞争,这些都是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15]此外,周黎安和罗凯较早关注了在规模等因素对企业创新影响中所有制差异的作用,他们针对中国的研究揭示出企业规模与地区创新活动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同时指出,这一影响主要来自非国有企业,而不是来自国有企业。[16]李春涛和宋敏考察了不同所有制结构下CEO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他们发现国有企业在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引入CEO薪酬激励机制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研发创新。[17]总揽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第一,企业规模与创新究竟是U型还是倒U型关系仍然莫衷一是,人力资本、利润、年龄、资本密集度等其他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创新均存在一定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文献均尚未触及企业异质性最为关键的特征之一——TFP因素。①[18]第二,出口行为对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已被一些经验研究所证实,针对中国的代表性研究如张杰等人从创新投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刘和巴克(LiuandBlack)从产业层面予以论证,但关于出口对企业创新行为尤其是产品创新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值得进一步探讨。[11][19]第三,即便已有文献提及了不同所有制之间创新活动的差异,但缺乏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细分。因此,本文在拓展并综合多维度异质性特征的前提下,重点关注TFP、规模、人力资本等三类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鉴于出口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将其一并纳入实证分析框架。同时,还考虑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的异质性因素,这便是所有制差异。由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可以设定并简化为:不同所有制类型下“多维度异质性特征及出口”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三、模型、数据与变量说明这部分将基于前述的实证分析框架,进行具体的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变量的说明。(一)计量模型设定本文所使用的模型是二元决策的Probit模型,其形式如下:式中,对于φ[·],假定其为满足0<φ[·]<1的标准累积正态分布函数。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现实背景以及所使用的数据样本,设定了如下形式的计量模型:具体的变量说明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尽可能缓解由于联立性问题所导致的内生性估计偏误,本文将解释变量做滞后一期处理。②(二)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数据源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括2000-2003年期间全部的国企以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企。根据新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将企业分为:国有、集体、私营、港澳台、外商投资及其他6类。在数据样本的处理上,主要参照了赵伟等人的数据筛选标准,并以2000年为基期对相关指标进行了价格指数平减。[20](三)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1.被解释变量。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指标一般可分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大类,前者通常包括R&D支出等创新的“来源”,后者则通常用新产品产值、专利数等创新的“结果”予以表示。由R&D投入到专利发明,再到新产品的生产进而推广销售,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而在中国,专利技术转化率平均不到15%,专利推广率也仅为10%~15%,因此专利数量并非一个很好的体现创新产出的指标。[21]埃克斯和奥德斯(AcsandAudretsch)也曾指出,诸如R&D支出、发明的专利数等并不能直接衡量创新活动本身,它们仅仅体现了创新过程的不同方面而已,新产品的创造却更能体现企业创新活动的最终成果。[22]所以,本文以企业的新产品销售产值是否为零(是,innov=0;否,innov=1)将其技术创新活动设为被解释变量。2.解释变量。首先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关于企业TFP的测度,传统的OLS法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内生性问题,而莱文索恩和佩纯(LevinsohnandPetrin)的方法可以较好地缓解由于内生性问题所导致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选取该方法来测度企业的TFP水平。[23]其次,对于出口变量(ex)本文试图从两个层面予以考察:一是出口参与状态,主要考察企业是否参与出口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按照出口交货值是否为零来界定(出口交货值大于零=1,否则=0);二是出口密度,用出口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表示,由于出口变量存在很多零观察值,为尽可能避免因缺失值过多所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将其以ln(1+ex/sales)的形式引入回归方程中。考虑到潜在的非线性关系,本文还对其平方项进行了控制。再次,关于企业规模(size),③一般可用企业员工数、销售额或总资产来衡量,已有研究表明这些代理变量各有利弊。但谢赫(Scherer)认为,销售额在衡量企业规模上有以下三点可取之处:一是可以反映需求的短期变动情况;二是就企业所使用的要素比例而言是中性的;三是调查研究显示销售额是企业考虑研发预算决策的主要规模变量。[6]国内相关研究如聂辉华等人采用了销售额作为企业规模的代理变量,张杰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销售收入更能体现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11][12]因而本文也采用销售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代理变量,④并且加入其平方项来识别潜在的U型或是倒U型非线性关系。另外,诸如企业的人力资本、利润、年龄以及资本密集度等异质性特征对其创新活动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平均工资(wage)可以作为劳动力质量或人力资本的一个近似替代,较高的工资更容易吸引到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而这些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和知识水平的员工更有能力从事一些创新性活动。企业利润(pro)不但是企业最关键的目标之一,也为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巨额研发资金投入提供了现金流。企业年龄(age)一方面可作为市场、技术、知识等经验积累的体现,因此经营时间较长的企业更具创新的基础;另一方面亦有观点认为较年轻的企业创新动力也较强,为此本文同时还加入了企业年龄的平方项以识别这种非线性关系。