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博的学习资料_第1页
神经系统博的学习资料_第2页
神经系统博的学习资料_第3页
神经系统博的学习资料_第4页
神经系统博的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博的学习资料第1页/共146页2了解神经元活动与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规律。脑的高级功能。受体、递质的作用。中枢与外周递质的分类。内脏活动的调节。掌握信息在中枢传布的特征。神经元间相互作用方式,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突触传递原理与过程。受体与外周神经递质系统(Adr和Ach)躯体感觉两种投射系统。中枢神经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功能。第2页/共146页3主要内容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2、神经元间相互作用方式。经典突触概念与传递。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分类。受体学说与外周神经系统。3、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中枢抑制。4、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丘脑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丘脑非特异性核群及向皮层的弥散性投射。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丘脑接替核群及感觉向皮层的投射。5、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单位。脊髓的运动反射:牵张反射(腱反射与肌紧张)。脊髓休克的概念。6、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的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机能特点。植物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外周递质和受体。第3页/共146页4第一节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功能

第4页/共146页5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细胞体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始段轴突:离开细胞体后形成神经纤维生理功能:将起始于轴丘始段的AP传向轴突末梢(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第5页/共146页6神经元胞体突起树突轴突始段(AP)轴索突触小体

功能: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神经元是NS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6页/共146页7形态特点:四个重要部位:♧胞体/树突上的受体部位;♧产生AP的起始部位;♧传导impulse(神经冲动)部位;♧递质释放部位。第7页/共146页81、分类: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少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少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多

2.基本功能接受、整合、传导、储存信息,产生一定的生理调节和控制效应。有的NC还有内分泌功能。第8页/共146页9(二)神经纤维1、神经纤维的分类(自学)

A.根据纤维直径分

B.根据传导速度分:A类、B类、C类

C.根据信息传送的方向分

D.根据有无髓鞘分第9页/共146页10(1)

根据电生理的特性分类纤维分类来源纤维直径传导速度锋电位时程绝对不应期

μmm/smsmsAAα初级肌梭传入纤维和支配13—2270--120(有髓)梭外肌的传出纤维Aβ皮肤的触-压觉传入纤维8—1330—700.4—0.50.4—1.0

Aγ支配梭内肌的传出纤维4—815—30

Aδ皮肤痛、温度觉传入纤维1—412—30B(有髓)自主神经节前纤维1—33—151.21.2C(无髓)sC自主神经节后纤维0.3—1.30.7—2.32.02.0drC后根中传导痛觉的传入纤维0.4—1.20.6—2.02.02.0

第10页/共146页11(2)

根据nervousfiber直径和来源分类纤维分类来源直径传导速度电生理学

μmm/s分类Ⅰa肌梭的传入纤维12—2270—120AαⅠb腱器官的传入纤维12±70±AβⅡ皮肤的肌梭感受器传入纤维(触、压、震动觉)5—1225—70AγⅢ皮肤痛、温度觉、肌肉的深部压觉传入纤维2--510—25AδⅣ无髓的痛觉、温度、机械感受器传入纤维0.1—1.31C

第11页/共146页12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2.神经纤维的功能第12页/共146页13神经纤维传导的传导速度1.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2.有髓神经纤维比无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温度影响也比较大,随温度下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下降(冷冻麻醉)第13页/共146页14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

完整性:(2)

绝缘性:(3)

双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第14页/共146页151、特点:双向运输♪顺向轴浆运输:♪逆向轴浆运输2.意义:进行物质交换和运输。第15页/共146页16轴质运输:神经元轴突内的轴质不断流动,在胞体和轴突末梢之间往返运输物质的过程。主动耗能过程轴质运输减弱或停止,受神经支配的组织因物质供应的减少而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神经性肌萎缩轴质运输与神经纤维的信息传递以及轴突的生长、再生有密切关系

