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评价_第1页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_第2页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_第3页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_第4页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一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1旅游资源为中国十大资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指出,中国有十大资源即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报告认为,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潜力。2中国旅游资源四大特征①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④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敦煌莫高窟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雄踞凌云山,俯视三江的乐山大佛,坐像高71米,体宽28米,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石像。二中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主要是从地文景观水资源生物资源气象资源等方面进行的评价(1)中国地文景观及其评价东部地区(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有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江水丰沛,山青水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加之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学习目标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及分布状况。掌握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与代表性景区景点。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及其构造特性。了解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与分布状况。掌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及代表景点。旅游资源概述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在讨论旅游资源这个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资源一词的含义。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水力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而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由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因而对旅游资源的概念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这里介绍几种关于旅游资源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民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另一种观点认为: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都为旅游资源;还有人提出:旅游资源是指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总称。以上各种有关旅游资源的提法之间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论者认为凡是具有旅游吸引力者都属于旅游资源,狭义论者则强调有无经济价值。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枟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枠中提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这一概念首先淡化了上述广义和狭义之别,并在提到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出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三大效益并重的提法,是符合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因此,与其他提法相比,这一概念的定义更具有科学的前瞻性。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目前对旅游资源的分类,较为普遍的是从旅游资源属性的角度,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是自然和人文两类资源的有机结合、紧密伴生的景观———即混合型旅游资源,这种旅游资源既有迷人的自然景色,又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是深受旅游者欢迎的一类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存在的各种地理要素,它从地球出现就存在,并随着地表自然变迁而变化,具体说,它是由地球的大气圈、山川、河流、海洋、岩层、土壤、植被和动物等自然界物质组成的。它也是人文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物结合的表现,是人类创造的景观。它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自身的制约。因此,构成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比较复杂,既包括有形的旅游资源,也包括无形的旅游资源。三、旅游资源的特点1畅多样性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集合概念。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人文两大类别。此外,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总之,多样性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也决定了人们旅游动机的多样性。2畅定向性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但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则无多大吸引力或根本没有吸引力。因此,任何一项旅游资源都有吸引力定向的特点,即只能吸引旅游市场中的某部分旅游者,而不可能对全部旅游市场具有同样大的吸引力。3畅唯一性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尤其珍贵的文物是不能再生和替代的特殊资源,因而也就具有唯一性,如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巴黎艾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都是如此。当然,在现代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异地仿建这些建筑并非不可能,但是仿制品脱离了历史和环境,从而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4畅变化性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历史遗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兴趣、需求以及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人文旅游资源也会得到不断的创造和补充,而自然旅游资源也会因旅游经营者的深入开拓而不断被开发、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会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也是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变化的原因之一。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位置、疆域和邻国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占亚洲面积的1/4,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49°,相距约5500km(北纬4°30′~北纬53°33′),东西横跨经度61°,约5200km(东经135°20′~东经74°40′),东西两端的时差达4小时以上。我国陆上疆界长达2万多千米,有14个邻国。东临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部和西南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和西北部临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我国东部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总长约18000多千米。沿岸有大小岛屿6500多个,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辽阔的国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为旅游者提供了广阔的旅游空间,也创造了多样的旅游环境,既有较大的旅游环境容量,又可以适应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并可开发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口约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在地区分布上,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0畅6%,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9畅4%(2005年底数字,不包括台湾和港澳),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藏族、满族、朝鲜族、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黎族、哈萨克族、傣族等,以上18个少数民族人口总和约为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缤纷各异的民族风情为现代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开发添光加彩。地貌概况及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由极高山、高山和大高原组成,平均海拔4000多米,有“世界屋脊”之称。从青藏高原往北、往东越过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东侧3000m等高线这条地貌分界线,进入第二级阶梯,这里主要是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平均海拔为1000~2000m。从第二级阶梯向东,越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进入第三级阶梯,这里主要由广阔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组成。从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等,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0m以下,平原地区海拔低于200m。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都有分布。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1/3以上。西部山脉海拔一般在3500m以上。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m的高峰共有14座,我国就占了9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周围。