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课标讲座第1页/共42页2:33上午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历史人物与事物”——“历史的背景与发展”——“历史的发展与影响”从何说起简单题解:“中华文明”与“中国古代……”前者指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群体共同创造的文明。“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者则是政治与地域概念的集合。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第2页/共42页2:33上午
认识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明知识——探因果——定方法
知识是关键,方法是途径,理解是结果
第3页/共42页2:33上午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课程标准2-2思路知道昨天认识今天展望明天第4页/共42页2:33上午课标咋说-看一看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2-2-3
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2-2-4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2-5
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2-6
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2-2-7
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时间空间交流交流关键人和事普通民众贡献第5页/共42页2:33上午专家咋想-猜一猜全方位诠释古代中华文明2-2-1
朝代更替——把握历史时序,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2-2-2
历史事物——知道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并知道其作用2-2-3
生存空间——从空间上认识和感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2-4
民族交融——知道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大家庭2-2-5
社会生活——用社会史观认识中华历史2-2-6
文明成果——用文明史观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2-2-7
共创辉煌——用全球史观认识古代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多元第6页/共42页2:33上午体现史学研究主流意识和成果社会史观(2-2-5)——生活处处皆历史文明史观(2-2-6)——多元文明共繁荣全球史观(2-2-7)——高瞻远瞩观历史第7页/共42页2:33上午几种主要史观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史观简读-学一学第8页/共42页2:33上午
全球史观:
全球化是指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交往逐渐增多的过程,它认为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强调全球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的历史观。全球史观试图以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的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去解释世界历史运动轨迹。这种史观更重视各地区、各文明之间横向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第9页/共42页2:33上午文明史观: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它包括整个人类的文明和不同类型的文明。
文明史是通过研究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人类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来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第10页/共42页2:33上午
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思想文化史含义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是一种更宏观、更科学的历史观。第11页/共42页2:33上午社会史观: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第12页/共42页2:33上午我们咋办-做一做依课标学习用教材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技能方法落实教与学的思路主题+案例第13页/共42页2:33上午2-2-1
课标: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学习要求:1.列出从秦代到清代王朝的称谓和顺序。2.能看懂王朝更替年表、朝代时序表等,加强对中国古代历史线索的识记。3.列举秦汉到明清不同时期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感知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明确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第14页/共42页2:33上午
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设计大事年表,并以此表做为古代中国历史学习的基本依据。朝代时间重大事件文明成就主要人物秦前221年-前207年秦的统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秦长城、兵马俑……秦始皇汉前202-公元9年文景之治、七国之乱、推恩令、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教育、和亲与反击匈奴、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光武中兴、豪强并起……高祖、文帝、景帝、武帝、董仲舒、张骞、卫青霍去病、光武帝………………………第15页/共42页2:33上午中国古代主要历史时期的一些特征:
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社会的成长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隋唐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开创、强大、昌盛);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时期;江南发展;元时期: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第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进程;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明时期:传统与创新交织、保守与开放并存,表现出明显“转型”趋向;清时期: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第二个时期;处于世界局势变动的形势下。第16页/共42页2:33上午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交融、多次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有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多民族内部的统一和多民族的统一,后者又包含区域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和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中国历史的继续性:
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第17页/共42页2:33上午中国古代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感知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主要特征:统一、多元、交融……例:秦长城、兵马俑、莫高窟……大运河……故宫……第18页/共42页2:33上午2-2-2
课标: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第19页/共42页2:33上午
学习要求:
1.列举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史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介绍秦末大起义概况。2.了解文景之治的概况,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评价汉武帝。3.了解三国鼎立的基本史实。4.知道隋的统一与覆灭。5.列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了解安史之乱,正确评价唐太宗和唐玄宗。6.列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7.介绍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间、都城以及巩固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列举朱元璋强化皇权的主要措施,并加以简要评价。9.列举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的主要史实。10.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概况。11.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并分析其意义。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第20页/共42页2:33上午
哪些人?哪些事?选取的原则: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1.创造了历史——创建典章、统一国家……2.改变了历史——改朝换代、民族交融……3.推进了历史——生产进步、便利交通…………第21页/共42页2:33上午秦隋元清哪些年哪些事哪些人通过归类列表的方法梳理人和事
第22页/共42页2:33上午
评价人物和事件:“一分为二”还是“一体多元”?