4.神经纤维的轴质运输第16页/共146页17顺向运输:可分为快速顺向运输和慢速顺向运输。快速运输主要是指含有递质的囊泡等的运输410mm/d

;慢速运输是指细胞内新形成的微管、微丝等结构的向前延伸112mm/d

。逆向运输:通过逆向运输转运的物质有轴突末梢摄取的神经营养因子和其他化学物质。205mm/d

破伤风毒素、狂犬病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第17页/共146页18

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三)神经营养效应2、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neurotrophin,NT)第18页/共146页19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cell)第19页/共146页20神经胶质细胞支持作用修复、再生、填充物质代谢和营养(在毛细血管和神经元之间起物质转运功能)免疫应答绝缘与屏障(突起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血脑屏障),选择性的接受血液中的物质第20页/共146页21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第21页/共146页22一、突触(synapse)传递(一)

突触的概念与结构

突触(synapse)定义: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并能传递信息的功能部位。1.化学突触2.电突触3.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第22页/共146页23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成许多分支,其末端失去髓鞘并膨大成球状。突触小体的轴浆内,含大量的线粒体和囊泡(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的膜称为突触前膜第23页/共146页24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含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灭活递质的酶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第24页/共146页25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泡第25页/共146页262、突触的分类

轴突一胞体突触;轴突一树突型突触;轴突一轴突型突触

轴突-树突轴突-胞体轴突-轴突树突-树突第26页/共146页273.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通过传递,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过程。第27页/共146页283.突触传递

AP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通透性↑,Ca2+内流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对各种离子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EPSPIPSPAP第28页/共146页291、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第29页/共146页3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

特征:突触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Na+内流神经元胞体去极化突触后膜对所有离子(Na+、K+、Cl-

,Na+为主)的通透性↑突触后膜去极化(EPSP)机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Ach和NA)第30页/共146页31EPSP的特征:

A.局部去极化

B.没有全或无现象

C.呈电紧张性扩布

D.可以总和(空间、时间)第31页/共146页3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特征:突触后膜出现局部超极化Cl-内流神经元胞体超极化机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甘aa和γ-氨基丁酸)突触后膜超极化(IPSP)突触后膜对部分离子(使后膜对K+、Cl-的通透性增加尤其是Cl-)的通透性↑第32页/共146页33AP传至突触前末梢↓Ca++通道开放––内流

突触小泡向前膜靠拢、融合、破裂

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

与后膜受体结合

后膜对Na+、K+、通透性↑

Na+内流>K+外流,

后膜膜电位↓(去极化)产生EPSP

↓总和

突触后神经元始段处转为AP(-70mV→52mv)↓神经冲动沿轴突向远处传(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

↓与后膜受体结合

后膜对Cl—、K+、通透性↑

Na+、Ca++通道的关闭↓后膜膜电位↑(超极化),产生IPSP↓总和突触后神经元抑制↑第33页/共146页34

EPSPIPSP

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递质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后膜变化离子通透性Na+,K+,Cl-主要是Na+Cl-后膜状态去极化超极化膜电位降低增大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兴奋抑制突触前N元第34页/共146页355.突触传递的特征(P226)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6、后发放第35页/共146页365.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保证神经系统有序进行活动突触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时,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再产生突触后电位等一系列过程,耗时长,称突触延搁或中枢延搁,0.3-0.5ms总和:空间和时间上将局部电位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传入神经冲动频率、自身功能状态、反射中枢内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水平、联系方式后发放:在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发放冲动往往在传入刺激停止一段时间后仍在继续,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对保护CNS有一定意义第36页/共146页37结构基础:缝隙连接两侧膜间隙小,有水通道蛋白相连,电阻抗低,易进行电紧张性扩布。传递呈双向,速度快。(二)电突触第37页/共146页38(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第38页/共146页39♣二、神经递质和受体:Neurotransmitterandreceptor(一)神经递质(P227)神经递质的概念2.递质共存(coexistence)(P229)第39页/共146页40神经递质定义: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分类:根据其存在部位不同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