我国的山脉在不同构造体系的影响下,山脉排列与走向有一定规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系列: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如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如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③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④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如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两国边境线,海拔8844畅43m,为世界第一高峰。第1章黄河中下游历史文化旅游区1.1北京市旅游资源1.1.1北京市概况1.1.2北京市旅游资源1.2天津市旅游资源1.2.1天津市概况1.2.2天津市旅游资源1.3河北省旅游资源1.3.1河北省概况1.3.2河北省旅游资源1.4山东省旅游资源1.4.1山东省概况1.4.2山东省旅游资源1.5山西省旅游资源1.5.1山西省概况1.5.2山西省旅游资源1.6河南省旅游资源1.6.1河南省概况1.6.2河南省旅游资源1.7陕西省旅游资源1.7.1陕西省概况1.7.2陕西省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2章东北林海雪原旅游区2.1黑龙江省旅游资源2.1.1黑龙江省概况2.1.2黑龙江省旅游资源2.2吉林省旅游资源2.2.1吉林省概况2.2.2吉林省旅游资源2.3辽宁省旅游资源2.3.1辽宁省概况2.3.2辽宁省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3章江南山水名胜旅游区3.1上海市旅游资源3.1.1上海市概况3.1.2上海市旅游资源3.2江苏省旅游资源3.2.1江苏省概况3.2.2江苏省旅游资源3.3浙江省旅游资源3.3.1浙江省概况3.3.2浙江省旅游资源3.4安徽省旅游资源3.4.1安徽省概况3.4.2安徽省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4章湘鄂赣革命胜迹旅游区4.1湖南省旅游资源4.1.1湖南省概况4.1.2湖南省旅游资源4.2湖北省旅游资源4.2.1湖北省概况4.2.2湖北省旅游资源4.3江西省旅游资源4.3.1江两省概况4.3.2江西省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5章川渝巴蜀文化风景旅游区5.1四川省旅游资源5.1.1四川省概况5.1.2四川省旅游资源5.2重庆市旅游资源5.2.1重庆市概况5.2.2重庆市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6章西南岩溶地貌民族风情旅游区6.1云南省旅游资源6.1.1云南省概况6.1.2云南省旅游资源6.2贵州省旅游资源6.2.1贵州省概况6.2.2贵州省旅游资源6.3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资源6.3.1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6.3.2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7章华南南国海滨现代风貌旅游区7.1福建省旅游资源7.1.1福建省概况7.1.2福建省旅游资源7.2广东省旅游资源7.2.1广东省概况7.2.2广东省旅游资源7.3海南省旅游资源7.3.1海南省概况7.3.2海南省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8章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风情旅游区8.1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8.1.1香港特别行政区概况8.1.2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8.2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8.2.1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8.2.2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资源8.3台湾省旅游资源8.3.1台湾省概况8.3.2台湾省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9章青藏雪域高原宗教文化旅游区9.1青海省旅游资源9.1.1青海省概况9.1.2青海省旅游资源9.2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9.2.1西藏自治区概况9.2.2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本章练习题第10章西北大漠风光丝路文化旅游区10.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10.1.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10.1.2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10.2甘肃省旅游资源10.2.1甘肃省概况10.2.2甘肃省旅游资源10.3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资源10.3.1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10.3.2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资源1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资源10.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10.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旅游资源开发》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个性化发展模块”中的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在旅游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程的开设,是以《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足旅行社认识实习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将来从事旅行社和景区管理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旅游资源开发》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为旅游管理专业今后多渠道全方位实施工作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程重点突出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及文化背景;将导游员、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分解成学习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导游、景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基本概念、原理、技术方法、最新理念,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完成旅游业调查与实践。使学生学会撰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业发展建议及导游词编写要点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完成旅游资源开发认知(包括认识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包括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历史古迹类类旅游资源、古典园林类旅游资源、民俗民风类旅游资源、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旅游人造景观、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调查(包括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提炼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五个模块共19项学习任务。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以旅游职业能力调查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开发和“工学结合”为平台,形成工作任务驱动,模拟与仿真结合的设计理念。(一)设计理念从旅游职业岗位(群)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旅行社、饭店宾馆、景点景区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导游、接待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等应用性人才。根据岗位(群)的岗位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优化培养体系,我们明确了以强化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技巧为手段,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构建了“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特长才艺”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生只有以专业为核心,触类旁通,才能形成基本素质结构,专业基础是强调专业的同一性和特色性,保证学生具备旅游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其次,依据高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面向就业,通过技能与能力的强化培养,形成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贯通机智,以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三,通过特长才艺为个性特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发展水平,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二)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校企工件课程,共同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基础上,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通过顶岗实习,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其个性发展等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环节中,使人才培养目标更贴近市场需要。1、通过校企共建课程,采用项目课程开发理论,针对考试内容进行课程讲授通过旅游企业的参与,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设计教学环节,《旅游资源开发》中许多内容与国家导游资格考试有关,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成因、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内容与历史、政治、文化、民俗、建筑、宗教联系紧密,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该针对性强,重点突出。2、校内外实践结合,加强学生对导游词的编写、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开发能力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学生不仅要认识旅游资源、欣赏旅游资源,还要学会导游词的编写,具备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更要在课外实践。校内外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这些能力的养成。3、顶岗实习,完成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其他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对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顶岗实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将所学旅游资源开发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