[9]通常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技术含量也较高,而创新性产品对资本、技术等也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因此企业的资本密集度(k/z)会对其创新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有研究将市场势力等反映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作为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之一,但本文囿于所使用的数据不存在行业销售收入等指标,笔者不单独对此因素进行考察,⑤考虑到市场势力很大程度上被企业所属的行业特征所吸纳,⑥因此这一因素的作用将体现在对行业虚拟变量的控制上。[24][25][26][27]3.其他控制变量。按照所有制类型生成6类虚拟变量(own);根据地区代码生成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虚拟变量(reg);根据二分位的行业代码生成38个行业虚拟变量(ind);为控制年度外部冲击的影响,还生成了年份虚拟变量(year)。上述各研究变量及其预期符号可用表1予以归纳。在对变量的选取及其预期符号进行详细说明和初步判断之后,笔者对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具体见表2。考虑到各解释变量之间潜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还列出了主要解释变量间的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详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除了企业规模和利润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偏高,达到0.4192,其他各主要解释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于企业规模和利润水平,本文在实际的计量模型中控制了体现非线性关系的企业规模的平方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两者之间潜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再者,对于其他企业特征而言,从初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均与企业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下面本文将根据上述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四、计量结果与分析(一)总体样本下的基准回归由表4的计量结果可知,对于中国总体企业而言,生产率异质性(TFP)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显著而稳健的正向作用。这证实了该因素对企业创新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具有较高TFP水平的企业其技术水平较高,从而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也较强,因而表现出较高的技术创新倾向。这种高TFP企业更倾向于创新的微观决策机制,与高TFP企业在出口决策上的“自我选择”机制如出一辙。因此,整体而言,生产率异质性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上存在明显的“创新自选择”效应。出口参与确实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印证了前文所提及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促进效应的合理性,这两种机制均会促使出口企业具有更加强烈的创新意愿。该结论与周黎安和罗凯所得出的经济开放促进创新活动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类似的。[16]特别地,从表4的估计参数来看,TFP和出口参与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诸因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为此类因素的重要性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经验支持。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存在稳健的U型关系,这与邦德等人(Boundetal.)、安田(Yasuda)以及安同良等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规模较小和较大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创新倾向。[7][9][26]对小企业而言,可能由于其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只能借助差异化的创新产品来赢得部分市场份额;而大企业因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具有从事创新活动的天然优势,因此这两类企业均具有较高的创新倾向;规模居中的企业创新意愿并不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更易于实施仿制同行业中大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的“追随战略”所致。[16]另外,根据估计参数求得的拐点可知,仅有不到0.8%的观察值落在了U型曲线的左边,即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较大的规模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作为人力资本近似替代的平均工资,对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较高的工资确实可以吸引到较好的创新性人才,通过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进而生产并销售更多的创新性产品。企业的利润显著提高了其创新倾向,这一方面源于企业试图通过创新获得更高利润的激励,另一方面源于利润缓解了企业在创新投入上对所面临的资金或现金流约束,使得这些企业更有余力去从事创新活动。企业年龄与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年龄较小和较大的企业更倾向于创新,这可能是由于新企业只能借助差异化的创新性产品获取一席之地,而那些已经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老企业可凭借其已有经验以及技术积累不断推出新产品。资本密集度与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这也体现出创新对资本较高的依赖性。另外,较高的资本密集度也意味着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而计量结果也恰恰表明具有较高进入壁垒的行业具有较高的创新倾向。此外,从所有制虚拟变量对应的估计参数可知,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易创新(限于篇幅,未报告结果),这与聂辉华等人以及李春涛和宋敏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2][17](二)所有制视角下的分样本回归考虑到所有制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存在重要影响,本文按照所有制类型进行分样本回归,以排除这种由于制度类型差异所带来的其他因素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的干扰。笔者预期,对于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而言,各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5。