第40页/共146页41Ach——胆碱能神经纤维NA——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ATP——嘌呤能纤维肽类——肽能纤维外周神经递质第41页/共146页42外周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Ach):释放Ach作为递质的神经末梢称为胆碱能神经。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释放肽类或嘌呤类递质的纤维除外)、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即支配多数小汗腺引起温热性发汗和支配骨骼肌血管引起防御反应性舒血管效应的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ACH—毒蕈碱样作用自主神经节前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ACH—烟碱样作用第42页/共146页432.去甲肾上腺素外周神经末梢释放另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在高等动物中,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外周神经递质第43页/共146页44外周神经递质3.嘌呤类或肽类递质外周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外,还有以释放三磷酸腺苷或肽类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分别称为嘌呤能或肽能神经纤维。它们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其神经元胞体位于壁内神经丛中,可接受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的支配。第44页/共146页45中枢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极为广泛,如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包括其轴突发出到闰绍细胞的侧支,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性感觉投射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各个环节、纹状体、边缘系统的梨状区、杏仁核和海马等部位都有乙酰胆碱递质的存在。中枢胆碱能系统几乎参与了神经系统所有的功能,包括感觉与运动、学习与记忆、觉醒与睡眠、内脏活动以及情绪等多方面的调节活动。此外,还参与镇痛和应激反应。第45页/共146页46中枢神经递质2.单胺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它们分别组成不同的递质系统。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低位脑干。去甲肾上腺素有维持脑电和行为觉醒、维持血压、体温、情绪以及某些神经内分泌功能的重要作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参与血压、呼吸及神经内分泌,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产生于中脑黑质,形成黑质-纹状体投射,对纹状体内胆碱能神经元起抑制作用。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中缝核内,其功能是主要调节痛觉、精神情绪、睡眠、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第46页/共146页47中枢神经递质3.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是作为神经递质在起作用前两种为兴奋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泛,尤以大脑皮层和脊髓背侧部等部位含量较高;后两种为抑制性递质,主要分布于脊髓与脑干中。第47页/共146页48中枢神经递质4.肽类某些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调节腺垂体活动的多肽类神经激素,也起着神经递质的作用。脑内具有吗啡样活性的肽类物质称为阿片肽,在纹状体、下丘脑前区、中脑中央灰质及杏仁核等部位含量较高,可能是调控痛觉传入的递质。脑内还有脑肠肽,如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促胃液素、胃动素、促胰液素等,与摄食活动等生理过程有关。脑内还有其他肽类,如P物质、心房钠尿肽等。其中,P物质可能参与痛觉传入,心房钠尿肽具有中枢性调节水盐代谢的作用。第48页/共146页49

调质的概念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类化学物质,虽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它们并不是在神经元之间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因此这类化学物质被称为神经调质,调质所发挥的作用则称为调节作用。调质与递质非突触联系方式;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起调节功能。第49页/共146页50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一个神经元内只存在一种递质,其全部神经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这一原则称为戴尔原则(Daleprinciple)。近年来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1979年Hokfelt等发现在交感神经节内含NE和SOMT。并产生了递质共存(neurotransmittercoexistence)的概念。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并且可以共存于一个囊泡内,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以后又陆续发现在脑、脊髓和外周组织都有神经肽和经典递质共存的现象,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化学传递概念。递质共存的方式很多(递质与递质;递质与多肽;多肽与多肽),其中比较多见的是一种经典递质与多种神经肽共存的形式。递质共存的现象很普遍,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组织中都有递质共存。递质共存第50页/共146页51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

(如递质、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蛋白分子。

激动剂拮抗剂配体(二)神经递质的受体(P230)

第51页/共146页52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P228-232)1.乙酰胆碱和胆碱能受体

1)胆碱能纤维分布

外周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少量交感节后纤维(汗腺、骨骼肌血管)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中枢脊髓前角运动N元经典感觉投射系统第三级N元与皮层相应感觉区细胞突触联系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基底神经节及边缘系统

第52页/共146页53★外周胆碱能受体的分布、生理效应、激动剂和拮抗剂MMuscarinicreceptor)毒蕈碱受体分布副交感节后Nf支配的效应器上(大部分内脏)生理效应副交感N末梢兴奋的效应①心脏的抑制;内脏平滑肌收缩(支气管、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行肌)②消化腺分泌,括约肌舒张;③部分血管舒张(软脑膜、外生殖器)交感胆碱能节后Nf支配的效应器上①骨骼肌血管舒张②汗腺分泌NNicotinicreceptor激动剂/阻断剂Ach、毒蕈碱阿托品受体第53页/共146页54NNicotinicreceptor烟碱受体植物神经节前f支配的效应器上(神经元型烟碱受体–N1)①突触后膜上产生

