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项目轻松管理血糖_第1页
社区项目轻松管理血糖_第2页
社区项目轻松管理血糖_第3页
社区项目轻松管理血糖_第4页
社区项目轻松管理血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项目轻松管理血糖第1页/共45页0302正确运用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关键掌控血糖,从认识糖尿病开始目录第2页/共45页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上三条任一或更多,就可诊断糖尿病。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静脉血糖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随机(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任意时间)血糖检测≥11.1mmol/L空腹(至少8小时未进食)血糖≥7.0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应在医生监督下进行)2小时血糖≥11.1mmol/L第3页/共45页糖尿病发病机制20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第4页/共45页糖尿病的危害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肾功能损伤糖尿病肾病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将使心血管疾病和卒中风险增加2-4倍下肢血管损伤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糖尿病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强度比吸烟、收缩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更高20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015;3:339–55第5页/共45页牢记血糖控制的目标《20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值:检测指标目标值空腹血糖(mmol/L)4.4-7.0非空腹血糖(mmol/L)≤10.0HbA1c<7.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空腹血糖莫过7餐后千万别过10糖化蛋白3月查切记不要超过7血糖控制总结:第6页/共45页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至少禁食过夜8h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空腹血糖注意事项:如查空腹血糖,需过夜空腹至少8小时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或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避免剧烈的体力和情绪波动餐后血糖一般选用餐后2h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h后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正常人的空腹血糖:<6.1mmol/L进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7.8mmol/L第7页/共45页餐后血糖状态约占全天时间的2/3早餐午餐晚餐0:00凌晨8:00上午11:00上午5:00下午餐后吸收空腹餐后吸收餐后吸收ADA.Diabetescare.2001;24(4):775-778第8页/共45页一天中血糖的最高值出现在餐后2小时 06:00

12:00

18:00

24:00

06:00时间(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mmol/L)空腹高血糖正常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3:242-3餐后高血糖第9页/共45页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

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约占一半½为单纯餐后高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第10页/共45页中国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原因

中国人的饮食特点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中国人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占总热量的50%-60%),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很快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因此中国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血糖高(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占近50%)为主要特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第11页/共45页餐后血糖波动易促发氧化应激JAMA.2006;295:1681-1687.高血糖低血糖氧化应激增加诱发第12页/共45页餐后高血糖内皮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血糖剧烈的波动会造成氧化应激,

促进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CerielloA.Diabetologia.2003Mar;46Suppl1:M9-16血糖的剧烈波动可以造成氧化应激,就像波浪不断侵蚀堤坝,血糖的波动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并进一步导致血管性病变的发生。第13页/共45页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正常的血管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EurHeartJ.2011Dec;32(23):2922-32第14页/共45页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血糖升高显著增加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第15页/共45页实际上,餐后高血糖“祸及全身”,

危害不容忽视!高血压:动脉内巨大斑块的逐步形成会导致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机体炎症反应的增加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卒中:(中风)脑部动脉的闭塞会减少大脑的血流供应,可能导致卒中肾脏损伤: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或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永久性肾损害。眼睛损伤:视网膜动脉的压力增加会损伤视网膜从而造成盲点和失明。神经损伤:也称为神经病变,发生于高血糖的神经损伤。其常可见于内耳、膀胱、性功能和足部。足部损伤:肢端循环不良可导致肿痛及溃疡形成,甚至引起坏疽和截肢。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机体炎症反应2011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第16页/共45页0302正确运用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关键掌控血糖,从认识糖尿病开始目录第17页/共45页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饮食药物监测运动遵从医生指引,按时用药,血糖监测,做好定期复查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是基础教育第18页/共45页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从生活点滴做起规律生活忌烟定期到知情医生那里检查适度运动正确用餐控制体重充分睡眠和休息控制饮酒Lancet.2004;364:937-52.第19页/共45页运动与饮食干预的益处20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第20页/共45页饮食调节合理运动第21页/共45页制定饮食计划保持理想体重:体重超标应减肥,体重不足应增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在此值10%以内仅属正常范围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量不同体力劳动的热量需求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保持理想体重:超标应减肥,不足应增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在此值10%以内仅属正常范围不同体力劳动的热量需求表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量第22页/共45页糖尿病患者合理安排餐饮方法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一日至少三餐,主食和蛋白质较均匀分布在三餐中(一般按1/5,2/5,2/5分配或1/3,1/3,1/3分配),控制总量;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在正餐中匀出小部分主食作为主食期间的加餐;睡前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转化为葡萄糖较慢的蛋白质食品,预防夜间低血糖第23页/共45页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CDS饮食营养餐盘