由表5不难看出,在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中,各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其中,TFP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的“创新自选择”行为存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出口参与以及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与总体样本基本一致,表现出显著且稳健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在国有企业呈现十分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其他三种类型企业却与总体样本类似,均表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利润水平在国有和外资企业中对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在民营和港澳台企业(尤其是民企)中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究其原因,这很可能是由于中国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国有和外资企业几乎不存在融资约束,而后两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却因政策性歧视很难获得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外部资金,这就使得利润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乃至创新活动尤为重要。企业年龄与创新的关系只在民营企业中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而在其他类型企业中这种非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存在。资本密集度在国有、民营以及港澳台企业中均表现出对创新活动的显著促进作用,而外资企业中的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源自外资进驻中国的劳动力寻求型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外资企业的创新行为确实缺乏外部激励及内在动力。(三)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先前计量分析中的出口变量为(0,1)出口决策,下面笔者将用出口密度(出口交货值/总销售收入)进行再检验。考虑到出口与中国企业创新可能存在U型或倒U型关系,本文通过加入出口密度的二次项进行了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11]具体的回归结果见表6和表7。表6是基于总体样本的再检验。由结果可知,出口密度和企业创新倾向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与张杰等人的结论基本一致。[11]同时,根据一次项和二次项的估计系数计算出拐点之后可知,绝大多数样本观察值(总样本的99.6%)仍然落在了正相关区域,这表明用出口交货值占比衡量的出口密度与创新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趋势递减的正相关关系。表7是对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再检验。由结果可知,无论对哪一类型的企业而言,TFP对其创新倾向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关于出口对创新的影响,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在港澳台和外资企业中这种非线性关系并不显著。特别地,在港澳台和外资企业中,出口密度和创新倾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却表现得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大多从事“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或以“代工”(OEM)的方式进行生产,其产品主要以出口国际市场为主,且销售渠道相对稳定,无需依赖于以新产品的开发来获取订单。因此,对部分企业而言,较高的出口密度对企业创新活动非但没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张杰等人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我国出口产品大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使得此类企业被锁定在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和技术路径上,进而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11]此外,表7中的其他异质性特征对创新的影响与表5中的结果基本一致。五、结论性提示本文围绕创新论题,首次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特征从TFP因素拓展,同时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考察了多维度异质性特征、出口等因素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中,本文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从总体以及所有制分样本两个维度展开。结果表明:(1)TFP对所有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自选择”效应。(2)出口参与显著提高了各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但出口密度与创新活动在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在外资(包括港澳台)企业中呈现的非线性关系并不明显。(3)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在国企中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在其他类型企业中则为U型关系。(4)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倾向在各类型企业中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利润水平、年龄以及资本密集度等其他异质特征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企业TFP的提升或内部制度环境的改善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依托,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因此,企业在致力于提高其自身TFP水平的同时,也需注重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本战略以吸引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出口参与对创新的影响意味着让更多的企业从事出口会提高创新的可能性;但出口密度对创新的影响依所有制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外资企业较高的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因此,政府不应过度依赖于此类企业出口量上的扩张,而应该鼓励并帮助更多的本土企业参与到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 大学有哪些课程设计
- 机房组网课程设计
- 机床床身铸造课程设计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 机场跑道课程设计
- 高中生物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4教案 浙科版必修1
- 机器人控制课程设计
- 机器人matlab仿真课程设计
- 机制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 2024年加工定制合同要点
- 2024220kV 预制舱式模块化海上风电升压站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9 作息有规律 教学课件
- 2024新人教版道法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职业技能竞赛初赛理论知识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习报告个人小结
- 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与分析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一
-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2024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