EPSP→节后神经元兴奋②肾上腺髓质分泌

Adr终板膜上(肌肉型烟碱受体—N2)终板电位→骨骼肌收缩Ach,烟碱(nicotine)六烃季胺筒箭毒十烃季胺筒箭毒M1主要存在于脑内M2主要存在于心肌和平滑肌M4主要存在于胰腺的腺泡和平滑肌M3M5不清第54页/共146页55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adrenrgicreceptor在CNS的分布及其主要功能分布低位脑干,特别是中脑的网状结构、脑桥、延髓的网状结构功能特点兴奋、抑制因部位而定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是指含有邻苯二酚基本结构的胺类。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oradrenaline,NE)和肾上腺素(epinephrine,adrenalin,E)。第55页/共146页56αβ受体α1

α2分布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生理效应交感神经兴奋效应血管收缩,子宫平滑肌、瞳孔开大肌收缩.突触前膜调节递质释放量β1

β2心肌细胞膜心缩力↑心率↑心输量↑多数内脏、血管平滑肌血管舒张;支气管、无孕子宫、胃肠等平滑肌舒张;糖效解增强阻断剂酚妥拉明(α1>α2)、哌唑秦(α1)育亨宾(α2

)心得安β1β2;阿提洛尔,美托洛尔β1(主)丁氧胺β2(主)♣

外周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生理效应、激动剂和拮抗剂脂肪β3分解代谢增强第56页/共146页573、5-HT及其受体(P228)5-HT神经元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缝核、纹状体黑质)兴奋抑制因部位而定与睡眠、觉醒、情绪反应有关

5-HT受体有7种

5-HT1—5-HT7第57页/共146页585.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P229)

———————————————————————————谷氨酸大脑皮质、脊髓兴奋性递质γ-氨基丁酸大脑皮质的浅层抑制性递质小脑皮质浦氏细胞甘氨酸脊髓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性递质————————————————————————————4、多巴胺递质受体系统(P228)

分布:黑质-纹状体束(起抑制作用)中脑-边缘前脑结节-漏斗(调节垂体内分泌功能)受体:D1D2D3D4D5第58页/共146页59第三节、反射定义:反射是指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适应性应答。第59页/共146页60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reflexarc)来实验,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第60页/共146页61

1.单线式

2.分散式

3.会聚式

4.环路式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第61页/共146页624.中枢抑制在任何反射活动中,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某一反射进行时,某些其他反射即受抑制,例如吞咽时呼吸停止、屈肌反射进行时伸肌即受抑制。反射活动所以能协调,就是因为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如果中枢抑制受到破坏,则反射活动就不可能协调。例如,用士的宁破坏脊髓抑制活动后,任何一个微弱刺激会导致四肢出现强烈的痉挛性收缩,失去了反射活动的协调性。根据中枢抑制产生机制的不同,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两类。第62页/共146页63(1)突触后抑制特点:通过中间神经元介入,由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产生IPSP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由这一抑制性神经元发出的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能使所有与其发生突触联系的其他神经元都发生抑制,产生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按此观点,一个兴奋性神经元通过突触联系能引起其他神经元产生兴奋,但不能直接引起其他神经元产生突触后抑制;它必须首先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元,转而抑制其他神经元。第63页/共146页64分类:

传入侧支性抑制

意义: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B.回返性抑制

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随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1、突触后抑制第64页/共146页65感觉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在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的同时,其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使另一个神经元抑制。这种现象称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这种抑制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第65页/共146页66AB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抑制。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其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其轴突释放抑制性递质,返回作用于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抑制它们的活动。使神经元的活动随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第66页/共146页67(2)突触前抑制结构基础:轴突-轴突突触定义:通过轴突-轴突活动,导致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减少,使突触后膜上形成的EPSP减小,不容易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第67页/共146页68突触前抑制机制末梢A兴奋时释放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末梢B上的GABA受体结合末梢B对Cl-的通透性增加末梢B去极化传到末梢B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进入末梢B的Ca2+数量下降末梢B释放兴奋性递质量下降突触后神经元的EPSP下降在感觉传入系统中多见对调节感觉传入有重要生理意义第68页/共146页69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抑制性质去极化抑制超极化抑制兴奋性N元抑制性N元产生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抑制机制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EPSP↓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产生IPSP主要存在部位感觉传入系统CNS广泛存在(运动传出系统多见)生理意义调节感觉传入反射活动协调突触前N元突触后膜兴奋性升高降低第69页/共146页70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SensoryFunctionofNervousSystem刺激感受器神经冲动大脑皮层换能感觉传导通路脊髓、脑干、丘脑第70页/共146页71感受器:感受刺激,换能脊髓和脑干:接受感觉传入冲动的基本部位丘脑:感觉机能较高级部位大脑皮层:处理分析第71页/共146页72浅感觉传导通路(痛、温、轻触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精细触压觉)先上行后交叉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第72页/共146页73二、感受的投射(一)丘脑核团分类丘脑是位于大脑皮层下的卵圆形灰质块,由近四十个神经核组成。各种感觉通路(除嗅觉外)都要在此换神经元,然后再向大脑皮层投射。丘脑是感觉的总转换站,同时也能对感觉进行粗略的分析与综合。第73页/共146页741.感觉接替核主要包括后腹核(躯体、头面感觉、空间分布)内侧膝状体(听觉)外侧膝状体(视觉)机体所有特定的感觉冲动(除嗅觉外)传向大脑皮层,诱发大脑皮层产生特定的感觉。特点:点对点投射第74页/共146页752.联络核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它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某些特定区域。在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称为联络核。其主要的神经核团有丘脑前核、外侧腹核、丘脑枕等。第75页/共146页763.髓板内核群是靠近中线的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主要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属于丘脑的古老部分这些核群接受来自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不能向大脑皮层直接投射,但可以间接地通过多突触接替,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部分,起着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重要作用。第76页/共146页77(二)丘脑的两个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的特异性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并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主要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第77页/共146页78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感觉传导的纤维上行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并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髓板内核群,然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这一投射途径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不具有点对点投射;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

主要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上行唤醒作用第78页/共146页79项目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接受的冲动各个特定的感觉冲动有特异性脑干上行激动S的冲动无特异性传入NC接替少(一般为三级)多(多级,多突触)丘脑换元部位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传导途径专一无专一投射部位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IV层)弥散至整个大脑皮层感觉与皮质定位有点对点的联系无点对点的联系作用产生特定的感觉,能触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维持大脑皮层觉醒状态,但不能产生特定感觉第79页/共146页80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自学)1.NC数量大,联系复杂;新皮层分化程度高,分为六层;3.有明确的功能定位;4.感觉柱第80页/共146页811.投射呈交叉性。一侧体表感觉传向对侧皮层的相应区域,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侧性的。2.定位精确,分布呈倒置性。下肢感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顶部,上肢感觉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感觉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仍是正立的。3.代表区面积的大小决定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分辨精细程度

第一体表感受的投射特点:第81页/共146页82牵涉痛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referredpain)。第82页/共146页83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和压痛区患病器官心(绞痛)胃(溃疡)、胰(腺炎)肝(病)、胆囊(炎)肾(结石)阑尾(炎)牵涉痛部位心前区左上腹右肩胛腹股沟区上腹部左臂尺侧肩胛间脐区第83页/共146页84牵涉痛的形成机制

(1)会聚学说发生牵涉痛的躯体组织与患病内脏的传入纤维在进入脊髓时位于同一水平。因而来自内脏痛和躯体痛的传入纤维会聚到同一个后角神经元,由于平时躯体痛经常发生,而内脏痛很少发生,所以将来自内脏的痛觉传入冲动误认为来自体表,这可能是产生牵涉痛的原因。

