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下游工艺开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_第1页
生物药下游工艺开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_第2页
生物药下游工艺开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_第3页
生物药下游工艺开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_第4页
生物药下游工艺开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药下游工艺开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把质量安全作为医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化学仿制药等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医药行业发展趋势(一)大分子药物全球研发热潮兴起,下游外包需求强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癌症等疾病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提升,患者基数不断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疾病宣传科普力度的加大、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基层诊疗规范度的提升以及伴随诊断等疾病检测技术的不断普及等,我国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及眼科疾病等存在重大临床未满足需求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也在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生物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全球掀起了大分子药物的研发热潮,生物技术不断突破,ADC、双抗、CAR-T治疗的发展如火如荼。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生物药市场预计到2025年、2030年分别增长至5,411亿美元、8,148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2.4%、8.5%。受惠于生物药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上游生物药CDMO市场将蓬勃发展。CDMO企业通过扩展业务范围,贯穿新药研发生产全流程,在整个药品生命周期内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研发效率,减少获客成本并增强客户黏性。此外,CDMO企业通过投资自建或并购整合行业资源,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通过更全面的服务吸引下游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具体而言,横向布局新业务已成为国内CDMO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即小分子CDMO逐步发展成大分子CDMO,例如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等小分子CDMO企业通过投资自建和扩张并购的方式逐步发展大分子CDMO业务。(二)人口红利、成本优势推动医药行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人力资源是药物开发的关键因素。生物药CDMO行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属性,尤其是为满足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创新药的工艺开发、药学研究等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从商业模式上享受工程师红利。此外,中国CDMO企业单位人工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基于CDMO行业需要高端人员集群服务的特点和国内的成本优势,国内CDMO企业能够利用工程师红利发挥成本优势、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实现临床管线的引流。另一方面,国内CDMO行业具有更高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在物流、原材料、能源等方面具有生产成本优势,在国内建设CDMO产能并承接全球产能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成本优势,下游跨国药企等客户转向采购国内CDMO企业的专业服务,带来整体外包比例提升,并推动国内生物药CDMO服务的产业升级。(三)新兴制药企业不断崛起,去中心化趋势带来医药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较大型跨国药企而言,新兴医药企业资金、产能有限,更为注重降低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对CRO和CDMO的需求相对更高。根据IQVIA统计分析,全球新兴制药企业(收入在5亿美元以下)临床后期管线占比已从2003年的52%提升至2018年的72%,在研后期管线方面,新兴制药企业占比已达70%以上,即全球医药产业呈现一定的去中心化趋势。未来随着新兴制药企业在研管线数量占比的提升,CDMO行业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一)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严格执行GMP要求,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贯彻质量源于设计理念(QbD),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加强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生产质量体系。(二)推动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全面提升基本药物质量水平,落实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要求,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任务。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均一性和可控性。实施国家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开展与国际标准对标,制定在用医疗器械检验技术要求,推动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升医疗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药用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标准体系建设,增加国家标准收载品种,鼓励企业提高规范生产能力,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完善测量管理体系,促进提质增效。(三)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保护和传承中药传统品牌,鼓励发展非处方药(OTC药物)和医疗器械知名品牌,培育通用名药物大品种,形成一批销售额20亿元以上品牌仿制药,改变产品同质化发展、市场集中度低的局面,促进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约450亿元,较2010年翻两番。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下,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210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达本胺、康柏西普等15个1类创新药获批生产,110多个新化学仿制药上市,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技术水平提升,PET-CT、128排C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和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获批上市。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代表,我国医药创新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产业政策更加有利《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国家继续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继续实施,将为医药工业创新能力、质量品牌、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研发支撑支持建设临床前药效评价平台,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GCP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优化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布局,统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满足新产品开发和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后质量评价的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创业孵化、开放实验室等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撑研发型小企业发展。加强医药研发公共数据和资源平台建设,提高开放共享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医药领域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早期研发项目实施和创新型企业成长。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升级。加快推进医药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企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二)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安全作为医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化学仿制药等重点领域质量提升。(三)坚持保障供给围绕疾病防控需求,发展临床急需产品,加强基本药物供给能力建设,健全药品流通网络,完善医药储备体系,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四)坚持集聚集约加强区域协同和区域联动,发展专业化、循环化医药园区,引导企业重组整合,构建分工协作、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提高产品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五)坚持开放合作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素,加强技术、人才、产能、资本合作,推动医药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医药行业竞争格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和海普瑞占据2021年中国生物药CDMO市场份额的前三位,其中药明生物主要以抗体类药物及疫苗CDMO为主并凭借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占据市场龙头地位,药明康德主要以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为主,海普瑞下属生物药CDMO业务的生产基地均位于美国。推动创新升级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质量,培育重大产品,满足重要需求,解决重点问题,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推动化学药研发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