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激素调节_第1页
神经激素调节_第2页
神经激素调节_第3页
神经激素调节_第4页
神经激素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激素调节第1页/共50页自主学习新知突破第2页/共50页1.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3.掌握寒冷、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4.掌握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第3页/共50页1.体液调节: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___________是主要方式。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体液(激素)调节作用途径_________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________作用时间短暂________体液传送激素调节反射弧较广泛比较长第4页/共50页[思考探讨]

1.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有什么不同?提示: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只是体液调节的一部分。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是激素调节,除此之外还有二氧化碳、H+之类的其他调节。第5页/共50页1.体液调节(1)含义: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调节因子: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其中主要是激素。(3)传送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4)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第6页/共50页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信息传递方式(1)神经调节的信息传递:以局部电流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神经递质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2)体液调节的信息传递: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浆)运输到全身各处。第7页/共50页

机体的大多数生命活动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是主要的调节方式。第8页/共50页1.体温调节(1)热量来源:__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放能。(2)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动态平衡。①产热途径:以__________________产热为多。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细胞中有机物产热量和散热量骨骼肌和肝脏第9页/共50页散热产热散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神经—体液调节第10页/共50页2.水盐调节(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__________,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___________,作用于肾小管、______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内分泌腺受_____________的调节;另一方面,激素可以影响_________的发育和功能(例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集合管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第11页/共50页[思考探讨]

2.夏季,有些地区时有38℃的高温酷热天气,但人的体温仍然是正常的,此种情况下的散热途径及调节方式分别是什么?3.抗利尿激素的产生部位、释放部位和发挥作用的部位有何不同?提示:2.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调节方式:神经调节。3.产生部位是下丘脑,释放部位是垂体,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第12页/共50页1.体温调节过程(1)图解:第13页/共50页(2)分析:①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体温调节中的反射活动均为非条件反射。②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时表现为协同作用。(3)体温恒定的意义:通过维持酶活性来维持机体正常的细胞代谢。第14页/共50页

(1)不能认为炎热环境中没有激素调节,只是相应激素分泌减少而已。(2)冷觉和温觉的中枢不在下丘脑,而是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第15页/共50页2.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分析(1)图解:第16页/共50页(2)分析: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神经调节途径:①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分泌细胞②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主动饮水体液调节途径: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第17页/共50页(3)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4)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第18页/共50页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2)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分平衡。(3)分泌激素: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4)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第19页/共50页[记知识纲要]第20页/共50页[背关键语句]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冷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4.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进行重吸收,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5.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第21页/共50页合作探究课堂互动第22页/共50页人体的体温调节

下图是当环境温度由25℃降到10℃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3页/共50页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第24页/共50页[自主解答]

________解析:本题中的个体处于正常状态,即体温保持恒定,不管在哪一温度下,个体始终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后由于温差增大,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时间t3以后,体温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答案:D第25页/共50页【互动探究】

(1)t2时刻以后,哪些途径可以减少散热?(2)t1时刻以后,人体内的产热量如何变化?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提示:(1)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2)产热量增加。立毛肌收缩;肝脏和骨骼肌代谢加快;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

第26页/共50页

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在温度降低时其代谢速率的变化不同,曲线如图所示:第27页/共50页1.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体内哪项生理指标(纵坐标)不会呈现右图所示结果(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B.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C.皮肤散热量D.汗液分泌量解析:在炎热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皮肤散热量、汗液分泌量都会增加,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答案:A第28页/共50页2.下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9页/共50页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b、c、d的分泌均会增加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D.激素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第30页/共50页解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从而引起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由此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同时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也增多,A、B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冷觉和热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C错误;甲状腺激素c和肾上腺素d都可促进代谢,从而增加产热,D正确。答案:C第31页/共50页水盐平衡的调节

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据说在沙漠中可以17天甚至更长时间不用饮水。下图所示为其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第32页/共50页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自主解答]

________解析:血浆渗透压增高后,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增强对水的重吸收,以降低渗透压,而渴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C正确。答案:C第33页/共50页3.健康的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不会引起(

)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B.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尿量增加第34页/共50页解析:由于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A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正确;尿量减少,D错误。答案:D第35页/共50页高效测评知能提升第36页/共50页1.下列选项中,属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的是(

)①CO2

②胰岛素③性激素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H+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体液调节含有激素和其他化学调节因子,如CO2和H+等。答案:D第37页/共50页2.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量一定高于散热量B.下丘脑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第38页/共50页解析: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尽量地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此时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几乎相等,A错误;下丘脑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寒冷环境中为增强新陈代谢,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错误;效应器有皮肤血管和骨骼肌等,D正确。答案:D第39页/共50页3.下图为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寒冷刺激时,激素a、b、c、d、e的分泌均增加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激素a、eD.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骨骼肌均为效应器第40页/共50页解析:形成冷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错误;寒冷条件下,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d肾上腺素的分泌都增加,从而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但e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因为通过皮肤散失的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错误;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能合成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e抗利尿激素,C正确;图中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为效应器,其分泌的激素作用于骨骼肌,在该图中骨骼肌不是效应器,而是激素的靶器官,D错误。答案:C第41页/共50页4.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42页/共50页A.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和h→d→f途径进行调节B.处于炎热环境中,人体可通过a→b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C.g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D.e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水平的作用解析:人是恒温动物,不论炎热环境,还是寒冷环境,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答案:B第43页/共50页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第44页/共50页解析: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A错误;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D正确。答案:D第45页/共50页6.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请回答:(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第46页/共50页(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