(2)易化学说来自患病内脏的传入纤维到达脊髓后角同一区域内彼此非常接近的不同神经元,由患病内脏传来的冲动经侧支可提高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即产生易化效应,因而较弱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这可能是内脏疾患引起躯体相应部位产生痛觉过敏的原因。第84页/共146页85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MotorFunctionofNervousSystem第85页/共146页86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大脑皮层运动区、皮质下核团和脑干的下行系统及脊髓这三个水平的神经活动,以骨骼肌反射性活动为基础,调节各肌群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来实现的。躯体运动最基本中枢在脊髓,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第86页/共146页87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1.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脊髓的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β运动神经元第87页/共146页88故α运动神经元被认为是脊髓躯体反射的最后公路轴突末梢在其所支配的肌肉中分成若干小支,每一小支支配一条肌纤维,末梢释放ACH。α运动神经元:数量较多,约占前角运动神经元的2/3它们发出的轴突支配梭外肌①接受来自外周深、浅感受器的传入信息,②接受来自各级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经过整合后,产生一定的反射传出冲动,引起梭外肌的收缩活动第88页/共146页89属于小运动神经元胞体分散于α运动神经元之间支配肌梭内肌纤维(梭内肌),兴奋性高,释放ACH调节肌梭内感受装置的敏感性γ运动神经元β运动神经元对梭内肌和梭外肌都有支配机制不清第89页/共146页90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一个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大小不一,一般是肌肉愈大,运动单位也愈大大的运动单位:产生较大张力;小的运动单位:精细的肌肉运动第90页/共146页91定义:刚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二、脊休克

第91页/共146页92表现:1)断面以下肌张力消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停止不出汗;大小便潴留

2)一段时间后,一些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活动可逐渐恢复(屈肌反射>发汗>排泄)离断面以下脊髓的随意运动和知觉将永远丧失。第92页/共146页93脊休克的产生原因是脊髓失去了高位中枢(如大脑皮层、前庭核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下行纤维)对它的易化作用,使脊髓的兴奋性处于极度低下的状态,以至任何反射均暂时消失。意义:脊髓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第93页/共146页942、脊髓的躯体反射1)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1.屈肌反射

定义:当脊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

意义:保护,避开伤害性刺激

2.对侧伸肌反射

定义:当皮肤受到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时,同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

意义:支持身体,防止跌倒,维持姿势第94页/共146页952)牵张反射定义:受神经支配的肌肉在被外力牵拉时所产生的对抗牵拉的反射性收缩第95页/共146页96牵张反射的反射弧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感受器主要是肌梭中枢:脊髓内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属于本体感受器

梭内肌–γ运动神经元支配第96页/共146页97肌梭与梭外肌并联,

肌梭两端收缩成分与中间的感觉装置串联肌梭的传入神经:Ia和II类纤维第97页/共146页98腱器官存在于肌腱中牵张感受器,属于张力感受器腱器官是一种张力感受器,而肌梭是一种长度感受器。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一般认为,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引致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这样可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第98页/共146页99牵张反射1.类型(1)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它表现为受牵拉肌肉快速明显地同步性缩短,使关节屈或伸,肢体位置移动,故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腱反射的反射时很短,约0.7ms,只够一次突触接替的时间延搁,因而是单突触反射股四头肌肌腱反射意义:通过检查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第99页/共146页100(2)肌紧张是指缓慢持久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它表现为受牵拉肌肉产生紧张性收缩,产生一定的肌张力,以阻止肌肉被拉长,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故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此种反射的中枢突触接替不止一个,故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肌紧张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身体的姿势,是姿势反射的基础。第100页/共146页1013)反射机制反射弧:感受器——肌梭传入纤维——Ⅰa

Ⅱ类

中枢——γ神经元

α神经元

传出纤维——γ传出纤维

α传出纤维效应器——梭内肌梭外肌第101页/共146页102

牵张肌肉→肌梭(+)→Ia神经传入冲动↑→脊髓前角α-运动NC(+)→梭外肌收缩高位中枢→γ-运动神经元→梭内肌收缩↓第102页/共146页103γ环路高位中枢脊髓γ梭内肌轻度持续收缩感觉装置α脊髓中枢梭外肌收缩第103页/共146页104腱反射肌紧张相同点:均属牵张反射,反射弧相似,感受器均为肌梭刺激方式快速牵拉肌腱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效应器快肌纤维慢肌纤维收缩方式同步性收缩持续交替的收缩收缩效果产生短暂而大的张力产生持续而小的张力反射特点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生理意义检查反射的强弱可了解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维持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不同点第104页/共146页105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脑干内对肌紧张调节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易化区——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脑桥被盖和中脑中央灰质及被盖