CDS“饮食营养餐盘”是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目的是更加直观地帮助到每个希望自我饮食营养搭配、控制能量摄入的人,不只是糖尿病患者,还包括糖尿病前期等人群,以及每一个健康人群。CDS饮食治疗挂图第24页/共45页CDS饮食营养餐盘分四大类谷薯类:包括粗粮和细粮。面条、馒头、玉米面和米饭等食品中添加复合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体积大约占饮食餐盘的1/4蛋白质类: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体积大约占饮食餐盘的1/4

蔬果类:体积大约占饮食餐盘的1/2油脂类:油脂类能量很高,较少量摄入就可以使能量超标,因此需明确限制超量摄入CDS饮食治疗挂图第25页/共45页其他饮食调节注意事项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科学选择水果:水果中含碳水化合物约6%-20%;选择水果需代替部分主食,最好在两餐之间;少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食盐摄入应每日限制在每日6克以内限制饮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酒精可使血糖控制不稳定;肥胖、高甘油三酯、肾病患者不应饮酒少吃煎炸食物,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至少14g/千卡)第26页/共45页饮食调节合理运动第27页/共45页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运动指南(美国运动医学会)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事件降低血压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第28页/共45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方法低强度运动中强度运动重强度运动跳绳羽毛球游泳慢跑普通散步健身器太极拳跳舞瑜伽示例:各种强度的运动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版)糖尿病全面管理系列教具:《糖尿病管理本土化更合理》第29页/共45页掌握运动频率首先要根据医师建议进行每周至少3次,总时长要超过150分钟视强度而定频率如果是重强度运动,则需要间隔1~2天再次运动如果是低强度运动,则需要每天运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休息休息休息休息第30页/共45页运动时机不要睡醒后立即运动最好每天坚持运动避免进餐时运动服药或者打胰岛素后不要立即运动进餐后运动,切忌空腹运动避免餐后立即做中等以上强度运动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版)第31页/共45页制定运动计划注意事项勿因善小而不为即使进行少量的体育运动(如平均每日10分钟)也是有益的如果觉得达到所推荐的运动时间有困难,应尽可能地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合理运动的关键:运动强度掌握得合适,是制定和执行运动处方的关键根据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特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个人条件、社会家庭状况、运动环境等多种因素制定的运动方案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版)第32页/共45页饮食和运动之外,

我们还需要合适的降糖药物20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前期阶段:饮食和运动为主,必要时加用药物糖尿病阶段:饮食和运动基础上必须加用药物第33页/共45页降糖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从而帮助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糖尿病相关死亡微血管疾病风险(视网膜、肾脏疾病等)心肌梗死风险21%37%14%StrattonIM,etal.BMJ2000;321:405–412.降糖药物有效控制血糖,帮助减少

糖尿病并发症风险HbA1c(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第34页/共45页常见的几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葡萄糖利用(双胍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α-糖苷酶抑制剂)20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第35页/共45页此外,自我血糖监测也很重要通过血糖监测了解病情,以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战胜糖尿病的基础。——国际糖尿病联盟20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自我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第36页/共45页0302正确运用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关键掌控血糖,从认识糖尿病开始目录第37页/共45页自我血糖监测是

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基本手段Self-MonitoringofBloodGlucoseinNon-InsulinTreatedType2Diabetes,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9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卷第4期:62-72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餐后血糖、生活活动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及时发现低血糖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便于患者与医生沟通病情实时个性化自查沟通第38页/共45页餐后血糖监测意义重大2.如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餐后高血糖的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s1-s37?1.餐后血糖反映进食与使用降糖药物是否合适。?第39页/共45页自我血糖监测方案餐时配对:分别针对某一餐前后的血糖进行监测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时间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注:“”需测血糖的时间;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卷第4期:62-72餐前:三餐前未进食前,越接近进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