标准:生产力和发展的观点
观点:
对当时的影响——如“焚书坑儒”
对后世的影响——如“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不以今人眼光苛求前人!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历史上的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关系,不能改变旧制度,也不能建立新制度。从历史上看,农民起义的破坏作用远远大于其建设作用。态度:不苛求农民起义(不先进)不过高评价农民起义(淡化阶级史观)第23页/共42页2:33上午2-2-3
课标: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
学习要求:1.通过阅读各时期政权疆域图,了解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的帝国疆域及魏晋南北朝与宋辽金夏时期各分立政权的疆域。2.通过对比中国自秦代到清代各个时期的疆域版图,试分析其异同。了解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认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自然环境与历史版图第24页/共42页2:33上午中国古代的疆域:
疆域是历史活动的舞台。中国的疆域基本上包括了汉族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但并不局限于这个地理范围。这个疆域,是国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要摆脱“皇朝疆域”的观念——商周史并不局限在黄河流域,春秋战国史不局限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慎重对待“秦汉隋唐的版图如何地统一和恢廓”和“元的版图跨欧亚两洲”的说法。
从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表现:范围(四至)——是不是越大越好?地域扩展——自然的还是强取的?民族区域——何时进入民族大家庭?分裂割据——有怎样的自然因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第25页/共42页2:33上午同比例尺、同视角、同方向第26页/共42页2:33上午2-2-4
课标: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学习要求:1.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介绍汉朝与匈奴交往概况。2.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3.讲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4.简述辽、宋、西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认识民族友好和民族融合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主流。5.概述元朝时期宣政院管辖西藏等融合的基本情况,认识民族融合的意义。6.列举清朝巩固西北边疆与改土归流等史实。中华民族凝聚力第27页/共42页2:33上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形成民族特点和各民族间差别的重要因素。北方民族社会发展进程相对较快,南方民族社会发展落后于北方民族。历史现象:北方民族曾多次进入中原地区,南方民族很少有类似活动。中国的地理条件,维系着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间的联系。一、自然的凝聚力:汉族地区生产发展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在物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的凝聚力。二、自然的内向性:周边少数民族向内地发展比向外发展要容易得多,因而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内向性。
汉族与部分其它民族交往的形式:
攻伐、和亲、会盟、互市、汉化、交融匈奴、鲜卑、吐蕃(藏)、突厥、女真、契丹、蒙古、回、满……民族交往的双向影响:
例:西域道通以后,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以至更远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此后,佛教及佛教文化也经此传入东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自然的内向性与自然的凝聚力的结合,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各族间的联系的纽带。第28页/共42页2:33上午2-2-5
课标: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学习要求:
1.介绍春节、清明、端午等岁时节日的起源,能说出贴春联、扫墓、吃粽子等民俗活动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通过阅读《清明上河图》,描述宋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感受宋代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3.了解唐宋时期我国各民族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及互相影响。4.了解宋明城市生活、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体会这种变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走入生活感悟历史第29页/共42页2:33上午粽子及其承载的文化:端午裹角黍(清徐杨)《端午三殿群臣探得神字并序》唐玄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第30页/共42页2:33上午谜语,诗歌,国画端午节,屈原文学、艺术:习俗、传说:精神价值:品牌创业之路寓意:“中子”中医养生粽子文化
(博大精深)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第31页/共42页2:33上午高宗(赵构)《蓬窗睡起》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徽宗)宋朝—文人的世界《槐荫消夏图》第32页/共42页2:33上午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朝—文人的世界第33页/共42页2:33上午2-2-6
课标: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学习要求:
1.了解官僚制、科举制的内容,知道其发展演变过程。2.列举我国古代在经济领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3.了解长城和大运河概况,知道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多重视角看成就第34页/共42页2:33上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课标2-2-2:列举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探讨统一国家的意义……。
课标2-2-6:了解官僚制、科举制的内容,知道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代中国文化遗产课标2-2-1:通过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感知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课标2-2-6:了解长城和大运河概况,知道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内容与作用
发展与演变
内容与特征
发展与影响
在不同主题中,叙述角度和案例不同。第35页/共42页2:33上午
隋炀帝在位时,征发大量人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大运河开凿过程中隋炀帝命人滥施酷刑,并且严酷进行镇压民众抵抗运动。他规定:凡反抗者“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大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三游江都(扬州)。“每出游幸,羽仪填街溢路,亘二十余里”,沿途几百里的州县都要献食。
“阅读卡”和“活动”也这围绕这一角度展开。
——读本“隋的统一与覆灭”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扬州处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大运河贯城而过,运河两岸,经济非常繁荣,异常热闹。这里居住着中外富商大贾和僧尼学士。它是全国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双方购销合同
- 2025年医疗器械销售合同范本的应用与实践
- 2025智能合同管理与招投标流程
- 2025房产租赁合同书长期性
- 二零二五禽畜委托养殖合同书
- 普通装修合同书
- 二零二五中介二手房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股权转让和代持股协议
- 如何理解2025年的赠与合同
- 2025基金传真交易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县域产业布局与升级-深度研究
- 第十六周《“粽”享多彩端午深耕文化传承》主题班会
- 日间患者流程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汇报
- 创意美术网络安全课件
- 上海电信2025年度智慧城市合作协议2篇
- 2024燃煤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标准
- 产前检查妇产科教学课件
- 气球婚礼派对合同范例
- 2024无人机测评规范
- 术中停电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