易化区活动强于抑制区,但易化区活动受脑干外抑制区的抑制而使易化、抑制活动趋于平衡网状结构中存在抑制或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前者称为抑制区,后者称为易化区。抑制区较小,易化区较大。第105页/共146页106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脑干网状结构结构区α运动神经元γ环路肌紧张牵张反射平衡状态第106页/共146页1072、去大脑僵直

1)概念: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

2)机制: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被切断,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所致

3)分类:

γ僵直α僵直本质是过强的牵张反射。第107页/共146页108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108页/共146页109维持身体平衡:小脑绒球小结叶调节肌紧张:小脑前叶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半球。两条环路:大脑-小脑-大脑环路小脑-红核-下橄榄核-小脑共济失调:随意运动的力量、速度、方向和范围不能控制,出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精巧动作第109页/共146页110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维持身体姿势平衡脊髓小脑(小脑蚓部、前叶)–––调节肌紧张皮质小脑(后叶大部)–––协调随意运动共济失调:随意运动的力量、速度、方向和范围不能控制,出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精巧动作第110页/共146页111四、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1、结构纹状体(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苍白球是纤维联系的中心

(二)功能:稳定随意运动控制肌紧张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三)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第111页/共146页112▲表现:运动↓肌紧张↑▲原因与病变部位:中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被破坏▲

表现:运动↑肌紧张↓▲病变部位与原因:纹状体内胆碱能神经元和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被破坏1、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2舞蹈病(charea/Huntington`sdisease)第112页/共146页113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该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的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的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础,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和多巴胺的耗竭。邓小平,巴金,穆罕默德·阿里,哈利·S·杜鲁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第113页/共146页114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①发动、协调随意运动

②调节肌紧张第114页/共146页115㈠运动区1.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4.6区)第115页/共146页116①交叉性支配

(头面部多为双侧性)②机能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呈正变关系③倒置机能定位

(头面部局部正立)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征第116页/共146页117(二)运动传导系统

通过皮质脊髓束(前束内侧)和皮质脑干束与脊髓运动前角神经元、头面部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完成头面部及躯干四肢的肌肉运动(随意运动),另外还于精细肌肉运动和技巧性活动有关.

除此,皮层发出的不经过延髓锥体的下行传导系统(锥体外系)经下行与基底核、丘脑、脑桥、小脑、脑干网状结构的多次换元后控制脊髓前角运动元的活动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肌群间的活动,维持正常姿态第117页/共146页118运动传导通路受损:软瘫:随意运动消失,牵张反射减退或消失硬瘫:随意运动消失,牵张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损伤人的皮质脊髓侧束需要提及的是,运动传导通路通常分为锥体系(pyramidalsystem)和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system)两个系统。前者是指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后者是指锥体系以外所有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动的下行通路。第118页/共146页119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称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或内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119页/共146页120自主神经从中枢发出到达效应器之前,需要进入外周神经节内换元(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例外)。故自主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由中枢发出的纤维称为节前纤维,由神经节发出的纤维称节后纤维。因为一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与神经节内多个节后神经元联系,故刺激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反应比较弥散;而副交感神经的一根节前纤维与神经节内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发生联系,故刺激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引起的反应比较局限。第120页/共146页121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第121页/共146页122无副交感N交感N分布于几乎全身内脏器官,而副交感N分布则较局限皮肤、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肾第122页/共146页123

结构特征比较:

1、交感神经几乎支配全身所有内脏器官,副交感神经相对较局限

2、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突触联系辐散度高,而副交感神经则相对集中。第123页/共146页124交感副交感交感N节前纤维和多个节后N元联系,反应较弥散;副交感N则相反第124页/共146页125交感和副交感N的功能总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腺体(消化腺、汗腺和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使其适应整体环境变化的需要,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第125页/共146页126交感N副交感NANS活动的意义:

以整个系统参与活动应急

使机体休整促进储能加强排泄和生殖第126页/共146页127器官交感NS副交感NS

循环器官HR↑,心缩力↑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唾液腺、外生殖器血管均收缩;肌肉等其它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